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得病了到底要不要用抗生素?
孩子得病了到底要不要用抗生素?
-
抗生素是帮助人体对抗细菌的有效手段,但是如果服用不当,非但不能治疗疾病,还可能对我们的健康造成隐患,所以如果经医生诊断后,明确存在了细菌感染,那么正确有效的服用抗生素,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会帮助我们缩短病程,减轻症状,直至痊愈。
值得家长注意的是,抗生素使用必须满疗程 ,并且在痊愈后,应再服用1-3天,以免病情反复。而在服用期间切勿觉得病情有所缓解,就擅自停药,更不建议自行中途换药。
抗生素的药理机制
1、之所以不建议的原因是,因为药物进入体内,会被血液吸收,而血液中药物的浓度称为血药浓度,只要血药浓度达到有效浓度时 ,病情才会有所好转,在没有服用药物时,体内的药物浓度为零,而第一次服药时 ,血药浓度会到达第一个上升期,但不会达到有效浓度,当第二次服药时,会比第一次服药时浓度更高,以此类推,等到服用几次后,达到血药浓度的峰值时 ,也就是有效浓度,并且需要持续巩固服用,药物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
2、如果当发现病情有所缓解时 就停药,那么血药浓度并未达到有效水平就会下降,那么会导致病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
3、当持续服同一种抗生素时 ,能够使血药浓度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在有效水平,消灭体内致病菌。
4、如果是未经医生允许,中途更换药物,因为每种抗生素的抗菌谱(治疗的细菌种类)都不一样,所以重新换药后,必须重新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才有效,这也就是很多家发现,有些药物所谓的“不管用”。其实是没有达到血药浓度。
5、如未经明确不能随意使用抗生素,以免引起耐药,更严重会引起超级细菌,对健康的隐患更危险。
综上所述,抗生素的服用需要满足疗程、且不能擅自停药。以免病情反复、拉长病程,更会引起病菌耐药,对孩子造成更严重的影响。
2019-09-17 14:10:24 -
感冒,发热,咳嗽,腹泻这些个小儿常见病,可以说一年四季都有发生。面对生病的宝宝,家长的内心既着急又纠结,是自行买药给宝宝吃呢?还是去做推拿调理呢?还是带孩子去医院输液呢?抗生素到底能不能给孩子用呢?
早先年无论大小病都要用点儿抗生素,而近几年视抗生素为洪水猛兽,一谈之而色变。如果我们知道了抗生素的功能,知道了哪些药属于抗生素,明白抗生素和消炎药的关系,就会科学理性的对待它,就会正确合理的使用它。当宝宝感冒时,作为家长就会懂得是否一定要用抗生素。
首先,抗生素它是专门对抗抑制细菌的药物。比如微小病原体引起的细菌感染,支原体感染。
生活中常见的细菌感染有肺炎,急性喉炎等,常见的病毒感染有感冒。而抗生素只能杀死细菌,对病毒无效。当孩子发热时,如何判断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呢?去医院给孩子做个血常规的检查,可初步断定。
血常规检验报告上显示:单纯淋巴细胞百分比增高、中性粒细胞偏低,有可能是病毒感染。如果出现白细胞高、中性粒细胞高、c反应蛋白值高,或以上三个指标任一个偏高,都有可能是细菌感染。
通常情况下,医生会结合宝宝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当地当时传染病流行的情况确定用药。那么生活中,我们见过的哪些药是抗生素呢?
(1)西林系列:阿莫西林、美洛西林、呱拉西林、氨苄西林。
(2)头孢系列:头孢克肟、头孢克洛、头孢拉定、头孢西丁。
(3)霉素系列:红霉素、阿奇霉素。
(4)硝唑系列: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另外如果带有磺胺,沙星,环素,培南等关键词的也属于抗生素。
药品在手,一定要留意说明书,会有“本品适用于下列敏感菌所致的感染…”等字样。并会提到具体感染部位和具体感染菌种等。要仔细看清楚了。
小儿病毒性感染包括感冒,流感等免疫性疾病,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无效且有害!不是所有的“感染和炎症”都是细菌引起的,要依据血液化验结果作为参考。
同样的症状,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医生可能给出的治疗方案也不同。例如同样的发烧,几岁的孩子可考虑是病毒感染,而小月龄的宝宝极有可能是细菌感染,如果不及时控制,就会马上转化为肺炎。
同样是肺炎,由链球菌、葡萄球菌引起的、或支原体引起的,都需要使用抗生素,并且量要足,还要保证疗程。而由腺病毒引起的,就不需要抗生素。家长在碰到这种情况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万不能随意改变剂量或缩短疗程,以免延误病情。
生活中要杜绝没有医生处方的前提下,自行购买抗生素的行为,并对药店导购的推荐加以拒绝,对周围熟人等非专业人士的推荐礼貌拒绝。在明确宝宝是细菌还是病毒感染的前提下,配合医生使用抗生素。
当决定使用抗生素时,有哪些安全的给药途径呢?口服给药更安全,静脉注射起效快。但还是要视具体情形而定。
重度细菌感染性肺炎单单口服抗生素治疗肯定不行,而一生病就去输液的行为更加错误。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来权衡。
在治疗过程中,家长万万不可随便停药,并要及时复诊。以防细菌死灰复燃会导致病情的反复和加重,并让细菌产生耐药性。
要想预防细菌感染,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避免和病人接触,及时进行预防接种。细菌耐药性的危害和强大的传播性,能使任何年龄段的人群团都会受到影响。
不能盲目排斥抗生素的使用,在安全的范围内,发挥它最佳的治疗方法。
2018-11-11 15:04:44 -
平衡利弊之下,该需要抗生素的时候,还是必须要使用抗生素的。像哮喘这种疾病,雾化或者治疗的时候还需要使用激素,你说是使用还是不使用呢?
