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名校中“一流本科生、二流硕士生、三流博士生”的现象?

新农商网 全部 1011

你怎么看名校中“一流本科生、二流硕士生、三流博士生”的现象?

回复

共12条回复 我来回复
  • 99随便
    99随便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99随便语:正所谓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站在一个高三毕业生家长角度,说明这一现象的合理与不可避免。

    所谓这句名言是从北大出来的。

    但现在不仅是北大,不仅是名校,国内几乎所有大学,都适用这句名言。

    第一,北大的本科生有多牛?

    北大,全国第一高等学府,不夸张的说,凡是能高考进入北大的都是同龄人中最优秀的,没有例外。

    比如你没有任何加分,考入北大,你高考成绩大约需要达到‘万里挑一’的程度。

    一万个同龄人当中,你拿到最高分!

    这是一个很恐怖的目标,试问,一个能从一万个人里面脱颖而出的人,他除了会考试,其他方面也一定极为优秀。

    现在这个年月,不要以为考高分是简单的埋头苦学,就可以达到。很抱歉,不要说万里挑一,就算你想在一百人里面考第一名,单纯的埋头苦学,也是很难做到的。

    于是我们得到一个结论,北大的本科生,那都是极其优秀的人才。

    第二,北大的硕士为何不如本科生?

    我们假设,当一名高中生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考入北大,当四年本科毕业后,他会作何选择。

    继续留在北大,读研究生吗?

    不!北大虽然是全国第一,但不是全球第一,既然我足够优秀了,我当然要往更高的地方攀登。

    于是,一名努力的北大本科生,他的第一目标,很可能不再是北大,而是国外名校。

    这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你不让自己融入国际大环境,未来你怎么能成为最优秀的人?

    于是,最优秀的那一批北大的本科毕业生,找到了新的目标。

    谁来填补这些人留下的空缺?

    二流,甚至三流985高校的毕业生,他们对北大是无比向往的!

    四年前,这些学生不够优秀,或者发挥不理想,与北大失之交臂,只能算次一级优秀的人才,但四年后,他们有机会向北大发起第二次冲击。

    于是我们看到,北大的研究生的主体当中,有一部分是处于中游的北大本科生,还有一部分,是其他985高校的上游本科毕业生。

    如此对比就很明白了,北大研究生的底蕴,比北大本科生,那是差了一个层次。

    不能说每一个北大研究生,都不去北大本科生,但从概率上讲,就是如此。

    同样的道理,还有北大博士生。

    第三,何止是北大,全国所有大学,都适用这条规律。

    比如说笔者所在城市的苏州大学,一所普通的211高校。

    假设我本科考入这所学校,当四年毕业后,我会怎么选择?

    由于差距太大,国内最好的北大,清华估计是没希望的,但我可以争取考浙大,南大这些大学的研究生,或者选择国外。

    总之,苏大的研究生,对我是没有什么吸引力的,比苏大更差的学校研究生,那就更没有吸引力。

    人往好处走嘛!

    除非迫不得已,否则我肯定选择更好的学校,让自己未来的路,更顺利一些。

    于是,我就有了两种可能性,进入一所985高校读研,或者出国读研。

    相对应的,哪些学生会来苏大读研究生呢?

    包括一些苏大本校学生,一些比苏大差的大学的本科生,一些本科是985但学习下滑,不得已来211读研的学生。

    如此就很清楚了,苏大研究生群体的档次,其实不如苏大的本科生群体。

    苏大的博士生,国内其他大学,大都也是类似的情况。

    总结一下吧:全国绝大多数大学里,都存在研究生不如本科生,博士生不如研究生的现象,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不是真的说本科生强过研究生,而是本科生中的优秀者,已经往更高的地方,努力攀登去了!

