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高原是何时沙漠化的?为什么?
蒙古高原是何时沙漠化的?为什么?
-
外蒙古沙漠化不严重,80%是草原,剩下是森林,耕地和戈壁。相对来说,内蒙古沙化较为严峻。
科学家认为,200万年以来,特别是几十万年以来的中、晚、更新世时期,中国西部地势不断上升,干燥气候区不断扩大。
戈壁由西部的嘎顺戈壁、准噶尔戈壁和外阿尔泰戈壁与中部和东部的东戈壁(即蒙古戈壁)以及南部的阿拉善沙漠组成。
内蒙古的沙漠化,原因有很多。人口密集造成的过度放牧、耕地开发、矿业开采等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熟悉中国历史就会知道,今天的内蒙古所在的地区,在古代被称为漠南,是一片不折不扣的草原牧场。由于和中央王朝的汉族之间隔着一道绵长雄伟的阴山,漠南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没有被汉化,保留了大量属于自己的文化和战争方式。双方经常会隔着阴山对望,并且在实力消长期互相攻伐。平坦的内蒙高原上难得有阴山这样的高山加上山南的黄河河曲使山南无论用于畜牧还是农耕都相当优越。
美国纽约的拉蒙特—多尔提地球科学研究所曾与蒙古国立大学合作,分析了蒙古中西部山脉中的红松标本,发现蒙古曾经有过一段异常的温暖期,而这个暖期正好和成吉思汗南下的时间相匹配。这其实很好理解,气温升高意味着空气中的饱和蒸汽压下降,空气无法携带充足的水分,也就会导致草原的退化,乃至沙漠化。草原上活不下去,就只能试图向外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了。
人类对此能够做的其实很有限,最多也就是限制放牧的规模,让草原植被的自然生长能够跟上人类消耗的速度。可自然的伟力并不是人类能够轻易抗争的。异常的热流是草原退化的一种原因,雪灾也可能是。汉武帝与匈奴的争夺进入白热化阶段时,也就是李广利远征大宛的那一年,蒙古高原上经历了一次罕见的雪灾,直接断了匈奴人的补给。饥饿的牛羊只能把剩下的草根都吃了勉强充饥。而这又导致了来年的草场退化。所以可以看到,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内蒙古高原上,沙进草退的事情是历史上的常态。只是,这种过程从未像今天一样明显和难以逆转。
现代内蒙古的沙漠化,其实有三个罪魁祸首:集中放牧、土地开荒和矿业开采。
从生态学上来看,人类主导的游牧经济体系其实是在模仿自然界的动植物之间的互动。食草动物在吃完了一片地区的草以后,会自动前往下一个水草丰美的地区进食、繁衍。由于移动并找到新的草场比刨出草根吃要轻松,而草根也会在来年为动物提供新的食物。除非万不得已,牛羊是不会把草斩尽杀绝的。游牧民族的“逐水草而栖”,其实是人类有组织地指挥动物完成这样的迁移。但如果人类对草原的承载力出现误判,圈养了过多动物或者始终在某一个地方集中放牧,那就会造成饥饿的动物吃掉了过多草场上的草,最终导致草场无法自行再生,沙漠在这个时候就会趁虚而入,永久地把植物的生存空间挤占掉。
从上世纪末开始,人们在呼伦贝尔草原上开辟了大量耕地,试图通过农业种植的方式改善草原的生产力,改良当地的经济结构。这个运动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在执行过程中明显高估了草原的农业承载能力。呼伦贝尔为代表的内蒙东部草原,位于半湿润草甸草原,看上去比中西部的半干旱乃至干旱草原要适合做耕地一些。但当地的地下土质主要是沙土,和南方湿润的烂泥地根本无法相比。用来种粮食,很快就会被榨干养分和地下水,从第三年开始就可能连种子都收不回来了。而由于供应植物生长的营养物质不足,退耕之后这里也长不出草,沙漠就很快入侵了。
矿业开发对草原的两件原罪分别是地表植被破坏和断水。在开挖地下矿产的过程中,人类免不了要挖开表面的土层和植被。如果这些矿坑只是简单回填而没有进行生态修复治理的话,指望草株自然生长到原来的水平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矿底本身就是巨大的污染源。
另一方面,由于矿产开发需要大量的水冲洗矿壁和产品,草原上的河流往往会被无节制地用到断流。草生命力再强,没有水也会快速枯竭,给沙地留下充足的扩张空间。
2020-02-15 16:02:20 -
《西北风的发源地》::
①沙漠化的地区一般人烟稠密,人为原因,过度开发造成。万里长城沿线的晋,陕,内蒙古,宁夏,甘肃六省区曾几何时乱垦草原,过度放牧造成个别地区的草原沙化。
以上这是中国内蒙古高原的情况!
②至于题主说的蒙古高原那就主要在“蒙古国”。但是那里的沙漠化一点也不严重!这是因为:
@蒙古高原地理位置使然。地处亚洲内陆,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地形地貌是平均海拔1600米的高原,高原上戈壁砾石,干旱草原,沙漠不多。
@世界最大的亚洲高气压中心即“蒙古高气压区"。在冬半年控制亚洲东部和太平洋西部,造成强劲的偏北风(西北风)。西北风从亚洲大陆吹向太平洋。空气中寒冷干燥。因外蒙古地处内陆,海上东南风吹不到这里。
@综上所述,蒙古高原的气候干旱是地理位置造成的!有戈壁,荒漠是正常现象,不足为奇!这也就是蒙古国人口只有200多万的原因!
2020-02-15 18:18:00 -
答,蒙古高原的沙化,与过渡放牧人口众多有关系,是人的数量超过蒙古高原的承载力,人的数量增多,势必造成的就是活动使自然收到损伤,尤其是汉武帝的征讨匈奴,大军过后,一片狼藉。原著民族的迁徙,带来的生产生活的,习惯的改变,对于自然是一种损坏。以后的屯垦戍边政策,也是土地沙化破坏土地自然生态。还有一切改变自然而然的活动增多势必造成自然恢复能力下降。沙化严重。
2020-02-15 21:26:12 -
几千年前黄河流域还有很多森林,农耕文明出现使大量森林被砍伐种植农作物,那时人口增加也开始建房炒房木材水资源消耗很大,造成水土流失环境破坏沙漠形成。沙尘暴吹啊吹,吹成了黄土高坡[抠鼻][惊呆][鼾睡][钱][吃瓜群众][呆无辜][再见]
2020-02-15 19:2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