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家现在这么推崇阳明心学?
为什么大家现在这么推崇阳明心学?
-
阳明心学推崇“知行合一”,“知”与“行”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统一的。以“知”促“行”,以“行”增“知”。既掌握理论知识又具备干事创业的工作方法,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品格去创造卓而不凡的人生价值。我们现今处在一个百年未遇的大变革历史时期,唯有以求真务实,勇于创新才能在这样的大变革中顺势而为,立于潮头。
2019-07-02 10:13:26 -
其实很简单,再远一点的读不懂。陆王心学往上是程朱理学,加上有某些不言而明的原因。心学有那么厉害吗?明朝有多少厉害的猛人?
2019-07-01 19:00:22 -
五百年前的王阳明,为何直到今天仍然备受推崇?阳明心学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智慧?今天,我们重温阳明心学的意义何在?
王阳明(1472--1528),生于余姚瑞云楼。原名云,后更名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学者称阳明先生。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军事家、文学家和书法家,著有《阳明全书》。他创立“心学”,提出了“致良知”学说,在世界哲学史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著作由门人辑成《王文成公全书》38卷。史称其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
王守仁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明代。
曾国藩曾这样评价:“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梁启超说:“青年们啊,你们感觉到苦痛吗?我告诉你唯一的救济法门,那就是依着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去做。”这么多人对王阳明顶礼膜拜,因为他的学问绝非书斋里的空想,而是实实在在学以致用的武器。
一、关注内心
无论身处何种时代,没有人能替你看顾你的内心。王阳明临终有一句名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又有诗:“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此心光明了,世界便一同光明起来。
直面当下,许多人竭尽全力攫取财富,却不清楚自己的生活何以越来越迷惘纠结,日甚一日地充满挫折与焦虑,没有安全感和存在感。有人曾说:“华夏又逢盛世,满心却是迷茫。曾经外向求索,反生无奈乱象。”最好的救赎之道是把习惯向外追逐的目光收回来,关注放逐已久的心灵。
王阳明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心是身体和万物的主宰,当心灵安定下来,不为外物所动时,本身所具备的巨大智慧便会显露出来。
二、坚持自我
王阳明曾对弟子说:“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强调以高度自信的姿态屹立于世间。良知人人都有,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怎样做,最可靠的还是听从自己的内心。
王阳明的一生,也是意志坚定、坚持自我、特立独行的一生。
在朱子学一统天下的时代,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说,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人们不能理解其本意,惊讶者有之,非难和指责者层出不穷。王阳明曾经这样形容自己的处境:“危栈断我前,猛虎尾我后,倒崖落我左,绝壑临我右。我足复荆榛,雨雪更纷骤……”“举世困酣睡,而谁偶独醒?疾呼未能起,瞪目相怪惊。反谓醒者狂,群起环门争……”到了嘉靖元年(1522年),王阳明已经是平定藩王之乱的大功臣,却依然遭受其他官员的攻击。当年进士考试由礼部负责出题,问题中涉及心学,出题人暗中希望考生指责王阳明。可见王阳明的处境之艰难。
尽管如此,王阳明在压抑自我、反省己过之后,坚信自己的学说精确、明澈。“吾自南京已前,尚有‘乡愿’(《论语·阳货》)意思。在今只信良知真是真非处,更无掩藏回护,做得‘狂者’(《论语·子路》)。使天下尽说我行不掩言,吾亦只依良知行。”
三、至善圆满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王阳明认为:“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既然知道了善恶,就应该在事上磨练,“格物致知”,不断为善去恶,“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格除各种浮思闲虑的干扰,让心从偏颇失控的不正常的状态,回归到不偏不倚的“中和境界”。
这是一个奇怪的时代,谈论“善”似乎很老土。但事实上,道德不是虚假的框架,而是真实清澈的洞见。对个人来说,“破除心中贼”,破除心中的贪念、邪恶、嫉妒等,变得饱满圆融、至善至诚,既是个人更高层次的需求,又能让心灵更安定,心情更快乐。对于团体如企业来说,将善恶放在得失之上,将长远利益、社会和谐和员工幸福放在短期利润、破坏环境和血汗工厂之上,才能彻底摆脱投机的阴影,成为真正改变世界的巨人。
正如有人所言:“未来,不是穷人的天下,也不是富人的天下,而是一群正直、正念、正能量的人的天下。”别人愿意将自己的财富交由你来打理,是出于对你能力和人品的信任,而不是你拥有财富的多少。
2019-07-01 16:29:35 -
经济发展下行,人的欲望膨胀减缓,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会响应去心理上追求平衡,此时心学为大众提供了土壤,如此以来就不难理解很多人追求阳明心学了。
2019-07-02 1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