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汉朝末年,为什么刘秀能成功统一,而曹操却不能?

新农商网 全部 1037

同样是汉朝末年,为什么刘秀能成功统一,而曹操却不能?

回复

共15条回复 我来回复
  • 西府赵王爷
    西府赵王爷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感谢邀请!

    这样的问题其实没多大意义,刘秀与曹操是两个不同时代的人,当时的历史环境,天下大势以及其所面对的对手都不一样,这就好比关公战秦琼,根本没有可比性。


    第一个。西汉末年与东汉末年西汉末年皇帝无能、吏治腐败、天灾不断、豪强兼并严重等相似的问题。但是东汉末年的地方割据性比西汉后期要强得多,这是东汉之后中国长期分裂一个主要原因!

    也就是军阀更加强大,州刺史已经几乎完全控制了一州的军政大权。一些地方豪强已经崛起为世家大族在地方上的势力和影响力甚至超过了政府。如袁绍家族利用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的优势,给曹操的后方造成了巨大的困扰。



    第二个,刘秀姓刘,他有着号令天下的先天性优势。

    王莽公然改朝换代称皇,加之其新政失败,民怨沸腾,天下大乱,这是客观因素。刘秀作为汉王朝后裔,几经周折,历尽艰辛,终于以其雄才大略削平各方势力,恢复汉朝(东汉)。



    他成功的因素当然离不开他杰岀的政治军事才能,但很关键的一点是讨伐篡位乱政的王莾,名正言顺。这就和曹操所处的时代,面临的形势形成了鲜明对照。

    曹操姓曹,他只能“挟天子以令诸侯”,名不正言不顺,阻力非常之大。那时候,汉王朝并没有覆灭,虽留空壳,但余威尚存。所以任何一方割据势力,都不敢提出改朝换代口号。都想把汉皇抓在自己手里,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虽然是大政治家、军事家,也只能逼汉帝封其为魏王,而不敢登皇位,以免被天下豪杰共讨之。



    最后形成的三大势力,刘备以皇室宗亲、捍卫汉家天下自居;孙权也是打着匡扶汉朝的旗号。反正都表明自己是真正的汉朝忠臣。这就形成了谁先改朝换代谁就是奸臣叛逆、谁就会惹火烧身、受到天下人声讨的相互制约的格局。



    刘秀能一统华夏,曹操不能,只能说时也、命也、运也。

    2018-12-27 16:33:36 0条评论
  • 洛水清风
    洛水清风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同样是汉朝末年,同样是一代豪杰,论军事才能、用人之法,个人能力,曹操和刘秀应该不分伯仲。那么,刘秀能一统华夏,曹操为何不能呢?我感觉是以下三种原因所致。


    一:俩人所处的社会大气候不同。刘秀所处的时代,是王莽篡权,祸国殃民,人心思汉。刘秀做为刘邦的子孙,继承大统,本身就有合法性。再加上刘秀本身就是个出类拔萃的人物,论学问、军事才能无人匹敌。他于28年起兵,只用短短三年时间,就当上大汉天子,然后扫灭群雄,统一中国。


    而曹操所处的年代,东汉虽已名存实亡。但很多群雄名义上还是奉东汉为正统,包括老百姓也是以汉朝子民自居。聪明的曹操正是抓住这机会,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这个策略不可谓不高明,让他身边一下子聚拢许多能人志士。这个策略同时也束缚曹操的手脚,因为不管征伐哪路诸侯,都得借天子之名,如果这个诸侯对汉朝恭恭敬敬,曹操就没有讨伐的理由,还有他的许多谋士,都是心中向汉,凡此种种原因,让曹操不能像刘秀一样,无论做什么都是师出有名,深的人心,不会掣肘之事。

    二:刘秀手下的将领太过强大,他们中许多虽是儒生出身,但打起仗来勇猛程度丝毫不逊色于关羽、吕布。像邓禹、吴汉、马援等都是文物全才,能独当一面的军事家。反观曹操的五子良将,与邓禹等人相比,差之千里。夏侯渊守汉中被杀,于禁、庞德统领七军,为关羽所破。可以说,曹操手下能独当一面的将领是凤毛麟角。这也是每次大战,曹操不得不亲征。这也是曹操难于统一中国的主要原因。

    三:刘秀太过优秀,赤眉、绿林这些草莽英雄根本不和刘秀在一个层级,刘秀的胜利是必然的,他们的失败是注定的。而曹操的对手就不一样了,无论孙权、刘备、周瑜、诸葛亮都是一时豪杰,能力与曹操不相上下,可谓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曹操想凭一己之力,把这些人摆平,谈何容易!

