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这么厉害,为何不自己立国呢?

新农商网 全部 1021

诸葛亮这么厉害,为何不自己立国呢?

回复

共73条回复 我来回复
  • 昆虫代表发言
    昆虫代表发言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导语:

    没必要

    1、手握实权,没必要靠上位来提升操作指挥配置。

    2、若诸葛亮自行篡位, 他就与曹操无异,何以“光复汉兴”而北伐。

    3、大背景,篡位哪里那么好篡,人家王莽被求着做皇帝了还要各种推脱各种祥瑞各种演戏,更何况名不正言不顺。

    4、当时诸葛亮名声在外,良相,是相,一把篡位,贤臣良相瞬间变诸葛老贼,当时的名士都那么要脸,这一篡位,舆论压力惊涛骇浪,诸葛亮怕是要自刎而死,就算不至于此名声怕是也不会好听,名士很注重这玩意儿。

    5、诸葛亮本身的高风亮节和对刘备的情谊与欲望的天平,更倾向于前者。

    总体的来说,篡位对诸葛亮而言弊是大于利,一点好处没有还要被骂,还要被你们这些现代人骂诸葛老贼,搞不好还给我弄个三国三大贼,曹司马诸葛三贼鼎立,诸葛亮我兢兢业业大半生,末了末了没多少日子了,这个亏咱吃不起呀!!

    2020-02-15 08:58:41 0条评论
  • 煮酒论千秋
    煮酒论千秋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如果老大就是一把手,掌握军政大权的话,丞相事实上就是蜀国的一把手。后主居深宫,垂拱而治,不管是否自愿,实际上政令皆出于丞相府。后主有点像吉祥物,对,就是吉祥物,权利与英国国王,日本天皇大致不差,甚至不如,连皇后也是丞相给选的。

    丞相虽无老大之名,却行老大之实。一声相父几人能承担的起?

    2020-02-15 09:25:22 0条评论
  • 刘骏律师
    刘骏律师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古往今来,当老大不是简单的,要天时、地利、人和三者都具备才可以的。

    2020-02-15 17:59:02 0条评论
  • 稳稳的马先生
    稳稳的马先生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就能回答所有人关于这个问题。诸葛亮的毕生追求和愿望就是为了实现自己为国为民的夙愿。

    在史书《三国志》中,真实的诸葛亮在那个历史背景下,是不可能成为老大,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从几个方面可以看出来,

    (一)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前,诸葛亮就在潜心修学,观察局势的变化,寻找着他可以依附的君主。

    (二)古代文人谋士,看中朝代的正统,此时的刘备具备他要跟随的条件,加上刘备的三顾茅庐,分析天下形势,其实他早就在等待这个时机,等待可以辅助的君主。

    所以说从卧龙岗隐居,到三顾茅庐出山辅助,内心深处更希望追随明君,展示自己的报复。

    (三)在蜀国的建立起开始,诸葛亮就一直任职丞相一职位,辅助了两代君主,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是忠臣良臣。

    2020-02-17 11:28:03 0条评论
  • 野草的沉思
    野草的沉思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历史上带头造反起兵的,大都沒什么文化,或文化水平不高。知识分子一般都是随之而起,做军师一类的辅助职能。

    陈胜吴广是普通的佣工(徒隶)。

    刘邦是个小县吏;项羽是给人打工的。

    曹操是个武将,刘备出身农民。

    翟让,窦建德也是普通农民。

    黄巢也是个农民。

    赵匡胤是个武将。

    朱元璋也出身农民。

    洪秀全是个秀才,但考了几次科举也没考中,文化也一般般。他造反主要仰仗了当工人的冯云山和杨秀清。

    以上这些人文化都不高,所以敢带头起兵或造反。

    张良、荀彧、诸葛亮,赵普、刘伯温等,文化水平都很高,是高级知识分子,他们都是给带头起兵或造反的人做军师,出谋划策,而没有自己起兵或造反。

    为什么呢?

