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山之后无中华”,这说的有道理吗?
“崖山之后无中华”,这说的有道理吗?
-
对于“崖山之后无中华”这句话,我觉得是没什么道理的。为什么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下这句话背后的故事。
背后故事
南宋祥兴二年(1279年),元朝军队一路南下,与南宋军队在崖山展开决战,史称“崖山海战”。被元军击败后,时任左丞相的陆秀夫背着幼帝赵昺在崖山跳海自尽。后宫、群臣及十万军民也随之投海殉国,南宋灭亡。
南宋的灭亡,是汉人第一次全面的亡国,汉民族的中央政权亦被少数民族所取代。鉴于这种情况,后世人才有了“崖山之后无中华”的论调,他们认为,自南宋灭亡后,汉族政权消亡,汉族亦不复存在,
为什么我觉得“崖山之后无中华”这句话没什么道理呢?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明朝复兴
南宋灭亡后,蒙古族政权在中华大地上建立了元朝。但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由于一系列的原因,元王朝在中华大地上仅仅存在了98年。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国号大明。此时中国的国家政权又回到了汉族人的手中。
明朝政权的建立自然而然使“崖山之后无中华”的论调不攻自破。
元朝汉人
南宋灭亡时,虽然有大批的军民投海殉国,但元朝建立后,还是有很多汉人生活在元朝政权之下的。
元朝将人种分为四类,地位从高往低依次是: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其中“汉人”和“南人”大部分都是指汉族人,数量也是十分庞大的。这些人无论是从人种的延续,还是文化的传承上,都让汉文化能够继续发展下去,不至于消亡。
所以“崖山之后无中华”说得太过武断,并不准确。
狭隘主义
何谓“中华”,在这句话中,“中华”仅仅是指“汉族”及“汉族政权”,其实这是非常狭隘的。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自古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中华”包括不仅仅是人数最多的汉族,而且应该包括所有的兄弟民族。宋元鼎新,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蒙古族建立了元朝,这是中华民族内部的事情。不涉及到灭族、灭国的问题。
所以“崖山之后无中华”中包含了狭隘主义,这是我不敢苟同的。
总结
“崖山之后无中华”这种论调虽然有点狭隘与偏激,但其表达了在南宋灭亡后,对汉族政权灭亡的哀伤,以及对陆秀夫和宋幼帝投海殉国精神的肯定。这是可以理解的。
中国古代朝代的更替是十分正常的现象,无论怎样易主,中国政权始终是在中华民族自己人的手中。汉文化及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同属于中华文化,它们从来未曾消亡。随着时间的发展,愈加灿烂,愈加辉煌。
(文/若木 图/网络)
2020-02-04 19:59:49 -
这是瞎说,是日本为制造以后侵略中国制造割裂中国历史的借口。以平息自唐代以后学习中国产生的敬畏和负罪感,以及企图让中国人接受此后日本侵略制造舆论的的一种论调。因为元的蒙古也是外族,蒙古灭亡汉宋被接受,那日本希望此后也可以。
2020-06-04 17:22:56 -
崖山之后无中华?
中华自三皇五帝到宋亡,都是奉行攘外尊王,诸候为王朝屏障,紧密团结在以君王为核心的周围!
君王帝畿千里,分封公,候伯子男,五等爵位!
国家疆域,分封为帝畿,海内,海中。海外,大荒!
崖山之后,中华王道的国家体制被彻底摧毁!国家的权力中心地位,被元朝取代,换言之,宋朝的帝畿,沦为海外地区!元大都成为权力中心!
中华的中心地位被取代,即没有以中华为中心的国家体制!
权力中心转移了,就没有中华为中心的四海五服体制了!
这才是正解!
2019-10-19 10:32:53 -
你觉得有道理,那你就是杂种,你祖上十八代都是杂种,因为你不承认宋朝后是中国人了嘛。当然,你极有可能在领美国的狗粮,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也正常。如果你没领狗粮,又承认自己是中国人,你就要听清了。那种说法是日本人散布的,意思是宋朝之后没中国人了,都是野种。这不是赤裸裸地骂我们和我们祖宗嘛。你他妈的居然说对,你说你多愚蠢多傻逼。
2019-02-06 14:55:48 -
崖山之后无中国,日本人的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不是全对。
日本人是从政权来看问题,蒙古人统一中国建立元朝,汉人失国将近百年。
但清朝是满族人政权,统治中国268年,也是汉人失国268年。那么中国文化有没有中断?没有,还有很大程度的发展。相反,满族本身文化因为汉文化侵蚀和同化,变得江河日下,被削弱到根部了。看看雍正帝、乾隆帝、嘉庆帝、道光帝、慈禧太后、恭亲王等人的汉文学、书法的功底,就知道他们热爱和推崇汉文化,而他们对于满族文化,是一代比一代的差。中国士大夫并没死!政权可以失去,但是汉文化一直存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政权能够做到消灭汉文化!包括元朝!