    这就是古人常说的时也、命也、运也。三国所处的英雄辈出的时代,曹操不能统一中国,换做刘秀,恐怕最终的结果也是三足鼎立。

    2018-12-26 20:29:26 0条评论
  • 云长兄我们只是马弓手
    云长兄我们只是马弓手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面临的阻力不一样。刘秀面临的是正式篡汉建立新朝的王莽,王莽名不正言不顺,反对的势力很多。而曹操面临的是大汉崩溃下的群雄逐鹿,大汉虽然名存实亡,但是仍然有很多人支持,比如刘备和衣带血诏上的其他人。即使是跟了曹操一辈子,并为曹操所仰赖的荀彧,最后也是心向汉的。

    所以曹操即使是有挟天子之实,也难以令诸侯臣服于他。并且在曹操所处的时代,英雄辈出,即使到了最后还有刘备和孙权这样的能力不输于他的英雄存在,他很难毕一世之力而得天下。(即使是司马懿,熬死了魏国三代君主,也没能亲自建立晋朝。)

    所以会在《短歌行》中发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疑问。或是在《龟虽寿》中发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自勉。这都表现了曹操有一统寰宇之心却难以实现的叹息。

    而刘秀却是为上天所眷顾。他是正宗的皇家之后,讨伐诸侯师出有名;他年纪虽轻,但有哥哥遗留下来的基业;他运气很好,娶了河北大地主的女儿郭氏,拥有河北的支持。真正实现了袁绍争夺天下的方略,\"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沙漠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并且他的对手也不是很强,他在讨伐公孙述时,曾经被刺杀了两名大将,但最终有惊无险地消灭了公孙述的蜀国。

    因此可以说曹操统一天下更难一些,而刘秀统一天下更简单些。

    2018-12-26 13:25:46 0条评论
  • 洛水清风
    洛水清风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同样是汉朝末年,同样是一代豪杰,论军事才能、用人之法,个人能力,曹操和刘秀应该不分伯仲。那么,刘秀能一统华夏,曹操为何不能呢?我感觉是以下三种原因所致。

    一:俩人所处的社会大气候不同。刘秀所处的时代,是王莽篡权,祸国殃民,人心思汉。刘秀做为刘邦的子孙,继承大统,本身就有合法性。再加上刘秀本身就是个出类拔萃的人物,论学问、军事才能无人匹敌。他于28年起兵,只用短短三年时间,就当上大汉天子,然后扫灭群雄,统一中国。

    而曹操所处的年代,东汉虽已名存实亡。但很多群雄名义上还是奉东汉为正统,包括老百姓也是以汉朝子民自居。聪明的曹操正是抓住这机会,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这个策略不可谓不高明,让他身边一下子聚拢许多能人志士。这个策略同时也束缚曹操的手脚,因为不管征伐哪路诸侯,都得借天子之名,如果这个诸侯对汉朝恭恭敬敬,曹操就没有讨伐的理由,还有他的许多谋士,都是心中向汉,凡此种种原因,让曹操不能像刘秀一样,无论做什么都是师出有名,深的人心,不会掣肘之事。

    二:刘秀手下的将领太过强大,他们中许多虽是儒生出身,但打起仗来勇猛程度丝毫不逊色于关羽、吕布。像邓禹、吴汉、马援等都是文物全才,能独当一面的军事家。反观曹操的五子良将,与邓禹等人相比,差之千里。夏侯渊守汉中被杀,于禁、庞德统领七军,为关羽所破。可以说,曹操手下能独当一面的将领是凤毛麟角。这也是每次大战,曹操不得不亲征。这也是曹操难于统一中国的主要原因。

    三:刘秀太过优秀,赤眉、绿林这些草莽英雄根本不和刘秀在一个层级,刘秀的胜利是必然的,他们的失败是注定的。而曹操的对手就不一样了,无论孙权、刘备、周瑜、诸葛亮都是一时豪杰,能力与曹操不相上下,可谓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曹操想凭一己之力,把这些人摆平,谈何容易!