    因为知识分子有本身的弱点。

    论知识和智力,张良强于刘邦,诸葛亮强于刘备,刘伯温强于朱元璋。而且这些人的名声,在后世都高于他们辅佐的主子。但在其当时,他们都是辅臣,沒有自己建立军队,自己打天下坐天下。

    所以说知识分子有本身的弱点。所以后世有"秀才造反,十年不成"的说法。

    有位伟人曾说,知识分子不和工农结合,则将一事无成。

    这句话大概可以解释题主的问题。

    诸葛亮肯定是当时的大知识分子,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诸子百家,烂熟于胸,传统观念深植于心。但他最高只把自己比为管仲,乐毅等辅佐之臣,抱着"苟活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理念,根本没有自建军队,争王于天下之心。他并非沒有出世建功立业之意,但他很谨慎,经刘备三顾方才出山。而肯从刘备出山,也是因为刘备是汉室苗裔,志在匡扶汉室,与他自己的理念相同。诸葛亮之所以被后世尊崇,主要因为他为匡扶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其文韬武略尚在其次。

    2020-09-24 10:50:42 0条评论
  • 雷声好大
    雷声好大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孔子问老子,说我愿意

    2020-02-15 20:34:34 0条评论
  • 野草的沉思
    野草的沉思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历史上带头造反起兵的,大都沒什么文化,或文化水平不高。知识分子一般都是随之而起,做军师一类的辅助职能。

    陈胜吴广是普通的佣工(徒隶)。

    刘邦是个小县吏;项羽是给人打工的。

    曹操是个武将,刘备出身农民。

    翟让,窦建德也是普通农民。

    黄巢也是个农民。

    赵匡胤是个武将。

    朱元璋也出身农民。

    洪秀全是个秀才,但考了几次科举也没考中,文化也一般般。他造反主要仰仗了当工人的冯云山和杨秀清。

    以上这些人文化都不高,所以敢带头起兵或造反。

    张良、荀彧、诸葛亮,赵普、刘伯温等,文化水平都很高,是高级知识分子,他们都是给带头起兵或造反的人做军师,出谋划策,而没有自己起兵或造反。

    为什么呢?

    因为知识分子有本身的弱点。

    论知识和智力,张良强于刘邦,诸葛亮强于刘备,刘伯温强于朱元璋。而且这些人的名声,在后世都高于他们辅佐的主子。但在其当时,他们都是辅臣,沒有自己建立军队,自己打天下坐天下。

    所以说知识分子有本身的弱点。所以后世有\"秀才造反,十年不成\"的说法。

    有位伟人曾说,知识分子不和工农结合,则将一事无成。

    这句话大概可以解释题主的问题。

    诸葛亮肯定是当时的大知识分子,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诸子百家,烂熟于胸,传统观念深植于心。但他最高只把自己比为管仲,乐毅等辅佐之臣,抱着\"苟活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理念,根本没有自建军队,争王于天下之心。他并非沒有出世建功立业之意,但他很谨慎,经刘备三顾方才出山。而肯从刘备出山,也是因为刘备是汉室苗裔,志在匡扶汉室,与他自己的理念相同。诸葛亮之所以被后世尊崇,主要因为他为匡扶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其文韬武略尚在其次。

    2020-09-24 10:50:42 0条评论
  • Li室内设计
    Li室内设计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诸葛亮,是谋士不是统帅。

    2020-02-15 10:22:33 0条评论
  • 阿东很毒蓝
    阿东很毒蓝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我都不觉得他当时是沽名钓誉在等刘备,他这种人,想专心过小日子也能很舒心,想做一番事业也会很投入。

    参加工作后,你能带一个80万员工的工厂,坐在总经理位置,老板对你很信任,什么都交给你经营,你还创业?

    2017-11-21 16:39:34 0条评论
  • 喜庆的占星师
    喜庆的占星师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我总结了四点:

    第一:名不正言不顺。 刘禅即为以来一直都没犯什么大错,只是在宫里享乐为主。如果就这样把他废了,肯定会有人不服。想那些忠于刘家的人(五虎将的后代),或者地方士族(像谯周等人)都是不会服他的,甚至会起兵反抗。

    第二: 托孤在前。 刘备死前,曾托孤与诸葛亮和李严。虽然李严最后被诸葛亮扳倒了,但是由于刘备已经托孤与你,你不好再去抢他们家的江山(像司马懿这种人是特例)。何况,那个时候刘禅只是有名无实,当不当皇帝差别不大。但是如果诸葛亮真的把刘禅废了,那这个篡汉的罪名就得他来背。到时候魏吴起兵伐之,挡得住么?

