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身边为何不选宫女伺候,而要选用太监?郑和为何被称作三宝太监?
皇帝身边为何不选宫女伺候,而要选用太监?郑和为何被称作三宝太监?
-
皇帝之所以不选择宫女而用太监原因有七:
一是太监可以做很多宫女做不了的事,比如太监力气比宫女大,可以进行很多重体力劳动;二是太监作为男性来说比之宫女能够更加了解皇帝。
三是在封建社会,女子都被教导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在知识上,见识上比不过太监。
四是一个皇朝的统治者,要维护自身正统和君子形象,避免与宫女发生男女之事。
五是后宫嫔妃众多,尚不能雨露均沾,更不需要宫女来伺候。
六是太监相对较为放心,太监的权利都是皇帝给的,他们本身身体残缺,内心自卑,又没法有子嗣就很少会对皇位觊觎。
七是可以避免后宫发生不齿之事。
郑和原名马三宝。十岁入宫做太监,后被朱棣赐姓郑。人称三宝太监。
2018-04-14 11:41:40 -
古代皇帝选用太监而不用宫女,我认为最主要有三点原因。
第一:宫女接触皇帝的机会多,为免使用宫女在长时间的陪伴皇帝,日长生情。后宫嫔妃是坚决打击这种行为,嫔妃间尚且争宠暗斗呢,都不想增加对手。就这样历史上还是有不少皇帝临幸宫女。
第二:在古代女性的社会地位普遍低于男人,既便是在宫中也是一样。这一点从那么多的太监专权中可以看出,纵观历史从没有记录宫女专权的例子。
第三:女性先天身体素质就不如男人,很多活只能是让太监干了。总不能让宫女伺候皇帝,重活还让皇帝动手吧?
郑和为何称作三宝太监在《明史》中无记载。《明史》对郑和的出身、家庭、民族均无记载。《明史》虽然为郑和立传,记录十分简单,全文不过七百多字,相当于一篇中学作文。有的答主一篇回答都不止这个数字。
《明史-郑和传》称:郑和,云南人,世所谓三保太监者也,初事燕王于藩邸,从起兵有功。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这里记录的是三保太监,保朱棣的意义,而不是三宝太监。
郑和下西洋的年代中,《明史》对于占领安南的介绍:是时,交阯已破灭,郡县其地,诸邦益震詟,来者日多。
郑和被称为三宝太监多跟影视剧有关吧,《明史》无记载。欢迎大家关注@黄闰帝,一起探讨文史类的相关问题。对于这篇解说各位有什么补充的,请留言谢谢!
2018-04-14 12:57:29 -
您的关注就是我的动力
三宝太监郑和,原本姓马,因为屡建奇功所以升职,赐姓“郑”。
三宝,朱棣的太师和尚道衍引导郑和受善萨戒,取法名福善。这样,郑和成为佛门弟子。佛教以佛、法、僧为“三宝”,故人们也以“三宝”为佛教的尊称。郑和既然皈依了佛教,所以人们也就尊称他“三宝太监”。意为“信奉佛教的太监”。
上图:摩利支天菩萨
郑和所刻《佛说摩利支天菩萨经》卷末。郑和七次下西洋,不仅和技术环境有关。据其本人所述,因为修摩利支天法,得到摩利支天菩萨帮助才能平安的出游。永乐元年(1403年八月二十三日),姚广孝题记郑和刊印《摩利支天经》云:“今菩萨戒弟子郑和法名福善,施财命工,刊印流通,其所得胜报,非言可能尽矣。福善一日怀香过余、请题,故告以此。
皇帝身边为何不选宫女伺候,选用太监?
我觉得只是分工不同罢了,伺候皇帝的宫女多了,分工的主要依据还是男女本身先天不同。
女人,不能说全部,但大多天性心细,相对来说做一些细节工作,比如更衣等等,男人力气是大,但稍显粗手笨脚,下手重些,皇帝会不舒服。
太监的工作就比较繁杂,但都还比较适合太监去做,宫女参合比太监更不合适。而且一般来说宫女的地位比太监更不如。
皇帝平常也是有很多私事要处理的,找朝廷官员来办家事那是不可能的,反倒是皇帝都比较反感朝臣过多的对后宫诸事参言。而太监是最佳人选。比如处死一些得罪皇帝的后妃、王公,选拔美女、敛财等事,往往由太监去具体办理。
比如明成祖朱棣怀疑建文帝逃亡海外,就派遣郑和下西洋寻找(存疑)。如果让宫女出去找就不大方便了吧。
2018-04-14 15:49:57 -
古时皇帝身为一国之主,身边的随从却不是年轻貌美的宫女,而是娘气的太监,这是为什么呢?在我看来,原因有五点:
(清朝时的太监)
第一:女人先天的身体素质决定了她的体力不如男人,很多工作必须依靠男性,虽然太监体力不如正常男性,但比起女性来还是可以的,因此太监就成了非常适合的人选
第二:太监是不会有子嗣的,虽然历史上有许多太监权力很大,但从根本上来说不会威胁到皇帝的统治。而且太监的权势必须依靠皇帝来获取和维持,对于皇帝而言,太监更容易控制
第三:许多太监里不乏是读书人,相当有学识(如明朝第一位专权的太监王振,他本是一个教书先生,后自阉进宫)这样一来,当皇上苦闷的时候,他们可以帮皇上排忧解难。而宫女,因为女性在封建旧社会地位比较底,有见识的不多
(王振)
第四:皇帝已有后宫佳丽三千,根本就无需太多宫女,而如果宫女一多,被宠幸后就会成为嫔妃,容易导致后宫内乱,危及社稷江山,因此皇帝更喜欢太监照顾自己,而不是宫女
第五:男生小时候都是更喜欢跟男生一起玩,虽然太监被阉割了,但仍是皇子小时候很重要的玩伴,久而久之太监就成为他们的心腹,知己。而宫女却不能
而七下西洋的郑和是云南人,在入宫前原名马和,因家中排名老三,所以小名三宝(三保),洪武十三年,明朝军队进攻云南,马和被抓入宫阉割成太监,后来,明太祖朱元璋将马和赐给四子燕王朱棣,在靖难之变中,为燕王朱棣立下战功
而明成祖朱棣认为马姓不能登三宝殿,因此在永乐二年将“郑”字赐马和,因此马和改郑姓,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
1403年,明成祖朱棣的太师和尚道衍引郑和受菩萨戒,取法名福善。郑和成为佛门弟子。佛教以佛、法、僧为“三宝”,故人们也以“三宝”为佛教的尊称。郑和既信奉佛教,因而且名三保,所以人们尊称他为“三宝太监”
2018-04-14 12: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