    有人说上了好大学就进了保险箱,那不对,你进了一所好大学,身边都是同样优秀的人,大家相互促进,一起努力,才是好大学最大的意义。

    有志气的人,始终会积极向上,努力进取,只有奋力拼搏的人生,才是最快乐的人生。

    2018-05-26 13:39:23 0条评论
  • dyhgy
    dyhgy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所谓名校中“一流本科、二流硕士、三流博士”现象肯定不具有普遍性,但或许有些人士在某一时期内局部地有类似的感觉,这也只是从一个很狭小的角度来看的一种层次相对性现象,对于美国名校来说,总体上肯定不会出现这种问题,但对国内名校目前总体上落后于欧美名校办学水平的实际来说,因“人往高处走”的生源流动,或许一定程度上有这种情况。

    猜想“一流本科、二流硕士、三流博士”问题的提问者,所表述的真实意思大致是,以国内顶尖的清华、北大为例说,本科是国内(考生)顶尖生源,所谓“一流”毕业读研的半数出国到美欧名校,国内它校本科生升入补充因而降低生源质量,形成所谓“二流”,再升博时又部分出国,它校再补充形成所谓“三流”,其它名校都可如此出现类似情况,这确有存在,但也有失偏颇。一是以考试选择的考生考分高低和真正人才质量优劣,还不能划等号。二是学生学习研究发展能力水平,在不同阶段会有很大变化,前段不顶尖不一定标明后段不顶尖,以前优秀以后也未必一直优秀,实例很多。三是无论生源多么不齐,同校培养的高层次一般都优于低层次,学术水平上博士生不及本科生的几乎没有吧,那何来三流之说?

    这种说法,还是可促使内地高校发愤图强,努力地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如此就很有积极意义……

    2018-04-01 17:24:24 0条评论
  • RaymondIT
    RaymondIT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名校的本科生,最顶尖的都出国了深造了。剩下中间部分会读研,其中成绩好的又会进入更好的高校,而不是本校。所以研究生的生源整体要比本科生差一个档次,哪怕是清华北大。不是每个人都会走学术道路的,所以大部分硕士读完就工作了,剩下的一部分优秀硕士会再次出国深造或者去更好的大学。然后本校会再次从下一个层次的学校补充一部分博士生源。

    所以会有三本本科考入211读研,最后到某著名高校(比如A校)读博的学生。毫无疑问,这已经是很优秀的人才了。但是相比于,那些985本科进入A校读研,最后去美国深造的差了一些。而那些一开始就A校本科,直接进入美国前十名高校读研的又差了不少了。从A校来看,那个在他这里读本科的水平,高于案例里第二个来读硕士的,更高于案例里来读博士的学生。所以就有了“一流本科,二流硕士,三流博士”的结论。也不是说,本校本科毕业的只有本科文凭的学生,就比本校博士文凭的厉害,显然本校博士在专业领域肯定比本校本科生强。这个只是整体而言,本校本科毕业的(可能去其他地方深造),要比本校硕士、博士毕业的,具有更高的起点和发展空间。

    为了防止优秀生源的流失,学校会搞硕博连读,本硕连读,吸引优秀学生。这也是各高校为了对付“一流本科生,二流硕士生,三流博士生”问题而采取的捆绑政策。

    2018-04-04 09:44:07 0条评论
  • 牛小歪
    牛小歪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学校管理上也有问题。跨世纪前后,我特地数次到复旦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宿舍区考察过,验证了孩子嘀咕的上述说法。越高的管理越松弛,里面打牌的游戏的成堆。所以他一提出退出直博去国外求学,我立刻赞同,宁可缴纳二万罚款也出去。

    2018-04-01 02:54:53 0条评论
  • 赌命赌命
    赌命赌命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惰性,承担后果,勤奋收获成果