    第三: 诸葛亮没有野心。诸葛亮要是真想当皇帝的话,有两个很好的机会。第一个就是在刘备逝世的时候。他大可以假传遗诏(当时房间里只有刘备和诸葛两人),把自己的嫡系人放到重要的位置上去,再设个陷阱把那些忠于刘家的人一网打尽,比方说假传刘禅召见他们,再与途中设下伏兵一局杀之。除此之外,凭诸葛孔明的脑袋肯定有比笔者还好的方法,可是他没有这样做。 第二个机会是在铲除李严之后。当时诸葛亮的威望,实力以上身到顶点。如果他真的想当皇帝的话,一声令下,就可以废了刘禅。但是他还是没有这样做。除以上的困难意外,最重要的还是他没有野心。

    第四: 一生忠义 诸葛亮的忠义是所有人都认可的。他忠于汉室,忠于刘家。他在出师表写得很明确,他这一生的目的就是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所以他不会像曹丕那样篡汉。

    2020-02-15 18:44:56 0条评论
  • 凯宁凯文518
    凯宁凯文518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凡事都亲力亲为

    2020-02-15 21:07:38 0条评论
  • 西山逸隐
    西山逸隐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人生抱负永远不会统一,你觉得坐天下是美事儿,人家可能就看不上这个,朝代更替,祸及子孙。正派文人崇尚正统,于天下有所贡献就心满意足了。如果人人都要坐坐皇帝,打打杀杀末了只剩一个,还有意思吗?

    替古人操心鼓劲、担忧,不也没多大意思吗?老梆子还没这份闲心呢,年轻的哪来的空啊!谁掌舵就谁累心,不累心就是昏君,洋大二睁坐龙椅,八百下里乱纷纷。你说那不是作孽啊!

    净扯些个没用的,该玩会儿玩会儿去吧啊,弄嘛也比弄这个强。快点吧,俺也不陪你了!

    2019-02-09 10:01:27 0条评论
  • 果果音乐屋
    果果音乐屋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老大的主要工作是抓战略做大事,而不是凡事亲力亲为。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做为一个团队,领导主要是指明方向目标,具体的事情让下面的人去完成,调动每人个人的积极性,这样的话才是一个积极健康上团体。但是诸葛亮事无巨细都是自己亲力亲为,到最后累的吐血。

    二、老大要有大的胸怀,能接纳所有的人和事。一个团队中总会有不和谐的人和事,只有接纳了这些才能更理性的去安排工作。诸葛亮对刘禅身边的人要求严格,不能体谅一个君主的尊严,把皇帝当孩子。狭隘的心胸,让小人有机可乘。在他外出打仗的时候,让小人找到机会,制造了障碍。

    我们有时会感叹,像诸葛亮这样的人有经天纬地之奇才,济世匡时之智略,但他还是有自己的短处,那就是当不了领导,如果能改变自己,适应新的角色,把自己置身于领导的位置,像刘备一样统领全局,则可能就不会发生累死的情况了。我想凭诸葛亮这样有智慧的人,如何做一个领导应当知道的非常清楚,但是他没有改也改不了,所以对一个人来说,一贯的脾气性格可能一生也改变不了,因为那是从小到大多少年形成的,表意识只占全部意识的1%,想改变那99%的内容是根本不可能的,只能是尽力的去适应,但的改变的有限,这也是人的局限性吧。

    2020-02-17 00:45:28 0条评论
  •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三顾茅庐时话说早了,没想到会做这么大

    2020-02-15 22:05:06 0条评论
  • 西来东往131
    西来东往131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首先诸葛亮是一个受儒家正统思想教育下的文人,在中国历史上,受此文化熏陶下对“忠诚”的程度比比皆是,多数此类人对自己的忠君思想的深入骨髓的,对造反这一词可能从心底就从没想过,再说在当时来说蜀汉是以“兴复汉室”为其宗旨的,所以对刘姓江山有天然的情有独衷。其次遇到的主子对他也不错,以相父相称,以此荣誉这在历史上并不多见,如果他要当篡位就意味着名不正,言不顺,这对当时的他来说这比登天还难。另外他出身也不错,生活也过得去,从小没受过太多的苦难,可以说是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没有造反的先天条件。

