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更好的与父母亲戚沟通,或者说怎么与认知差异很大的原生家庭相处?

新农商网 全部 1027

怎么更好的与父母亲戚沟通,或者说怎么与认知差异很大的原生家庭相处?

回复

共6条回复 我来回复
  • 负面吐槽墙
    负面吐槽墙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1.自我实现经济独立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2.学会有效的沟通也是一件重要的事,不要因为害怕彼此产生冲突就不去沟通,这样会导致更大的问题

    3.亲戚之间最好不要涉及经济利益,不然掺杂人情很麻烦。

    4.找关系就要承担找关系的代价,世界上没有完全的好事,任何事情都需要付出代价,只是分多少而已,关系不同只会导致付出程度不同,无法真正避免完全意义的不付出(非特指经济,可能表现为自我自由度受限等),长久享受不付出而不考虑到需要付出会带来矛盾,是导致矛盾的根源。

    5.一件事情如果还没有考虑清楚,先不要急着答应,先考虑清楚,不要完全被情绪控制。

    2022-06-02 20:15:04 0条评论
  • 淡看浮华mlw18
    淡看浮华mlw18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感谢邀请。

    问题描述里看到说您是985的本硕,父母亲戚都是农民,不好沟通,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事情?暂且以我的阅历和推断来作答,如有不妥请见谅。

    首先,“山窝窝飞出来金凤凰”,您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自己的努力,也不能不承认有父母的功劳。即使他们在您学习上从没有帮过忙,起码他们知道学习的好处,努力供您上了大学。那么,这样说,您的父母是有可取之处的。

    第二,您在外求学多年,接触更大的空间,提高了自己的层次,跟父母和亲戚在很多方面都拉开了距离,有些事情不好沟通是可以理解的。这个时候就是考验您的时候了,您是见过世面的人,遇到问题得有办法解决。在与原生家庭的和解中,您是那个主动求和的人,而不是挑起矛盾。很多关于化解原生家庭矛盾的书里面,都是教我们:看到问题,改变自己。

    接纳您的家乡、接纳您的家庭、接纳您的父母、接纳您的乡亲,您上大学之前他们是那个样子,您上了大学回来,他们仍然没有改变。是您的脚步太快了,您不能指望他们跟上您的进步。您得回过头去理解、包容,认真倾听他们的诉求,不要把您的意愿强加给他们。

    如果真的有什么具体的事情需要沟通,建议您拿出十二分的耐心来,别着急,像您小时候他们对您一样。

    第三,我想说:与原生家庭的矛盾,不是因为您父母是农村人才有。我不惑之年仍然被父母唠叨“要节约呀”、“吃了饭要洗碗啊”,出个门超过半小时,她就怕你出啥事……有时候也会烦。

    我的父母,两个人都已古稀之年,严重的慢性病不能自理。不能指望他们更明白,也没办法像书上说的那样跟我们配合去梳理亲子关系。他们只会更加衰老,更加糊涂。所以,只有我们自己活明白,我们自己变得强大,能够看清自己和他们的差距,同时理解他们所有的选择,而我们有办法抽身,去做我们自己。

    最后,建议您,遇到事情先问自己:我想怎样?我能怎样?

    先管好自己的事,别人的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忙,尽量做到心安理得。

    希望能够帮到您!祝您全家幸福!

    2018-03-01 18:31:13 0条评论
  • 昊然不灭
    昊然不灭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这个问题实话实说,我没办法从专业角度分析它。首先因为没有学过相关理论作为支撑。其实我觉得,跟家庭伦理相关的一些事情的话。感性的东西始终比理性的东西要多很多。我们首先要明白一点,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很重要。第一是我们在乎的人,第二是在乎我们的人。而以我个人而言,父母。是同时占了以上两点的。因此,父母与我个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本人在北京工作已有三年多。而父母是一个在安徽老家一个小城市,没有出过远门的生活环境。所以在环境对于人的认知影响上,慢慢就会有差异。刚开始的时候,我也会受到这种影响的。觉得不论是在思想上还是感情上都有一些隔阂。但是现在我觉得。我们更多的还是对“我”这个存在,太过在乎。如果我们能和在父母双亲交流的时候,放下“我”的存在。更多的去考虑父母双亲的感受。以他们的高兴,作为自己的高兴。那么就不会存在什么隔阂了。或许有些群体会以自己的认知差异作为优越感的支撑。但是这个我认为更多的还是受环境影响,刨除环境,其实我们都是相同的。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是有一种认知差异比较大的概念呢?还是因为“我”的影响太过强大。或许这么说,有一些人难以理解,但是我没有办法找到更好的词语去形容他。说得更通玄一点。佛家叫他我执。而道家叫他本我。只有在心中放下了这些,那么在对于我们在乎和在乎我们的人相处的时候。更多的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因他喜而喜,因他悲而悲。自然能够。你我无二,融洽相处。或许这样真的很难。但是既然有人问出这个问题,那就说明这个问题真的存在。那么我们不妨想想如何从根本上去解决它?以上是本人一点小小的见解。

    最后一句。

    我们最好的一面,最善良的一面应该留给那些值得我们去在乎的人。而父母双亲,养育之恩,无以为报,更值得我们去如此珍重。

    2018-03-01 07:31:21 0条评论
  • 生之美好
    生之美好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感谢邀请。一个人的认知水平与他的学识、所处的环境、经济条件、历史因素等很多因素相联系。

    这样,沟通起来肯定困难,应本着良好的心态,求同存异,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才能很好地沟通。

    2018-03-01 09:37:10 0条评论
  • 负面吐槽墙
    负面吐槽墙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1.自我实现经济独立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2.学会有效的沟通也是一件重要的事,不要因为害怕彼此产生冲突就不去沟通,这样会导致更大的问题

    3.亲戚之间最好不要涉及经济利益,不然掺杂人情很麻烦。

    4.找关系就要承担找关系的代价,世界上没有完全的好事,任何事情都需要付出代价,只是分多少而已,关系不同只会导致付出程度不同,无法真正避免完全意义的不付出(非特指经济,可能表现为自我自由度受限等),长久享受不付出而不考虑到需要付出会带来矛盾,是导致矛盾的根源。

    5.一件事情如果还没有考虑清楚,先不要急着答应,先考虑清楚,不要完全被情绪控制。

    2022-06-02 20:15:04 0条评论
  • qzuser192301204
    qzuser192301204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沟通不了的,人家一辈子的认知,是你一年半载能掰直的嚒?只是想谁有本事沾光罢了,各有各的私心!

    你已经成人可以立业去了,顾好自己,顾好自己的小家。至于父母在他们动不了的时候能端一碗热饭到桌前已经很不错了。不要给钱,年纪大了头脑又不够清醒,头脑又固执,给了等于害他们。亲戚,要是有个亲戚样儿,你也不问了。不让你为难的那叫亲,让你觉得为难你的那叫戚!近亲远戚!生活中“六亲不认”的人才能不被拖死,过的不那么辛苦。

    就这些吧。

    2018-03-01 08:41:17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