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降低仔猪的断奶应激?
如何有效降低仔猪的断奶应激?
-
您好!发财马来解答。
仔猪护养不易,特别是断奶前后,如护理不周易发生应激腹泻等疾病。眼下在仔猪如此“金贵”情形下,如哪家场发生此类事情,甭提多懊恼。有道是纸上谈兵容易,现实养殖论剑不易。如何掌控好断奶应激呢?建议如下:
1.做好断奶前后饲养管理
早期优饲补料。有条件的规模猪场,可以在仔猪5-7天时早期优饲;一般的可以21天时补饲,补饲前让乳猪先学会喝水。乳猪料选用适口性好、易消化吸收且营养全面的,饲喂少量多餐。
逐步断奶。为了让仔猪慢慢适应独立生活能力习性,要在即将断奶的1周左右,逐步减少哺乳次数及母子接触时间。
断奶选择。
一般都在仔猪28日龄时一次性断奶,断奶时体重力争达到7.5-8.0公斤/头;有条件的21日龄时断奶,断奶时采取留仔不留母方案。
断奶后初期保持“三不变”:饲养环境不变、饲料饲喂品牌不变及饲养人员及制度不变。随后待仔猪适应环境后逐渐三改变。2.做好环境卫生与温湿度调控,让仔猪远离疾病袭扰
环境应激是猪只百病之源,做好圈舍环境卫生,地面保持干净干燥,建议地面铺垫漏缝塑料板。同时防止猪只喝脏水及采食污染的乳猪料;并合理卫生消毒,防止打破仔猪群免疫平衡。
预防仔猪热冷应激,做好防暑降温与防寒保暖工作。仔猪由于弱小,体温调节能力差强人意、消化机能不完善等,栏舍温度一般25-28℃为宜,湿度60-70%为宜。
3.做好防疫保健,建议母仔同步
现在仔猪护养不易,尤其是当下疫情影响下,做好仔猪防疫保健显得尤为关键,重点是猪瘟、伪狂犬、口蹄疫等。诸如以往的部分母猪饲养场,因种种原因造成伪狂犬免疫失败,最终猪场损失惨重,其教训令人印象深刻。
小结:仔猪护养是个系统工作,每个环节看似虽小或不重要。但仔猪护养不易,应循序渐进做好每一点一滴。唯有如此方能收益自如,且养且努力……
2019-9-2
2019-09-02 09:03:59 -
如何有效的降低仔猪的断奶应激,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早递料,这是重中之重!我本身就是做饲料的,早点递食有助于仔猪肠道改善,促进肠绒毛的吸收,减少因奶质的变化引起的腹泻!不可用纯颗粒全价料引诱,最好是全奶粉或者半粉半粒教槽料进行诱食,建议7日诱食,无条件的话可以15日诱食,万万不可满月突然分圈诱食!
其次,仔猪早去势,现在大多数养殖户习惯满月去势,其实如果仔猪15日左右去势能最大程度的降低断奶时的应激,早点去势也有利于刀口的快速愈合,如果断奶时去势极容易造成仔猪食欲不振腹泻甚至死亡!
最后,早断奶,我们都知道母猪的奶最佳时期是23日之前,过了这个时期母猪奶质差,仔猪如果没有成功诱食,会用尽全力去吸奶,吸出的奶中含有大量膘油,极容易造成腹泻,之所以大部分养殖户都会出现后期仔猪腹泻的情况也是因为如此!建议25日断奶更有利于仔猪健康!
综上所述,我认为早诱食!早去势!早断奶!才能最大程度上减少仔猪的应激死亡,科学管理,及时发现病猪,控制母猪采食量,全方位做好仔猪疫苗程序都是减少仔猪应激的必要因素!
回答不全面,望其他网友补充!谢谢!祝你成功!
2019-09-02 07:47:41 -
给仔猪的初生及时断奶,增加仔猪的食量,这是重要环节,在这期间应加强管理,做好猪舍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处理好母猪的奶头消毒,教糟期间适当加入葡萄糖或红糖猪料,使它们粗壮成长!
