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游戏课教师回应质疑称“游戏危害可讨论,谈虎色变难解问题”,对此你怎么看?

新农商网 全部 1018

北大游戏课教师回应质疑称“游戏危害可讨论,谈虎色变难解问题”,对此你怎么看?

回复

共10条回复 我来回复
  • 乾一格斗
    乾一格斗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北京大学开设电子游戏理论课,人满为患?你怎么看?

    对你没有听错就是游戏理论课,而且自开课以来从来都是人满为患。不过【电子理论课】并不是让学生去玩儿游戏的,除了科普游戏外,课堂还会讲述游戏的发展史,游戏产业规划,培养合理健康的游戏心理……还会有腾讯,网易等高管做客讲解互动。


    我觉得电子游戏理论是一门很好的课程

    1. 抓住了学生们爱玩儿的天性,学生们大多对游戏感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件事情感兴趣,无论做多久都不会累】
    2. 通过游戏科普,游戏发展史,游戏产业规划,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游戏的发展史,产业链,为以后的职业生涯开启新的通道。
    3. 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游戏观,价值观,人生观,学会正确合理安排游戏时间,培养健康的游戏心理,其次可以引导有游戏天赋的学生参与游戏创作,游戏编程,与腾讯,网易等游戏高管互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是最幸福的事】。
    如果其他高校也开设这门课程,各位“玩儿家”会不会前往学习呢?可以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哟!

    2018-03-30 22:47:07 0条评论
  • 薇芥子故事
    薇芥子故事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电子游戏已经俨然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大人小孩都喜欢玩,也使得想要进入这个行业的年轻人激增,我同意北大游戏课老师的说法,游戏危害可以辩证来看,没必要谈虎色变。原因有以下一些:

    1. 游戏的休闲消遣作用

    现代社会压力比较大,不少人都需要在业余玩一下游戏,释放一下内心的压力。在游戏中,有着丰富多变的即时反应系统,给人们很大的成就感,可以体验在现实生活中体验不到的快感,这也是很多人沉迷游戏的原因。

    2. 深层次的心理需求

    这也是很多年轻人逃避现实生活的一种方式,游戏里没有必须要干的工作,必须写的枯燥无比的作业。只有可以马上看得到的动动手指就可以得到的进展和虚拟成就。从心理需求来说,这也使当下很多人在现实生活中挫败之后的消极情绪散去不少,开始觉得自己还是不错的,哪怕仅仅是在游戏里。

    3. 更多的年轻人想要从事游戏设计行业

    游戏已经是一个巨大的产业链,当然很多人在其中看到了职业上升的巨大潜力,无数年轻人纷纷投身这一行业,现在很多培训机构开始设有游戏设计课程,相应的动漫游戏绘画等专业也开始兴旺起来。

    4. 行行出状元,游戏即人生

    这么多的人投入时间和精力在游戏中,游戏公司自然会寻找各种方式刺激消费,其中就产生了游戏玩得特别好的一些人,他们以玩游戏为职业,同时操作,反应和逻辑能力都是远超普通人,这样的人参加游戏公司组织的游戏职业赛,赢得奖金,也有代练赚钱的,玩游戏也成了一个职业。

    还记得刚刚听说有人辞职,全职玩游戏的时候,很惊讶,原来游戏行业已经成型,玩游戏也可以成一个职业了。

    这个职业使一些每日沉迷游戏的孩子觉得人生有了奋斗的方向,不再是一无是处的不良少年。对于他们来说,游戏即是人生。

    总的来说,对于未成年人,还是要控制游戏的时间,避免成瘾。成年人就需要自己为自己负责,想要以此为生的,可以找准一个方向努力,其他只是想要消遣一下的,还是尽量控制游戏时间和花费的金钱,不要沉迷其中,有精力多思考一下现在的工作和生活,也可以想办法把现实生活过成游戏一样的人生,自己给自己寻找及时反馈点,就像现在流行的手账,目标和计划等等,都有和游戏相关的因素在里面,玩好人生这个大游戏,才是每个人要去做的。

    2018-03-30 22:21:38 0条评论
  • 17173游戏网
    17173游戏网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大家好,这里是正经游戏,我是正经小弟。

    最近,北京大学副教授陈江开设了一堂深受学生们欢迎的课——《电子游戏通论》。开课后,教室里总是人满为患,还有学生搬着凳子来旁听。

    在课上,陈江不可避免地讲起自己从小到大打游戏的经历。读小学时,他曾操纵着笨重的手柄,为了让屏幕上粗糙的青蛙往前跳一步。几年后,当他生活的小镇出现了游戏厅,他揣着书本假装不小心走了进去,在街机黄金时代的代表作《乓》里所向披靡。大学时失恋,他有一段时间靠打《帝国时代2》麻痹自己。他的游戏体验绵延至时下热门的《英雄联盟》。

