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一哭就要妈妈抱,该怎么办?

新农商网 全部 1012

宝宝一哭就要妈妈抱,该怎么办?

回复

共3条回复 我来回复
  • 肉嘟嘟的小草莓
    肉嘟嘟的小草莓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首先要排除是不是宝宝不舒服,或者是饿了,如果都不是并且别人抱宝宝都不哭的情况下我们要考虑是不是妈妈抱的姿势不对让宝宝不舒服了,或者是妈妈使用了护肤品和香水让宝宝对这个味道感觉不舒服,身上佩戴了饰物让宝宝不舒服。宝宝的皮肤比较敏感,对于外部的环境比较敏感。如果硌到宝宝他会非常不舒服,从而导致哭闹

    2019-08-11 13:26:56 0条评论
  • 久隐517
    久隐517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摔跤了,一咧嘴就是要妈妈抱抱;睡觉了,也是非得要妈妈拍拍;起来了,第一句话就是“妈妈、妈妈”……你家是不是也有个这样的小家伙,不管睁眼闭眼,恨不得只要一伸手就能碰到妈妈才好。

    【“妈妈,我只要妈妈抱”】

    “妈妈,我只要妈妈!”那个一天到晚把妈妈挂在嘴边的小朋友怎么了?不管什么事都得找妈妈。喂饭要妈妈,洗澡要妈妈,泡奶要妈妈,哄睡要妈妈……总之,片刻不见妈妈,就开始焦急地叫妈妈。当爸爸一副讨好的表情凑上去时,很可能的遭遇就是被他一把推开,还是心心念念地继续叫着妈妈。

    【对妈妈的依恋感,任何人都取代不了】

    从出生时那个吃了睡睡了吃的小婴儿成长到一岁,喂奶、哄睡等一系列工作让宝贝和妈妈建立了很强的依恋关系,通常在他不高兴或是需要帮助时,他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妈妈,所以,你经常会发现,他高兴的时候可以和爸爸、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起玩耍,但是,当他遇到事情心情不好需要求助时,他第一个要找的人还是妈妈。

    而在他出生前6个月,他们建立联系的能力还不够强,只要吃饱穿暖,他们就会感受到很愉快,那个阶段,只要能给他们带来美好感受的事情他都能接纳,比如温暖的怀抱、有趣的图片或是食物,他们更在意的是这些能给他们带来愉悦的事,而不会在意是谁给他们提供的这些。但是到了7个月后,他们逐渐对人的外貌特征和发生的事情产生了印象,他们的信任也开始有选择性地偏向某些人,他们只会对自己熟悉的人予以微笑和亲近。到了一岁以后,他们的依恋感更强,在自己不高兴的时候通常第一个反应就是找自己的妈妈。

    【妈妈是照顾TA最多的那个人】

    实际上,宝贝依恋的人不是说就只会是妈妈,有可能是爸爸或是爷爷奶奶,确切地说,宝贝最依恋的人是那个照顾他最多的人。宝贝从出生开始,他们还没完全和身边的人建立联系,而是通过喂奶、换尿布、陪伴游戏等一系列的活动中与人建立了联系,通常来说,谁陪伴他最多,他们遇到事情的时候就最喜欢找谁。

    如果宝贝出生后一直是爸爸照顾自己最多,换尿布的是爸爸、给自己泡奶喂奶的是爸爸、晚上陪自己睡觉的是爸爸,那么到了一岁以后,宝贝可能最爱缠的人就是爸爸。所以,如果宝贝对爸爸特别抵触,一遇到问题只能妈妈安慰,而对爸爸的到来很是抵抗,那么,爸爸就该反思是不是自己对宝贝的陪伴时间不够了。

    【爸爸们,请给宝贝陪伴多一点】

    实际上,随着宝贝的成长,宝贝会从“只信任某个人”会逐渐和其他重要的人建立起牢固的情感依恋关系,所以,爸爸不要错过和宝贝建立起亲密亲子关系的关键时期。

    在宝贝最初的几年时间里,他们很需要父母的陪伴,爸爸可以抽更多的时间和宝贝说说话、做做游戏,在最关键的时间里和宝贝建立牢固的情感依恋关系。从现在开始,可以在宝贝心情好的时候,把宝贝交给爸爸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让爸爸陪伴他,慢慢让他适应单独和爸爸在一起的时光,让他相信爸爸也是可以依赖的,爸爸也能帮助自己解决很多问题。

    爸爸除了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宝贝之外,也要反思一下自己在家对宝贝和家庭其他成员的态度。有时候,爸爸的个性也会导致宝贝不愿或不敢亲近,爸爸请自测一下,对待自己家的那个宝贝,爸爸是否经常对宝贝的话没有第一时间回应,或是经常对家里的其他成员发号施令,给宝贝造成一种不亲近感。当然,还有一点很重要,爸爸千万不要吝啬对宝贝爱的表达,对自己家的那个小宝贝,完全可以把“我爱你”时常挂在嘴边。

    听大家说,宝宝三岁就应该开始学习汉字,所以我最近也开始让他识字,认字。平常由于工作太忙也没啥时间陪宝宝,更别说教他学习了,大部分时间都是爷爷奶奶在带。买了一些卡片、故事集,但是两位老人家地方口音重,就怕宝宝也跟着学,以后不好改(那段时间真是愁死本宝妈了)。

    然后用手机给宝宝安装了一些教学软件,刚开始效果还不错,但是用到后面都要钱钱。(只能各种吐槽,然后放弃不用)