元朝建立初期,蒙古贵族武统治国,用名利职位拉拢部分汉语士大夫、将领参与到政权中,将汉人分为一至九等,读书人(儒生)被视为没用的人!但是这种歧视读书人的政策不能持久,其实蒙古人重用的辽国降臣耶律楚材就是汉文化的大家!蒙古贵族、丞相脱脱也是汉文化高深智者!他们一直在学习、吸收和应用汉文化精华!
中期,元朝皇帝为缓和民族矛盾,争取汉族士大夫为元朝效力,于是恢复科举考试!建拜孔庙!中国古代小说描写的女状元孟丽君就是蒙古人推崇科举考试的见证!
元朝,是中国戏曲文化十分兴盛的时期。
中国传统文化(汉文化)就像一潭阔大又深的水,不论哪个少数民族多得汉国(中国)政权,最终也会被汉文化同化!南北朝五胡十六国、残唐五代、金国、元朝、清朝,莫不如此!
(水浒传就是元朝时期的文学作品)
所以说,日本人评价“崖山之后无中国”,只是从政权论述,并不是说汉文化中断了。
2020-09-02 23:55:30 -
现在已知,华夏文化自上古奠基、在先秦定型建构,一脉演化传承至今,其承载族群百川归海日渐壮盛,又反过来影响了文化兼收并蓄枝繁叶茂。诚然,细枝末节上的文化现象已与初始源头不尽相同,但是根脉依然。
当然,有的人目光短浅,只知肤浅现象,不见源流根本,也是平常,教化不及之处,不能高求。只是,就以这鼠目寸光的肤浅之徒所说为真,那么显然有两个必然结论:
一、若以华夏苗裔当今所得传承,都不是“华夏”的话,那么结论只能是,华夏已绝,而不是华夏已另寻传承。
有一点千万搞清楚,那忘恩负义、欺师灭祖、趋炎附势、欺软怕硬、不识恩谊只慑武威、自矜自傲、狂妄自大的混账王八蛋,自以为得一星半点华夏教化,却不自知不伦不类,就敢自居传承?华夏教化之下,你见过欺师灭祖的叛徒有脸自居传承?人无信不立,你既已脱亚入欧,那就千万别回头。
二、显然,意图灭绝华夏文化、劫取窃取华夏传承的混账王八蛋,令当今华夏苗裔不得传承祖先文化的混账王八蛋,比如自居八个强盗之一,有组织、有目的的毁华夏典籍制度、劫掠窃取破坏华夏文物的混账王八蛋,就是当今华夏苗裔的不共戴天之仇!
华夏教化,君子之仇,虽十世犹可报也!就算其它的文化没有传承,只传这一条也足矣!
——无陈词滥调,无不知所云,无酸腐鸡汤,无缤纷喧嚣,唯有一点赤诚真意,一点犀利深刻;君若有得,乞轻落玉指点赞、贵手转发;若有相左之真知灼见,请评论中不吝赐教。
2019-02-07 11:09:40 -
崖山以后无中华,明末之后无华夏。
朱明在朝鲜,民国在台湾!
若此等言论正确,那我们这些后世子孙是什么呢岂不没有祖宗
当然,这些言论也非完全错误,只是说明自宋以后华夏文化确实在慢慢下沉。然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何况一个国家呢
任何事物都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切不可用片面、孤立、静止的方式看待事物。崖山之后无中华就是直接割裂历史的言论,是小日本炮制来为自己侵华正名的,千万别被忽悠了。
人应该有智慧,更应该有正气!
欢迎转发评论交流!
编辑
2019-02-07 02:41:17 -
“崖山以后无中华,明末以后无华夏”是最没有道理的一句话。按照这种论调宋灭以后中华文化彻底断裂了,何以存在5000年以来传承不断的中华文明?如果按3600多年的文明的说法更应该减掉600年,只剩有3000年了。而且我们现在是活在“非中华文明”里了。合理吗?!
“明末以后无华夏”这句话也是极不合理,明末以后华夏文化结束了吗?是自己全盘否定自己的说法。
说这种话的人对什么是“中华文化”和“华夏文明”持有十分模糊的观念,或者说是抱有非常狭隘、自闭的观念。说白了就是认为中华文化就是纯粹汉民族统治时期才算中华文化的概念。而无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之中,社会政治管理体制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视元代统治者也传承了宋代管理体制、清代统治者也传承了明代管理体制这样一个事实。顽固抱有“崖山以后无中华”观念的人,不明白秦代以后的汉族人血统已经不是纯粹周代姬姓人后代,已经融入了许多其它姓氏和其它民族的血统及其遗传基因了这样一个铁的事实。
文化不是以什么民族当这个国家的统治者来划分的,而是以什么精神什么样的价值观作为共识来划分的。抱有严重的“崖山以后无中华”观念的人,只适合于去首阳山采树叶和蘑菇吃去了。
文化的兼容性和包容性是文化自我发展的能力,是文化吸取多种营养成分途径。如果一听到美国就认为他们的历史文化简短没有厚重的传统根源,而看不到美国文化的兼收并纳的精神就是非常片面的文化观点,是你所缺乏的。美国因兼容并纳而能够强大起来称王称霸也是事实吧?你文化上闭关自守、封闭自己,导致清末民初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任人宰割,也是中国人经历过的事实吧?到了今天还以“崖山以后无中华”来自我陶醉自娱自乐不感到可笑吗?别人不分民族不分国家凡是优秀文化,唯我所用地吸纳人才;而你抱着“崖山以后无中华”观念,连自己国土里的不同民族文化都不愿意接受,不显得过于自闭,犯有自闭症了吗?
