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王朔说金庸先生作品是四大俗之首,你怎么看?他的武侠作品可以作一门学问研究吗?

新农商网 全部 1041

作家王朔说金庸先生作品是四大俗之首,你怎么看?他的武侠作品可以作一门学问研究吗?

回复

共5条回复 我来回复
  • 九夏涛声
    九夏涛声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痞子怀春与大侠情怀,原本不来自同一类的宫体受孕,只聊剩下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仰望星空。

    善哉善哉!




    2019-01-30 02:03:58 0条评论
  • 觅享之旅
    觅享之旅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说得有道理。

    2019-01-31 23:51:14 0条评论
  • 古今图书集成者刘永杰
    古今图书集成者刘永杰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王朔和金庸都是大神级别的人物。王朔表现得激烈无畏,金庸回应得谦虚宽容。王朔对金庸的评价显得年轻气盛,估计他现在不会说那样尖锐的话,因为人的想法和思想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变化的。

    金庸的小说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虽然是俗文学,但他的作品达到了别的作家难以企及的高度,海内外学者对金庸小说的研究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形成了一门“金学”。单从“武功”这方面来说,金庸的小说就将“武功”达到了艺术的高度。

    比如前人写武功,不在乎两种方法。一是实用的招数,你一招“黑虎偷心”,我一招“蛟龙出海”,你一招“金鸡独立”,我来一招“蟒蛇出洞”,你再一招“猛虎下山”.....二是法术、神通,如剑仙异术之类,可吞云吐雾、翻江倒海……神乎其神,荒诞不经。一招一式过于写实,看多了又令人感到乏味。金庸及其小说却非如此。比如技击的艺术性描写固然也用来伤敌杀人,但更主要的却恰恰是要给读者看的。金庸的武功常常写得很实在,但却绝不呆板、更不落套,而是新招迭出。粗略估计一下,金庸所写的武功套路在千数以上。且这些武功,不仅新,而且奇美趣。另一方面,金庸的武功奇招甚多,神乎其技,将前人的内功、外功、轻功、暗器等等无不加以扩充变化,以至于写内功可以有“九阳真经”使人如金刚不坏之躯,写外功则有“唐诗剑法”;写轻功有“凌波微步”,写暗器则不仅有飞刀、石子,而且有棋子、铜钱、金针、冰片,不仅可以百步穿杨、而且可以后发先至、回龙转弯、天女散花....金庸写兵刃也绝不止于“十八般兵器”而是奇门兵刃层出不穷,金庸写练功的法门更是条条道路通罗马,千变万化又不离其宗……可是,奇妙而不荒诞,正因为金庸写武功表面上匪夷所思,本质上又入情入理。让你不敢相信,却又不能不信。神技却非神化,本质上却正是人的愿望、人的力量、人性与智慧的表现和象征。金庸的精妙,在于他胸罗万象,从而纳须弥于芥子之中。因此,虽武功末技,也写得大道存焉;虽技击小道,亦写出了大千世界,别有洞天。

    举例子来说。金庸先生在小说处女作《书剑恩仇录》中所写的真正的独门功夫,乃是小说主人公陈家洛在与西北武林大侠铁胆庄主周仲英交手时所使出的“百花错拳”。小说的第三回中,陈家洛等人来到铁胆庄,与周仲英生了误会,交起手来。陈家洛是新任的红花会总舵主,会中群雄都没见过他的武功。只见他与少林派俗家高手周仲英过招时,最先使出的竟也是少林拳。眼看不能取胜,又使出武当派的功夫“八卦游身掌”及“太极拳”。之后又变,顷刻之间,连使了武当长拳、三十六路大擒拿手、分筋错骨手、岳家散手四门拳法。众人见他拳法层出不穷,都很惊讶。不过陈家洛仍是不能取胜,因为拳术之道贵精不贵多,专精一艺,远胜于驳杂不纯。陈家洛虽对每一路拳法所知均非皮毛, 令人称异,然而总不能与数十年来以一套少林拳依次遍敌各门好手的周仲英争胜。进而,陈家洛使出了这一套百花错拳,周仲英不得不“大惊之下,双拳急挥,护住面门,连连倒退”。见对方拳法古怪之极,而拳劈指戳之中,又夹杂着刀剑的路数,真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最后当然只有败退下来。

    这一套“百花错拳”使出,陈家洛固是扬名立万,袁土霄更是卓然成家,而金大侠的如此独门功夫,更是令人称绝。谁都知道,这一套“百花错拳”的真正创造者,当然是小说的作者金庸。

    这一套“百花错拳”在武侠小说界,真正称得上是一种杰作。它不但新,而且奇,我们在其他小说作品中没看到过,也决难看到。进而,它还美而有趣,此拳以“百花”名之,可见其美;而以“错”出之则可想其趣。

    这一套“百花错拳”的真正意义,其实并不在于武功而在于其文艺。

    我们知道这套拳术是不能用只能看的,武术辞典中找不出来,武术界高手也传不出来,但这又有何妨。因为我们是在读武侠小说,若武侠小说中的武功总是那些武当剑、少林拳,岳家散手、擒拿.....人所熟知的老一套功夫, 该是怎样让人失望。因为在小说中,武功的实有和虚构并无本质的差别,反正都是供人想象与欣赏的。

    这一套“百花错拳”对于真正的武术而言,其妙谛也正在于“似是而非,出其不意”这八个字。它有似是的一面, 因为其中包括了实有的拳术,如擒拿手、鹰爪功、查拳、绵掌、八卦掌、太极拳,所以你不能不信。然而它的妙处又在于确确实实的“而非”,因为诸家杂陈,“乱七八糟”,如此拳路是武术家打不出来的,所以你当然不能也不会全信。

    这一路拳可以说是一路地地道道的“文学艺术之拳”。它的妙处,是与真正的武功在似与不似之间。就像国画的写意那样,是一种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大境界,金庸确实做到了。

    2019-01-29 13:22:16 0条评论
  • 优雅雪碧Iq
    优雅雪碧Iq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王塑说金庸是四大俗之首,这本是王贬低金武侠一种说词,金武侠是通俗文学没错,是通俗文学最成功典范,或者为首也没错。金武侠的文字流畅,个别节章可以列入一流境界,叙事记景书人,或妩媚,或曲折,或刚健,极尽其妙。从情节上,金武侠的打斗世界,妙想天开,又丝丝入扣,秩序分明,都远远越前人。但作为人成童话的武侠小说,不反映现实本质,只满足读者成大功享美女的低级欲望,其价值无法与经典纯文学相提并论,个别人可研究金武侠中武功之高低,但决会出现什么"金学"。

    2019-01-29 18:18:43 0条评论
  • 不悟浮生
    不悟浮生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三字经 弟子规 百家姓也很俗,但能写出来的人我觉着也很厉害

    2019-01-28 17:53:39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