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邬思道为什么会甘心替胤禛出谋献策?

spider 全部 1035

《雍正王朝》邬思道为什么会甘心替胤禛出谋献策?

回复

共10条回复 我来回复
  • 宋安之
    宋安之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雍正王朝世界之中,邬先生属于是bug式的存在。

    邬先生在辅佐雍正之初,当时九子夺嫡之中,论身份尊贵,雍正不如太子。论满朝势力,雍正不如贤王老八,更是在名声上被老八甩了十条街。甚至还不如老三,最起码有一批读书人支持。

    以邬先生之才为什么偏偏选择了当时的冷门人选呢,还是如此不遗余力的出谋划策呢?

    因为很简单,于私来说,雍正是他的救命恩人,难道不应该报答雍正嘛。于公来说邬先生有着济世安民之心,而雍正为国为民正好符合他的理想,可以实现他的理想,所以邬先生自然是为了理想不遗余力的为雍正出谋划策。

    下面宋安之来具体说说。

    一、雍正对于邬先生的救命之恩

    邬先生在雍正王朝世界之中的来历很是神秘。

    按照剧情的交代,应该是邬先生早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大才子,本来科举有望,却因为科举上的不公,写了一篇犀利的文章指责讽刺朝廷,最后被打入死牢。

    在死牢几年,邬先生因此落下了病根,成为了一个瘸子。

    而老四通过邬先生那篇文章感觉这是一个有才华的人,所以将死牢之中的邬先生救了出来。交由年羹尧照顾,然后下江南赈灾时,将邬先生带回北京府邸。

    可见雍正对于邬先生是有着救命之恩的,虽然邬先生这个人当年面对不公平之事就敢犀利的批评当下,颇有一些不怕死的意思。但毕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雍正不管出于什么目地,总是救了他,其他不说,总是要报答的。


    二、邬先生的鸿鹄之志

    一部雍正王朝电视剧,不知多少权力的游戏。

    为了权力的世袭,上书房首席大臣佟国维甚至不惜授意自己的侄子隆科多出卖自己。(来自宋安之独家原创)以换来自己下台以后,侄子坐稳九门提督的位置,以保证佟氏家族的长盛不衰。

    为了权力之争,几位皇子身为天潢贵胄是勾心斗角的。康熙为了坐稳皇位,避免被儿子加害,也是苦心积虑的。

    其他小人物为了权力也是打破了头来往上爬。

    而邬先生就是一个格格不入的另类。

    早年面对不公平之事,不惜放弃大好前途,来大闹一场,说明邬先生这个人已经不再局限于钱财权力上面了。

    邬先生的目标是济世安民,为了天下苍生着想。

    雍正登基以后,邬先生对送别的老十三就说的很明白,意思是抱着为天下苍生的心愿才心甘情愿辅佐雍正的,如今心愿达成了,并没有什么遗憾的。

    当时放眼朝廷,太子是个外强中干的绣花枕头,眼里那有百姓。老八空有贤王的名头,也不过是卖弄虚名的伪君子罢了。其他皇子为了夺嫡也是勾心斗角的,眼里没有百姓没有国家。就像康熙说的那样,大家都认为国家是他一个人的了。

    而雍正是当时诸位皇子里面唯一一个办实事的人,可以说为国为民,是真正看清楚“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大道理的人。

    所以说雍正这样的人,是当时最符合实现邬先生济世安民的理想人选。

    为了理想邬先生自然是不遗余力的辅佐雍正了。


    三、雍正对于邬先生的待遇

    邬先生再神机妙算,他也是一个读书人。

    读书人好什么,当然是好面子,尤其是邬先生成为瘸子以后,自尊心肯定强烈。

    而雍正可以说是真正做到了礼贤下士,第一次见邬先生,就对邬先生行了一个仅次于跪拜的大礼,可把邬先生感动坏了。

    之后雍正不敢说对邬先生言听计从也是差不多了,有什么事都要询问邬先生。(来自宋安之独家原创)逢年过节的也是叫上老十三陪邬先生喝点小酒啥的。

    老四对于邬先生这个残疾的刑余之人可谓是超规格对待了。

    放其他皇子哪里,先不说他们能不能看出来邬先生的大才,就算知道了,能真正的做到礼贤下士吗,真正做到知人善用吗,恐怕是不能。

    而且邬先生这么聪明的人难道看不到这一点吗,肯定可以看到的。

    所以对于邬先生来说,比起其他皇子哪里,雍正哪里是最适合他发挥的地方,而且于私雍正对他有救命之恩,于公雍正是为国为民符合他的济世安民的理想,自然是不遗余力的为雍正出谋划策了。

    第116期雍正王朝分析到此为止!下期再见!