    2018-04-01 06:50:16 0条评论
  • 黄崇
    黄崇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谢谢邀请。我觉得这是一个错误标签,何谓一流、何谓二流、何谓三流?标准是什么?当然,我承认我们国家的高校教育体制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我们不能因此去贴标签,事实上不管哪一所学校,无论是俗人严重的名校、还是普通高校,都出了很多人才。我特别不喜欢认为的善恶、美丑区分,因为每一所高校都有其自身的特色,这在《道德经》里就是物性,事物都有其固有的特性,我们应该顺乎其自然特性,不要刻意去认为地贴标签,真正给我们的高校营造一个“兼容并包、百家争鸣”的自由氛围吧。

    2018-04-02 15:07:23 0条评论
  • 阿明2000
    阿明2000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一流本科生,二流硕士生,三流博士生”,似已成我国名校的一条通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名校一流的优秀本科毕业生基本都出国深造了,尤其是去美国,毕竟那边的科研水平和科研环境更好,保研的多数是本校次优秀的。非名校的优秀本科毕业生为了学历的含金量纷纷奔向名校。

    二、名校研究生招生规模往往大于本科生规模,因而自身的本科生即便全部保研,也满足不了需要,必须从二流院校吸收生源。通常,二流院校的本科毕业生再优秀,到了一流名校,仍比不上本校生源。

    当然,凡事无绝对。不排除二流院校本科毕业生读研后取得一流、甚至超一流的科研成果。

    2018-04-08 08:50:58 0条评论
  • 阿楠276864546
    阿楠276864546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说说我的看法。我个人是比较赞同这个说法的。第一,现在高考想考一个一流一本大学还是很难的,高考600以上能有多少学生?难度可想而知。而考研呢,只能呵呵了,现在的研究生遍地都是,含金量早就跟以前不可同日而语了!研究生考试每个学校的分数都不相同,复试更是人的因素更多些,身边的研究生有几个是真才实学的?!考研自学就能考上,而高考呢?有几个牛逼的人自学高中全部课程能考好的?所以研究生普遍素质跟一流本科生有天壤之别!

    2018-04-06 12:45:46 0条评论
  • 时间游侠
    时间游侠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这个事情吧,得看具体情况。一般来说,本科学历最重要。比如清华的本科,比二本考上清华的硕士博士要牛逼,但是,最顶级的学校是例外的。比如不管你是哪个八本毕业的,如果你读了哈佛,斯坦福的博士。呵呵,对不起,秒杀你所有本科。

    2018-04-08 11:01:14 0条评论
  • 灵巧大风车
    灵巧大风车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因为名校最好的本科生直接出国读研了,而读硕士的是本校二流学生和其他一些低档次学校的尖子生,读博时,本校那些硕士中最好的又出去读博了,留下的是硕士中较次的很低档次学校考来读博的硕士,所以才会有一流本科,二流硕士,三流博士

    2018-04-05 20:00:33 0条评论
  • 阿楠276864546
    阿楠276864546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说说我的看法。我个人是比较赞同这个说法的。第一,现在高考想考一个一流一本大学还是很难的,高考600以上能有多少学生?难度可想而知。而考研呢,只能呵呵了,现在的研究生遍地都是,含金量早就跟以前不可同日而语了!研究生考试每个学校的分数都不相同,复试更是人的因素更多些,身边的研究生有几个是真才实学的?!考研自学就能考上,而高考呢?有几个牛逼的人自学高中全部课程能考好的?所以研究生普遍素质跟一流本科生有天壤之别!

    2018-04-06 12:45:46 0条评论
  • 小鱼儿卷饼
    小鱼儿卷饼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如何来理解这句话?我感觉应该这样来理解。名校中的本科生都是一流的,因为他们在高考时都是各地高中的绞绞者,但他们在读研时一般不会选择本校而会选择更好的名校或出国。这些名校虽不被自己的本科生看好,但却被二三流的高校学生所向往。这些名校招到的研究生多是来自二三流大学的本科生。造成名校的研究生不如本科生的现象。所以说才有名校一流的本科生,二流的硕士生,三流的博士生的说法。

    2018-04-04 10:48:35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