    这就是古人常说的时也、命也、运也。三国所处的英雄辈出的时代,曹操不能统一中国,换做刘秀,恐怕最终的结果也是三足鼎立。

    2018-12-26 20:29:26 0条评论
  • 每天大语文
    每天大语文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人心所向不同,对手不同,气运不同

    2018-12-26 14:48:10 0条评论
  • 楊本由
    楊本由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谢邀!!!

    其实呀,我觉得这个问题根本妹有可比性,因为两个人身处的政治形态、军事形态和意识形态都不一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曹操统一天下要比刘秀统一天下难的多,所以即使曹操天纵英才,但是终其一生连称帝都不敢,就更别说统一天下了。那么我们就分析一下具体原因:


    一、政治形态不一样。众所周知西汉亡于外戚干政,西汉末年外戚在内部的权利已经到了尾大不掉的地步,王莽是新显王王曼长子、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侄,公元8年篡夺皇位。新朝开国皇帝,综其原因呢?有两方面,1,皇帝登基年龄小,这样就不得不由皇帝的母亲垂帘听政,那女人治理国家自然要重用自己家人,所以外戚当时在朝廷中已经是只手遮天。2,大规模得土地兼并的出现。汉朝的税收主要针对农民,有人头税、田赋(土地税)、徭役(无偿劳动)等等,所以汉朝非常重视人口增长。为了国家增长人口,甚至会对不婚育的适龄女性征收重税,能达到正常人头税的好几倍,这样你要是个剩女,那么你家就完犊子了,税收就压的你喘不过气来,另一个重要的税源是土地税,自己有地的自种,得交很重的税,这种情况下,小的农户就干脆卖了土地,去给地主当佃户,这样赋税压力可能还会减轻一点。同时,汉朝,乃至中国历朝历代基本都打压商业,这是是因为,当时的技术条件,商人想隐藏自己的财富来逃税很容易,所以国家遏制商业,同时鼓励商人买地,把钱变成没法藏的土地不动产,这样就方便收税了,这样商人就变成了地主,就有兼并土地的需求,所以,汉朝一边要遏制地方豪强兼并土地,一方面又用税收逼得小农户不得不卖掉土地,依附于豪强。而同时,他们越宣称要保护农民,就越搞得农民很惨。随着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引发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国有土地越来越少,豪强大地主越来越多,就这样外戚王莽不仅有外戚得身份,害手握大量的土地,土地是什么呀?土地就是财富呀!我们都知道店大欺客,客大欺店的道理吧!土地一旦控制到个人手里,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越来越弱了。


    就这样王莽推翻西汉建立新朝的时候,就想用一个激进的办法,一次性集中解决这些问题。他想恢复传说中周朝的井田制,就是把土地都收归国有,平均分配给每家每户。结果我们都知道,刘秀借助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支持推翻了仅仅二十三年的新朝,换取的代价就是,土地又从新回到了地主手中。而曹操时期已经是东汉末年,随着东汉开国伊始,为了控制这些大资产阶级豪族们,刘秀采取了,用这些大地主家族的子嗣进入中央政府做官的方式,来制约着他们,但是随着年代的繁衍、皇帝的更替,事实上朝廷以经控制不住地方势利的崛起了,皇权的指令也越来越难在地方实行,曾经东汉一度达到“得诏书,但挂壁”的情况,就是说中央下达的招数,到地方就给挂起来了,根本妹有人在乎,这也演变成群众割据的时代,所以刘秀的政治形态是地方对抗中央,而曹操的政治形态是地方对抗地方,这毫无疑问曹操所处的政治环境要更恶劣。

    王莽画像

    二,军事形态不一样。前文已经说了,因为地方政权的土地兼并以后,导致中央已无能力把控地方政府,这样各个州郡的军政主官通过手里的土地财富来发展壮大自己的军事实力,到了东汉末年,大规模的封疆大吏已成为武装割据之势,比如西凉董卓、河北袁绍等等,各路军阀犹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虽然各地方名义上害共同扶保东汉政权,实际各地方都有了独立的人权、财权、军权,而曹操就是当中的佼佼者之一,纵观曹操一生南征北战都是在平息各方面的群雄割据。而西汉末年刘秀领导得农民起义,只是地方针对中央政权的反抗,不存在同级之间的较量,所以刘秀在一定程度上较之曹操要简单的多。

    三,意识形态不一样。这其实也是对前两点简单的一个总结,我们都知道曹操把“挟天子以令诸侯”和“匡扶汉室”作为自己的战略规划来发展的,也就是说曹操是坚定的刘姓江山的拥护者,可能细节上存在这样那样的某种野心,但是主观上还是臣服于汉室王朝的。而刘秀是以“恢复汉室”为战略规划,是代表着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最根本利益的对新朝廷的反抗,毕竟二百多年的汉室江山,是民心所向吗,所以刘秀和曹操的反抗道路是有本质上得区别。

    2019-03-13 18:06:50 0条评论
  • 楊本由
    楊本由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谢邀!!!

