如何理解“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这句话?
如何理解“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这句话?
-
这句话出自《论语.公冶长篇》,原文是: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杇”,抹墙用的抹子,这里指用抹子粉刷墙壁。
“昼寝”,对于昼寝的解释自古就有很多种,第一种认为是白天睡觉,也就是昼寝二字;第二种认为是宰我白天留在寝室内,故孔子批评他;第三种认为画的繁体字畫误传为昼的繁体字晝,昼寝应该是宰我在寝室的墙上画画做装饰;第四种则认为昼是画字,划分的意思,寝则是休息的意思,“昼寝”就是自己调整时间用于休息。
取第一种解释,本章的译文是,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这个人,责备还有什么用呢?”孔子说:“起初我对于人,是听了他说的话便相信了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讲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在宰予这里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
朱熹在《论语集注》中注释“言其志气昏惰,教无所施也”,就是说宰予治学的态度懒惰、懈怠,已经无法再教育了。朱熹又注道“宰予能言而行不逮,故孔子自言于予之事而改此失,亦以重警之也。”宰予能言善辩,但做不到言出必行,所以孔子由于宰予的原因,改变了轻信人的问题,也是对宰予的严重警告。
南怀瑾先生对于本章有不同的看法,“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这根木头的内部本来就已经腐坏了,你再去在他外面雕刻,即使雕得外表很好看,也是没有用的;“粪土之墙”,腐土垒的墙,它的本身便是不牢固的,会倒的,这种里面不牢的墙,外表粉刷得漂亮也是没有用的。宰予是由于身体不好所以才出现了白天睡觉的情况,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健康的身体是求学的根本,没有一个好身体,是无力承担学习的重负的。“而于予与何诛”的意思则是这种情况责备宰予又什么用呢?最后一句“于予与改是”则解释为经过宰予这件事,使孔子的想法有所改变了,一个人即使有再好的学识,也不一定就能实施,如果没有强健的体魄,充沛的精力还是无法完成学业或事业的。
对于宰我在《论语》中基本都是以反面角色出场,不仅是本章宰予昼寝,还有井有仁焉、既往不咎等都是与孔子唱反调,历代学者持怀疑态度的很多。孔子在评价自己的学生时将宰我排在言语科之首,在子贡之前,以“于予与何诛”批评宰我确实比较可疑。有学者认为宰我最后出仕齐国,助齐国国君排田氏,最后被田氏所杀。田氏代齐后,齐国主流文化学者对宰我有一定的偏见,有可能宰我的相关内容是《齐论语》中独有的,《鲁论语》中并没有相关内容,汉代张禹整合过程中保留了《齐论语》中的相关内容。
2019-08-19 20:15:33 -
昼寝:白天休息、睡午觉。
朽木不可雕:烂木头的内部已经腐坏了,外面再怎么雕刻得完美无缺,都改不了内在。
粪土之墙不可圬:烂草加泥巴垒成的墙。外面装饰得再漂亮,泥巴墙还是那个泥巴墙。
诛:苛求、责难。
宰予白天睡觉,是因为精神不济,脑力不够,需要休息补充精神。
很多人都需要睡午觉。特别是到中年之后,不休息一段时间,下午会变得昏沉沉的。
这是人体精力消耗太多的缘故。思想用的越多,人的生命消耗越快,需要及时补充。
现代养生学讲究的是外在的营养补充。古人没有这方面的知识,但古人有平心静气以养神的法门。古人提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修身与养德,都是在养神,都是为了让精神凝聚升华,从而让精神与天地相往来,也就是说悟道,领悟仁的境界。
孔子说,宰我的身体不好,精力不够,做学问又太过用功。他就像是朽木与粪墙,无论怎么努力,他的底子在那里,就是那个样子,没办法改变了。对于他,还能再苛求什么呢!以前,我听到某人的言谈举止,就认为知道了他是什么样的人,现在遇到了宰我,我知道自己错了,还需要再观察他的日常行为。以宰我的底子能做到如今的成就,真是非常的了不起。