2019-02-07 07:24:38 -
在谈及历史的时候,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崖山之后无中国。从字面意思上可以很清楚的理解,但是往更深层次的探究,我发现我们不应该过分的解读这句话。
先说说这句话的来历吧!有人说这句话出自钱谦益的《后秋兴之十三》:“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显然不是直接出自这首诗,意思上似乎有点相合。要说“崖山之后无中国”出自这首诗并不可信。钱谦益是南明遗民,要搞清楚的是,他只是拿宋元崖山海战之后南宋灭亡这件事来比喻南明的灭亡。
南宋和南明的灭亡只是一个朝代的结束,并不是中华民族的终结,所以这句话是大错特错,现在被一些极端民族主义者用来标榜,是不对的。其实这句话是出自日本人之口,那日本人为什么会说这句话呢?
明朝的时候就有倭寇犯边,一直到清末清政府软弱无能,更是让邻国日本对我们大好河山垂涎三尺,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想着侵占中国。于是便有了这句话,日本人的意思是你们中国的中华文明在元朝建立的时候就已经丧失了,而我们日本的汉唐文化才是真正的中华文化,我们要把日本的汉唐文化带到中国去。
所以这只是日本为了侵略中国而想到的合理化理由,说白了有点无中生有。再回过头来看看这句话,崖山之后无中国,难道我们现在不是中国人吗?所以我们不能有极端的大汉族主义,元朝和清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虽然他的统治者是非汉族,也在征战的时候伤害了很多汉民。但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兼蓄并包的大一统国家,各个民族各种文化都在这里汇聚成为中华民族、中华文明。
所以我们不能因为日本人创造了这句话,而钻进极端民族主义的牛角尖,我们要有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自信心。
2020-06-04 14:45:18 -
要看他指的是什么了,如果说是人,那有的是,如果说是中华的精神,好像真的没落了,宋完了是元,元完了是明,明完事后又变成了清。。。。。。这是偶然吗?问题又回来了,为什么那么多汉人,有兵法,有科技,有粮草结果活的那么怂?为什么总被落后的少数民族击败?春秋战国时候那种精神哪去了?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豪迈哪去了?我不觉得是崖山之后无中华,我觉得秦汉时期就不咋地了。一代不如一代,一代比一代龌龊,玩阴谋玩心机一个比一个6。也可能是有钱有权了都这样吧,元清到了后期也是那个鸟样,没有了前期那种兄弟同心打天下的豪迈。再就是一点。。经过了五胡乱华,崖山之战,元朝清朝统治,有气节的被杀了一波又一波,没气节的生出有气节的概率是有的,但是生出来的还是很多没有气节的居多。。。所以咯。。别看现在爱国叫的都挺欢快,都是带着目的的,真有打进来的敌人时,那时候拿起武器的才叫勇士。
2018-10-16 15:36:37 -
崖山之后无中华,是一种文化和网络论调。该论调主张者认为标志着宋亡的崖山海战导致传统的汉民族政权首次完全被北方游牧民族王朝所完全取代,并认为华夏文化在经历蒙元灭宋后发生严重的断层,古典中华文化遭到了摧残。
崖山海战是南宋末年宋元的最后一次战役,最终元军以少胜多,宋军全军覆没。南宋宰相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自尽,许多忠臣追随其后,十万军民跳海殉国,南宋亡国。这是汉族第一次完全失去政权,被北方游牧民族所取代。部分论调认为,这场海战标志着古典意义华夏文明的衰败与陨落,有“崖山之后无中华”这一说法。
“崖山之后无中华”,听起来似乎有道理,其实并无道理。这个观点并非是由中国人自己提出来的,而是出自一个日本人之口。首这个日本人叫内藤虎次郎,此人提出3个观点,分别是“宋代近世说”、“中日文化同一体”、“文化中心移动说”。意思是说宋朝灭亡之后,华夏民族已经不复存在了。当时日本军国主义出于对侵略中国需求,在中国大肆宣扬“崖山之后无中华”的论调。
