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学生成绩中偏上,想让成绩更好,有必要重读一次高一吗?

新农商网 全部 1014

高一学生成绩中偏上,想让成绩更好,有必要重读一次高一吗?

回复

共5条回复 我来回复
  • 凉年足矣
    凉年足矣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个人感觉高中高一是打基础的一年,学习难度与知识量相比较初中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所以很多学生学习起来感觉会有点难度,再加之高中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求更高,很多学生认为在初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好不容易考上了高中,所以一到高中便松懈下来,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高中不比初中,高一尤其重要,我们不能松懈,而应该付出更多的努力。

    如果你在高一的成绩中偏上,实际上你在高一学的就还不错,至少比大多数人学的好,而且也说明了你是一个爱学习的人,你肯定拥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都是你宝贵的财富,只要你在以后得学习中保持着这些良好习惯,你就不需要太过担心你的学习成绩了。相信你一定会越学成绩越好。

    你想要成绩拼的更好,这也说明了你有上进心,希望自己的学习越来越好,但是其实你根本不用重读一次高一,因为在高三时会把所有的知识全部都复习一遍,只要你跟着老师认真学,完全不用担心成绩,一定会有所提升,一定会学的更好。

    倘若你重读一次高一的话,也许你的学习成绩会有所提升,这样就达到了你的目的。但更多人在重读之后,学习成绩并没有太大的提升,反而会不如之前。这是因为高中的学习压力本来就很大,再加上同学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人都会有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学习自然就不一定会有提升。

    所以就我个人来看,如果你的成绩在高一时处于中等偏上,就算你想拼的更好,也不要采取重读高一的办法,这样不仅不容易达到你的目的,反而会适得其反。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2018-02-19 21:28:43 0条评论
  • 红烧肉加碗饭
    红烧肉加碗饭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不要因为一开始的挫折,就放弃前行的脚步,相信自己能够改变,比什么都重要。

    1.高一是开始、是磨合、是思考。

    高一,是一个初中生向高中生转变的开始,变的不仅仅只有身份,还有身边的环境,学习的知识,学习方法,生活习惯等等;

    这一开始,肯定需要一个磨合期,或长或短,在这个磨合的过程中,你肯定会遇到一些很棘手的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学习方法的重新规划和学习成绩如何达到预想的目标;

    这个磨合的过程,你需要静下心来去思考,思考如何去适应这个过程,分析每门的课学习进度,老师的教学方式,自己如何去进行课堂学习,课下与同学讨论不懂的问题,配套训练,不懂和不熟的题目再找资料针对训练,老是出错的题目应该做下笔记,定期清理错题笔记和梳理单元章节知识等等。

    人生不是比谁笑的最好,而且比谁笑到最后。

    不要遭遇一时的挫折,你就想着要重新开始,时代在变,教育的改革也在改变,不是什么事情都可以重头再来;试想,如果高二还是这样,你还想再读一年吗?

    所以,你要记住,人生不是比谁笑的最好,而且比谁笑到最后,高一没有学习好,你要记得在暑假和寒假的时候,自己梳理这些知识,要有目标和方向,动作慢点没关系,但是方向和方针错了,那就尴尬了。


    所以,高一的成绩中偏上,表示你的学习方法相比较于你们班其他人还是很不错的,要想成绩更进一步,你需要找到的是突破自己的方法,而不是想着重读一遍。


    找到突破自己方法,这才是就是关键。

    加油,读书人。

    2018-02-22 15:18:47 0条评论
  • 江南三阵风
    江南三阵风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重读初一。高一成绩中等偏上,说明还是有一定的基础,完全可以利用之后的时间在学习中同时不断的强化巩固,而不是浪费时间重复一次高一。想学习,其实可以自己挤时间,而不是机械性的重读。高一的知识很多是基础性的东西,在以后的学习中多多练习,及时总结,是会得到提高的。学习是一个重视积累的过程,千帆历尽,相信你会苦尽甘来。

    2018-02-21 08:48:12 0条评论
  • 缘水听
    缘水听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第三种可能性才需要继续阅读接下来提供的答案——即,如果家长和孩子都拿不定主意的话,怎么办呢?那就将我的95%倾向性答案,变为100%的确定性答案:不留级重读。为什么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亲爱的,大家好!这里是“平凉家长之家”频道,我是祁祁喵。今天是2018年9月10号,是我们的第198期。

    本期主题:孩子现在高一,学习成绩不好应该留级重读吗?