2019-09-02 07:29:24 -
刚断奶的仔猪会经历与生产实践相关的营养、心理和环境变化,包括日粮变化、与母猪分离、混群、转移/运输和(或)温度和空气质量参数的变化。这些都是强烈的应激源,并且通常同时发生,不仅会导致断奶后采食量和生长速度降低,而且会对胃肠道的结构和功能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时常导致断奶后仔猪发生腹泻等肠胃疾病。
为了帮助仔猪尽可能顺利地从哺乳期环境过渡到断奶后环境,需要解决的主要因素包括:
· 物理环境(例如,适当的消毒和干燥程序,不要突然改变仔猪圈舍环境)
· 温度(和断奶前温度相差不大)
· 营养和饲料过渡(例如,断奶前熟悉饲料、采用猪知乐优+方案或在饲料中添加益优能,属于复合型营养剂,缓解断奶应激,改善肠道功能,防治腹泻)
· 合理的分群(例如,正确的饲养密度)
· 健康管理(例如,观察健康状况不佳的仔猪,做出适当的防治措施)
。
应激引起的胃肠道紊乱,包括肠神经系统的高兴奋性、炎症细胞的激活和释放、胃肠道通透性增加或腹泻。事实上,对“肠-脑轴”的研究表明,应激对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之间的信号可能产生深远影响,这暗示胃肠道结构与功能、肠神经和粘膜免疫系统以及微生物之间的密切关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减轻保育期健康问题和疾病的工具变得越来越有限,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猪场延长其平均断奶日龄,以使胃肠道更成熟和功能更强大,这有助于断奶后的过渡。只有采用多种手段尽可能的降低仔猪的应激反应,才能平稳过渡。
2023-03-22 12:50:04 -
小猪断奶后应激会影响小猪的正常生长,严重者会激发其他疾病,比如断奶拉稀,圆环病毒等症状。
咱们首先认识一下,断奶应激综合症,断奶应激综合症是体现在小猪断奶后的一种正常表现,往往因为应激而造成僵猪,大家同时也知道出生定乾坤,断奶决胜负。所以说断奶时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日子!
第一点在小猪出生后七日龄可以直接把小猪的开口料用温水拌一下,然后放到小猪能够玩耍的地方,因为开口料跟奶水的气味有所相同,所以说小猪会过去吃开口料,刚开始只会闻气味,通过气味的识别也对开口料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小猪在出生14日龄后,由于小猪的体重和抗病能力逐渐增强,这个时候可以喂小猪1/3营养型的开口料,这样做的好处也解决了,母猪奶水不足的问题,保障了小猪一个健康营养。
在28日龄断奶后,小猪由于提前识别了开口料,即使断奶后也不会造成拉稀,腹泻,不吃食等其它症状。同时提醒养猪的断奶后水里一定要加上天然VC,电解多维,预应激。如果说以上的分享对你有用,希望大家及时的转发朋友圈,谢谢
2019-11-19 14:09:22 -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弄清楚小猪为什么应激,反应,所谓的应激反应就是仔猪断奶时,由于突然要改吃饲料,往往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导致食欲下降,体质变弱,免疫力下降等等,因此这也成了仔猪死亡率较高的时期,为了减少和防止这种情况,必须做好仔猪断奶的引导和管理工作,那么具体要做好哪些事项呢?下面就为大家带来介绍。
一、诱导仔猪及早吃饲料,适时断奶。
①一般于产后的第7日起开始诱食,选择适口性好的粒料,在此期间,注意做好仔猪的补铁;②适时断奶,一般于产后21至28日龄断奶,具体何时断奶决定于仔猪断奶时的天气情况、猪仔体重和健康状况;③选择适当的断奶方法,通常选择一次断奶法,需注意的是断奶后一个星期的小猪所处的环境应保持与断奶前的环境相同,以防小猪情绪不安;④保持断奶后猪仔采食的饲料与诱食时的饲料一致。
二、选择合理的采食方式与食粮,提高仔猪的整齐度。