日本人认为中华文明早已消亡,只有日本统治中国才能为华夏文明注入新的血液并发扬光大,并提出“大东亚共荣圈”的口号。此说法提出后,竟然让当时不少的悲观主义者和投降主义者欣然接受,而且还帮助他们大肆宣扬这种观点。最可悲的是当今社会竟然还有不少中国人认为这种没有任何科学和历史依据的说法是正确的。
首先,“崖山之后无中华”其理论本身就经不起推敲。宋元鼎革之后,中国的主体民族和中华文化并未发生实质变化。元朝统治时期,中国的主体民族依然是汉人(包括辽、金、宋、西夏所辖的契丹、女真、华夏族、党项),蒙古族和色目人占比很小。中国的文化依然是汉文明,说的是汉语,写的是汉字,中华文明传承并未断裂。
其次,元朝本身就认为自己是华夏的一部分。忽必烈颁诏即位时,即将称谓从蒙古传统的可汗改为中华文化传统的皇帝。而元朝之“元”字,本身就取自《易经》中的“乾元”之义,因此这个国号可以理解为“新中国”的意思。元朝时期,政府主持编撰了《二十五史》之中的《宋史》、《辽史》、《金史》,元朝俨然以中华正统自居。
再次,南宋和明朝也都承认元朝是中国的一个朝代。当元朝灭亡金朝入主中原以后,南宋王朝已经接受这个事实,把元朝当作北朝看。甚至宁死不屈的文天祥也认为,这是一次改朝换代,在宋朝的忠臣和遗民的心目中,只会是厓山以后无宋朝,而不是厓山以后无中国。明太祖朱元璋更是提出“胡汉一家”,认为无论元朝取代宋朝,还是明朝取代元朝,都是改朝换代。他还下令祭祀从伏羲到忽必烈的16个开国帝王,并自称继承了他们的伟业大统。朱元璋的这些观点,完全符合中国传统的文化观,不啻给满蒙非中国论一记耳光。
最后,元朝对中国现有版图的贡献是我们永远无法否认的法理依据。如果说秦朝奠定了中国的基本疆域,那边元朝就奠定了中国的现有疆域。崖山之战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元朝将云贵(原大理国)、青藏(吐蕃诸部)、蒙古高原和东北北部(女真)与传统“汉地”(宋金西夏)一起纳入统治范围,结束了中国自唐朝灭亡以来300多年的分裂局面。不但大大扩展了中国的领土,更促进了中国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形成,初步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疆域范围。
综上所述,“崖山之后无中华”只是日本人强加给中国的一个伪命题。中国永远都是崖山之前的中国,中华文明从未断裂,也必将永远被继承和发扬光大!
2020-09-01 15:57:09 -
一个民族的存在,根本在于:1,祖宗认同,2,文明认同(包括文字),3,地域认同,4,族群认同,等等。中华民族在中华大地繁延生息几千年,各民族之间虽然发生过多少你死我活的战争和各种灾害,但仍固若我,就是有这几方面的识同,虽然有时失去了一些认同,但只要存在某种,仍然会修损如初,它不仅不会被外来之族争服,反而会争服和同化其他民族,从而使华夏民族越来越团结一致,越来越有认同感。认同感就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这种力量是任何力量也打不破的。中国人到海外几百上千年,仍不忘故一土,当国家有难,许多华侨都会一切所能来拯救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其内心就是有这种识同感。这是世界其他民族不具备的民族特质。无论走到哪里,走了多少年,仍然认为根系中华。
2019-02-07 16:28:38 -
没有道理!并且这种说法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你说明亡之后,无华夏、无中华,甚至无中国,那是有道理的。根据现实的服饰发型就一目了然,这是毋庸置疑的。
说崖山之后,无华夏、无中国。太过冤枉蒙古族了吧!这种冤枉完全是没有道理的。元朝的蒙古族对其它各族人民怎么样,清朝民国……的满族对其它各族人民又是怎么样?从服饰发型来看,截然不同了吧!
崖山之后的元朝,蒙古族任然还是以华夏文明汉家衣冠礼仪文化为核心的,从来没有强迫过其它各族人民剃发留辫、改制易服。并且对汉族服饰文化礼仪十分尊敬。这就证明崖山之后,华夏文明汉家衣冠礼仪文化在,中华依然还在。实际上的中国根本没有亡!