    2021-12-24 14:30:18 0条评论
  • 宋世帝宋成
    宋世帝宋成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刘备托孤时托孤了诸葛亮还有李严,目的就是让,这个没什么朋友李严去牵制诸葛亮,还有个在汉中的魏延。而且在托孤时诸葛亮不仅时托孤之臣,还被刘备封为了刘禅的干爹,哪有爹夺儿子江山的。看诸葛亮死了刘禅立马把丞相一分为二了

    2020-02-16 21:20:51 0条评论
  • A影视历史
    A影视历史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诸葛亮之所以不当老大是源于刘备对自己的知遇之恩,白帝城托孤之重!因为他答应过刘备,会辅佐刘阿斗,他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即使刘阿斗扶不上墙,他也不忍心将皇位归于自己,再者周边的环境不允许.魏国和吴国虎视耽耽,三国之间彼此都想吃掉其他两国而一统天下,成就万世之基业.因此,只要诸葛亮一说要废刘禅自己当皇帝,吴魏就有了兴正义之师的理由,必定会起兵联合攻打蜀国然后瓜分它的土地.诸葛亮自然也想到了这么一点,他在隆中对里就说要联合吴国才有可能灭掉魏国,然后才可以和吴国交兵.这样一来他就不可能会让其他两国有联合攻击自己的机会,于是他不可能给人以借口,关键还得看民心所向,他没有血缘关系,不是皇室正统的的人。如果他继承皇位会让百姓不服。

    2020-02-17 01:39:09 0条评论
  • 杂谈每一日
    杂谈每一日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诸葛亮不适合做老大

    一、老大的主要工作是抓战略,而不是凡事亲力亲为。做为一个团队,领导主要是指明方向,具体的事情让下面的人去完成,调动每人个人的积极性,这样的话才是一个积极健康上团体。但是诸葛亮事无巨细都是自己亲力亲为,到最后累的吐血。

    二、老大要有大的胸怀,能接纳所有的人和事。一个团队中总会有不和谐的人和事,只有接纳了这些才能更理性的去安排工作。诸葛亮对刘禅身边的人要求严格,不能体谅一个君主的尊严,把皇帝当孩子。狭隘的心胸,让小人有机可乘。在他外出打仗的时候,让小人找到机会,制造了障碍。

    2020-02-15 09:11:50 0条评论
  • 杨锅聊装修
    杨锅聊装修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020-02-15 19:46:36 0条评论
  • 音有你环绕音乐
    音有你环绕音乐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古人义字当先,而像诸葛,以他的人格来说,士为知己者死,刘备对于他有超级的知遇之恩,他又信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精神,所以他就没有当老大的思想。再者,时代对他们这些有识之士也有一定影响。韩信会带兵,多多益善;刘邦虽只能十万,但他可以御将。同样的,刘邦也有此方面的优点,还有就是,人家相对来说师出有名,刘氏皇族的毕竟。

    此外,别看演义里刘备对诸葛言听计从的,事实上刘备对诸葛是防着一手的,在刘备活着的时候,诸葛虽然挂着军事的名号,但是并没有开过幕府,还是在刘备死后自己开的呢!

    白帝托孤,以乾隆皇帝的见解,这个也是刘备的手段之一,有说法就是,“能辅则辅,不然取而代”这是故意的!当时诸葛都被他吓死了!硬生生挤出来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总的来说,诸葛不做老大,是一个比较得人心的做法,环境,时代,个人因素都很多,不是一种冲动就可以的

    2020-02-15 17:37:06 0条评论
  • 大爱平头哥
    大爱平头哥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当带头大哥不仅要制定国家长期的战略方针和短期战术策略,还要去调节人才之间的平衡,第二个这是皇帝活,以前是刘备干的,诸葛亮也是被平衡的一方,若果天平失衡了,必将挑起内战和动荡,痛苦的是老百姓,这是儒家孔明所不愿看到的,心怀天下苍生一个仁者的心胸和一个有着超前远见的智者