    其实呀,我觉得这个问题根本妹有可比性,因为两个人身处的政治形态、军事形态和意识形态都不一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曹操统一天下要比刘秀统一天下难的多,所以即使曹操天纵英才,但是终其一生连称帝都不敢,就更别说统一天下了。那么我们就分析一下具体原因:

    一、政治形态不一样。众所周知西汉亡于外戚干政,西汉末年外戚在内部的权利已经到了尾大不掉的地步,王莽是新显王王曼长子、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侄,公元8年篡夺皇位。新朝开国皇帝,综其原因呢?有两方面,1,皇帝登基年龄小,这样就不得不由皇帝的母亲垂帘听政,那女人治理国家自然要重用自己家人,所以外戚当时在朝廷中已经是只手遮天。2,大规模得土地兼并的出现。汉朝的税收主要针对农民,有人头税、田赋(土地税)、徭役(无偿劳动)等等,所以汉朝非常重视人口增长。为了国家增长人口,甚至会对不婚育的适龄女性征收重税,能达到正常人头税的好几倍,这样你要是个剩女,那么你家就完犊子了,税收就压的你喘不过气来,另一个重要的税源是土地税,自己有地的自种,得交很重的税,这种情况下,小的农户就干脆卖了土地,去给地主当佃户,这样赋税压力可能还会减轻一点。同时,汉朝,乃至中国历朝历代基本都打压商业,这是是因为,当时的技术条件,商人想隐藏自己的财富来逃税很容易,所以国家遏制商业,同时鼓励商人买地,把钱变成没法藏的土地不动产,这样就方便收税了,这样商人就变成了地主,就有兼并土地的需求,所以,汉朝一边要遏制地方豪强兼并土地,一方面又用税收逼得小农户不得不卖掉土地,依附于豪强。而同时,他们越宣称要保护农民,就越搞得农民很惨。随着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引发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国有土地越来越少,豪强大地主越来越多,就这样外戚王莽不仅有外戚得身份,害手握大量的土地,土地是什么呀?土地就是财富呀!我们都知道店大欺客,客大欺店的道理吧!土地一旦控制到个人手里,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越来越弱了。

    就这样王莽推翻西汉建立新朝的时候,就想用一个激进的办法,一次性集中解决这些问题。他想恢复传说中周朝的井田制,就是把土地都收归国有,平均分配给每家每户。结果我们都知道,刘秀借助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支持推翻了仅仅二十三年的新朝,换取的代价就是,土地又从新回到了地主手中。而曹操时期已经是东汉末年,随着东汉开国伊始,为了控制这些大资产阶级豪族们,刘秀采取了,用这些大地主家族的子嗣进入中央政府做官的方式,来制约着他们,但是随着年代的繁衍、皇帝的更替,事实上朝廷以经控制不住地方势利的崛起了,皇权的指令也越来越难在地方实行,曾经东汉一度达到“得诏书,但挂壁”的情况,就是说中央下达的招数,到地方就给挂起来了,根本妹有人在乎,这也演变成群众割据的时代,所以刘秀的政治形态是地方对抗中央,而曹操的政治形态是地方对抗地方,这毫无疑问曹操所处的政治环境要更恶劣。

    王莽画像

    二,军事形态不一样。前文已经说了,因为地方政权的土地兼并以后,导致中央已无能力把控地方政府,这样各个州郡的军政主官通过手里的土地财富来发展壮大自己的军事实力,到了东汉末年,大规模的封疆大吏已成为武装割据之势,比如西凉董卓、河北袁绍等等,各路军阀犹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虽然各地方名义上害共同扶保东汉政权,实际各地方都有了独立的人权、财权、军权,而曹操就是当中的佼佼者之一,纵观曹操一生南征北战都是在平息各方面的群雄割据。而西汉末年刘秀领导得农民起义,只是地方针对中央政权的反抗,不存在同级之间的较量,所以刘秀在一定程度上较之曹操要简单的多。