①选择天然优质的诱食剂,有助于刺激仔猪食欲,大大增加仔猪的采食水平;②在饲料中合理添加可以直接吸收的葡萄糖及适口性好的蔗糖,有效地提高断奶仔猪抗应激的能力,以提高仔猪消化能力,促进生长;③所有保育舍应实行全进全出;④使同一保育舍内猪群的日龄相差必须在1周内。
三、帮助仔猪改善消化系统,调节肠道菌群的平衡,防止下痢。
①建立合理的饲养管理制度,对断奶后一星期内仔猪采取少量多餐的饲喂方式,保证猪仔吮吸到充足干净的水,一个星期后逐渐进行自由采食;②合理的保育舍设计,要求舍内通风、宽敞明亮,配之以宽敞的食糟、安置适当的饮水器;③理想的居住环境,要求保育舍干净、无异味;④预防下痢,提高饲料利用率,可在全价饲料中添加10%含量的硫酸抗敌素预混剂400克;或用硫酸抗敌素与杆菌肽锌按1:5的比例配合使用。
四、帮助仔猪提高应激力,建立完善的免疫系统。
①减少应激,培训仔猪养成定点拉屎尿、定时采食、不怕人的习性;②力求断奶仔猪的母亲有稳定的免疫力,这样才使断奶的仔猪状况良好;③合理安排免疫注射,减少应激,对有病的仔猪及时捡出另置一栏加以精心治疗;④投放颜色鲜艳的“玩具”以减少猪咬尾症的发生。
以上就是减少仔猪断奶时死亡率的方法,在给仔猪断奶时一定要注意观察其表现,如果应激反应太大甚至威胁到其生存,可以适当延长哺乳期,以仔猪的存活为第一要务。
2019-11-05 17:16:22 -
一、诱导仔猪及早吃饲料,适时断奶。 ①给初生仔猪及时教槽,以增加仔猪采食量和提高断奶体重。一般于产后的第7日起开始诱食,选择适口性好的粒料,在此期间,注意做好仔猪的补铁;②适时断奶,一般于产后21天龄至28天龄断奶,具体何时断奶决定于仔猪断奶时的天气情况、猪仔体重和健康状况;③选择适当的断奶方法,通常选择一次断奶法,需注意的是断奶后一个星期的小猪所处的环境应保持与断奶前的环境相同,以防小猪情绪不安;④保持断奶后猪仔采食的饲料与诱食时的饲料一致。 二、选择合理的采食方式与食粮,提高仔猪的整齐度。 ①选择天然优质的诱食剂,有助于刺激仔猪食欲,大大增加仔猪的采食水平;②在饲料中合理添加可以直接吸收的葡萄糖及适口性好的蔗糖,有效地提高断奶仔猪抗应激的能力,以提高仔猪消化能力,促进生长;③所有保育舍应实行全进全出;④使同一保育舍内猪群的日龄相差必须在1周内。 三、帮助仔猪改善消化系统,调节肠道菌群的平衡,防止下痢。 ①建立合理的饲养管理制度,对断奶后一星期内仔猪采取少量多餐的饲喂方式,保证猪仔吮吸到充足干净的水,一个星期后逐渐进行自由采食;②合理的保育舍设计,要求舍内通风、宽敞明亮,配之以宽敞的食糟、安置适当的饮水器;③理想的居住环境,要求保育舍干净、无异味;④预防下痢,提高饲料利用率,可在全价饲料中添加10%含量的硫酸抗敌素预混剂400克;或用硫酸抗敌素与杆菌肽锌按1:5的比例配合使用。 四、帮助仔猪提高应激力,建立完善的免疫系统。 ①减少应激,培训仔猪养成定点拉屎尿、定时采食、不怕人的习性;②力求断奶仔猪的母亲有稳定的免疫力,这样才使断奶的仔猪状况良好;③合理安排免疫注射,减少应激,对有病的仔猪及时捡出另置一栏加以精心治疗;④投放颜色鲜艳的“玩具”以减少猪咬尾症的发生。
2019-09-01 23:27:21 -
我们这边的做法就是等小猪饿了就喂一点饲料,把母猪赶到别的猪栏,等小猪吃了一点后再把母猪赶回来,前面少吃一点,后面慢慢增加饲料
2019-11-05 19:55:56 -
断奶仔猪如何稳渡“断奶关”?手把手教你
随着猪场产能提高需求的不断增长,在此疫情和行情下,保证断奶仔猪的成活率和健康度越来越被猪场重视。自繁自养的的猪场如此,放养仔猪的猪场同样面临断奶仔猪难养的问题。过好仔猪断奶关,使得仔猪处于最佳的健康度和合适的长速成为猪场的重中之重,根据仔猪的生理特点有效控制断奶应激是保育前期的工作重心。
什么是断奶应激?仔猪断奶的时候到底经历了什么?只有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了,站在猪的角度考虑问题才能找到合适的方法。
所谓断奶应激是指仔猪由产房转入保育舍,随着饲养方式和环境的改变对仔猪正常生理形成的应激反应。只要仔猪经历断奶过程,断奶应激是不可避免的。那断奶应激包括哪些方面?仔猪断奶时对其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饲养环境、病原感染压力、饲料变化、母子分离和并窝带来的应激。断奶应激包含四重应激——免疫应激、环境应激、饲料应激、心理应激,这四重应激导致的结果是仔猪体内皮质醇浓度快速升高(一般升高3倍以上)。这种应激反应产物快速大量的升高,从而带来一系列影响。