    谢谢观看,觉得分析的还可以就点个关注呗~

    2018-08-14 20:05:44 0条评论
  • 率真生活家gX
    率真生活家gX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主要是剧情安排

    根据我了解历史雍正身边并无此人, 很可能是雍正的另一面演绎成一个人物。

    按剧中安排乌思道神人也,揣摩康熙和雍正的心思简直是神了,剧中安排嘛,反而八爷的老师佟国维就逊色不少了。

    2018-08-16 15:44:52 0条评论
  • 率真生活家gX
    率真生活家gX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主要是剧情安排

    根据我了解历史雍正身边并无此人, 很可能是雍正的另一面演绎成一个人物。

    按剧中安排乌思道神人也,揣摩康熙和雍正的心思简直是神了,剧中安排嘛,反而八爷的老师佟国维就逊色不少了。

    2018-08-16 15:44:52 0条评论
  • 医学那些事
    医学那些事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不为名利,只为展平生志,为国家出一份力。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读书人的志向。邬先生乃一残废人,又为罪人不能出仕,只能作为幕僚,出谋划策实现其治国平天下之志。

    2018-08-16 17:55:16 0条评论
  • 青年史学家
    青年史学家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雍正王朝》全剧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雍正争夺皇位,第二部分是雍正即位后治理国家的事情,在雍正帝争夺皇位阶段,邬思道绝对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他的每一次决定都帮助雍正向皇位迈进一步,绝对算是雍正皇帝的首席谋士!

    作为一个顶级谋士,邬思道为什么会舍生忘死地为雍正皇帝服务呢?况且在九子夺嫡的时候,雍正只是一个没有胜算的皇子而已,这就得看一下几个原因了:

    第一个原因就是雍正慧眼识人,邬思道为了报恩所以辅佐雍正

    邬思道最早出现在电视剧中,是雍正皇帝去江南筹款赈灾的时候委托年羹尧保护的人,邬思道那个时候犯事入狱,一直不被世人看好,但是雍正皇帝慧眼识英才,不仅将邬思道保护起来,还让邬思道担任自己儿子的老师,真可谓是知遇之恩!

    第二个原因就是邬思道认为雍正帝大有可为,可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俗话说得好,“士为知己者死”,雍正皇帝就是邬思道的知己,放眼当时的众位皇子,只有四皇子雍正是一位务实、扎实的皇子,其他皇子只为了皇位相互尔虞我诈,邬思道是一个有政治抱负的读书人,他来辅佐雍正可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第三个原因就是年羹尧的妹妹年秋月

    在电视剧中,邬思道与年秋月两情相悦,但是后来出于控制年羹尧的需要,雍正皇帝将年秋月纳为妾,但是在纳妾之前,邬思道的内心与年秋月是相互依托,所以儿女情长也是牵制邬思道的一个重要原因!

    2018-10-10 10:04:36 0条评论
  • 青年史学家
    青年史学家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雍正王朝》全剧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雍正争夺皇位,第二部分是雍正即位后治理国家的事情,在雍正帝争夺皇位阶段,邬思道绝对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他的每一次决定都帮助雍正向皇位迈进一步,绝对算是雍正皇帝的首席谋士!


    作为一个顶级谋士,邬思道为什么会舍生忘死地为雍正皇帝服务呢?况且在九子夺嫡的时候,雍正只是一个没有胜算的皇子而已,这就得看一下几个原因了:

    第一个原因就是雍正慧眼识人,邬思道为了报恩所以辅佐雍正

    邬思道最早出现在电视剧中,是雍正皇帝去江南筹款赈灾的时候委托年羹尧保护的人,邬思道那个时候犯事入狱,一直不被世人看好,但是雍正皇帝慧眼识英才,不仅将邬思道保护起来,还让邬思道担任自己儿子的老师,真可谓是知遇之恩!


    第二个原因就是邬思道认为雍正帝大有可为,可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俗话说得好,“士为知己者死”,雍正皇帝就是邬思道的知己,放眼当时的众位皇子,只有四皇子雍正是一位务实、扎实的皇子,其他皇子只为了皇位相互尔虞我诈,邬思道是一个有政治抱负的读书人,他来辅佐雍正可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第三个原因就是年羹尧的妹妹年秋月

    在电视剧中,邬思道与年秋月两情相悦,但是后来出于控制年羹尧的需要,雍正皇帝将年秋月纳为妾,但是在纳妾之前,邬思道的内心与年秋月是相互依托,所以儿女情长也是牵制邬思道的一个重要原因!

    2018-10-10 10:04:36 0条评论
  • 达摩说
    达摩说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邬思道离开北京时,在与十三爷胤祥的对话之中,他说道:

    “我是抱着为天下苍生的心愿来辅佐四爷的,如今心愿得偿,夫复何求?”