    家长求我家孩子今年高一,学习成绩很差。上学期期末考试,才考了400来分,满分960。全级1800人,他考了1670名,差不多也就垫底儿了。以后社会竞争压力那么大,他这样子考个二本也勉强得很啊,怎么办呢?应该让他在高一留级重读吗?

    95%的倾向性答案是,建议不留级重读。剩下的5%倾向性,以孩子的意见为准。高一也算是成年人了,家长可以与孩子进行一次“成年人”与成年人之间的对话,如果本人做好了、做足了心理准备,坚持要求留级重读,那么请尊重他的意见,把这5%的倾向性变成100%的确定性:留在高一,洗心革面收拾旧河山,扎扎实实重新开始,毕竟年轻嘛,自己一旦知道错了,有的是机会从头再来!

    如果,学生本人坚决不愿意留在高一重读,家长也请一定尊重他的意见:不留级重读。

    第三种可能性才需要继续阅读接下来提供的答案——即,如果家长和孩子都拿不定主意的话,怎么办呢?那就将我的95%倾向性答案,变为100%的确定性答案:不留级重读。为什么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1、从高一普遍学习规律来看,没有必要留级重读。

    高一年级的学习成绩没有理想中好,对大多数高中新生来说实属正常。当然,学霸或学神除外。

    高一的课程安排、教学节奏、学习强度、内容难度等与初中完全不同。有些同学适应能力强,有些同学适应能力一般。对适应能力强的同学而言,生活里许多不确定性的变数,他的适应能力也都相对较强,但这种同学相对不多。大多数同学对心理准备不足所要应对的、违反了原本常规认知和常规习惯的生活节奏、学习节奏,确实需要较长时间去适应。

    2、从高中三年教学进度和课程安排看,完全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在高一。

    把宝贵青春中的整整一年时间浪费在高一,从高中三年教学进度和课程安排来看,实在是特别不划算的一件事。为什么呢?

    第一,高一这两个学期过去之后,学生的适应能力会突飞猛进。一旦适应了,高二的学习成绩就会随之进阶。一方面,高一是9门课,而高二分科之后课程会从9门会减到6门,课程减少,学习的吃力程度当然会减;另一方面,分科之后,不论学生本人选择的是文科或理科,都是选得自己最擅长的。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相对而言,学习难度是降低趋势,而学生学习信心的提振则是升高趋势。

    第二,如果确实不甘心,想考一个更好的大学,还不如在高三重读。因为高三时有2到3轮的大复习。第一轮复习本身就是从高一的各学科基础知识开始的。我的一个学生,高一高二时候各课成绩普遍不理想,但他的态度很端正,心态也很坚韧。高三时候,倾尽全力,踏踏实实跟着老师的复习进度,通过拼命做题,把高一到高三的所有基础知识、考试重点、学习难点都过了三四遍。最终,从原本的全校第900名,一跃而成为本校高考的黑马,被武汉大学录取。

    3、高一留级有哪些坏处?