    2020-02-15 16:34:38 0条评论
  • 无线改变世界
    无线改变世界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您好,感谢您的邀请!这个问题其实不难,我给您分析下,个人观点。

    这个主要问题就是才能问题和能力问题,诸葛亮主要才能是管理内政和军事能力。这些能力我们从他的一些事件上都可以看出。至于当老大和大将的区别我们可以从另一个故事里直观的看出来。那就是刘邦和韩信,刘邦曾问韩信你可以带多少兵,韩信说多多宜善。刘邦又问韩信,我可以带多少兵,韩信说10万最多。刘邦就不高兴了,那我为啥能领导你,韩信说大王带将多多宜善。从这可以看出,老大是要有个人魅力和领导高级人才的能力。可以其他能力不强,但必须有领导力和组织力和比较强的人格魅力。

    2020-02-15 22:40:20 0条评论
  • 壹心星
    壹心星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你是不是对刘备有误解?

    历史中的人能留下名姓的都是人中龙凤,但是很多人喜欢站在个人角度上去看待历史。

    其实你把那个环境放在你周边你就明白了~~

    你为啥不能取代你们老板?

    副总为啥不取代老总?

    刘备又不傻~~

    2020-02-15 19:18:30 0条评论
  • 乡村小占
    乡村小占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过于睿智,心思缜密,只可谋事不能成事。

    2020-02-15 09:20:56 0条评论
  • 祖国加油加油
    祖国加油加油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古人义字当先,而像诸葛,以他的人格来说,士为知己者死,刘备对于他有超级的知遇之恩,他又信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精神,所以他就没有当老大的思想。再者,时代对他们这些有识之士也有一定影响。韩信会带兵,多多益善;刘邦虽只能十万,但他可以御将。同样的,刘邦也有此方面的优点,还有就是,人家相对来说师出有名,刘氏皇族的毕竟。

    此外,别看演义里刘备对诸葛言听计从的,事实上刘备对诸葛是防着一手的,在刘备活着的时候,诸葛虽然挂着军事的名号,但是并没有开过幕府,还是在刘备死后自己开的呢!

    白帝托孤,以乾隆皇帝的见解,这个也是刘备的手段之一,有说法就是,“能辅则辅,不然取而代”这是故意的!当时诸葛都被他吓死了!硬生生挤出来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总的来说,诸葛不做老大,是一个比较得人心的做法,环境,时代,个人因素都很多,不是一种冲动就可以的

    2020-02-15 19:31:37 0条评论
  • 张星的农村生活
    张星的农村生活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因为叫诸葛亮,世外高人。如果当老大了,就不是诸葛亮了。[笑哭]

    2020-02-16 12:41:59 0条评论
  • 见路就不走
    见路就不走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诸葛亮为什么不当老大?我认为这与一个人能力有关,诸葛亮当军师适合,当老大就不行了。当老大是得有非常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是一个人的综合能力的体现。刘备能做上老大就是他的影响力大,如果唤成诸葛亮做老大,张飞,关羽会服气吗?一个人有多大能力就只能做多大官。有句话说的好多大的脚就穿多大的鞋。

    2020-02-15 19:36:30 0条评论
  • 航星云
    航星云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儒家的忠君思想

    2020-02-15 17:45:56 0条评论
  • 潇洒蜻蜓7754
    潇洒蜻蜓7754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他虽然不当老大,老大缺听他的话!出了事老大顶着,不是更爽!!!