皮质醇是一种应对压力的调节激素,短期分泌会造成葡萄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加速分解,长期的皮质醇浓度升高会对肠道免疫系统和全身免疫系统产生抑制作用。受四重应激的影响,仔猪首当其冲的损伤出现在肠道。在高浓度皮质醇和干性饲料的双重作用下,肠绒毛剧烈缩短,隐窝深度增加。在肠道出现损伤之后,饲料消化率下降,仔猪会出现短暂的腹泻,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猪场断奶后出现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一旦肠道出现损伤之后,肠道屏障被破坏,肠道微生物如乳酸菌、双歧杆菌大量减少,而败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梭菌等会趁虚而入,引发疾病。同时肠道损伤使得仔猪消化吸收能力下降,仔猪出现掉膘和负增长。整个掉膘时间持续5-7天,严重的猪场这段时期的掉膘总重可达400-600克,管理好的猪场也不可避免的出现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的下降。
另一方面,断奶应激会造成免疫抑制,这是皮质醇的特性。肠道屏障出现损伤后,大量致病菌趁虚而入,引发机体免疫系统剧烈应答,但在皮质醇的抑制下,免疫系统效率低下,正如发动机的功率下降。机体作为回应需要生成更多的免疫细胞,这在正常情况下是有利的,但蓝耳病毒和圆环病毒,这两种依赖免疫细胞增殖的病毒反而加剧了免疫系统的损伤,一旦呼吸道致病菌侵入,发病过程长且难以控制。
(断奶应激严重的仔猪,肠壁变薄,肠粘膜容易脱落)
综上所述,断奶带来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肠道损伤——消化吸收问题;免疫抑制——抗病力下降。抓住这两点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能够最大程度的缓解应激,从而使仔猪安全度过断奶关。
山东龙昌针对仔猪断奶特点,针对性的提出断奶应激解决方案:龙昌胆汁酸+杜仲提取物。通过胆汁酸维护肠绒毛完整性,胆汁酸可以有效促进胰脂肪酶和胰蛋白质酶的活性,提高饲料消化吸收利用率,解决腹泻掉膘问题。
通过实验发现,哺乳母猪按照500g/吨哺乳料添加胆汁酸,同时断奶仔猪断奶前3天补充胆汁酸可以有效降低断奶仔猪血清皮质醇含量,从而缓解仔猪断奶应激损伤。而杜仲提取物中高含量绿原酸和杜仲多糖可以有效发挥抗应激(效果优于VC和VE)、抗病毒和提高免疫力作用,解决仔猪免疫抑制,提高抗病力,对保育阶段提高长速具有积极的意义,建议添加量200克/吨。双管齐下,针对性的解决仔猪断奶应激。
2019-12-25 15:09:26 -
保育猪一直是猪场生产中的重点和难点,因为保育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我们常说保育是放大器,既能够将好的结果放大数倍,也可以将坏的结果放大数倍,并且这种结果的影响会一直持续到出栏!
如果保育阶段的猪群快速生长、健康均匀稳定,那么猪场就能用较小的投入得到非常理想的产出。保育—出栏是占用养猪当中饲养成本最大的阶段,保育猪的基础打得好,后期育肥阶段不但料肉比低,而且猪群健康稳定,省心!
尤其是在当前疫病压力大的情况下,保育猪群健康、稳定、快速生长,不仅降低猪场风险,并且能够在后期提前达到出栏体重,减少猪群在猪场中的饲养时间,早日落袋为安,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实际生产中,保育猪由于受到断奶应激影响,往往表现出一系列问题:
1、长期腹泻、粪便不成形,粪便中含有消化不完全的饲料!
2、断奶采食量不足、仔猪体重逆生长,给仔猪的后续生长带来诸多问题!
3、进行性消瘦、炸毛、呼吸困难、皮肤苍白、贫血、关节肿大、淋巴结肿大等!
4、仔猪均匀度变差,严重的还会转变为僵猪,成为猪场疫病爆发的不安定因素!
这些问题的根源都在是由于仔猪的断奶应激!
