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进校园为何不能快餐化?
传统文化进校园为何不能快餐化?
-
为什么传统文化进校园不能快餐化,个人认为:国外的文化冲击 互联网信息时代涌入大量外国文化遭年轻人追捧,一部分学生盲目崇拜国外文化而导致的!
国学作为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不朽的经典,而经典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它的价值历久而弥新,是开启智慧的最好方式。我们总结了几个学习国学的好处:
一、修身养性。经常诵读经典的孩子,会养成孝顺父母,懂礼貌,知礼仪,有教养的良好习惯。
二、提高效率。经常进行诵读经典的训练,会逐渐形成较高的专注力、内心宁静安详的良好读书习惯,《大学》中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讲就是这个道理,从而使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
三、提升记忆。经常背诵经典,孩子的记忆力将获得明显提高,一旦获得了这种记忆能力,记忆任何科目的知识都会很轻松,并一生保持这种超越常人的记忆力。
四、增强能力。背熟《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易经》、《论语》、《大学》、《孝经》、《老子》、《中庸》、《孟子》、《文学启蒙》等经典后,孩子的识字量将达到5000字左右。此后,孩子作文、发言时就会出口成章、引经据典,很有深度。
五、锻炼思维。通过诵读经典,孩子的形象思维(右脑)获得全面的锻炼,从而为学习数学、物理、外语、化学等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经典的内容早一点存储到头里边,孩子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就会潜移默化地进行消化,从而使理解力也获得提升。
六、影响一生。读经本身就是一个入静的过程,天天坚持读经,慢慢培养孩子学习的习惯,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孩子一生的成长,将会具有深远的影响。
读经与其他方面知识的学习是不矛盾的。表面看,读经会占用一点孩子的时间,好象是增加了负担,但这种局面很快就会改观,随着孩子综合素质的提高,读经根本不会增加学习的负担,反而因为学习能力的增强,会减轻其他方面的学习负担。
学习传统文化,重在理解,贵在力行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笃行之
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
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
我们的领导人说,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
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
五年前的文明,博大精深的文化
我们有理由相信
我们这头文明的雄狮
定将再次引领世界的发展 !
2019-09-17 00:2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