    2020-02-15 19:21:40 0条评论
  • 红小岩谈古论今
    红小岩谈古论今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诸葛亮只能当军师,当不了老大的!这是可以从后期刘禅继位后看出来的,诸葛亮事必躬亲,再强的人也没有多少精力来管一些芝麻绿豆大小的琐事,更何况是来治理一个国家。诸葛亮没有当领导的能力,不会放权,更不会集权,一些琐事拖累了太多,也耗费了太多的精力~~~

    2020-02-15 21:25:56 0条评论
  • 事务圈
    事务圈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对于这件事我个人是这样看的,这可能与当时三国时代盛行“血统论”有关。

    中国历史上对做皇帝的人,是要看出身查血统的,诸葛亮身处的三国时代也应不例外。

    虽说在先前的大秦朝,已有人喊过一嗓子: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但三国时代的人们,从精英阶层到草根百姓还是相信血统。

    皇帝是天子---天的儿子,你要想当皇帝号令天下,那你得证明给大家看,你是天的儿子,这个证明是有难度地。

    要想证明我妈是我妈这不难,我们可以去医院验一下DNA就清楚了。可要证明谁是天的儿子这就难了,因为老天爷的DNA没地儿弄去,你总不能接几滴雨水去糊弄是吧?

    不过凡事都有变通的解决办法,论血统就是当时人们想出的一种验明做天子资格的变通方法。

    你要想当皇帝就得先跟当朝的皇族或是历史上的帝王家族搭上脉,说自己是谁谁的后人,所以特合适干皇帝这份活。

    就象西汉没有了要建东汉得找个姓刘的,北宋亡了起南宋得有个姓赵的,总之,要以血统来证明自己的合法性。

    如果诸葛亮要想当皇帝也不能例外,他必须要向天下证明自己的天子血统。

    这对诸葛亮来讲是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因为他的姓太不帮忙了,复姓诸葛,哪去搭呀?

    从三皇五帝夏商周到春秋战国,再到秦,好像没有姓诸葛的君王……所以,若论血统他无论如何都是不可以做皇帝的。

    诸葛亮是个审时度势的明白人儿,又是谦谦君子,他明白什么事情可为,什么不可为,他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做不可为的事情的。

    我想这可能就是为什么他不做皇帝的原因。

    不过呢,虽说诸葛亮没有想做皇帝的“非分之想”,但这并不等于诸葛亮没有想做一国之主的雄心。

    诸葛亮算是一个自恋的人,他对自己的胆识和才略还是蛮有自信的,这一点从他让刘备三顾茅庐才出山就可以看出来。所以,他要给自己争取一个尽可能大的人生舞台,使自己的才华发挥到极致。这就是具辅国之名,行主政之实。做那种朝纲独断,号令群臣的无冕之王。

    做无冕之王有两个条件必须具备:

    一是所选的傀儡皇帝必须根红苗壮,还认怂听话;

    二是那人手下不能有能人。

    那时诸多的“老大”里,刘备最符合这两个条件。

    他是大汉朝中山靖王之后,本人除了哭不会别的。手下悍将倒是有几个,可出色的文臣一个也没有。后来虽然来了一个雏凤先生,与诸葛先生平分秋色,可没多久也死了。

    与刘备相比,曹操就不一样了,他名声不好,血统也不正,而且颇为自负,难听下言。再说他手下文武能人云集,诸葛亮去了最多只能是平分秋色,绝对做不到独断朝纲。

    孙权虽比曹操弱,但也有像曹操那样类似的问题,所以,都不合适。这就是为什么诸葛亮放着曹操和孙权不选要选刘备。

    从后来的史实看,诸葛亮选刘备是选对了。

    刘老板根红苗正的出身,让他可以打出匡扶汉室的旗帜,这在当时绝对是政治正确的事情。其次,如前面所说,刘备除了哭没有别的能耐,所以整个蜀汉的国事都是听诸葛亮的安排。这样一来刘备其实就是一个傀儡皇帝,而诸葛亮才是真正的一国之主。

    所以说,诸葛亮名义上他没有做皇帝,但实际上除了没有名分庙号以外,他的感觉应该跟自己做了皇帝差不多。这就像普京当总理,上面虽然还有一个总统,可说到俄罗斯,大家还是会认为普京是那个国家的元首。

    那你觉得诸葛亮是做了皇帝呢,还是做了皇帝呢,还是做了皇帝呢?你懂得。

    最后我想说的是,诸葛亮做人是有操守的。虽然做了实际上的国主,但他并没有想过要篡位。老大没了,他又尽心尽力的辅佐老大的儿子,直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和他比起来,曹氏家族和司马家就显得很不够意思了。