    三,意识形态不一样。这其实也是对前两点简单的一个总结,我们都知道曹操把“挟天子以令诸侯”和“匡扶汉室”作为自己的战略规划来发展的,也就是说曹操是坚定的刘姓江山的拥护者,可能细节上存在这样那样的某种野心,但是主观上还是臣服于汉室王朝的。而刘秀是以“恢复汉室”为战略规划,是代表着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最根本利益的对新朝廷的反抗,毕竟二百多年的汉室江山,是民心所向吗,所以刘秀和曹操的反抗道路是有本质上得区别。

    2019-03-13 18:06:50 0条评论
  • 文史荐读
    文史荐读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刘秀和曹操都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都为各自时期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刘秀光复汉室,一统天下,成就千秋伟业。曹操自立为王,统一北方,成就三国鼎立。同样具有雄才伟略,一个成就大统,一个割据一方,个人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两人背景和所处的历史环境不同,刘秀是汉室宗亲,根正苗红,得到拥汉势力的大力支持。而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各方势力明降暗弃,没有广泛的政治和社会基础。再就是曹操时期汉室的衰微程度远大于刘秀时期,人民群众对汉室的认同感不强,群众基础薄弱。

    2018-12-27 11:36:51 0条评论
  • 文史荐读
    文史荐读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刘秀和曹操都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都为各自时期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刘秀光复汉室,一统天下,成就千秋伟业。曹操自立为王,统一北方,成就三国鼎立。同样具有雄才伟略,一个成就大统,一个割据一方,个人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两人背景和所处的历史环境不同,刘秀是汉室宗亲,根正苗红,得到拥汉势力的大力支持。而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各方势力明降暗弃,没有广泛的政治和社会基础。再就是曹操时期汉室的衰微程度远大于刘秀时期,人民群众对汉室的认同感不强,群众基础薄弱。

    2018-12-27 11:36:51 0条评论
  • 对话历史
    对话历史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其实,刘秀和曹操之间有一些相似之处,如:都取得过以少胜多的大战,刘秀是昆阳之战,以2万人击败42万王莽大军;曹操是官渡之战,以2万人击败袁绍10万大军。两人的大本营都在北方,刘秀以河北为根据地逐步统一天下,曹操是先统一北方,然后南向与孙刘一较高下;两人都重视人才,麾下人才济济。

    (刘秀与曹操 画像)

    而刘秀能够成功统一天下,而曹操没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刘秀是汉室宗亲,王莽把百姓折腾的够呛,人心思汉,所以刘秀能够获得百姓和豪强的支持。曹操虽然是汉朝丞相,但是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并不是所有人都拥护他,比如他的第一谋士荀彧,虽然辅助他统一北方,并且引荐了不少人才,但是荀彧却忠于汉室,并反对曹操称魏公。而且曹操的对手也有口实来抵抗曹操,最出名的一句话就是:操(曹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王莽末年天下割据图)

    2、刘秀的主要对手基本上都在长江以北:王朗铜马等在河北、刘永在河南睢阳、张步在山东、秦丰在南阳、董宪在江苏北部、隗嚣在陇西、公孙述在四川,而赤眉军先是在江苏北部、山东南部,后跑到关中,最后被消灭在河南,江南基本上是无主之地,刘秀平定北方,南方自然归附。而曹操则不一样,曹操统一北方后,竞争对手就剩下江南的刘备和孙权,由于北方将士不善于水战,而且不适应南方的气候,容易患病,而且据传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败并不是被击败,而是军营出现瘟疫,曹操自己烧了军营撤回北方的。

    3、刘秀的竞争对手实力都不够强大,名气也不大,不够优秀。而三国时代人才辈出,曹操的对手刘备和孙权都是一代枭雄,手下人才济济,如关羽、张飞、诸葛亮、周瑜、鲁肃、程普、黄盖等等,都是在历史上名气比较大的战将或谋士,整体实力不容小觑。

    (刘备画像)

    (孙权画像)

    个人看法,欢迎指正,谢谢!

    2018-12-26 21:41:37 0条评论
  • 黑禮服50967622
    黑禮服50967622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一句话就概括了,刘秀是正统!曹操名不正言不顺!