如果是细菌感染使用抗生素是必须的,用其他药物病情也无法治愈。
2017-02-17 11:29:41 -
宝宝平时出现呼吸道、胃肠道等感染性疾病是很常见的,当宝宝疾病确诊是由细菌感染引起时,医生就会给宝宝使用抗生素来控制疾病症状。在这时有的宝妈妈是很担心的,也会相应的产生很多疑问,比如,宝宝应该如何安全使用抗生素、宝宝有必要长时间使用抗生素吗?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许多宝妈妈对于抗生素的态度是明智的,正如一些宝妈妈所了解的,抗生素会促进耐药菌株(经过长期的抗生素选择之后,出现的对相应的抗生素产生耐受能力的菌株)的生长,这是整个社会面临的问题。对医生而言,是很清楚这种风险的,更知道不能轻易的使用抗生素。
对于宝宝来说,尤其是早产儿发生细菌或真菌感染的几率是非常高的(妊娠28周以内出生的宝宝,婴儿约有40%会发生感染)。例如,一些在重症监护里面的早产儿,会常规的通过中心静脉置管给予抗生素,这样可以降低血液感染的风险。但在医疗实践中,经过判断某种病原菌在重症监护中感染的概率,及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治疗的益处。
对于宝宝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价值是有争议的,但如果宝宝被确诊为感染,抗生素是治疗的基石。特别是抗感染能力未成熟的宝宝,通常需要额外的医疗帮助。当然在治疗过程中,有的宝宝治疗时间长一些,但要想彻底根除感染,使用抗生素是必要的。
常规使用抗生素一般不会产生耐药性,除非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间断性的使用同一种药物。在这时医生会通过药敏实验判断,哪种抗生素对宝宝的感染有效。如果宝宝对某些药物产生了耐药性,医生会选择其他效果更好的药物。
抗生素的副作用(最常见的是肾功能和肝功能损伤、盐和矿物质的丢失、血细胞计数的变化和听力问题)众所周知,大多数抗生素对宝宝是安全的。当然,在给宝宝用药中,医生也会监测宝宝的各种表现,如果出现并发症或血药浓度超过安全水平,则会停止用药或减少剂量的。在密切监测的情况下,抗生素治疗很少会导致长期损害。
抗生素也可能会暂时改变宝宝体内常驻细菌的种类。由于这些常驻微生物能帮助宝宝消化和对抗其他细菌,一些使用抗生素的宝宝会发生腹泻或其他感染,但是这种情况是很少见的,所以,宝妈妈也没有必要担心的。
在这里还要提到的是,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也是一种抗感染治疗方法,可以增强宝宝体内的天然抗体水平。在特殊情况下,如果某些病毒感染或者当宝宝的白细胞计数特别低时,可用药物刺激其产生对抗感染的白细胞。但应用抗生素仍然是对抗宝宝感染的主要手段。
要特别提示的是,抗生素并不是万能的,但在宝宝最脆弱的时期(如发生细菌感染),使用是有益的。还有就是,宝妈妈一定要记住,当宝宝出现疾病症状时,避免盲目的使用抗生素或者是退烧药物。需要先带宝宝就医,明确病原菌及病情程度后,遵医嘱用药治疗。(文中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2019-05-14 18:54:56 -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须用则用,不滥用!
有些家长认为抗生素是万能的,感冒发热来一点,咳嗽流涕来一点,腹涨拉稀来一点,哭闹上火来一点;而有的家长认为,为了避免耐药,抗生素能不用就不用,免得以后真正要用抗生素的时候无药可用了。这两种观点都是不对的。
抗生素是一类能够杀死或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针对的是“细菌”,这个如何判断是否有细菌感染,我们用肉眼是看不出来的,一般需要到医院进行抽血化验,根据化验结果来进行判断,如果确定有细菌感染,就需要吃抗生素了。其实大部分情况下的感冒是病毒引起的,这种情况下吃抗生素是没有用的,流感一般情况下可以自愈,严重的流感可以吃抗病毒药物来治疗。
抗生素的选择和给药剂量要根据孩子的年龄、体重、感染细菌种类、病情严重程度来综合评估,合理规范的应用抗生素是安全的,家长不必过于担心,不要觉得孩子病情好转就自行给孩子停药,非足量足疗程的用药反而更易引起细菌耐药。有些家长看到孩子吃了两顿药了也不见明显好转就想给孩子增加药量,这也不对的,因为药物发挥作用是需要时间的,如果孩子实在不舒服,可以给孩子相应的护理,比如鼻塞严重,可以用温热的毛巾湿敷鼻部,也可以在医生或者药师的指导下给孩子用一些缓解的药物。
作者:张许萌,北京市大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临床药师,药事网成员。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2018-08-01 14:59:33 -
宝宝平时出现呼吸道、胃肠道等感染性疾病是很常见的,当宝宝疾病确诊是由细菌感染引起时,医生就会给宝宝使用抗生素来控制疾病症状。在这时有的宝妈妈是很担心的,也会相应的产生很多疑问,比如,宝宝应该如何安全使用抗生素、宝宝有必要长时间使用抗生素吗?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许多宝妈妈对于抗生素的态度是明智的,正如一些宝妈妈所了解的,抗生素会促进耐药菌株(经过长期的抗生素选择之后,出现的对相应的抗生素产生耐受能力的菌株)的生长,这是整个社会面临的问题。对医生而言,是很清楚这种风险的,更知道不能轻易的使用抗生素。
对于宝宝来说,尤其是早产儿发生细菌或真菌感染的几率是非常高的(妊娠28周以内出生的宝宝,婴儿约有40%会发生感染)。例如,一些在重症监护里面的早产儿,会常规的通过中心静脉置管给予抗生素,这样可以降低血液感染的风险。但在医疗实践中,经过判断某种病原菌在重症监护中感染的概率,及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治疗的益处。