    不过大家不要以为上这样一节课很容易,陈江称:“这是我最不自信的一门课,200多双眼睛审视着我。为了一堂110分钟的课,我每周要准备近50小时。玩游戏、观看游戏直播与查文献一样,都是备课的组成部分。”课程历时16周,陈江计划逐一讲述游戏行业的职能分工,游戏的设计流程、开发工具、未来可能引入的技术等。其中也有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令万千家长头疼不已的游戏成瘾。为此,陈江还要请心理学学者帮忙。

    备课越多,陈江越觉得这门课“值得所有人听”。2018年1月,陈江带着拟好的课程提纲来到深圳的腾讯公司总部,与游戏部门的员工谈了整整两天。这家公司正是《王者荣耀》的出品方。“那时候的眼光不像现在,还觉得这个事儿很简单。电子游戏已经是娱乐业最大的支柱,从事的人很多,然后中间游戏有哪些问题我就也讲一下呗。”陈江说。“回到北大,我洋洋洒洒写了五六页纸,向校方陈述开课的理由。”当然除了不可不谈的产业,其中一条还写着:为了避免“中国的文化市场被外国占领”。

    “我想让学生看到好游戏,远离坏游戏。”北大副教授陈江说,“我有自己的游戏观,同学们可以吸收我的,最终也能形成自己的游戏观。北大的同学未来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可能权重会大一点,因此要担负更多的社会责任。”但是同是陈江在“商业”面前选择保持谨慎。他说:“如果未来大家能成为游戏行业的从业者,希望他们的游戏观很正,而不是只是钻研玩家的心理,让游戏公司赚更多的钱。”

    北大元培学院大四学生刘翔宇在课上听到陈江自述玩游戏的经历,感到“非常亲切”。他在大二时就决定将来要进入游戏业。为此,他转专业从零开始学习编程,即使要推迟一年毕业。如今课程过半,刘翔宇已经觉得满意。正如头号玩家那部电影一样,刘翔宇说“我感觉上课最爽的一点是,老师把我想说的话都表达出来了。”他想让身边的一些人知道,《王者荣耀》这类手游并不是游戏的全部。在这门课上,他觉得“就像闭关苦学多年后突然来到了大学堂”,有人懂他,更懂游戏。

    北大中文系副教授邵燕君也对此事发表自己的观点,她说:“今年50岁的我以前自称不懂游戏。但8年前,儿子把我按在宾馆的一台旧电脑前逼她体验一把游戏时,那一刹那,我能感觉到文学完了,电影完了,未来是游戏的世界”。

    看完这条新闻之后,网友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都想听听这门课讲的内容,当然其中也有人想玩一些被陈江称得上是“好游戏”的佳作。

    小弟有话说:小弟只想给这个教授一个大大的赞,游戏从来都不是什么洪水猛兽,游戏只是一种表达形式,如果你是一位家长,你的孩子沉迷游戏无法自拔,依然对游戏有所偏见,不妨像邵教授一样自己亲自去试试游戏的魅力,或许你就能明白为什么游戏能这么吸引你的孩子,游戏绝对不是洪水猛兽,而是艺术的结晶体。

    那么问题来了:《电子游戏通论》这样的课,你觉得内容会是什么呢?

    注:原文来自中国青年报《北大开游戏课引热议 教室人满为患还有学生搬凳旁听》,内容有所删节。

    2018-05-10 16:22:55 0条评论
  • 无名修仙组织
    无名修仙组织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来看的话,北大老师说的还是有道理的,就是游戏的危害,许多社会上的人们就愿意把游戏危害传的游戏本身,而不去考虑是自己的自身自控力的问题,其实假如说面临游戏的诱惑,他不能抵制的话,假如面临其他的生活诱惑,他也可能抵制不了,因为其实根本上就是他对于自己应该去不了把控的那种东西不是很清楚,所以他会把主流的时间全部投在游戏上,导致自己说走极端也好,或者是影响危害也好,该怎么来说游戏导致危害的人,其实还是一个少数人,却并不是大多数人群。不过北大为什么要拆穿呢?我感觉还是他看到了游戏,这东西发展其实是十分的大的,而北大区开出一个游戏初衷,其实在我看来,也许短期内有点画风不对,当然也可能是我自己的认知问题了,在许多注重国内顶尖高校里面,转来转去,我感觉思维还是非常的重要的,北大可能要是做起来更偏向于理论吧。网易,当初他们在招生的时候也说出来了,他们对这种重点高校的学生,其实目前趋向一种不太愿意去也不能说不愿意吗?趋向有个月就去录取专门的设计院校的学生,而并不是几大美院或者是重点院校的学生。我现在有思维,所以说北大他做出这么一段事情,应该也是想做出一种思维的转变吧。还是非常有意思的。其实还是一个少数人,却并不是大多数人群。不过北大为什么要拆穿呢?我感觉还是他看到了游戏,这东西发展其实是十分的大的,而北大区开出一个游戏初衷,其实在我看来,也许短期内有点画风不对,当然也可能是我自己的认知问题了,在许多注重国内顶尖高校里面,转来转去,我感觉思维还是非常的重要的,北大可能要是做起来更偏向于理论吧。网易,当初他们在招生的时候也说出来了,他们对这种重点高校的学生,其实目前趋向一种不太愿意去也不能说不愿意吗?