    2018-12-26 15:12:32 0条评论
  • 难得浮生闲半日
    难得浮生闲半日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王莽新政,旧的汉室权贵利益受损,百姓水深火热,都想恢复以前的状态。刘秀打着恢复旧制的旗号,几乎是一呼百应。即使是一些反对他的势力,明面上打的也是同样的旗号。因此刘秀统一的阻力非常小。

    曹操处于汉朝未年,各地诸侯个个心怀鬼胎妄想自立。而且他的对手也非常强,刘备、孙权甚至袁绍都不是省油的灯。

    2018-12-26 14:27:10 0条评论
  • 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
    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刘秀正好占了“天时地利人和”,不成功统一才难

    2018-12-26 14:33:01 0条评论
  • 对话历史
    对话历史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其实,刘秀和曹操之间有一些相似之处,如:都取得过以少胜多的大战,刘秀是昆阳之战,以2万人击败42万王莽大军;曹操是官渡之战,以2万人击败袁绍10万大军。两人的大本营都在北方,刘秀以河北为根据地逐步统一天下,曹操是先统一北方,然后南向与孙刘一较高下;两人都重视人才,麾下人才济济。

    (刘秀与曹操 画像)

    而刘秀能够成功统一天下,而曹操没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刘秀是汉室宗亲,王莽把百姓折腾的够呛,人心思汉,所以刘秀能够获得百姓和豪强的支持。曹操虽然是汉朝丞相,但是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并不是所有人都拥护他,比如他的第一谋士荀彧,虽然辅助他统一北方,并且引荐了不少人才,但是荀彧却忠于汉室,并反对曹操称魏公。而且曹操的对手也有口实来抵抗曹操,最出名的一句话就是:操(曹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王莽末年天下割据图)

    2、刘秀的主要对手基本上都在长江以北:王朗铜马等在河北、刘永在河南睢阳、张步在山东、秦丰在南阳、董宪在江苏北部、隗嚣在陇西、公孙述在四川,而赤眉军先是在江苏北部、山东南部,后跑到关中,最后被消灭在河南,江南基本上是无主之地,刘秀平定北方,南方自然归附。而曹操则不一样,曹操统一北方后,竞争对手就剩下江南的刘备和孙权,由于北方将士不善于水战,而且不适应南方的气候,容易患病,而且据传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败并不是被击败,而是军营出现瘟疫,曹操自己烧了军营撤回北方的。

    3、刘秀的竞争对手实力都不够强大,名气也不大,不够优秀。而三国时代人才辈出,曹操的对手刘备和孙权都是一代枭雄,手下人才济济,如关羽、张飞、诸葛亮、周瑜、鲁肃、程普、黄盖等等,都是在历史上名气比较大的战将或谋士,整体实力不容小觑。

    (刘备画像)

    (孙权画像)

    个人看法,欢迎指正,谢谢!

    2018-12-26 21:41:37 0条评论
  • 谢峰聊影视
    谢峰聊影视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两个人面对的对手不同

    曹操面对的则是各地军阀势力,对手的能力比起乌合之众的义军要强大很多。

    刘秀面对的主要敌人是农民起义军,像赤眉军、绿林军、铜马等,多亏了见识短浅的起义军,没有任何战略思想,和执政心理准备,一路上如蝗虫一般劫掠,失去了民心,为刘秀树立了极好的反面典型。虽然也有部分地方势力对抗刘秀,有的偏居一隅,对刘秀崛起不能有效遏制,有的则是被刘秀通过政治联姻、政治地位诱惑等手段收拢。

    两个人面对的政治环境不同

    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但各地军阀以曹操企图篡汉的名义抵抗,曹操终究形成不了天下归心的政治氛围。

    刘秀本身就是刘姓皇族,他一直有心培养自己身边的士族团体,将各地名士不断吸收进自己的集团内,形成了强大的政治感召力。而他的对手刘玄和刘盆子虽然也是刘姓,但主要是被起义军拥戴,这样的团队没有信仰,也没政治文化,得不到各地士族的支持。

    两个人面对的地理环境不同

    刘秀占据河北,定都洛阳,进攻关中,得陇望蜀,几乎就平定了天下。但是曹操时代出现了长江流域的孙权集团,凭借长江以南的资源竟然可以和曹操抗衡,这是刘秀时代没有碰到过的。孙权在东,刘备在西,在两翼不断和曹魏拉锯,让曹魏顾此失彼,从而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2018-12-26 18:21:56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