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总喜欢说“爸妈没本事”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父母总喜欢说“爸妈没本事”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
父母说自己没本事,就是默认了自己在将来不会有大的发展,只能安于贫穷,而将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这本身其实是家长望子成龙的殷切希望,但这么说反而会带来负面影响。
我们都知道一句话,有其父必有其子。这虽然是贬义句,但在这里同样适用。“爸妈没本事”会让孩子在同学面前变得自卑,自己的内心也会把自己降低一个等级,会让孩子想:我就是从没本事的家庭里出身的,我的未来怎么会有希望?长大后,孩子也会告诉自己的孩子:爸妈没本事,好好读书,全靠你了。
因此,作为家长,不能对孩子说这样的话。人生是要靠自己把握的,本事也没办法在嘴巴上定义。父母说自己没本事,是对自己下了一个定义,是在自己心里默认:我就是个没本事的人,我要靠孩子。其实这就是不思进取。有这样的父母,孩子又会怎样?好的,也许会明白父母对他的希望。但也有孩子会因此而自卑,成为社会底层的人。
2018-08-10 12:00:44 -
挫折教育,在我国可谓源远流长。中国文化的原始贡献--《尚书》、《易经》和《诗经》这三部远古经典书籍中就包含了非常丰富的挫折教育的思想。《周易-乾》记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指的就是君子应效仿天体积极主动、坚韧不拨地运行,自信自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孟子也曾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说的也是一个人要想成就事业,要想实现远大的目标,必须先进行挫折的磨练和砥砺,培养坚韧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增强挫折随能力。
就整体文化而言,我们中国的家长相对西方社会的家长而言,是擅长“挫折”教育,而不是“赏识”教育的。
挫折教育提倡使孩子在挫折中磨练意志,获得面对挫折的经验,但不是一定要面对失败,不断地让他经历失败。过多的失望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诸多负面的影响,会使其产生抑郁和愤怒等消极的情绪反应。当一件事的打击超过其心理承受能力时,孩子的身心状态就会受损。给孩子设计一个又一个的失败,除了不断打击其自信心外,并无益处。挫折教育并不单单是失败教育。挫折教育更重要的是去引导孩子体会战胜挫折的情感体验,体验战胜挫折后的愉悦及对自己战胜挫折的能力的肯定。这样一次次的积累,能帮助孩子学会面对失败的消极情绪,体验从消极情绪中走出来,积极乐观地面对新的情境。这才是人生宝贵财富。例如,在孩子一次重大考试或重要比赛失败后,帮助孩子体会和面对失败所带来的消极情绪,体验从消极情绪中调整过来,保持继续努力的乐观心态,这能够让孩子在未来,面对失败有更多的信心和勇气。
2018-08-10 12:00:06 -
总喜欢说“爸妈没本事”的家长,可能心里想的是,让孩子不要依靠自己,要学会自己努力改变命运。
但这句话在孩子那里有可能出现两种情况:对于意志薄弱的孩子,可能心里会想:是啊,我爸妈一没钱二没权三没人脉,我怎么能和别人比?也就这样了!
但对于意志坚强愿意拼搏的孩子来说,可能会想:我不能和别人一样依靠父母,但凭我个人的努力也一样能行,我不比别人差!
在这种状况下,会有这两种孩子存在,但大多数孩子可能会是第一种,因为在不能依靠父母的情况下,必须自己比别人多几倍的努力,多几倍的付出才有可能与别人站在同一高度,有些孩子没有经过努力,就破罐子破摔了;有些孩子一开始努力过,但因为太难,半路就放弃了;也有些孩子一直努力却始终没有达到自己理想中的高度,也气馁了,只有极少数的孩子默默地坚持下来,最终成功!
所以做父母的,还是少在孩子面前说“爸妈没本事”的话,而要以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影响孩子,遇到事情,一起努力想办法解决,而不是一句“没本事”,就什么也不管了。
不然,很有可能,你的孩子也最终成长那个对自己的孩子说”爸妈没本事“的人。
2018-08-20 22: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