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诗词类文章内容相重相近,是不是有点浪费资源呢?
很多诗词类文章内容相重相近,是不是有点浪费资源呢?
-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干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是清朝被誊为“杨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写的,诗名叫《竹石》,赞美了扎根于岩土中的竹子坚韧不拨,高风亮节,不畏严霜寒风的可贵精神。同样是写竹子,我也曾作过一篇在今日头条发表了。我的才华当然比郑居士差的多。诗如下:“坦荡坚韧真君子,欺霜凌雪毫无惧。素有挺拨入云志,节节竹心总谦虚。”同样的写竹却各有特色。我在这首诗中赞美了竹子秀硕挺拨,昂扬向上,坚贞不屈而又谦谦君子的形象和赋于人的精神意向。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诗人陈毅同志,曾作过一首赞美松的好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歌颂赞扬了青松坚贞不屈,英勇顽强的精神。以物喻人,情真意切,真挚感人。无数战争年代的革命者,不都人人有此精神么!锲而不舍,敢于斗争。我当然也不敢跟陈毅同志去比。但我也曾写过一首赞美松的诗:“俊拨巍巍山上松,深深根扎岩土中。寒冬草木多枯败,犹自挺立御寒风。”也是赞美松的不严寒酷霜,不惧恶劣环境,仍积极向上,坚贞不屈的风格和精神。写的是松,实际是指人要学松,写的是竹,实际是让人学竹!同样的人,事,物不同的人去用诗词写,风格各异,诗风各异。就象是老师教学生,同样的教法,学生的成绩却干差万别情同一理。尚可网中,同一题问,回答者各有干秋,各不相同。同样是看一幅图写诗,图是一样的,但各人写的又是异彩纷呈。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各花入各眼,各人有各缘。一花独放不叫美,万紫干红才是春!
2018-03-15 12:58:30 -
记得一本杂志上总结了唐诗的共性:“田园有宅男,边塞多愤青,咏古伤不起,基友满别情”,大家笑一笑就行了。诗词类文章内容相重相近是事实,至于说有点浪费资源本人却不大苟同。
诗词类文章从内容上来说,无非就是田园,山水,送别,边塞,闺怨,怀古等一些内容,诗人们或怀才不遇,抒发悲愤之情;或惺惺相惜,离别时依依不舍;或尽情山水,享受自然风光;或描述社会,揭露制度的不合理。其中,有一些诗人,生存在相似的阶层,有着同等的社会体验,写出来的诗歌内容就会大致相同。
比如唐朝肃宗时的“大明宫论剑”,郭子仪收复了长安,平定了安史之乱,唐朝出现了一些中兴的气象。诗人们便开始赞赏盛唐气象,歌颂皇恩浩荡。乾元元年春,贾至一首《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引爆朝堂,引来王维,岑参,杜甫等大诗人争相附和,王维“”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岑参“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帐拥千官”,杜甫“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四人均描述了上朝堂时的宏达场面,内容是相同的,立意也是相同的,都在歌功颂德。人们只会羡慕大唐的景象不同凡响,而不会说内容重复,枯燥无味,浪费资源。
诗歌内容相近不可怕,相重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毫无创新,陈词滥调。记得一位哲人说过:“第一个用鲜花比喻美女的是天才,第二个是庸才,第三个就是大大的蠢材”,如果你画虎不成反类犬,西施不成反效颦,那就贻笑大方,浪费资源了。所以说诗歌内容可以相重相近,但是一定要写出新意来。
红楼梦中有一段宝钗论诗,就是说要善于创新,表达出来自己别出心裁的观点,同样是写王昭君,有怨恨和亲的,有埋怨画师的,有怨恨君王不能识别人才的,只有王安石和欧阳修善翻古意,勇于创新,王安石云“仪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欧阳修云“耳目所听尚如此,万里焉能制夷狄”。
综上所述,一些诗词确实内容相近相重,但是并不浪费资源,有些恰恰是一种创新,值得我们去学习。当你没有足够的才华时,就不要去轻易动笔。伟大如李白,站在黄鹤楼上,也只能哀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灏题诗在上头。”
2018-03-15 09:46:08 -
谢谢邀请。题主的意思大概是说在头条或问答中这类文章比较多,甚至出现"撞衫"现象吧。那么我就顺着这个意思,谈谈自己的看法。
有关诗词的文章的确不少,我梳理一下,这类文章主要集中在这么几个方面:一是诗词解读方面,包括古诗词和现代诗歌;二是对某个诗人的看法,譬如李白啊,海子啊;三是诗词诗歌的写作问题;四是诗人或诗歌事件,等等。你看,这些问题的解读往往都带有很强的个人色彩,"诗无达诂",一首诗可能就有多种解读,争鸣是最平常的事了,诗歌事件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所以,这类文章往往看似有相似的标题,但呈现的内容却又各不相同,甚至观点相左。
对于诗歌来说,这难道不是好事吗?这说明诗歌作为一种高雅的文学艺术,在读者的心目中还是有其崇高的地位,她高贵的血统始终没有改变。因为喜欢所以关注,因为喜欢才会参与,提问题的多,讨论的多,甚至批评吐槽的多,这对于诗歌的建设和发展是有好处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是文学繁荣的盛世景象,对于诗歌来说,我看,这一点做的还很不够。
"哀大莫于心死",如果诗歌真到了让人懒得看一眼说一句的地步,那才是诗歌诗人最可怜可悲的时候。
2018-03-15 15:49:16 -
谢悟空邀请。
很多诗词文章内容相重相近,怎么叫资源浪费呢,虽说相近,但不尽相同,表达的意境还是有细小差别的。举个例子吧,好多诗人都写过桃花的诗句,桃花也成了诗人某一方面的寄托,留给我们也是缤纷的色彩!一起来读几首关于桃花的诗词吧!
田园乐(唐)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绝句·漫兴(唐)杜甫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春思(唐)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竹枝词
(唐)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同样写桃花的诗词,表达的意境也不尽相同,就是诗人写这些桃花的诗词,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感受桃花的不同魅力,给单调的生活带来诗般享受。
所以说虽然诗词内容相同或相近,但也不会造成资源浪费!
你喜欢桃花吗?
欢迎关注并留言!
2018-03-17 21:52:18 -
对于该问题我觉得没必要深究。文章的内容相重相近是根据主题而言的,譬如说吟梅兰竹菊,自古至今文人墨客没有人不咏之。难道说都是在浪费资源吗?所谓创作的过程是各人感悟发挥的过程,哪怕是同一主题,仁者见仁,智者见者,各有自己的理解和炼词达意。总不会千篇一律吧?故该问题并不值得深究!浪费资源说更是一种无稽之谈!
2018-03-15 19:4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