    虽然邬思道此时已被胤禛扫地出门,但不得不说,这话肯定是他的真心话,因为在康熙帝诸子之中,只有四爷胤禛继位,才能够使这千疮百孔的虚假“盛世”起死回生。

    可以肯定的说,邬思道是一个见识卓绝的读书人,否则当年他也不会写出那样一篇文章,还带人大闹贡院,以至成为钦犯,流亡四海,孑然一身。如果说他安安稳稳地读书考试,以他的才华,区区一篇八股文又怎么难住他?到时鲤鱼跃龙门,顶戴蟒袍加身,封妻荫子,名利双收,岂不更好?所以,他不是一个利欲熏心的读书人,他所思所想所做,无不是为了天下为了国家为了小民百姓。

    就在邬思道被四爷的人秘密接回北京时,他不可能不知道,四爷胤禛当时为了黄河大水,一路风尘仆仆,募集善款,修河赈灾,得罪了大量的官员和富户,却赢得了天下小民百姓的爱戴。所以民间流传起了一段顺口溜: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四爷叫回话。

    天不惊地不惊,就怕四爷调回京。

    正因为邬思道心中抱定了为天下苍生造福的愿望,想必当他看到一身正气四爷胤禛时,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不惜得罪权贵也要伸张正义的自己,自然一见如故。而当他听到四爷能将自己的文章倒背如流时,他更是大为震动,确信这就是自己要辅佐的那位明主,于是才下定决心以胤禛家西席先生的身份留下,帮助四爷夺取大位,以造福天下苍生。



    其实纵观历史,好的读书人是最容易被感动的一类人,他们没有私心,故无需金银财宝,高官厚禄,他们只要对方的一颗真心,便会将身家性命都搭上,士为知己者死,就像歌里唱的那样:

    确认过眼神,我遇上对的人。

    2018-08-14 07:49:20 0条评论
  • NLP成长中的自己
    NLP成长中的自己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这跟我的十六型人格里的INTP性格应该比较像,就是出谋划策,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被人认可,这个是最爽的,不一定是去当官有多少权利,那样活着太累,当时也太险恶,反倒不如当一个谋士更有成就感。

    2018-08-12 18:47:41 0条评论
  • 老鬼射手
    老鬼射手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电视剧里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就是只有雍正继位才能对革除弊政,为天下百姓某福祉。但我个人为,还有就是只有雍正和十三爷比较把他当回事,一是有知遇之恩,二是要想摆脱钦犯身份,他别无选择。

    2018-08-12 16:38:18 0条评论
  • 达摩说
    达摩说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邬思道离开北京时,在与十三爷胤祥的对话之中,他说道:

    “我是抱着为天下苍生的心愿来辅佐四爷的,如今心愿得偿,夫复何求?”

    虽然邬思道此时已被胤禛扫地出门,但不得不说,这话肯定是他的真心话,因为在康熙帝诸子之中,只有四爷胤禛继位,才能够使这千疮百孔的虚假“盛世”起死回生。

    可以肯定的说,邬思道是一个见识卓绝的读书人,否则当年他也不会写出那样一篇文章,还带人大闹贡院,以至成为钦犯,流亡四海,孑然一身。如果说他安安稳稳地读书考试,以他的才华,区区一篇八股文又怎么难住他?到时鲤鱼跃龙门,顶戴蟒袍加身,封妻荫子,名利双收,岂不更好?所以,他不是一个利欲熏心的读书人,他所思所想所做,无不是为了天下为了国家为了小民百姓。

    就在邬思道被四爷的人秘密接回北京时,他不可能不知道,四爷胤禛当时为了黄河大水,一路风尘仆仆,募集善款,修河赈灾,得罪了大量的官员和富户,却赢得了天下小民百姓的爱戴。所以民间流传起了一段顺口溜: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四爷叫回话。

    天不惊地不惊,就怕四爷调回京。

    正因为邬思道心中抱定了为天下苍生造福的愿望,想必当他看到一身正气四爷胤禛时,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不惜得罪权贵也要伸张正义的自己,自然一见如故。而当他听到四爷能将自己的文章倒背如流时,他更是大为震动,确信这就是自己要辅佐的那位明主,于是才下定决心以胤禛家西席先生的身份留下,帮助四爷夺取大位,以造福天下苍生。

    其实纵观历史,好的读书人是最容易被感动的一类人,他们没有私心,故无需金银财宝,高官厚禄,他们只要对方的一颗真心,便会将身家性命都搭上,士为知己者死,就像歌里唱的那样:

    确认过眼神,我遇上对的人。

    2018-08-14 07:49:20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