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你身边有哪些心理有问题的朋友?
说说你身边有哪些心理有问题的朋友?
-
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健康的定义:"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这就是人们所指的身心健康,也就是说,一个人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方面都健全,才是完全健康的人。
现在的人们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很多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身体出了问题还比较容易被发现,而心理出了问题就不容易被觉察到了。即便有的人意识到自己心理出现了一些问题,但由于传统观念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或积极寻求外界帮助,以至于延误治疗,最终酿成悲剧的也不少,让人感到难过和遗憾!我也说说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些事件吧:
1、我的亲戚,小A。小A只比我小四岁,老家在农村,由于学习不好,高中读完后就外出务工了。小A有一个非常强势的妈妈,对儿子的照顾无微不至,关心无孔不入。小到饮食起居,大到娶妻生子,一切都是妈妈在操心和安排,在他母亲眼里小A似乎什么都做不好。这样的不信任以及过度的关心变成了一种精神和情感上的控制,压得小A喘不过气来,爱的同时,也成了一种摧毁的力量。慢慢地,孝顺听话的小A好像真的活成了妈妈认为的那样—什么都不会,什么都做不好,工作不踏实,夫妻关系出现问题,对子女也疏于管教,话也越来越少,不爱与家人、朋友交流,经常酗酒,每次喝完酒后就会在朋友圈发一些很消极的话,或许只有在醉酒后他才能完全释放自己内心的苦闷,才能做回真实的自己。由此可见,健康的亲子关系,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乃至一生有着多么重要的影响啊!
2、朋友的朋友,Z哥。几年前见到Z哥,他四十岁左右,个子不高,皮肤黝黑,有一些腼腆。从外表看,或者和他交流,你不会觉得他有什么问题,看起来比较正常、话语不多的一个人。然而,后来从朋友口中得知,他深受疾病的困扰,心理上的病。Z哥那两年四处求医,总觉得自己身体不舒服,去医院检查后又没什么毛病。但Z哥不相信医院的诊断,依然不停去医院检查,看了一个又一个,身体和情绪也越发地不好了。朋友知道我学心理学,于是把Z哥的情况告诉了我,并希望我能给一些建议。通过朋友的描述,我初步判断Z哥有疑病症的可能,建议他去看看心理医生,作进一步诊断或治疗。然而,后来从朋友口中得知Z哥并没有去看心理医生,他的社会功能也基本丧失,情况变得更糟了。
这里顺带说一下什么是疑病症,如果有网友遇到这种情况,希望引起重视:疑病症又称疑病性神经症,目前归类为躯体形式障碍中,主要指患者担心或相信患有一种或多种严重躯体疾病,病人诉躯体症状,反复就医,尽管经反复医学检查显示阴性以及医生给予没有相应疾病的医学解释也不能打消病人的顾虑,常伴有焦虑或抑郁。
3、心理咨询工作中接触到的来访者。多年的从业经历,让我有机会走近那些带着各种问题但从未放弃,依然积极寻求帮助,努力改变自己的人,他们的勇敢和坚持令人敬佩和感动!
这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每个人都步履匆忙,你追我赶,生怕落后,害怕被淘汰;这也是一个焦虑和浮躁的时代,生活压力、工作压力让很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情绪、压力没有出口,无处宣泄。所以,了解一些基本的心理知识,学习一些自我减压的方法就显得很有必要了。一个人,懂得爱自己,才能更好地去爱别人。爱自己,不只体现在物质上,更需要关注和关心自己的内心状态。在累了的时候,不妨放缓一下脚步,听听内心的声音!
