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入职做杂活,领导表示此岗能发挥个人价值,关键看其主观能动性,你怎么看?

spider 全部 1009

硕士研究生入职做杂活,领导表示此岗能发挥个人价值,关键看其主观能动性,你怎么看?

回复

共4条回复 我来回复
  • 直击痛点
    直击痛点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这种是常有的用人现象,并不足为奇。

    先抑后扬的战略性管理人才培养办法。一个单位招聘进来一位研究生,先把他沉到基层做一些杂活,往往不仅不是边缘化浪费人才,而且还可能是作为战略性的管理人才培养。我们都知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只代表了他有较高的高校学习背景,说明他接受过更高端的理论学习和研究,并不是实际管理工作的经历。理论与实际运用中间还隔着几座山,爬山必须从山底艰难起步。所以再高学历的人才也必须从做最基础的工作,甚至是琐碎的杂活锻炼起,让其对每一个工作环节都有了解,都能熟练操作,扎实地走好职业生涯的每一步。否则,一位高学历人才由于没有基层或者基础工作岗位经验,常常会旋在空中,上不去下不来,说的和做的形成两层皮,不能成为工作岗位的内行,就可能不被服众,做不好管理。因此,很多好的企业都有一个轮岗机制,就是让招聘进来的管理人才在各岗位各个工作层面进行锻炼、体会、学习。

    也是体制内人才培养或者用人的一般规律。要当师傅先做个合格的徒弟。尤其是国家单位,由于人才济济,用人模式或者机制比较成熟,再高的学历到了单位必须从小事做起,从端茶倒水的杂活干起,从扫地擦玻璃的脏活累活锻炼起,越高级的部门或者单位越是如此。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就是在陕北偏远的农村梁家河从做一名合格的农民做起,他从政路上每一步都没有拉下,直至从最基层的党支部书记干到党的总书记,所以基础牢领导力强,他不仅了解农村,了解农民,了解农业,而且熟知地理历史,不仅对自己国家的过去现在未来了然于胸,也精通国际未来发展大势。所以,我们国家公务员每提升一级除了看其具体的政绩之外,还要看其履历,过往在哪些基层岗位锻炼过,在这岗位干了多少年,干的怎么样。

    练其心性的需要。人性的弱点告诉我们,任何人天生都喜欢享受,都喜欢轻松,都喜欢不劳而获,而且我们过往的教育理念往往就是引导我们好好学习当大官发大财,而不是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是为了未来做大事做贡献,致使我们的应届毕业生一毕业就想进机关,入职没几天就想晋升当大官,到最后不是眼高手低,就是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甚至远离工作,脱离群众。所以古人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也因此,无论是国家体制内单位,还是私人企业,越高级越重要的岗位,越要重用的人才,越要进行打磨,越要让其到艰苦地区或者艰苦的基础岗位锻炼,培养其吃苦耐劳的精神,磨练其心性,以致他不骄不躁,保持忧患意识。

    2019-06-12 22:02:25 0条评论
  • IT人刘俊明
    IT人刘俊明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导师,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对于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来说,入职之后从事所谓的“杂事”是比较少的,毕竟目前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薪资待遇比较高,而且岗位通常在面试的过程中也会有所明确,但是确实有一小部分毕业生也面临过类似的问题,也有的学生会给我小抱怨一下。

    按照历史经验来看,研究生从事所谓的“杂事”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被动调岗。被动调岗的情况是比较常见的,在研究生新入职到企业之后,由于没有安排具体的岗位,所以有的部门可能会趁机“打劫”,比如推广部门和运营部门就是比较善于“抢人”的部门。当然,目前大数据专业的毕业生往往也会被安排到市场部门,因为市场部门目前的数据分析岗位也比较多。对于被动调岗的问题,如果目标岗位确实不适合自己,是可以提出来的,但是一定不要拖得时间太长。

    第二:临时顶岗。临时顶岗也是比较常见的事情,比如从事机器学习研发岗位的毕业生被调整到数据采集部门等,对于不少从事机器学习的同学来说,数据采集就算是“杂事”了。但是往往顶岗的情况不会持续太久,如果所顶岗位的附加值比较高,也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个成长的机会。

    第三:人才储备。不少大型企业会对某个方向的人才提前做出储备,但是由于具体的布局还没有完成,所以往往会为毕业生安排周边的工作任务,这种情况也是比较常见的。在储备期间的毕业生一定要调整好心态,制定自主学习的计划,并在合适的时机跟领导沟通一下未来的发展情况。通常情况下,人才储备期并不会太长。

    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2019-06-05 08:35:04 0条评论
  • 呵呵说吧
    呵呵说吧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看过这个短视频。很明显的,短视频里说出了领导眼中的道理。

    首先领导认为自己对研究生很看重,表现在与领导的距离。直接为领导服务,期待研究生能够有观察,从中得出领导的思考,看待工作有哪些重心。其次以直接观察领导入手,从全局的角度,熟悉业务核心。

    视频的宣传作用明显,表达了一方的情景设想,只不过作为沟通,从来都不是单方面能够单独做到的。

    目的明确是第一,当研究生知道研究的目的,打扫卫生清洁容器,自然的会有工作的热情。而让某人干某事,如果事前没有一致没有统一,可想而知,方向进度肯定不会能够有把握。因此,信息的分发,有时间的定义,过了时间段,那是马后炮、原因或者其它什么的,会失去原有的定义。

    因此,就沟通来说,信息内容清晰的表达,确认形成的消息闭环反馈回路(沟通方式),以及沟通的时机点都很重要,当然,沟通从来不是单一消息的沟通,信息反馈的如考核、检查等结果,会紧接着触发下一步的动作。

    一己之见仅供参考。加关注多交流。

    2019-06-04 15:03:50 0条评论
  • 在下少华
    在下少华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硕士研究生入职做杂活,这是领导要看其实际工作能力的一种表现。

    当下学历并不代表能力,学历高,有可能眼高手低,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想做,高不成低不就,如果不能持续的为企业创造价值,那留你何用?

    硕士研究生毕业以后进入到企业,自然期望的薪酬待遇、工作环境等等,要求颇高。但企业看中的往往是一名员工在工作岗位的实际工作能力,以及所创造的价值。

    现在工作中所需要的能力,不仅仅是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而且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工作实践。这样就要求从业人员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经验。

    综上所述,硕士研究生入职做杂活,从基础做起未尝不可。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不同的观点。

    2019-06-05 17:37:38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