    然后一个朋友给我推荐了她用的【猫小帅学汉字】,不说别的,就完全无收费这项就非常的良心。APP也做的非常好,很多的冒险故事,宝宝特别爱听,现在我下班回来还会说:“麻麻,我给你讲故事”。还有一些简单的小游戏,不仅加深宝宝汉字的记忆,还让我家好动的宝宝,乖乖的自己玩(自带滑稽)。

    2019-06-11 11:20:29 0条评论
  • 久隐517
    久隐517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摔跤了,一咧嘴就是要妈妈抱抱;睡觉了,也是非得要妈妈拍拍;起来了,第一句话就是“妈妈、妈妈”……你家是不是也有个这样的小家伙,不管睁眼闭眼,恨不得只要一伸手就能碰到妈妈才好。

    【“妈妈,我只要妈妈抱”】

    “妈妈,我只要妈妈!”那个一天到晚把妈妈挂在嘴边的小朋友怎么了?不管什么事都得找妈妈。喂饭要妈妈,洗澡要妈妈,泡奶要妈妈,哄睡要妈妈……总之,片刻不见妈妈,就开始焦急地叫妈妈。当爸爸一副讨好的表情凑上去时,很可能的遭遇就是被他一把推开,还是心心念念地继续叫着妈妈。

    【对妈妈的依恋感,任何人都取代不了】

    从出生时那个吃了睡睡了吃的小婴儿成长到一岁,喂奶、哄睡等一系列工作让宝贝和妈妈建立了很强的依恋关系,通常在他不高兴或是需要帮助时,他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妈妈,所以,你经常会发现,他高兴的时候可以和爸爸、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起玩耍,但是,当他遇到事情心情不好需要求助时,他第一个要找的人还是妈妈。

    而在他出生前6个月,他们建立联系的能力还不够强,只要吃饱穿暖,他们就会感受到很愉快,那个阶段,只要能给他们带来美好感受的事情他都能接纳,比如温暖的怀抱、有趣的图片或是食物,他们更在意的是这些能给他们带来愉悦的事,而不会在意是谁给他们提供的这些。但是到了7个月后,他们逐渐对人的外貌特征和发生的事情产生了印象,他们的信任也开始有选择性地偏向某些人,他们只会对自己熟悉的人予以微笑和亲近。到了一岁以后,他们的依恋感更强,在自己不高兴的时候通常第一个反应就是找自己的妈妈。

    【妈妈是照顾TA最多的那个人】

    实际上,宝贝依恋的人不是说就只会是妈妈,有可能是爸爸或是爷爷奶奶,确切地说,宝贝最依恋的人是那个照顾他最多的人。宝贝从出生开始,他们还没完全和身边的人建立联系,而是通过喂奶、换尿布、陪伴游戏等一系列的活动中与人建立了联系,通常来说,谁陪伴他最多,他们遇到事情的时候就最喜欢找谁。

    如果宝贝出生后一直是爸爸照顾自己最多,换尿布的是爸爸、给自己泡奶喂奶的是爸爸、晚上陪自己睡觉的是爸爸,那么到了一岁以后,宝贝可能最爱缠的人就是爸爸。所以,如果宝贝对爸爸特别抵触,一遇到问题只能妈妈安慰,而对爸爸的到来很是抵抗,那么,爸爸就该反思是不是自己对宝贝的陪伴时间不够了。

    【爸爸们,请给宝贝陪伴多一点】

    实际上,随着宝贝的成长,宝贝会从“只信任某个人”会逐渐和其他重要的人建立起牢固的情感依恋关系,所以,爸爸不要错过和宝贝建立起亲密亲子关系的关键时期。

    在宝贝最初的几年时间里,他们很需要父母的陪伴,爸爸可以抽更多的时间和宝贝说说话、做做游戏,在最关键的时间里和宝贝建立牢固的情感依恋关系。从现在开始,可以在宝贝心情好的时候,把宝贝交给爸爸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让爸爸陪伴他,慢慢让他适应单独和爸爸在一起的时光,让他相信爸爸也是可以依赖的,爸爸也能帮助自己解决很多问题。

    爸爸除了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宝贝之外,也要反思一下自己在家对宝贝和家庭其他成员的态度。有时候,爸爸的个性也会导致宝贝不愿或不敢亲近,爸爸请自测一下,对待自己家的那个宝贝,爸爸是否经常对宝贝的话没有第一时间回应,或是经常对家里的其他成员发号施令,给宝贝造成一种不亲近感。当然,还有一点很重要,爸爸千万不要吝啬对宝贝爱的表达,对自己家的那个小宝贝,完全可以把“我爱你”时常挂在嘴边。

    听大家说,宝宝三岁就应该开始学习汉字,所以我最近也开始让他识字,认字。平常由于工作太忙也没啥时间陪宝宝,更别说教他学习了,大部分时间都是爷爷奶奶在带。买了一些卡片、故事集,但是两位老人家地方口音重,就怕宝宝也跟着学,以后不好改(那段时间真是愁死本宝妈了)。

    然后用手机给宝宝安装了一些教学软件,刚开始效果还不错,但是用到后面都要钱钱。(只能各种吐槽,然后放弃不用)

    然后一个朋友给我推荐了她用的【猫小帅学汉字】,不说别的,就完全无收费这项就非常的良心。APP也做的非常好,很多的冒险故事,宝宝特别爱听,现在我下班回来还会说:“麻麻,我给你讲故事”。还有一些简单的小游戏,不仅加深宝宝汉字的记忆,还让我家好动的宝宝,乖乖的自己玩(自带滑稽)。

    2019-06-11 11:20:29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