然而明朝灭亡,自从清兵入关南下,剃发留辫、改制易服执行之后,华夏文明汉家衣冠礼仪文化不断的遭到侮辱和践踏。然后到了清末民国……更不用说了。这是华夏民族流不完的血泪……
元朝和清朝民国……,谁是谁非、谁对谁错,我相信真理会辨认清楚的。不是一句“崖山之后无中华”就能咬定得了的。冤枉总有一天会得到清白,罪恶总有一天会受到惩罚。对的始终冤枉不了,错的终究呵护不住。
历史是事实为主,不是任何一个异族侵略者和民族主义者能够歪曲得了。无论是日本人挑拨离间也好,满洲人居心叵测也好。它们的不义之举是不会再次得逞的,邪恶最后还是以失败而告终。
2019-02-06 19:29:00 -
首先,这个理论个人认为是不科学的,崖山海战之后,南宋的灭亡代表了很多东西的消亡,中华文化丢失了许多,宋朝代表不了中华,能代表中华的只有人民老百姓。不过国家如何改朝换代。中华始终是中华。但不可否应的是中华文化一直在发展,从未中断。所以没有什么崖山之后无中华这个说法。
宋元崖山海战,元军对宋朝的海上暂时政权发动了最后的猛攻,两边在广东崖山展开了一场中国古代史上罕见的海战,海战的结果是元军以少胜多,而宋军简直全军覆没,丞相陆秀夫背着儿皇帝跳海殉国,许多忠臣、家眷追随丞相和儿皇帝跳海自尽,听说第二天水面上浮尸超过十万,可谓令人震慑。
第一,崖山海战后,忽必烈创立的元朝彻底的统一了中国,中华民族第一次被外来民族所控制。的确在其时的宋朝看来蒙古人是外族,这是无法辩驳的。可是之后的元朝就不是我国历史上的朝代了吗?当然是,这是史实。而且就算明太祖朱元璋也是承认的,还肯定了忽必烈做出的相应奉献,元史就是明朝修订的。修史的重要性和意义不言自明。可为什么要给元朝修史?元朝可是在创立的时分杀害了很多的南宋遗民,这难道不应该记住?一点没错元朝的确是依托极端暴力树立的,可是被明朝承认的主要原因是:元朝的树立者现已汉化。不断学习中原文明,很多蒙古人的行为举动逐渐汉化,用文明征服了蒙古人。
第二,宋朝代表不了中华。能代表中华的只有人民老百姓。不过国家如何改朝换代。中华始终是中华。人民老百姓仍然在存这片土地。你能是说这不叫华夏吗?真正的无中华,那是外国其他人种侵略实行像德国一样的灭种计划。把犹太人都赶出德国真正失去家乡。流亡人间,到那个境地才是真实的没有中华,为什么咱们抵挡外敌人种侵略。因为这片土地是咱们的。所以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崖山之后无中华,不是中华没有了。仅仅朝代完毕了,人民老百姓仍然存在,五千年文明仍然存在。但其中的耻辱奴役。我们应该铭记历史教训,抗日战争完毕了,咱们又续写了华夏新中国建立了。文明还在延续。假如日本真的侵略成功。把咱们的人民老百姓文明消灭。真实的灭种了。世界没有了中国人,没有了华夏民族,那才是悲哀!
2019-09-30 15:08:59 -
都拿这句话来否定现在的中华文化,其心可诛!!!崖山一战死了十几万不假,但是当时的南宋几百万上千万,即使再死十几万,也不可能灭绝中华文化!
2020-06-04 15:13:39 -
是的,中华文明进入到了“黑暗史”,只剩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手段
元朝:对西南少数民族实现土司制度,这个制度功大于过;维护蒙古贵族的专制统治权,采用“民分四等”的政策,把中国人分为四等: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三等汉人,四等南人,这一政策维护蒙古贵族的特权,这个政策过大于功,使得文人只能写小说发泄心中的不满
明朝:特务机构横行,废除宰相制度,导致皇帝独裁、懒政、怠政等昏君,宦官专权与党争达到顶峰,文官大于军官,使得末年祸起边疆事件,导致朝代更替等严重后果
清朝:文字狱频繁,进行延续禁海政策与闭关锁国,对待西南少数民族实行“改土归流”等国策,导致乾嘉苗民起义、白莲教起义等民族矛盾事件时常发生,也使国运走下坡路
元明清三朝在教育界与史学界名声不好
2020-06-08 17:20:01 -
看了这么多评论,还算放心了,大多数人还是明白人,所谓“崖山之后无中国”的谬论可以休矣!
2019-02-07 13:33:57 -
这个观点是错的,因为这个观点是日本不承认中华文化而侵略中国的观点,南宋崖山之战南宋灭亡了,不代表中华民族文化消失了,况且即使是少数民族也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这是朝代更迭,不是文化消失,作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一直没有消失,并且在不断的发展和创新,作为中华儿女的一份子,我们理应弘扬和发展中华文化,而不是宣传所谓中华文化消失论。
2019-02-06 18:01:45 -
1、根据基因分折判断,北方人有极少游牧民族基因,以汉族为主体。
2、南方人有极少汉族基因,以苗、越族为主体。
3、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南方人总是极力划清与北方人的界限,贬损、妖魔化北方人是“杂胡”。
4、而北方人却总是宽宏大量,善待南方人。
好象在说,咱是汉族老大哥,当然要“照护好”南方这些“少数民族”小兄弟!