断奶是仔猪一生经历最严重的一次应激,断奶应激主要是由免疫、饲料、心理、环境四方面的因素造成。
断奶应激可引起仔猪肠道、免疫、行为的变化,导致仔猪体内自由基增多,同时为对抗应激,体内激素分泌发生变化,加速新陈代谢,物质分解合成。降低断奶应激,让断奶仔猪快速适应,减少断奶应激对仔猪的不良影响,有利于保障保育猪健康稳定。
与此同时,断奶后一周内各种消化酶活性降低到断奶前的三分之一,仔猪在一段时间的饥饿后进食过多饲料时,饲料将以未被消化的形式自由进入十二指肠,未消化的营养素成为病原菌生长的底物,引起肠道菌群紊乱,造成肠道炎症。断奶后仔猪肠道形态发生变化,绒毛萎缩导致饲料消化率下降,排水样粪便,这也是仔猪断奶后1~2周期间消化不良、生长受抑的重要原因。
并且肠腔内上皮细胞的紧密连接是保护仔猪免受有害微生物、霉菌、细菌内毒素、饲料抗原的侵害。一旦这些肠道屏障被破坏,便提高了毒素、细菌、饲料抗原的对肠道上皮细胞内渗透,导致肠道发炎、吸收障碍、腹泻及降低仔猪的日增重。
因此要真正实现保育猪的健康稳定,用保肝护胆、助消化、提高免疫力、促进生长的组合方案能够更加直接、全面、有效的根本上解决问题!
建议方案:
案例
石家庄辛集市规模猪场李老板,断奶保育猪消瘦、炸毛、生长缓慢,粪便中有未消化完全的饲料颗粒,饲料中添加龙昌胆汁酸1kg/吨+杜仲叶提取物400g/吨,使用15天左右,仔猪消瘦炸毛症状缓解,皮毛发红,采食量增加!
该方案持续使用,猪群生长速度明显提高!
胆汁酸既是消化液也是排泄液,本身就是肝脏合成的胆汁的主要成分,具有与自身分泌的胆汁完全一致的生理功能。
保育猪由于断奶应激、自身内脏发育不完善、化药副作用、细菌病毒产生内毒素、疫苗免疫带来机体负担等因素,肝脏负担加重,极易受到损伤,导致胆汁分泌不足,引起消化吸收问题以及毒素蓄积!
外源性的添加胆汁酸可以直接弥补由于肝脏功能障碍导致的胆汁不足,到达降低毒素蓄积,保护肝胆健康,同时促进猪只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从而达到一举两得目的,保障了猪群能够健康、稳定的快速生长!
原理分析:
胆汁酸由肝脏合成分泌,既是排泄液也是消化液。
肝胆系统与肠道通过胆汁酸的肝肠循环互相影响!
肝脏经胆道将胆汁酸和抗菌分子(初级胆汁酸、IgA和血管生成素)输送到肠腔,控制细菌过度生长,维持肠道菌群平衡,肝脏产物(胆汁酸)调控肠道菌群组成和保护肠道屏障完整性。
肠道细菌能将肝脏排入肠道的初级胆汁酸转变为次级胆汁酸,进而使95%的胆汁酸能够被肠壁重吸收,使有限的胆汁酸重复利用,促进脂类的消化与吸收。返回到肝的胆汁酸还可刺激胆汁的分泌,畅通胆道,消除霉菌毒素、细菌内毒素等有害物质,从而起到保肝护胆的作用。因此此外,肠道菌群紊乱、炎症反应会直接影响肝脏功能,造成胆汁酸不足,进一步削弱仔猪对饲料的消化吸收利用与转化!
幸福100——抗应激、抗病毒,提高免疫力
三大主要成分:绿原酸、杜仲黄酮、杜仲多糖,通过抑制细菌、病毒在猪体内的繁殖速度,激活特异性免疫细胞,提高免疫力与抗病力,提高猪群生产性能。三大成分都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明显提高猪群的抗应激能力!
2019-12-18 15:42:10 -
仔猪断奶应激,主要要调整好适应过程,仔猪出生七日龄,选择较好的教糟料拌成糊状,加入适量的葡萄糖,抹在母猪的乳头上,一星期左右,开食前先用教糟料加入一定比例的优质仔猪料(教糟料加入仔猪科要先少后多,最后完全用仔猪饲料,最少有一星期的过渡期,期间要注意保暖,预防小猪拉稀,小猪怕拉稀,大猪怕咳嗽。)给仔猪先吃十几分钟(这个时间每天延长几分钟),再给它吃奶,逐渐过渡。一般视情况在二十到二十六日龄就可平稳安全的断奶,而且仔猪基本上没有大的应激反应。
2019-09-02 06:26:23 -
一周年开始诱导仔猪吃食,养猪后不简段的隔离一下。饮水添加一些电解多维控制应激反应。
2019-11-05 16:3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