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孟子》之后,又出现了哪些儒家经典?
全部 1028
在《孟子》之后,又出现了哪些儒家经典?
-
儒家经典主要有儒家圣教十三经。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 、《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最早为诗、书、礼、易、春秋、乐经共六经,后《乐经》早佚,便只有五经。十三经是由汉朝的五经逐渐发展而来的,最终形成于南宋。
在《孟子》之后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是一部重要的儒家经典,也是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宋明时期是儒家思想的再一次腾飞与发展,“理学”一词,是当时学者们从道统观念出发所说的符合先秦儒学精神的正统儒学。代表人物可概括为“程朱陆王”,包括北宋的二程:程颢、程颐;南宋的朱熹,陆九渊;明代的王阳明。
宋明理学所谓的“天理”,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是指人类社会的当然原则,它适用于自然、社会和一切具体事物,所谓万物只是一个天理。朱熹更把天理视同三纲五常,升格为人性的最高境界,由此推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论断。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被尊称为朱子。
朱熹所著《四书章句集注》是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朱子学说遂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精神支柱,他所强调的“三纲五常”,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2019-07-17 22: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