2020-02-05 18:52:11 -
标准的胡说八道 元明清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主流文化认定中国文明没有中断 这种史观很坏 很反动 很狭隘 很自私 很低能 大河浩荡 中断浅流 并不中断 汇集下游依然奔腾 没错 这段时期弱势了 但没中断 这种结论太武断 太混蛋根本不配谈史论今 福题主春节快乐
2019-02-08 00:13:28 -
我去过广东江门新会附近的崖山怀古。崖山之后无中国的论调,总是反反复复地出现,其目的是为了颠覆国人的历史观,我们应提高警惕。
(经过崖山海战之后,南宋灭亡)
所谓崖山之后无中国或者崖山之后无中华之说,最早,是南宋遗民的悲叹,这是可以理解的。大宋覆灭,蒙元上台,指的是中国的封建王朝之一南宋王朝的终结,而不是说,是中华民族或者中国历史的终结。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王朝。这一点,你从24史的排序就可以看出。如果,元朝不是中国的封建王朝之一,明代的官方史学家,就不会大张旗鼓地修《元史》了。明继元后,清继明后,不管是汉族建立的政权还是少数民族把持的满蒙政权,都是当时的中国的中央政府。
如果不承认元朝,那么,元朝初年,将西藏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管辖,还有什么法统方面的说服力呢?如果不承认清朝,那么,康熙皇帝收复新疆的努力,不是被活生生地抹杀了吗?
其实,元代和清代,都先后走向了传统的儒家治国的道路。这样的统治方式,与宋、明的差别,并不大。甚至,清代的满族皇帝的中国国学修养,是普遍超过明代的汉族皇帝的。
比如,在清代的书法家群体当中,出自爱新觉罗皇族的就有不少,乾隆年间的铁保,就是其中一位佼佼者。再比如,在现今的著名书法家当中,启功先生,也是爱新觉罗氏的后人。
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否,是判断崖山之后是否依然存在中国的唯一的最重要的依据。中华传统文化,是否一脉相承、绵绵不绝,是我们如何看待历史的关键。专门乐意混淆这一点, 有的人是糊涂,有的人是故意的。
2020-09-02 17:50:24 -
如果这个判断是对的话,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就出现断层,但实际上却不是,不能否认,中国历史上曾经的出现过几次游牧民族取得政权的时期,但奇怪的是这些少数民族几乎没有在哲学,数学,化学,文学,历史,艺术,体育武术留下痕迹,他们几乎完整的继承了汉文化的全部,目前,很难完整的找到其中一个民族文化的痕迹,是他们忘记祖宗还是在强大的汉文化面前自愧呢,虽然有很多民族在抹黑中国,但他们也的确拿不出自己的文化,只是将汉文化戴上他们的外衣想法去欺骗世界.要说涯山之后无中国,也可能接下去会说中华文化盖亚洲,这择理解,不也是一种结论吗?
2019-02-07 15:12:01 -
这句话,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时期,炮制的所谓大东亚共荣圈的历史虚无主义言论。目的就是打击中华民族的自信心,甘心被奴役!
如今这句话还有市场,有些不学无术的人拿来给自己脸上贴金,以显得自己有文化修养!
殊不知,这是给日本帝国主义张目,继续做着日本人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
2019-10-07 00:09:57 -
今天的中医是神农氏的中医,没有神农氏就没有中医。今天的中华是毛泽东的中华,没有毛泽东就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
2019-03-07 21:09:08 -
“崖山之后无中华”是日本人侮辱和打击中国文化的伎俩。还有中国人不团结,中国人没有时间观念,中国人做事马马虎虎……,类似邪恶观点都源于日本对中国人自信心的打击!
在20世纪初期最希望清朝灭亡的国家是日本。清朝与美国签订了伯利恒协议,全面倒向美国,还有,德国。美国将负责全面培训清朝海军,贷款给清朝改进船坞,引进冶金、化工、机械、造船、火炮等等技术。同时清朝第一期向美国订购最新型10门双联装305毫米/45倍口径主炮的特拉华改进型战列舰。同时,制定了7年发展计划,订购8艘无畏级战列舰,20艘巡洋舰为核心的海军舰队。陆军第一期建设计划36镇陆军,以此发展到1920年以后,日本国势就会被压制住。
很快日本情报部门和黑龙会就开始培养反清势力,制造和散布各种反清言论(绝大部分反清书籍和理论,都是日本人编写的,比如很多人喜欢的那句“崖山之后无中华”,就是日本人编造出来的词句。元清非中国论,也是日本人搞出来的。),将民族主义思想引入国内..........如果稍微研究一下,就会发现日本黑龙会在清朝灭亡的过程当中,发挥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内田良平,宫崎寅藏,北一辉,头山满,高野长雄......都是其中的关键人物。
我们要正本清源,破乱反正,对此要有正确的认知,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中国 做了很多个世纪的全球老大,美日才不到一个世纪。相信我们国人的智慧,中国的复兴只是时间问题,我们会把日本人制造的关于中国的谣言迟早会还给他们的!