    22

    2018-04-01 00:31:50 0条评论
  • 左江右河
    左江右河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这位老师的言论混淆视听,逃避问题的关键点。

    首先,重视不等于谈虎色变。

    其次,重视其危害,才能更大程度的避免危害。

    其实爱玩游戏,是人的天性。无论哪个时代,人类都需要游戏。网络游戏不过是人类游戏的一种。

    但与人类传统游戏不同的是,网络游戏带着强烈的商业性,而商人为了满足其商业的最大化,总想最大程度地让游戏者沉迷其中,更何况,其商业对象更多的是针对未成年人。而众所周知,未成年人的自控能力是相对薄弱的。因此,对于网络游戏,是应该需要重视其危害性,并且需要有相关措施进行管控。

    2018-03-30 22:49:25 0条评论
  • 小松不低头GO
    小松不低头GO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最近北大老师陈江可谓是火遍了大江南北,原因就是因为他在北大开设了一门关于游戏的选修课,叫做《电子游戏通论》,主要是讲授一些有关游戏方面的知识,原本他只允许120人上课,结果选课的远超120人的上限,可见这门课的火爆程度。

    针对这个现象,网友甚至还调侃起来,说不上北大是怕玩游戏上瘾。专家以及家长则持反对态度,认为此行为会对孩子形成不好的导向,不利于孩子好好学习。

    对比,我认为没必要大惊小怪。首先,北大只是开设了一门选修课,一周只上一次,而且他只是讲授一些有关游戏方面的专业知识,并不是说开了一门专业课,只教人打游戏的那种。

    其次,游戏在我国确实已经成为一种产业,不去关注他是不行的,尤其是手机吃鸡,王者荣耀,日活跃量超千万,虽然我国游戏产业蓬勃发展,但是并没有形成专门的游戏管理指导产业,导致没有对游戏进行分等级管理,导致未成年人沉迷游戏,这确实是游戏泛滥带来的副作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高校专门开一些课程来了解学习游戏的制作,运营,有利于对游戏的管理,从而能够像发达国家一样,最终实现对游戏的分等级管理,这对于避免青少年沉迷游戏是有好处的。

    2018-03-30 22:16:09 0条评论
  • 流雷电
    流雷电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北大开设游戏课,成了这两天的热门新闻,国内最顶尖的学府难道也开始教人打游戏了吗?

    认真看过新闻的人就知道,其实北大这次的游戏课与传统的电子竞技课不同,这门名称为《电子游戏通论》的课程包含了行业职业、设计流程、媒体设计、心理因素、电子竞技等许多内容,并不是教人怎么玩游戏,老师的初衷也是希望同学们在了解游戏的基础上,能从好的游戏中有所获益。

    在中国,游戏一直都被家长视为洪水猛兽一般,而游戏也确实存在不少危害。从初中、高中到大学,我的同学里都有不少因为沉溺于游戏而荒废学业,其中不少都是曾经的尖子生,甚至我自己也曾经一度沉迷其中。网吧猝死、网瘾少年伤父弑母等新闻频繁曝出,更是让人们对游戏从业者报以异样的眼光。

    但所有这些,都阻止不了游戏行业的发展。从2003开始,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将电子竞技列为第99个正式体育竞赛项,电子竞技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到现在,全国已有20多所高校开设电子竞技专业,其中不乏上海戏剧学院、上海体育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等本科院校。而游戏行业从业者的整体素质与知名度也不断提升,从浙江大学的dota玩家伍声到清华大学的女状元女流,从新加坡著名歌手林俊杰到NBA球星林书豪,不管你喜欢或不喜欢,电子竞技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对于这次北大的开课,我本人还是十分赞同的,如果有机会,我也想听听。其实,这也不是北大第一次开设游戏的课程,2016年秋季学期,北大中文系的邵燕君老师就开设了一门名为“电子游戏与文化理论”的课程,只是那次受到的关注度没有这次这么大。