对于宝宝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价值是有争议的,但如果宝宝被确诊为感染,抗生素是治疗的基石。特别是抗感染能力未成熟的宝宝,通常需要额外的医疗帮助。当然在治疗过程中,有的宝宝治疗时间长一些,但要想彻底根除感染,使用抗生素是必要的。
常规使用抗生素一般不会产生耐药性,除非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间断性的使用同一种药物。在这时医生会通过药敏实验判断,哪种抗生素对宝宝的感染有效。如果宝宝对某些药物产生了耐药性,医生会选择其他效果更好的药物。
抗生素的副作用(最常见的是肾功能和肝功能损伤、盐和矿物质的丢失、血细胞计数的变化和听力问题)众所周知,大多数抗生素对宝宝是安全的。当然,在给宝宝用药中,医生也会监测宝宝的各种表现,如果出现并发症或血药浓度超过安全水平,则会停止用药或减少剂量的。在密切监测的情况下,抗生素治疗很少会导致长期损害。
抗生素也可能会暂时改变宝宝体内常驻细菌的种类。由于这些常驻微生物能帮助宝宝消化和对抗其他细菌,一些使用抗生素的宝宝会发生腹泻或其他感染,但是这种情况是很少见的,所以,宝妈妈也没有必要担心的。
在这里还要提到的是,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也是一种抗感染治疗方法,可以增强宝宝体内的天然抗体水平。在特殊情况下,如果某些病毒感染或者当宝宝的白细胞计数特别低时,可用药物刺激其产生对抗感染的白细胞。但应用抗生素仍然是对抗宝宝感染的主要手段。
要特别提示的是,抗生素并不是万能的,但在宝宝最脆弱的时期(如发生细菌感染),使用是有益的。还有就是,宝妈妈一定要记住,当宝宝出现疾病症状时,避免盲目的使用抗生素或者是退烧药物。需要先带宝宝就医,明确病原菌及病情程度后,遵医嘱用药治疗。(文中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2019-05-14 18:54:56 -
这位家长的提问实在是太典型了,抗生素到底要不要吃?答案是要吃,但是更重要的是会吃,不乱吃。咱们从家长的心理普遍的心理来分析一下。有些家长对于抗生素有一种狂热地迷信,孩子只要头疼脑热,先来点消炎药,因为在家长的心目中抗生素和消炎药是划等号的。到了医院呢,仍然是坚持要让大夫开抗生素,甚至是要求必须得开某种消炎药,理由就是自家宝贝自己最了解,过去多少多少次生病都是吃了某某消炎药好的,医生不给开还不乐意。还有一种家长就是闻抗生素色变,只要一听医生要开抗生素,就会用自己各种一知半解的知识来拒绝,“抗生素滥用”,“抗药性”这些貌似高大上的词汇就是他们最有力的说明证据。
必须明确指出,上面两种面对方法都不可取。那到底要怎么才算会用呢?这个判断标准往往在医生手中。因为抗生素不是大家以为的万能消炎药,它只能针对细菌引起的感染,对于病毒引起的感染或者是无菌性炎症都是没有用的。就拿最常见的感冒来说,90%以上都是病毒引起的,吃抗生素不是南辕北辙吗?另外一些名字中带“炎”的疾病,什么肩周炎,关节炎,压根不是什么菌引起的。不过家长的这些表现也不能全怪家长,咱们国内的抗生素市场庞大,利益驱使下,本应该处方的药物在药店自己也能买到,甚至店员还用误导推荐家长购买。医院里不负责任,或者怕担责任的医生也确实存在,所以让家长们缺乏信任,无法判断。自己学习怎么用,又往往一知半解,知其一不知其二。
所以,总体来说就是有细菌感染的时候使用抗生素,没有细菌感染的时候用了也没有用。但是有没有细菌感染是由医生来判断的。具体使用哪种抗生素,也要分情况来看。孩子年龄大小不一样,用的可能不一样。感染的细菌不一样,用的也不一样。加上抗生素种类之多,进口的国产的,一代的二代的,窄谱的光谱的,这些都是医生专业领域内的事。所以如果家长非得要一个使用抗生素的标准,真的是强人所难。怎么用,就用一张图来结束吧。还是记住,遵医嘱。mm
2017-12-16 18:07:21 -
一直想聊聊抗生素(准确的说应说是抗菌药物)的使用,因为真心觉得抗菌药现在确实有太多滥用的情况;又觉得这个话题不适合与非专业的大众讨论,因为抗菌药是属于处方药,是在医生处方的提前下使用的,应该是合理的。但事实是,目前我们仍有很多家庭自我用药治疗用到抗菌药的情况,没有了医生的诊断、评估,抗菌药物自我使用时很容易出现滥用,尤其是在儿童这一群体。
临床中我们经常遇到家长在孩子发热、感冒、咳嗽或拉肚子时给孩子使用抗菌药的情况,简直就是把抗菌药当成了退热药、感冒药、止咳药、止泻药使用。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严重错误的。抗菌药,顾名思义,是抗击细菌的药物,因此只有在细菌感染的情况才需要使用,使用才有效果。原因不明的急性发热,儿童应是使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退热;普通感冒轻症无需用药、症状重时对症用药(是用含退热药、减鼻充血剂、止咳药、祛痰药、抗过敏药等单一组分药物或多种组分的复方感冒药)。
抗菌药物使用不当可能引起多方面的不良反应,可能引起细菌耐药,即原本能消灭细菌的抗菌药对细菌不起作用了;还可能杀灭人体有益的细菌,引起菌群失调,导致腹泻,严重的甚至引起伪膜性肠炎。此外,某些抗菌药物在儿童还有特殊的不良反应,比如四环素在儿童期使用会导致牙齿黄染(四环素牙)。
那使用抗菌药有这么多的隐患,是不是儿童就不能使用抗菌药了呢?当然不是,恰恰相反的是,因为儿童的免疫力低,相对成人更容易发生感染性疾病,抗菌药在儿童使用的要比成人多。
最后,再三强调的一句话就是:只在有细菌感染的情况下需要使用抗菌药物。
2017-10-23 18:53:52 -
居然现在,滥用抗生素这个词在生活中出现的频次很高,但是我觉得事实上在我们这里,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并不是很明显,我觉得反而是家长再说,我要挂盐水,我希望孩子早点好,而不是说医生说你最好多吊几瓶盐水什么。
我们家妹妹,连续两次支气管肺炎,又拍个片子说挺严重的,但是他们也没有给我们开吊针,只是说如果你们这次吃的药,孩子还没有退烧的话,就必须要挂水了。索性是孩子吃完药以后就没事了,然后至今没有挂过水。
老大身体好,都六岁了,不大生病,更不要说挂水了。
觉得无论生什么病,去医院看了就听医生的,该用抗生素就用,不该用的话,也不要要求医生给你们开,一切听医嘱的吧!