2019-02-07 17:26:32 -
此话没道理,任何一个朝代的出现都是历史的选择,历史不承认如果!不管怎样中国还是中国,日本战败后,美国主导日本,现在能说美在无日本吗?
2019-02-07 13:34:32 -
所谓崖山之后或者是明亡之后的说法并不是一个多么主流的说法,只是一些让人觉得似是而非的说法,其实对这个问题很容易辩解。所谓崖山之后无中华,它的主要原因在哪里呢?无外乎说从那时候开始中国文化走向终结。或者说是中国人跟中国的历史进行了一个割裂。但是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这是毫无正确的。大家看一下我们今天的人仍然在读孔孟之书,仍然在学习唐诗宋词,我们的主流文化当中仍然是保持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和历史价值体系。所以这种说法是没有什么道理的,他不外乎说从崖山之后,中国人被蒙古侵占,于是使中国文化走向中断,但是事实上中国文化并没有从那个时代起走向中断,反而是吸取了蒙古族文化的某些东西,又注入到汉族的新鲜血液当中,而后中国人的文化当中多了一些其他血液,仅此而已,而从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而言还没有发生过质的变化而仅仅是汉族更加注重自身的文化建设。
另外一个方面,这句话其实是很西方的一种思维方式,因为西方人的文字处于一种字母文字或者叫拼音文字,一旦出现了语言的断裂,就会出现文化的断裂,因此与西方共同的历史渊源却造就了不同的文明,他们之间形成了断裂,但是中国的方块汉字使我们民族一直保持着同一性,一直至今我们仍然使用中国传统的方块汉字,我们完全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精神和精华,我们仍然在使用易经的思维方式。
当然我也看到很多人说这是日本人提出来的,实际上日本人提出来黑我们中国的这段话,只是日本人的认知,或者说日本人出于政治目的的认知,这更不应该是我们对自我价值重新判断的借口。还有有些人认为中国从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人的道德开始下滑,于是又说从那时起中国人没有道德,这是一个混账话,实际上中国大部分人还是有道德的,只是从事商业活动,商业价值的冲击是中国某一些人的价值开始出现崩溃,但是今天我们又开始重新塑造这种道德,通过法律和道德两个层面在塑造,事实上也是很快就会取得很高成效的。
2019-02-07 17:01:42 -
没有道理!这是一种中华即汉人的狭隘形而上学论点。发展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2019-02-06 17:54:16 -
宋朝崖山战,明代有扬昆,民国有南京,还有衝阳战,都是中华魂,全是国脊梁。对外誓死抵抗,血战阵亡的华夏军民应该都是人杰与英雄。他与內战功人有很大很重质的区别,理当鉴别。
2019-02-07 11:16:06 -
如果这句话是科学的,请问明朝两百多年的统治是什么?另外,这句话本身就是日本侵略者用来混淆视听的,用中华文明已经在宋末元初断绝了传承,而其分支在日本传承了下来,以证明其统治中国的正统性,减少当时中国人对于日寇侵华的反抗!
2018-10-16 13:35:47 -
如果说\"中华\"是指华夏民族建立的国家,很显然元灭宋使\"中华\"第一次出现了断层,但是后来的明朝恢复了中华,中华民国也恢复了中华,所以\"再无中华\"是不对的。如果中华是指文化,那么中华文化从未断过。
2019-02-06 20:30:01 -
首先宋朝灭亡后是没有崖山之后无中华这一说的说法的。人云亦云而已。但崖山之后无中华这词的确有出现的时间在明亡后满清入关实行剃发易服十多年后的事。满清基本已经消灭了大部分反抗势力统治中国已成定局的情况下才有此说法的。汉人向老传统就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当时满清颁布剃发易服令近二十年后杀尽所有汉人反抗从此汉家江山彻底沉沦。钱谦益看到复国无望写了后今秋之13其中有两句词就是: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用宋末崖山之后亡国来比喻明末满清入关汉家江山再次破碎。这是崖山之后无中华最早的出处。在当时情况下。这种感慨没有毛病。其他文人皆有此想法比如张煌言,吕留良等都写过此类文章。明末很多士大夫不堪受异族统治流亡海外。其中朱舜水流落到日本被日本收留后成为大儒受到日本的敬仰。所以这种思想自然在日本流传。而日本人提出崖山之后无中华的第一人已经是二百多年后的内藤湖南。当然后来日军对满清发动战争时也有提过此句。当然动机不良但这句话起因完全和日本无关。完全是明末遗民的感觉罢了。在明末清初这话没有任何问题。倒是日本侵华时却时时以满洲入主中原为榜样。在其占领的控制区中心都有无数炮楼。(相当于满清控制的各城中心都有满城)侵华日军将领也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在中国要杀尽一切激烈的反抗在那之后我们就会变成他们曾经称颂的成吉思汗或者努尔哈赤。
2019-09-30 16:44:53 -
中华传统文明的主要标志,1九洲一统2汉民族为参与主体3汉字4儒,释,道5传统节日6土葬7汉服8祭祀9落叶归根10乡绅自治为主架构。
崖山后无中华,中华文明在元朝就断了?元废了几条?