2018-04-01 17:06:29 -
昼寝:白天休息、睡午觉。
朽木不可雕:烂木头的内部已经腐坏了,外面再怎么雕刻得完美无缺,都改不了内在。
粪土之墙不可圬:烂草加泥巴垒成的墙。外面装饰得再漂亮,泥巴墙还是那个泥巴墙。
诛:苛求、责难。
宰予白天睡觉,是因为精神不济,脑力不够,需要休息补充精神。
很多人都需要睡午觉。特别是到中年之后,不休息一段时间,下午会变得昏沉沉的。
这是人体精力消耗太多的缘故。思想用的越多,人的生命消耗越快,需要及时补充。
现代养生学讲究的是外在的营养补充。古人没有这方面的知识,但古人有平心静气以养神的法门。古人提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修身与养德,都是在养神,都是为了让精神凝聚升华,从而让精神与天地相往来,也就是说悟道,领悟仁的境界。
孔子说,宰我的身体不好,精力不够,做学问又太过用功。他就像是朽木与粪墙,无论怎么努力,他的底子在那里,就是那个样子,没办法改变了。对于他,还能再苛求什么呢!以前,我听到某人的言谈举止,就认为知道了他是什么样的人,现在遇到了宰我,我知道自己错了,还需要再观察他的日常行为。以宰我的底子能做到如今的成就,真是非常的了不起。
2018-04-01 17:06:29 -
此话出自《论语》,孔子的学生宰予大白天睡觉而荒废时光,于是孔子斥责他\"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于予与何诛?\"。意思是说\"腐烂的木头不堪雕刻。粪土的墙面不堪涂抺!对于宰予这样的人,再责备还有什么意义?\"现在想来,孔子当时的震怒正是出于\"恨铁不成钢\"的一种心态。放到当今时代,如父亲责备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儿子,或者老师批评不思进取,荒废学业的学生等等,也常常有这种心态。意思相同,只是换了个说法:你这个不成用的东西!或:你这个不争气的东西!你还叫我怎么说你!
2018-03-31 21:06:00 -
这是论语中有关孔子语录的记述。孔子见予宰大白天睡觉大为光火,就说了这两句话。予宰经常说要做孔子的好学生,孔子当然高兴,也相信自己的学生。可今天一见,就有了两段名言,即听其言,信其行,到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孑当然恨铁不成钢,也不忍心放弃每一个学生,还希望他能改正。就打了两个比方,现在已演变为一成语朽木不可雕!
朽木不可雕,较好理解,在腐烂的木头上怎能雕刻出精美的花纹?同样,在粪土污损的墙面之下,又怎能砌成坚硬的之体?意思是你大白天睡懒觉,不思进取,辜负大好时光,和朽木与粪墙又有什么区别?好在孔子的教诲没有白费,予宰也从此发奋,后耒亦颇有建树,成为孔圣人门下著名的七十二贤人之一。有趣的是眼见为实观其行的孔老夫子也犯过主观,冤枉过好人,这又叫眼见不一定为实,要尽可能兼听则明!这是一个有关孔门第一大贤人,也是孔圣人最得意的门生颜渊身上的故事。有一回孔孑游学困陈数日,好容易讨回半袋小米,让颜子熬粥。正当孔子进门时,恰巧碰见颜回在喝粥,孔子当然又是大为光火,之乎者也地骂了一气。颜孑默不作声,后耒有人问颜回,先生那么夸赞器重你,你反而不顾师礼,自己偷吃?颜回笑道,我怎能这样?你不知道,我见米耒不易,正煮时,房梁上落下一缕气灰,我想叫师傅吃不洁之食为不敬,倒了不吃又无米下锅,我只能两全其美,自己吃掉不洁的,这样既不浪费食物,也不慢怠先生,岂料正巧让先生撞见?!
同学说,那你为何不解释呢?颜回说,眼见为实,说得清吗?后耒同学说给了老师,老师还不信,决定试一下颜回的品质。于是让子悄然在颜回回家的必经之路,埋了一锭金,并暗中跟踪。颜回放学回家路上发现金子后,左顾右盼,不见人影,于是一脚踢开,并自嘲天赐颜回一锭金,颜回不要给别人!子路向孔子汇报后,孔子才信,如此慎独之人,怎能欺师自饱呢?于是逢人便夸,贤哉回也!传为美谈!可惜天妒贤才,命不假年,颜回只活了三十九岁,便一命呜乎,真是令人唏嘘!
2018-03-31 15: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