2016-12-08 14:19:49 -
带孩子去医院看病,只要提到抗生素这三个字,家长们就会打心底全盘的拒绝,抗生素在公众的心里就像是毒药一样留下来烙印。这样的观念完全就是一种误解,就像问题中那句话“都说抗生素对身体不好”,看来有这样想法的人群还不少,这是在不了解药物属性情况下,对抗生素的一种严重的偏见。
药品具有双重属性,既有治疗作用,也有副作用。当疾病治疗必须使用药物治疗的时候,选择正确的药物种类,治疗匹配的病种,在正确的用法用量下给药,对于患儿来说,使用药物带来的受益远远大于药物引起的可能副作用的时候,这样的用药就是合理的,抗生素也是属于药品,治疗用或预防用的时候,也具有上述同样的道理。下文将统一使用抗菌药物这个概念来代替抗生素,因为抗菌药物概念更严谨和宽泛。
当临床初步诊断为细菌感染或病原体检查明确诊断为细菌感染等患儿,就会选择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是这样的,儿科医生在选择抗菌药物等时候,需要考虑到患儿的个体情况,如年龄、基础疾病、肝肾功能、感染的严重程度、药物过敏史、是否能够耐受口服用药等。以及可能或已知病原体对抗菌药物等敏感性。具体遵循的原则如下:
病毒感染不应使用抗菌药物,仅仅是在继发或合并细菌感染时才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尽可能采取相关临床标本送培养及药敏试验,尤其对于不明原因发热的患儿。
在未获知病原菌及药敏试验前,可根据患儿的感染部位、免疫状况、流行病珠、经验性选择抗菌药物治疗,需选择窄谱抗菌药物。
按照各种抗菌药物等治疗剂量范围给药,严重感染或抗菌药物不易到达的部位感染,可选择较大剂量治疗。
抗菌药物的给药途径应取决于感染等严重程度,危重感染、全身性感染患儿初始治疗需要静脉给药,病情好转后及时改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药物口服给药。当然,轻微感染并可接受口服的孩子,应选择口服给药。
根据抗菌药物的药动学特点,决定给药的频次,到底一天一次,还是一天多次。抗菌药物的疗程取决于感染类型,一般的感染用药至体温正常,症状消失后72-96小时,严重感染疗程可能会更长。
常规的普通感染一般选择一种抗菌药物治疗就可以了,除非是一种药物控制不住感染,或者是同时感染两种类型的病原体,才考虑联合使用两种及以上抗菌药物。
儿童是特殊人群,应避免使用具有肝毒性、肾毒性,耳毒性等的抗菌药物,比如氨基糖苷类药物、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应避免使用对骨骼发育有影响的药物,比如沙星类药物。应避免使用对牙齿有黄染的药物,比如四环素类药物。或者是说明书上面强调禁用于儿童的其他抗菌药物。
最后,如果按照上述的原则,孩子疾病治疗需要使用抗菌药物,家长大可不必盲目的排斥所有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孩子来说是相对安全的,孩子也是受益的。
2017-07-17 21:30:38 -
带孩子去医院看病,只要提到抗生素这三个字,家长们就会打心底全盘的拒绝,抗生素在公众的心里就像是毒药一样留下来烙印。这样的观念完全就是一种误解,就像问题中那句话“都说抗生素对身体不好”,看来有这样想法的人群还不少,这是在不了解药物属性情况下,对抗生素的一种严重的偏见。
药品具有双重属性,既有治疗作用,也有副作用。当疾病治疗必须使用药物治疗的时候,选择正确的药物种类,治疗匹配的病种,在正确的用法用量下给药,对于患儿来说,使用药物带来的受益远远大于药物引起的可能副作用的时候,这样的用药就是合理的,抗生素也是属于药品,治疗用或预防用的时候,也具有上述同样的道理。下文将统一使用抗菌药物这个概念来代替抗生素,因为抗菌药物概念更严谨和宽泛。
当临床初步诊断为细菌感染或病原体检查明确诊断为细菌感染等患儿,就会选择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是这样的,儿科医生在选择抗菌药物等时候,需要考虑到患儿的个体情况,如年龄、基础疾病、肝肾功能、感染的严重程度、药物过敏史、是否能够耐受口服用药等。以及可能或已知病原体对抗菌药物等敏感性。具体遵循的原则如下:
病毒感染不应使用抗菌药物,仅仅是在继发或合并细菌感染时才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尽可能采取相关临床标本送培养及药敏试验,尤其对于不明原因发热的患儿。
在未获知病原菌及药敏试验前,可根据患儿的感染部位、免疫状况、流行病珠、经验性选择抗菌药物治疗,需选择窄谱抗菌药物。
- 按照各种抗菌药物等治疗剂量范围给药,严重感染或抗菌药物不易到达的部位感染,可选择较大剂量治疗。
- 抗菌药物的给药途径应取决于感染等严重程度,危重感染、全身性感染患儿初始治疗需要静脉给药,病情好转后及时改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药物口服给药。当然,轻微感染并可接受口服的孩子,应选择口服给药。
- 根据抗菌药物的药动学特点,决定给药的频次,到底一天一次,还是一天多次。抗菌药物的疗程取决于感染类型,一般的感染用药至体温正常,症状消失后72-96小时,严重感染疗程可能会更长。
- 常规的普通感染一般选择一种抗菌药物治疗就可以了,除非是一种药物控制不住感染,或者是同时感染两种类型的病原体,才考虑联合使用两种及以上抗菌药物。
- 儿童是特殊人群,应避免使用具有肝毒性、肾毒性,耳毒性等的抗菌药物,比如氨基糖苷类药物、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应避免使用对骨骼发育有影响的药物,比如沙星类药物。应避免使用对牙齿有黄染的药物,比如四环素类药物。或者是说明书上面强调禁用于儿童的其他抗菌药物。
最后,如果按照上述的原则,孩子疾病治疗需要使用抗菌药物,家长大可不必盲目的排斥所有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孩子来说是相对安全的,孩子也是受益的。
2017-07-17 21:30:38 -
孩子生病,家长都会很心急,于是很多家长都急急忙忙带孩子去医院做检查,结果大部分的医生都会开一堆药,其中有的药实际上是一点用都没有的。我经常看到医生开消炎药,虽然消炎药不代表抗生素,但是很多医生口中的消炎药就是抗生素,所以在我们这边,抗生素确实用的比较泛滥!
对于抗生素,我觉得看情况而定,如果只是病毒感染,那么就没必要用抗生素;如果是细菌感染或者是病毒与细菌交叉感染,那么就需要用抗生素了,对于抗生素的使用,建议听医生的,不要看着宝宝好像快好了,马上停掉抗生素,这样只会有害无利!
最后建议各位家长们平时自己也看看育儿科普书,自己也学点基础的护理知识,这样也不至于让孩子受更多没必要的罪了!
2017-10-29 22:18:50 -
冬季来临,感冒发烧的宝宝明显增多,儿童医院又迎来了小患者就诊高峰期。“医生,孩子发高烧是不是一定要输液?”“医生,我不想给孩子用抗生素,口服也不行!”“医生,使用抗生素会有依赖性,我们不想给宝宝用抗生素!”在儿童医院门急诊,医生针对家长们“使用抗生素”的问题每天都要解释很多很多遍。随着近年来合理用药知识的普及,家长们对抗生素的使用都有了自己的见解。那么,宝宝感冒发烧到底该不该用抗生素?如何才算“不滥用”抗生素呢?