    2020-02-15 13:49:15 0条评论
  • 循规蹈矩52
    循规蹈矩52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因为诸葛亮就没有想过出头,要不是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都不会出来帮助刘备成就大业

    2020-02-15 21:48:32 0条评论
  • 敬一禅茶
    敬一禅茶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已经大权独揽了还要当老大干嘛

    2020-02-15 18:53:42 0条评论
  • 黛珂紫苏
    黛珂紫苏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在诸葛的时代,人是以忠诚忠心为主的,在者,刘备三请诸葛亮又把诸葛亮拜为军帅,在刘备林终时,给诸葛亮交后事,一定时间,可以取而代之。诸葛亮的,智商情商逆商级高,后来成为刘备儿子的相父,所以诸葛亮是绿叶是最合适的

    2020-02-15 21:02:03 0条评论
  • 小方姐姐看世界
    小方姐姐看世界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因为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哇[奸笑][奸笑][奸笑]

    2020-02-15 20:39:00 0条评论
  • 直男建雪的疑惑
    直男建雪的疑惑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诸葛亮是玩转三国的神级大佬,在刘备去世之后,整个祖国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可能很多人会奇怪,诸葛亮那么强,为什么他不篡位呢?

    你是蜀汉重臣,刘备当初夺取西川时,你助过他一臂之力。因为这笔功劳刘备建国后,给了你足够的回报,你对此并不满足,还想更进一步成为一位重臣。

    但你知道自己不是创业元老,再想往上爬几乎不可能了。然而世事无常,随着孙刘联盟的破裂,蜀汉重臣接连下线。

    本来只是打助攻的你,很快被提拔为主力。在一个气氛阴沉的日子,内侍传你和诸葛亮入宫见驾。刘备不行了,传召你们是为了托孤

    交代后事时,刘备对诸葛亮说了一句话让你目瞪口呆,那句话是如果刘禅能辅佐,你就辅佐他,不然你就自立为帝。

    诸葛亮是蜀汉灵魂操盘手,也是刘备的头号心腹。刘备信任他多一些,你毫不奇怪也不嫉妒。但你怎么也想不到刘备,对他竟然那么信任。

    在刘备面前诸葛亮痛苦失声,发誓竭力辅佐刘禅至死方休。世上怎么有人接得起皇位的诱惑呢?

    诸葛亮发誓时,你觉得他虚伪透顶但你觉得他篡位的可能很小,不是他没有篡位的心而是没有穿的机会。

    此时蜀汉内部派系纷争人心惶惶,想投降造反的人一大把。外部强敌环视,北有曹魏虎视眈眈,东有孙吴磨牙允血,南有孟获兴风作浪。

    篡位?他诸葛亮还是先把蜀汉保住,在想篡位的事吧。你以为蜀汉就要完蛋了,但诸葛亮的能力强的吓人。

    主政后两年多,就平息内部派系之争,修好孙吴,征服孟获,震慑曹魏,把蜀汉救出泥潭。

    这两三年里诸葛亮对你很器重,安排你镇守东部边境,以防二五仔孙吴突然翻脸。按道理说蜀汉复兴是好事,但蜀汉复兴的时候你坐不住了,觉得离诸葛亮篡位不远了。

    为了试探诸葛亮你给朝廷上书,建议给他加九锡,加九锡是权臣篡位必走的一步。在你看来诸葛亮早就想加九锡,只是没人提出来。

    今天由你提出来诸葛亮就能顺着杆子往上爬,将来他篡位了,也好给你记大功。但诸葛亮驳回了你的提议。

    你对这个结果有点失落,但想想也不意外,权臣加九锡前,都会装模装样推辞一番,诸葛亮肯定也是如此。

    不久诸葛亮出兵北伐,请你出兵配合。你跟诸葛亮都是托孤重臣,现在你跟他还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如果他北伐成功,军功破天,你就没有跟他讨价还价的可能了。