注:为保护当事人的隐私,上文中提到的事件已作适当的加工和处理。
2019-05-22 08:39:31 -
心理有问题的范围很广,从专业角度说有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神经症,到比较严重的精神分裂、精神障碍、人格障碍。
而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都是属于心理不健康的范畴。但是无论健康或不健康都属于正常的心理。
心理的健康和人的身体一样,都是处于一个动态的过程中的。当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遭遇生活重大事情:比如分手、离婚、结婚、失去至亲的人。那么都会引发心理状态波动,在自我调解或亲友的社会支持系统之下,可以再次恢复到健康的状态。而有些人调整不好,就需要心理咨询。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仍然属于正常心理,但是困扰Ta的问题也许只是我们普通觉得是很小的事情,根本不会引起我们的困惑,但是会给Ta造成很大困扰,甚至影响生活和工作。神经症,到比较严重的精神分裂、精神障碍、人格障碍,这些就是属于心理异常。也是我们经常说的精神病,他们有很强的遗传性。在我的身边还是碰到过几个这样的人,他们需要到精神病院接受住院治疗,好转后可以在家服药治疗。
2019-05-21 20:56:09 -
我是一位熟悉紫微斗数的命理师
在我帮别人测命格时,最常见心理有问题的客人有五类
1类:自私症,太过于自私,总以自己为中心,凡侵犯自己利益的都是敌人,不管他们是父母、兄弟、姐妹或是妻子。。。
2类:妄想症,整天都坐在那里幻想着自己哪天发财而在实际行动中却无动于衷。
3类:重复纠缠在一件事情上,放不下甩不掉离不开说不动。
4类:恐婚症,天天讲着要找另一半,又却将另一半的要求设得高高的,见到对方,沾边即走,三言两语即下断章不合适自己而远离别人。
5类:狂傲症,和任何交谈总是夸夸其谈不可一世,学到点微薄的知识就在那里目中无人,老子天下第一。。。
2019-05-21 19:42:54 -
我的一个客户,经常找我寄快递,但是她总是很矛盾,比如她今天要寄快递,跟我发信息说让我去楼下拿,过了一会又说快递还是放门卫那吧,我只能说可以,但又过了一会她说东西我拿到科里了,你到这拿吧,我只能心里默默的骂她了,我感觉她心理有问题。自己都决定不了一个小事情,总是变来变去
2019-05-21 18:35:24 -
有一个同学有轻微病理性赘述
其主要表现为:1.在与他交谈的过程中,不能简单明了,直接了当的回答问题,在谈话的过程中夹杂了很多不必要的细节。
2.而他自己却不觉得自己说话啰嗦,反而认为这些都是其认真交谈和回答问题时必不可少的内容。
3.他不听劝说,坚持要按照它原本的想法,把话说完。
4.他讲了很多完全可以省略的谈话内容以后,最后终于讲出了其本次谈话的主题和中心的思想。
病理性赘述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大部分的跟谁谈话都是比较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了解了他的原生家庭后,才明白他是事出有因的。
希望那些有孩子的家长可以认识到,人生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有多么的重要。
其实无论什么心理疾病,大多数,我与家庭教育或的家庭环境有关系,而且现在心理疾病越来越显性了,也希望各位父母,能够做到为人父母的职责。
2019-05-21 19:53:28 -
可能因为我喜欢关注细节吧,有一定心理问题的朋友我身边有很多。
首先是一男的,糙老爷们,且称A吧。自认是环保主义者,低碳出行,地球一小时、绿色行动日……统统参加。可是A总是在怀疑,他一个人这样做,别人不做有什么意义?他总是担心别人不这样做,总是在纠结……
接着,有一哥们,顾家暖男,且称B吧。他总觉的他对儿子不够好。这哥们生活中很有理智,做事有原则,不溺爱小孩,但他就是觉得看到可爱的儿子就发现自己总是处处忽略了他,没有给他充分的温暖……B每天都很为此焦虑。
还有个气质女,读博士,且称C吧。她没结婚,但也没男票,总是独来独往。家里人都为她着急,她不动声色。有一次聊嗨了,她给我说,我不结婚是因为我有一个古怪的想法:我们家人是满的,如果有人为我牺牲,我就能找到适合我的那个人……
最后一个是我男同事,谨慎细致的性格,且称D吧。无论做任何事都在来回思考反复推演,他的口头禅是想清楚再做,可他怎么也想不清楚。尤其是这事过去了他还要回头去想……把自己搞的疲惫不堪。
就这么奇妙。我们每个人都暗中怀着种种诡异的念头行走在这世界上。
D有一天听了蜈蚣穿鞋的故事,对我说,我好像开悟了,为什么要考虑先穿那只脚呢,方法无数种,按最简单最习惯的执行就好了嘛。
C还是没结婚,她们家人还是那么满,没人为她而“牺牲”。又一次我们聊起这事,我给她说,你这古怪的念头其实更像是对自己不曾获得而产生的失落感?她说,对啊,有一点。
B录了好多儿子的视频,有段时间看他看,我说哎你统计一下这一年你录的视频时间,不就知道你平时陪小孩有多久,有没有忽略他了吗?