“我家孩子18个月,感冒发烧了三次,我们一直坚持能吃药就不打针,能打针就不输液。但是确实每次折腾的宝宝难受,我们也难受!坚持这个原则的过程真的非常考验人。”抱着孩子来就诊的田女士告诉医生,由于结婚多年终于有了这个孩子,一家人都把孩子当宝贝,为此夫妻俩从怀上宝宝开始就买了一堆育儿书,并坚决按照书上所说的执行。因为平时接触的知识比较多,对抗生素的了解也越来越全面,田女士说,“很多书上都说滥用抗生素对孩子的健康不利,所以我们对使用抗生素的态度是拒绝。”
滥用抗生素话题,引起越来越多家长的重视,但重视并不代表方法正确
在儿童医院的急诊室里,每天都可以看到到“坚决不用”和“有病就用”两种极端态度的家长们。一位年轻的父亲抱着高烧40℃的儿子来看急诊,经检查血生化检验报告显示细菌感染,孩子的嗓子已经肿得说不出话,还出现了抽搐的症状。医生当即建议给孩子静脉注射抗生素类药物防止孩子病情加重。这位年轻的爸爸一听要使用抗生素,立即给于阻止。急诊医生花了很长时间才做通年轻爸爸的思想工作。
而刘女士则代表着另一些家长的极端态度。“我家宝宝25个月了,我是奶奶,宝宝的父母白天上班管不了,只有我和老伴带孩子,要是孩子感冒发烧半天好不了,儿子儿媳会不高兴的。”她说,“再说了,宝宝生病真是既心疼又折腾,就想他赶紧好,所以孩子病了我觉得就要赶紧用药。”
“抗生素自上世纪20年代发明以来,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而这些年来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却致使细菌的耐药性增强。”儿童医院门诊部主任熊菀教授认为,“家长们关注合理用药是好事,但也不能仅凭自己从网上了解到的知识而走入误区。”
“就拿感冒来说,大多数感冒是病毒感染引起,但是也有部分是细菌感染引起,有些是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如果是病毒引感染起的感冒,使用抗生素是无效的,因为抗生素只能杀灭细菌和支原体。但是由于婴幼儿抵抗力比较差,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在之后也可能会合并细菌感染,使症状加重。”熊主任说,“医生一般是通过检查了解孩子病情,结合检查血常规来初步判断感冒的病因,如果血常规检查结果提示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则医生会根据临床经验,选择使用抗生素药物。同样,对于腹泻次数多的孩子来说,医生常常要求孩子化验大便常规,如果检查结果显示是细菌性肠炎所致,则也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熊主任表示,细菌性感染一般要用抗生素,视感染程度来决定口服还是静脉输液。比较普遍的做法是,如果孩子症状不严重,可以口服3天抗生素,然后到医院进行复查,看看孩子症状是否缓解,复查血常规或大便常规的各项指标是否正常,然后再判断是否需要继续使用抗生素;有些肺炎的孩子则需要使用5至7天抗生素再进行复查;而支原体肺炎的患儿使用抗生素的时间会更长。
熊主任建议家长们不要谈抗生素色变,医生和孩子家长都要了解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原则,家长不要按照自己的经验给宝宝使用抗生素。时断时续、不按时按量等,其实才是在滥用抗生素。
2017-07-17 08:19:46 -
视情况而定不能乱用。因为感冒95%是由病毒引起的,而许多年轻的父母误以为是细菌感染所致,故常备抗生素类药物来预防和治疗。
抗生素对感冒病毒没有杀灭作用,反而会致使病菌产生耐药性,一旦机体被病毒感染,用药量就要加大或联合用药才能杀死致病原。滥用抗生素、不加选择地将各种寄生在体内的微生物也一起杀死了,不但使幼小的机体受到伤害,同时还会酿成悲剧。据中国消费者协会数据显示,有60%的聋哑儿童是因滥用抗生素所致,因错药、假药被夺去生命的惨剧也时有发生,在边远和不发达地区发生率更高。长期滥用抗生素,人类将陷入无药可治的尴尬境地。
免疫系统是人体对抗病毒、病菌和毒素的第一道防线,同时也是实现自愈的神奇力量。滥用抗生素却使宝宝健康进入恶性循环的状态。中科院出品的乳珍牛初乳胶囊为宝宝在自身免疫系统未成熟阶段保持长期、稳定的健康状态,树起了一道天然的健康防线,让您的宝宝健康、快乐地成长。
1.小朋友得了哪些病,需要选用抗生素治疗?
临床上的常见疾病——肺炎、急性咽炎、急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和急性细菌性鼻窦炎等,都有可能是细菌感染,适合选择抗生素治疗。
但是家长不要自己决定是否用药,因为这些病也有可能是其他病菌感染;而且抗生素是处方药,需经过医生的判断再使用。
2. 小朋友每次吃药的剂量如何计算?
小朋友吃抗生素的剂量,不能简单地按大人的一半、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来给药,需要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仔细计算小儿应该服用的剂量。多数情况下是按照小儿的体重来计算。
如果这方面家长们不是很了解,可以咨询医生或者药师,确保孩子能够服用正确的剂量。
3. 抗生素一般吃几天有效?什么时候可以停用?
一般情况下至少需要服用 3 天。但是对于不同的病,需要服药的时间是不一样的。
比如都是尿路感染,单纯性尿路感染只需要 3、4 天,而复杂性尿路感染则需要十几天,所以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听医生指导的,随时观察疗效和反应。
4. 吃了 1~2 天抗生素,病情没有好转,是否应该更换其他药?
判断抗生素的疗效,应在使用 3 天后,如果效果不明显或出现病情加重,再考虑更换药物。
家长们千万不要自行换药。为了预防产生耐药的细菌,一定要避免频繁更换药物,或者自行中断抗生素治疗。
5. 小朋友吃了抗生素后症状明显改善,可以减量或者停药吗?
很多家长担心抗生素的副作用,一旦孩子病情好转就急于停药,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过早停药或剂量过小,很容易造成小儿病情反复,而且容易产生耐药性,下次再吃就没用了。
另外,如果症状改善不明显,自行加药加量的做法也是错误的。剂量过大,易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因此需要严格遵医嘱用药,不能随意停药、加大或减少用药量 。
6. 小朋友吃抗生素,是不是时间久一些,疗效就更稳固?