    从发展的角度看,游戏行业的发展已经阻挡不住,直播行业的发展更是验证了这一点。手机的便捷让人们随时都可以开黑,不知道“王者荣耀”就像我们当年不知道“灌篮高手”一样,你可能第二天都没办法和同学聊在一起。因此,即便是央视痛批“王者荣耀”,也没有人会认为这个行业会没落。如何通过合理的引导,让孩子们对于游戏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才是当下更合理的选择。人们沉迷于游戏,只是因为现实世界无法给予的,游戏中你都能拥有,那种满足感和成就感,让游戏像毒品一样将人深深吸引。在现实中多给予孩子关爱,不要一味将孩子的失败归结于游戏,当在现实世界中得到认可,谁还想去虚拟世界呢。

    我们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帮助孩子在现实中找到自己的定位,而将游戏作为一种消遣和解压方式。我想,玩游戏的孩子总比天天去打架喝酒赌博的孩子更让人省心些吧!

    2018-03-31 00:03:17 0条评论
  • kidult811
    kidult811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谢谢邀请。

    推介自己的课无可厚非,但是不能所有的课都上成游戏吧?

    游戏的危害不但在学生,而且也危害到教学的组织,推介游戏课之前是不是先考虑考虑把所有的课都游戏化这事靠不靠谱!

    游戏学的再好,游戏的危害再小,它毕竟生命力脆弱啊!

    2018-03-30 22:04:31 0条评论
  • 流雷电
    流雷电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北大开设游戏课,成了这两天的热门新闻,国内最顶尖的学府难道也开始教人打游戏了吗?

    认真看过新闻的人就知道,其实北大这次的游戏课与传统的电子竞技课不同,这门名称为《电子游戏通论》的课程包含了行业职业、设计流程、媒体设计、心理因素、电子竞技等许多内容,并不是教人怎么玩游戏,老师的初衷也是希望同学们在了解游戏的基础上,能从好的游戏中有所获益。

    在中国,游戏一直都被家长视为洪水猛兽一般,而游戏也确实存在不少危害。从初中、高中到大学,我的同学里都有不少因为沉溺于游戏而荒废学业,其中不少都是曾经的尖子生,甚至我自己也曾经一度沉迷其中。网吧猝死、网瘾少年伤父弑母等新闻频繁曝出,更是让人们对游戏从业者报以异样的眼光。

    但所有这些,都阻止不了游戏行业的发展。从2003开始,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将电子竞技列为第99个正式体育竞赛项,电子竞技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到现在,全国已有20多所高校开设电子竞技专业,其中不乏上海戏剧学院、上海体育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等本科院校。而游戏行业从业者的整体素质与知名度也不断提升,从浙江大学的dota玩家伍声到清华大学的女状元女流,从新加坡著名歌手林俊杰到NBA球星林书豪,不管你喜欢或不喜欢,电子竞技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对于这次北大的开课,我本人还是十分赞同的,如果有机会,我也想听听。其实,这也不是北大第一次开设游戏的课程,2016年秋季学期,北大中文系的邵燕君老师就开设了一门名为“电子游戏与文化理论”的课程,只是那次受到的关注度没有这次这么大。

    从发展的角度看,游戏行业的发展已经阻挡不住,直播行业的发展更是验证了这一点。手机的便捷让人们随时都可以开黑,不知道“王者荣耀”就像我们当年不知道“灌篮高手”一样,你可能第二天都没办法和同学聊在一起。因此,即便是央视痛批“王者荣耀”,也没有人会认为这个行业会没落。如何通过合理的引导,让孩子们对于游戏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才是当下更合理的选择。人们沉迷于游戏,只是因为现实世界无法给予的,游戏中你都能拥有,那种满足感和成就感,让游戏像毒品一样将人深深吸引。在现实中多给予孩子关爱,不要一味将孩子的失败归结于游戏,当在现实世界中得到认可,谁还想去虚拟世界呢。

    我们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帮助孩子在现实中找到自己的定位,而将游戏作为一种消遣和解压方式。我想,玩游戏的孩子总比天天去打架喝酒赌博的孩子更让人省心些吧!

    2018-03-31 00:03:17 0条评论
  • 史芸菲syf
    史芸菲syf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世界多姿多彩,存在即为合理,游戏产业已经成为社会经济不可忽视的一个个体,游戏得危害也许是显而易见的,但如何正确引导,甚至是疏导,这才是最重要的问题,任何事物都是两面性,单纯的杜绝,只能是禁而不绝,开设这个课程,个人觉得是可行的,只是需要把握一个度的问题,就如大禹治水,旨在疏而非堵,才能有好的效果。

    2018-03-30 22:04:24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