A依然在苦恼,如果你们随手扔了废电池怎么办?我每次都要拿到专门处理的地方去是不是就没有意义了?怎么办啊?对了,A就是我,你没猜错。
2019-05-21 21:46:22 -
很多人都有心理问题。
我看过太多心理问题的朋友,也开导过许多朋友,绝大多数的心理问题,来自于原生家庭的伤害,不管是自卑,还是胆怯,又或者是嫉妒心太强,极度缺乏安全感,很多都是从父母来的。
这不是遗传。
这是家庭悲剧。
但愿我们可以给下一代更好的心理成长环境。
我是心灵吸尘器。
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私信我,很乐意倾听你的故事,并给予你一些力所能及的建议。
免费服务,无偿分享。
只愿能帮到痛苦的你
因为我也曾经在痛苦中挣扎过。
2019-05-21 19:21:41 -
不算朋友,是前同事。
她和父母的关系很不好,结婚以后断绝了与父母的关系,后来又离婚了。
发现她精神有问题,是看到她在微博上发布了很多种族性别问题的言论,认为男性天生是有缺陷的人种,极端女权。
与此同时,她在生活当中已经完全无法区分她的幻想与现实世界,以至于她出现了攻击男同事的行为。
其实精神有问题的人既可怜又可怕,可怜的地方在于她的经历使得她成为精神有问题的人,可怕的地方在于对其他无辜的人的攻击性。
2019-05-21 22:30:35 -
心理问题or心理疾病orTrouble maker
好像我就是(呃………
事事不顺 心情抑郁 无房无车无存款但有外债
这样的我还催死挣扎
还不曾放弃
还不曾轻生
还抱有幻想
大多是脑子坏掉了
这个世界绞尽脑汁尽心生活的的人很多 但我却不是其中一个
活得累的抱怨
活的好的也抱怨
啥都有的不开心
啥都没有的穷开心
我就不一样了 反映都很平淡!!!
对 我就是那僵死的80末90初的头疼一号患者
2019-05-21 19:11:24 -
我接触到的真实案例,为尊重当事人隐私,隐去相关信息
案例:
A母亲从小强势,很大了还跟母亲同睡。
母亲不让高中的姐姐跟异性交往,一次带着小时侯的A去照相馆,把正在和男同学照相的姐姐抓了回来,当时还打了姐姐,骂她不正经,这事给了A很大刺激。恐惧母亲。
由于生活压力太大,父亲无能和懦弱,母亲脾气不好,经常发火,经常恐吓A说,不乖的话妈妈就要离家出走,不要你们了,A更加恐惧!
为了不让母亲失望,他努力学习,战战兢兢,一直到考取一个不错的大学。
出去以后,发现心理开始出问题,不能承受一点点压力,因为争取奖学金失败自杀被同学发现拦了下来。
结婚后,一小点事情就能触发他的恐惧,讲话看着别人的鼻子挪不开,最后拿头撞墙。
去医院看病住院还想自杀,心理医生给他下达了病危通知。
2019-06-03 10:2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