不是的。
抗生素治疗不同的细菌感染性疾病,都有常用的疗程,盲目延长吃药的时间,不但会增加发生副作用的概率,还有可能使细菌产生耐药性,下次再生病这个药就不管用了。所以家长们应按照医生嘱咐的疗程,正确服药。
2016-12-08 15:11:57 -
抗生素”不等于“消炎药”
很多家长认为,如果孩子“发炎”了,就应该消炎,就得用抗生素。其实发炎只是一种症状,它并不是孩子生病的原因。孩子生病的原因,可能是细菌感染,可能是病毒感染,也可能是过敏或者内分泌的问题。这些问题引起的疾病,都可能会有“发炎”的症状。
针对这些“发炎”的症状,我们应该使用“消炎药”,而消炎药实际上包括三种:
第一种是抗生素,这是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的特效药物;
第二种是激素类药物,这是针对过敏或者内分泌问题引起的炎症的药物,比如宝宝湿疹严重的时候我们应该使用一些激素类药膏。
还有一种是只能缓解症状,但不能真正治病的药物,比如我们常用的一些退热止痛类药物。他们都是消炎药。
这三种都是消炎药,很多人直接将抗生素等同于消炎药是不对的,很容易造成滥用抗生素的现象。
2017-03-11 05:55:56 -
抗生素是人类医学史的伟大发明,用于细菌感染,知道这个以后就明白了,不是细菌感染不能用!否则身体会产生耐药性,将来再需要使用抗生素的时候,它对你的身体就不到作用了。至于怎么知道是细菌感染,那是医生的事情了(我自己判断出一次,当时我儿子发烧,跟往常症状不一样,比较严重,所以就带去化验了,果然就是细菌感染,吃一周的抗生素)。
2017-03-01 11:52:22 -
一般来说,孩子得病了要不要用抗生素,取决于孩子有没有细菌感染。
尽管疾病有很多种,但是我们一般可以把疾病分为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比如说小孩子很常见的腹泻,可能是非感染性腹泻,如饮食不节、胃肠系统功能紊乱造成的腹泻;也可能是感染性腹泻,如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秋季腹泻,也可能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在不同的病因造成的腹泻中,只有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才需要使用抗生素。如果非感染性腹泻患者使用了抗生素,非但起不了治疗作用,抗生素可使肠道正常菌群失调,反而引起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加重病情。
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小学生都能理解:体内有细菌感染则用抗生素;没有则不能用。但是,这个逻辑又远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首先,如何判断体内有没有细菌感染。目前公认的金标准是取病理标本进行细菌培养,比如取病人的痰液、脓液、尿液或血液进行细菌培养,细菌培养如果是阳性,进一步用这些细菌做药物敏感试验,找出效果最好的抗生素给病人使用。这是多么完美、多么无懈可击的标准作业规范!
然而,疾病治疗不是纸上谈兵那么容易,尤其在治疗重症时,临床治疗步步惊心,如履薄冰。在真实的案例中,重症感染的患者很多合并其他基础疾病,体质比较弱,一般情况比较差,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出来需要好几天,如果墨守成规等结果出来再进行抗生素治疗,病人很可能挂了结果还没出来。病还没开始治,病人已经不在了。
别说重症病人等不及细菌培养,就是普通的呼吸道感染患者都不可能等细菌培养再用药。所以临床上通过一些炎症指标检测来判断有无细菌感染,比如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一般可认为是细菌感染,结合临床症状就可以使用抗生素了。而有些紧急情况下必须提前使用抗生素才“赢天半子”把病人从死神手中抢过来,更是连血常规的结果都不必等了。
抗生素使用的问题很复杂,公众对这个问题认识参差不齐,有的认为觉得医生都在滥用抗生素;有的觉得这么辛苦请假排队带孩子来看病,医生不开抗生素就是敷衍治疗。有的患者医生给开了几天的抗生素,回家吃了一两天刚退烧就不吃了,造成病情反复。
因此,孩子病了要不要用抗生素、怎么用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么专业的判断操作交给专业人员是最优选择。如果你对医生不信任或者半信半疑,何不换一个医院换一个医生?好比去民航坐飞机,如果对飞机师的水平有些怀疑,不坐这趟飞机就是了,何必把性命交给一个不信任的人。
2018-02-20 19:06:51 -
不一定非要用抗生素吧。孩子生病只有在细菌感染的情况下才需要用抗生素的。不过,现在很多医生在看病的时候,不管你是属于什么感染,都是抗生素与抗病毒的药一起开。例如,明明是一个感冒,却非让孩子吃头孢和利巴韦林,但其实这两种药根本不需要一起吃啊!医生为了保险,直接让孩子吃两种药,像打赌一样,总有一种药可以治病的。这样的医生,太恐怖了。孩子的身体就这样越来越差了。
2017-11-27 13:45:14 -
这个问题问得太笼统了,应该换一个问法,孩子得了什么疾病可以明确不用抗生素?
1.普通感冒和流感,这是因为上呼吸道感染一般都是病毒感染,抗生素没效,最好的就是自身免疫力杀灭病毒,一般7天左右会自愈。
如果确实难受的话,吃点便宜的复方氨酚烷胺缓解症状即可,感冒要想好,还得依靠的还是自身免疫力!
2.急性鼻炎,咽炎和气管炎,这三种病非常常见,去药店买点药就搞定了的,不用非得去医院。要记住的是这些病都是病毒感染,即使退一万步说有细菌感染了,也是自限型,会自愈。比如急性鼻窦炎,自愈率在70%左右,算是自愈率低的疾病了。所以,三种疾病也不要吃抗生素。
针对这三种疾病的办法:
a.急性鼻炎,如果是流鼻涕和打喷嚏,吃含有氯苯那敏和苯海拉明的药物;如果是鼻塞,用含有萘甲唑啉或者羟甲唑啉的滴鼻液就好,一元一瓶。
b.咽炎和气管炎,最好几种药物配合使用,氯已定含漱剂(杀菌)+穿心莲片(中药抗炎)+维生素C、A、B(两块钱一瓶那种即可),这些药都非常便宜,而且症状的缓解会非常明显。
3.如果是扁桃体炎,极有可能是链球菌感染,记住这种细菌,它最怕青霉素了,别用其他抗菌药物,青霉素就好,如果是过敏体质,无法注射青霉素,可以吃点青霉素v钾片,效果好,而且便宜,最重要的是过敏的几率很低,这是一种敞开卖的非处方药。
当然,这些疾病的处理方法同样适用于成人。
2017-11-29 10:05:37 -
你的朋友圈曾经是否被这样一条微信刷屏过?文章称“小孩吃一次抗生素七天不发育”,不发育就是指他的五脏六腑,身体的所有部分都不往外长。为人父母,乍看这样一条惊悚的消息,是不是顿时心生恐惧!
辣么,事情真相到底是怎样的?
小孩生病到底能不能吃抗生素?
抗生素对身体是否真的危害呢?
小编多方查阅资料,发现西安晚报在2015年年初的时候曾发布过一篇文章,文章称北京某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等单位共同发布2014十大“科学”流言榜,其中《儿童吃一次抗生素7天不发育》赫然在列,官方辟谣《儿童吃一次抗生素7天不发育》为育儿谣言,粑粑麻麻切不可全听全信,对抗生素一律说NO!
真相就是:抗生素的功能就是破坏其中某一种结构从而抑制细菌繁殖或杀死细菌,它只针对特定的细胞有效果,被筛选出作为药物的抗生素都是专门针对致病菌的,并不伤害人体正常的细胞。
所有的事情都有两面性,如何辩证地看待才是正确的态度!如果宝宝仅仅只是感冒发烧,就给宝宝吃抗生素,固然此种方法是不正确的,对宝宝的病情无益不说,还会产生抗药性,降低宝宝抵抗力!但是如果矫枉过正,因为害怕滥用抗生素造成的后果,从而拒绝一切抗生素,这显然也不是明智的做法!