元,清入主中原,只废了其2.其它犹存,何谓断层?亡的是政权!游牧文化多少还被汉化。
中华传统文明真正被挑战的是西方文明!请问今12345678910还剩几?
当然,世界大同为主流,但东方文明依然是一颗耀星,别以祟洋为荣!只能学他为己用,而不能弃己为他徒。
2020-06-04 23:05:23 -
二战之后无日本,南北战争之后无美国,历史以来无印度!会造句就行,随便说一句能当真?显然是不对的!元朝是中国古代一个短命朝代,属于中国的一部分!要论证这个问题很简单,第一,元都城在哪?第二,文化和文字有没断层?第三,国家名称来自哪里?第四,国家领导者对传统制度是否继承和传承?除了统治者民族(其实民族这个概念来自西方,是近代才有的)有所变化,不过也是国内的民族!显然,上述所有的问题都和中国普通的朝代一样,是典型的中国朝代!
2020-07-30 22:55:00 -
兄弟,记住所谓“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中华”这句话,是小日本的那些狗屁“历史学家”对中华的污蔑,其本意是为侵华战争打下伏笔。你知道么,日本民众一直以来是对中国尊敬有加的,那么如何去煽动民众对中国的蔑视呢?就用这等拙劣的手法――说你们已经不再是伟大的唐人了,你们现在只是卑劣的民族了,所以他们极尽污蔑之能事,说我们是支那猪,可惜今天还有很多读书人把这套谬论奉为纶音,实在是令人顿足。
2019-01-02 13:20:43 -
中国文化起源于中原,放眼今天的中国还是河南。并不像大家想的蒙古满清对河南影响多大,旧贵逃了,那些回迁河南省的宗族还是保护中原文化的。其实那些中原唐帝国外迁西北的驻军贵族无论在唐帝国灭亡后还是世家。辽金蒙来了还是一样!蒙元时襄阳之所以没有屠城,就是因为随蒙元以胜利者面目出现的宗族认为襄阳是中原文化的外三环。蒙元统治者深知一个统一的中原对稳定很危险,用行省制六个省瓜分了大中原。今天的河南并不是一个单独的中原。宗族和世家的命运联在一起!
2020-06-04 13:53:57 -
野心家言论,不值得一提,中华文明这么多年也断了,以后也会存在,至于多少时间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有生之年不会断掉。
2018-10-16 14:33:25 -
这是封建史观,错误的观点。
作为中国的伟大朝代元朝,全方位弘扬传承了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在众多方面超过了宋朝,如今,中国好多文化与制度来源于大元朝。
大一统文化,是中国第一文化,宋朝没有实现,元朝实现了,
元曲、元杂剧及元戏剧与宋词一样伟大,如今,写宋词的人少了,写戏剧的人成千上万,元曲元戏剧人民化,这是中国文化的方向,
孔子在元朝地位达到顶峰,加“大成\"二字,使儒学发扬广大,超过宋朝,宋朝在300万平方公里弘扬儒学,元朝在3000万平方公里弘扬儒学,宋朝差的很远,
四大发明在宋朝多用于“腐败”,在元朝用于征服天下、征服世界,并传到欧洲,
区域文化是中国文化重要部分,元朝行省制度奠定中国区域文化,宋朝则断裂了区域。
元朝在各个方面超过宋朝,使中华文化在包含今天960万平方公里的整个亚欧传承、弘扬,而宋朝差的很远。
2020-06-04 18:26:20 -
崖山之后有中华,首先,中华不灭,时时更新,自秦汉初唐后,宋之中华不再血气方刚,文人奸臣戏子当道,追求享乐腐化,还自称文化繁荣,他早己失去了秦汉初唐之拓边,开疆,傲视群雄之锐气,剩下的只是儒弱不堪,而崖山之战更是儒弱的高峰,就是连与敌人拼死的勇气都没有了。而崖山之战只是灭陈布新,重塑中华。
2019-02-06 21:40:58 -
不认同,那是狭隘的汉民族中央王朝观念。而现代中国56个民族大一统,不适合宣扬这种论调。中华民族有伟大的包容性,能包容才有无限发展空间。崖山之战,是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武力上的较量,武力值游牧文明占优,但到安邦治国定天下,还是要学习农耕文明能行。游牧文明只掠夺,不生产,最终难长久要改变。
但崖山之后也改变了中国,许多有创造性、发展性的精神思想,甚至可以说是资本主义萌芽,就此抑灭。中国变的越来越保守。
2020-02-04 07: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