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人和广东人的过年习俗有哪些差异呢?
广西人和广东人的过年习俗有哪些差异呢?
-
感谢邀请,“融汇世界的客家,展现客家的世界”每天为大家带来客家精彩内容,欢迎两广的客家朋友们关注我!也是临近过年了,我是一位广东客家人,在此就我所了解的两广地区的过年的差异做出一些讲解!如果的说的不是很对,欢迎在评论中指正!
广东人过年的一些习俗
对于广东人来讲来讲,除了除夕夜外,年夜饭、守岁和行花街也是除旧迎新的三件大事!一家大小到花市里赏花、买年花,热热闹闹的准备迎接新春。初一这天的中午饭要吃斋,用粉丝、腐竹、发菜、冬菇等煮成一锅“罗汉斋”。而这一年里该吃的素菜都在初一这天吃完,之后就可以大鱼大肉啦~一大早,家中妇女要主持“开锅”,下花生油,煎萝卜糕、煎鱼。不过现在有不少老广更是喜欢将开年饭摆到酒楼吃,越早越好。而广州的一些郊区农村还保留着“放生”的习俗,买活鲤鱼,用红纸盖上鱼眼,拜神之后到河塘放生。送压腰钱是广东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这些钱要很讲究地装在一个利市包中。这俗称为“压肚腰”,意谓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
广西人过年的一些习俗
除夕这一天,要多煮米饭,壮家俗称“压年饭”,它预示着来年五谷丰登,米食充足。壮族人春节一般在腊月二十三过送灶节后便开始着手准备,二十七宰年猪,二十八包粽子,二十九做糍粑。除夕这天,男女老少全家欢聚一起,煮出初一全天吃的米饭,叫“压年饭”。这是预祝来年五谷丰登的意思。除夕晚,在丰盛的菜肴中最富特色的是整煮的大公鸡,家家必有。大年初一,天还没亮,人们就起床梳洗打扮,迎接新春的开始。而大年初一则是壮族最隆重的节日,因为这一天的活动是最丰富的。大年初一天刚亮,家家户户的大姑娘、小媳妇都要挑着水桶,拿着三柱香火,唱着歌,去河边挑水,到了河边或者取水处,先把香插好,用红纸包好的钱币作“利市”往水里投放,在挑新水时,还要捡几块与家畜相像的石头回家,回到家里,就把这些石头放进猪圈、牛栏,祈求六畜兴旺。挑回新年的头一担新水,这一天壮族人是绝对不喝去年存水的,因为他们相信大年初一的水最纯净、最吉利,可以给一家人带来整年的好运气。大年初一,由舞鸡的青年提着用木头、木瓜做成的两门鸡,打着锣去各家各户贺年,他们唱起吉庆幽默舞鸡歌,使主家喜笑颜开。主家从“鸡”身上拔几根鸡毛插在自家的鸡笼上,祈求六畜兴旺!在广西,过大年,走亲访友互送粽子是当地的习俗。那儿的女孩子可以不学做饭,但包粽子是一定要学会的。到了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就陆续开始包粽子了,粽子个儿大,有人管它叫“驼背粽”,也有人叫“枕头粽”。从每年的除夕到正月十五,轻快悦耳的“登登打、登登打、登登打嘟打”的打扁担声,响遍了壮族山乡。打扁担是传统的自娱自乐活动,每一个壮家人都是打着堂的演员,妇女的动作轻巧优美,男子的动作刚劲有力,自娱自乐的“打着堂”,寄托着壮族人民祈望丰收的愿望。
综合总结
其实过年嘛不管哪里,都是为了家人团聚,一家人享受一年的丰收喜悦,和朋友讲讲过去一年的成绩,期待着明年会更好!
2018-01-22 17:43:26 -
广西少数民族较多,习俗各异。就广东人不同地区的人习俗也有区别。元宵节观灯吃元宵,两广大多数人都习惯。
2018-01-16 17: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