什么时候该用抗生素
首先小编想说一个事实,一个几乎人人都认识错误的误区:抗生素不等于消炎药。
消炎药有三种,一种是抗生素,这是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的特效药物;第二种是激素类药物,这是针对过敏或者内分泌问题引起的炎症的药物,比如宝宝湿疹严重的时候我们应该使用一些激素类药膏。还有一种是只能缓解症状,但不能真正治病的药物,比如我们常用的一些退热止痛类药物。这些都统称为消炎药!
发炎只是一种症状,并不是宝宝生病的原因!很多人都错误地将抗生素直接等同于消炎药,一有什么炎症问题,就直接想到使用抗生素,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观念。从主观上造成我们对于抗生素的依赖,从而引起滥用抗生素的现象。
宝宝发炎的原因有很多,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过敏、内分泌等等这些问题都会让宝宝生病有“发炎”的症状。而只有当我们确认孩子的疾病是因为细菌感染而引起之后,我们才需要使用抗生素!
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
1、对待任何事情都不要矫枉过正,抗生素也是如此
虽然专家提醒要慎用抗生素要,但是粑粑麻麻也不要因此而谈抗生素色变,或者永远也不使用抗生素。在宝宝生病必须使用抗生素的时候,不要因为犹豫而耽误了治疗的时机。
2、不要使用抗生素治疗病毒感染
药物不能杀死病毒,抗生素只对由细菌引起的发炎才有效!如何区分孩子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需要交给专业的医生,通过验血、血项、白细胞等指标等判断。而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宝宝生病,粑粑麻麻需要有耐心,给宝宝一点时间,战胜病毒的同时,宝宝的抵抗力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
3、如果真的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也请粑粑麻麻请遵医嘱,选择正确的、对症的抗生素
服用错误的药物可能会延误正确的治疗,也可能会让细菌增加,提高细菌的耐药性,对后续的治疗造成影响!粑粑麻麻切记凭经验判断宝宝是否细菌感染,给宝宝随便吃抗生素,这一点非常重要!
4、服用抗生素的时候,一定要吃够医生要求的剂量
小编提醒粑粑麻麻,很多家长因为担心宝宝吃了过多的抗生素而引起抗药性,一旦发现宝宝的病情缓解,症状减轻,就马上停止服用。其实这种做法是极不明智的,因为很有可能宝宝身体内的细菌还没有被全部杀死,这时候停药,给了细菌反扑的机会,反倒是更容易产生抗药性。
抗生素对身体有没有危害
说了这么多,粑粑麻麻一定很想知道,抗生素对宝宝身体到底有没有危害!抗生素只针对特定的细胞有效果,被筛选出作为药物的抗生素都是专门针对致病菌的,并不伤害人体正常的细胞。而所谓的 “抗生素杀白血球”,是因为白细胞是人体自身免疫系统中吞噬有害细菌的细胞,因此有细菌感染时,体内白细胞自然会高于正常水平,而当抗生素开始起作用后,炎症得到缓解,细菌少了,吞噬细菌的白细胞自然也就少了,这其实并非是抗生素杀死了白细胞。
其实归根到底,我国一直被人诟病的是滥用抗生素,而并非是抗生素本身的问题!滥用抗生素会造成细菌的耐药性,增加治愈的难度,另外由于儿童的身体尚未发育完全,过量服用抗生素会加重肝、肾等内脏的代谢负担。
不过好在我国对这种滥用抗生素现象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而且抗生素针对儿童都会减少剂量,目前医院普遍建议连续服用三天后即停药,只要遵医嘱正常服用,对孩子是没有影响的!
抗生素是一把双刃剑,合理使用它,是战胜炎症的利器,滥用对身体有副作用。所以很多时候当孩子生病时,抗生素未必是“灵丹妙药”。当孩子感染病毒时,服用抗生素可能是弊大于利。
一是能不用就不用,二是不能长时间使用,特别是儿童,没有特殊情况,不能超过一周。最后希望天下所有的宝宝都健健康康,身体棒棒,永远不生病!
Hi,我是孩子王首席育儿顾问,持有国家高级育婴资格证,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样的育儿顾问为宝妈们提供婴儿抚触、产妇催乳、宝宝理发、营养指导、母婴护理、成长培育等服务,让当妈妈变得更简单!
2017-08-11 16:44:38 -
临床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
宝贝一发烧,赶快就把消炎药(抗生素)给宝贝吃上了,因为上次发烧就吃的这种抗生素。家长觉得发烧是因为有炎症,有炎症就要吃消炎药。尤其姥姥奶奶更容易这样做。
儿科临床最常见的疾病就是上呼吸道感染
感染的来源多种多样,比如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其中80%~90%是病毒引起的。病毒感染只需一些对症治疗如退热、止咳、化痰等,一般不需要抗生素。
而抗生素只对细菌引起的炎症有效,对病毒感染是无效的
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服用抗生素不但对治疗没有帮助,还可能造成肝肾损害,可能发生药物过敏。这样反复多次使用抗生素易造成个体对抗生素的耐用,长期积累也易造成群体的耐药。
发达国家抗生素的使用量大致占到所有药品的10%左右,而我国约占30%
在欧美的发达国家抗生素的使用量占所有药品的10%左右,而我国大约占到30%,基层医院可能高达50%。抗菌素滥用是我们不可回避的问题。抗菌素的不规范使用,一方面是引起细菌耐药,细菌耐药产生的速度远远快于我们新药开发的速度,到极限就无药可用。另一方面就是抗菌素的毒副作用。任何药物都有毒副作用,抗菌素也不例外。我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记录显示,我们国家的药物不良反应1/3是由抗生素引起的。
抗生素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不要自己盲目购买使用
此问题由妈咪宝贝专家顾问团为您解答
2017-09-06 13:36:38 -
我是不太建议用抗生素的,但是这个也不是绝对的,要看情况呀,孩子到了一定的程度该用还是要用的呀,我建议听从医生的意见,我不知道别人家怎么样,我家孩子如果是小毛病,我一般让他扛过去,如果有些厉害,我会看两个以上医生,因为现在对医生不是太信任,姐姐家孩子出现过一次误诊。
2017-03-17 19:26:26 -
【第80期】要不要用抗生素?先给孩子做个血常规再说!
提示:全文557个字,大概阅读时间为1.5分钟。
本期嘉宾:
何平(云南省中医医院儿科主任)
知识点:如果是一个病毒感染,他的血象不高,我们一般都不主张用抗生素。
最近夏天,我来跟大家聊聊孩子咽痛的问题。
很多孩子来门诊,一看脖子是红的,发烧了,发热了,妈妈也是很急的,这个情况怎么办?