    所以你按兵不动,要求诸葛亮先扩大你的辖区,但诸葛亮又一次驳回了你的提议,你以为他是故意压着你,从此对他怀恨在心。

    你幸灾乐祸觉得诸葛亮的失败就是你的成功,几个月后诸葛亮二次北伐,与曹魏打成平手,有过几个月曹魏转守为攻,面对汹汹赶来的敌军,诸葛亮请你出兵相助。

    而你却作壁上观还放出风声说,曹魏许诺给你高官厚禄,到时候让同意给你加官进爵,你才派遣援军。

    你以为这样给你的优待是怕你,但他只是想息事宁人不想让人知道托孤大臣不和。

    第四次北伐时诸葛亮亲自出征,安排你主持后方政务,让你督办粮草。这一次北伐虎虎生威,蜀军甚至干掉了曹魏名将张郃。

    可你关键时候掉链子,督办粮草出了问题,为推卸责任。你玩起了两面三刀的把戏,派手下对诸葛亮说粮草供应吃紧,陛下命令北伐军撤退。

    在刘禅面前,你说北伐军撤退是诸葛亮的主意,目的是诱敌深入。诸葛亮回国后,你对他样说粮食还很充裕,你怎么回来了。

    诸葛亮何等聪明,怎么会被这一点小伎俩蒙骗,他把你经手的文书一核对,马上就发现问题出在哪里。

    面对铁证你无话可说,放下这么大的罪,砍你脑袋都没话说,可诸葛亮只是把你贬为庶人。还派人安慰你,说你有才能一时糊涂才犯错误,只要诚心悔改,将来还能东山再起。

    在你眼里诸葛亮就是个老狐狸,说什么都不能信。三年后诸葛亮陨落五丈原。你以为他会效仿曹操,临终前扶持儿子掌管军府。

    但结果刷新你的三观,诸葛亮把权力全部上交朝廷,去世后家无余财,丝毫没有给子孙谋利。

    诸葛亮能力那么强,他为什么不篡位呢?这个问题困扰过你很多年,诸葛亮去之后你终于想明白了。

    诸葛亮不篡位的原因很简单,只是一般人难以相信。那就是他根本就没有篡位的想法,刘备给了他多大的信任,他就给了刘备多大的回报。

    当年他在白帝城发誓,为国鞠躬尽瘁,他真的做到了。你犯错被贬后,他安慰你的那些话也不是糊弄你,是真的想让你悔改。

    可你打心底怀疑他,觉得自己彻底出局了,辜负了他的苦心。多年以来你以己度人,觉得是人就会有私心,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但诸葛亮颠覆了你的认知,让你明白了,不是所有人都自私。诸葛亮是个伟人公正无私的人,也只有他那样的人才有不计前嫌启用你的可能。

    可世界上他那样的人太少了,不知道多少年才会有一个,懂了诸葛亮以后你悔恨交加,明白这一下是真的出局了。没过几天就郁郁而终。

    2023-01-02 17:54:40 0条评论
  • 抗疫之人
    抗疫之人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诸葛亮精通天文地理,但是社会经验缺乏,缺少管理能力,所以不适合做领导

    2020-02-15 19:56:42 0条评论
  • 浮笙13
    浮笙13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因为诸葛亮只会文不会武,怕别人服从不了他。

    2020-02-15 19:43:20 0条评论
  • 阿盛阅世界
    阿盛阅世界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他虽有才能,却没有民心

    2019-02-09 11:37:28 0条评论
  • 用户7020112740648
    用户7020112740648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因为诸葛亮有足够的自知之明,他明白自己不具有当老大的背景和实力。

    在汉末三国时期,哪一路诸侯都是名门巨阀之后,诸葛亮出身于草野,没有门阀背景,是无法聚拢谋士和猛将的。

    刘备手下还有很多能臣猛将,岂能让诸葛亮当老大?刘备托孤时说的话, 只是试探而已。

    还有,诸葛亮是一个管理型的人才,不是当老大的料,他事必亲躬,不敢放手让手下去做,哪能当好老大?

    当刘备驾崩之后,诸葛亮大权在握,成了蜀国事实上的老大,结果却搞的一团糟,屡次征伐曹魏,都无功而返,最后还死在五丈原,使得蜀国离灭亡不远了。这就是明证。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诸葛亮没有当老大的想法,他一直把篡汉的曹操视为汉贼,他自己怎么可能做篡权夺位的贼子呢?

    2020-02-15 20:15:48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