有些家长就问“要不要输液?”、“医生赶快给我打针吧!”、“赶快用抗生素了!”这个就是很多家长的反应。
那么首先一个我们要看一下,孩子的体温是多少,另外一个是到医院做一个血常规,我们看一看这个孩子的血象,也就是白细胞的情况,如果是一个病毒感染,他的血象不高,我们一般都不主张用抗生素。
而是用中医的方法,可以用什么成药呢?咽炎合剂或者是银翘散,或者自己买点银花,买一点咸参,买一点浙贝,煨煨水给孩子喝,买点板蓝根给孩子喝。这个就是治疗咽痛的。
我们还可以到医院来,贴一贴对脖子红有消炎作用的散结散,不用吃药的也可以的。
另外可以做做推拿,清清肝、清清火。就是对咽痛、发热的疾病,在中医院还有一些外洗的、泡脚的、贴头的,专门贴穴位的,这是中药的一些方法。
外用的方法,不用吃药的,对咽痛的、咳嗽的,效果也是不错的。
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有什么需要咨询的,就到我的门诊来,省中医院光华院区星期一晚上夜门诊,星期四早上、星期六的下午;滇池院区星期五全天。
医识分子,你不需要懂太多,会用就行!
2019-06-22 11:55:26 -
【第80期】要不要用抗生素?先给孩子做个血常规再说!
提示:全文557个字,大概阅读时间为1.5分钟。
本期嘉宾:
何平(云南省中医医院儿科主任)
知识点:如果是一个病毒感染,他的血象不高,我们一般都不主张用抗生素。
最近夏天,我来跟大家聊聊孩子咽痛的问题。
很多孩子来门诊,一看脖子是红的,发烧了,发热了,妈妈也是很急的,这个情况怎么办?
有些家长就问“要不要输液?”、“医生赶快给我打针吧!”、“赶快用抗生素了!”这个就是很多家长的反应。
那么首先一个我们要看一下,孩子的体温是多少,另外一个是到医院做一个血常规,我们看一看这个孩子的血象,也就是白细胞的情况,如果是一个病毒感染,他的血象不高,我们一般都不主张用抗生素。
而是用中医的方法,可以用什么成药呢?咽炎合剂或者是银翘散,或者自己买点银花,买一点咸参,买一点浙贝,煨煨水给孩子喝,买点板蓝根给孩子喝。这个就是治疗咽痛的。
我们还可以到医院来,贴一贴对脖子红有消炎作用的散结散,不用吃药的也可以的。
另外可以做做推拿,清清肝、清清火。就是对咽痛、发热的疾病,在中医院还有一些外洗的、泡脚的、贴头的,专门贴穴位的,这是中药的一些方法。
外用的方法,不用吃药的,对咽痛的、咳嗽的,效果也是不错的。
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有什么需要咨询的,就到我的门诊来,省中医院光华院区星期一晚上夜门诊,星期四早上、星期六的下午;滇池院区星期五全天。
医识分子,你不需要懂太多,会用就行!
2019-06-22 11:55:26 -
这要看宝宝生的是什么病了,抗生素的种类很多,能够治疗多种细菌、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我们要弄清孩子的病因才能对症治疗。
现在医院对于抗生素的应用要求是很严格的,分级分类也很明确,不是说你得了病都需要用抗生素的,而且针对不同的感染也会选择不同的抗生素。
抗生素属于处方药,药店要根据医师开具的处方进行调配,而且用法用量上也有要求,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严格控制,避免抗生素滥用,妈妈们也要注意不滥用哦。
2016-12-08 17:36:23 -
孩子生病了,其实有的时候也没什么大病,就是有点感冒或是有点发烧,有些家长就会自己买一些消炎药给孩子吃,或者去一些小门诊给孩子输液(抗生素),其实这都是误区,在没有确定孩子是什么生病之前,千万不要滥用抗生素,因为就是一个小小的感冒都有好几种类型,我们根本辨别不出是哪一种,所以,不要给孩子乱用药,一定要去正规医院检查,看看孩子属于哪类疾病,一定要遵医嘱给孩子用药,孩子很小,动不动就给孩子用抗生素,对孩子伤害太大,有据可查,孩子输一次抗生素就会停止生长7天,真的很可怕。亲爱的家长们,为了对孩子负责,该去医院检查就得去检查,别怕麻烦。
2017-03-19 20:54:46 -
【本期话题】孩子得病了到底要不要用抗生素?
【栏目简介】
“你关心的话题,由三甲医院权威专家来解答”——《健康情报局》是一档由光明网独家出品的大健康科普品牌栏目,创办于2016年6月,获得了国家卫生计生委授予的“健康中国”创新传播栏目奖,并受邀成为“中国医疗自媒体联盟”成员、北京市中医药立体传播联盟品牌栏目等。
【本期嘉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药剂科 主任、主任药师 沈素
2017-11-30 10:55:35 -
很多家长误将抗生素称为消炎药,其实它们是两种不同的药物。
想要了解什么是消炎药,首先要清楚什么是炎症。炎症是指生物组织受到外伤、出血或病原感染等刺激,激发的生理反应。是致炎因子对机体损害所诱发的以防御为主的局部组织反应。炎症通常表现为红肿热痛及功能障碍。很多因素会引起炎症,如外伤、高温、射线、强酸、强碱等。消炎药是抑制致炎因子产生或释放的药物,通过抑制致炎因子的产生,使炎症减轻、消退,同时缓解由炎症引起的症状。
而抗生是生物之间的一种相互关系,即一种生物通过分泌化学物质来抑制、排斥另一种生物的现象,主要发生于微生物(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属)之间。利用抗生现象,人类从某些微生物体内找到具有抗生作用的物质,并把这种物质称为抗生素。比如,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抗生素不是直接针对炎症发挥作用,而是针对细菌或真菌。
另外,有一类药物叫做抗菌药,抗菌药是比抗生素更大的概念,抗生素包含在抗菌药的范围内。凡对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的物质统称为抗菌药。抗菌药包括人工合成抗菌药(胺类药、喹诺酮类等)以及抗生素。
宝宝如果确实需要服用抗生素,那么一定要遵医嘱按照正确药量和频次服药,足量用药,用够疗程。不能擅自更改药量、停药、更换药物。服药期间出现任何过敏症状都应立即停止服药,并尽快就诊。
我们是芝麻育儿,专注于0-8岁孩子家庭在健康、养育、教育方面的需要。芝麻大的孕育问题,关注我们就有答案!
2018-01-21 19:4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