    高一留级的坏处是比较多的,概括起来包括学习心态和学生心理两个层面。

    第一,学习心态层面。从这个学生本人成绩状态反向观察、反向推论的结果来看,在高一学段花费了整整两个学期,都没能较好地适应高中阶段的新生活、新节奏和新挑战,由此基本可以判断出,该同学学习心态并不怎么稳定、自我认知也并不怎么明确。

    如此懵懵懂懂状态下,该同学如果留级的话,最有可能的学习状态是:“哦,这些东西我都学过!”于是,学习心态便会相对较浮躁,学习也踏实不起来。更坏的是,这浮躁和不踏实,会促生许多比以前更糟糕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从而导致成绩忽上忽下,心理状态也会跟着忽上忽下。一次成绩考得好,洋洋得意,更加认为自个反正是学第二年,随便学学就能比别人强;成绩得不好时,会更加觉得没脸见人,明明原本都是同班同学,现今都成了学兄学姐,而他自己呢?留在高一本身就已经够丢人的了,学第二遍居然成绩还考得那么糟糕!与如今是高二学生的、曾经的同班同学没法比,与原本的初三学生、现今的同班同学居然也没法比……因而,会产生严重的自卑。

    第二,学生心理状态方面。留级生常规会产生两种心理状态,一是情绪不稳定,心境极度抑郁。比如和同班同学格格不入,不合群,老是自己一个人独来独往。人当然是社会的人,尤其是时时活蹦乱跳、时时脑洞大开的青春期少年,不能较好融入同龄圈子时日久了,会产生较为严重的抑郁。

    二是心态不稳定,容易催生自卑恶果。留级生看着以往班级的老同学个个精神焕发、昂扬向上,自己会心生后悔,认为都怪自己以前没好好努力才导致了如今的尴尬局面;与同班同学比较时候,又会觉得自己都学第二遍了,年龄又比他们长一岁,所以拿下第一名给大家瞧瞧是理所当然的事。而事实却是,第一名有那么好拿的吗?夺取高分数、高名次不能如愿,心态于是又跌入严重低谷。而这种矛盾和极端的情绪,会催生严重自卑的恶果。

    自卑心理一旦生根,不止会影响整体学习状态,甚至会泛化进而影响到整个生活状态。如果因为留级而导致自卑这颗恶的种子,在学生心里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将他长长一生的工作和生活都遮蔽的暗无天日,太得不偿失了罢。

    4、高一成绩不好如何应对?

    高一成绩不好如何应对?当从三个方面入手解决。

    第一,从家庭成员做起,帮助孩子提振信心。根据提这个问题的家长状态来看,这个家庭氛围整个缺乏信心,家庭教育模式也缺乏创新性思维,家庭成员更是习惯了被动的单线思维——高一学习成绩不好,第一考虑的就是留级问题!这其实是最要不得的非黑即白思维。黑和白之间,是有很多很多的颜色过渡的。换句话说,留级和不留级之间,还有很多很多更好的、更优势的解决方法。

    第二,将舒适区模型推荐给孩子,一家人好好研究研究。舒适区是与学习区、恐慌区成组的相对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诺尔·迪奇提出的行为改变理论,它对人们的学习等级进行了划分。最低层是舒适区,是对学生而言没有学习难度的知识或习以为常的事物,学生身在其中会感觉很惬意、很舒服的心理状态。中间层叫学习区,属于最优焦虑区,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挑战性,因而会感到轻微的不适应,但是这种不适应又不至于让本人感觉到太难受,属于稍微使些力,脚尖往起踮一踮就能够得着的区域。而最高层的恐慌区,则是超出自我能力范围太多的知识,在这个区间内学生会有严重的不适感,更严重的是可能会导致心态全面崩溃,以至严重厌学,进而完全放弃学习。

    谁都愿意在舒适区里头呆着。在舒适区里头,感觉当然会很舒适、很放松、很稳定、很能够掌控、很有安全感。但是,如果长期呆在舒适区的话,人便会慢慢越来越不思进取、固步自封,会越来越懒惰、松懈、倦怠和保守。而一个人真正的成长,是勇敢的突破舒适区,主动寻求改变、谋求发展。所以,作为以“学习”为全职职业和全部生活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学子而言,最理想的状态是处于“学习区”。并且通过自己一点点的努力,通过完成能够得着的、适当的挑战性学习,进而一步一步让越来越多的“学习区”慢慢变为“舒适区”。舒适区越来越多,学习区越来越多,于是显而易见的,原本的一部分“恐慌区”也会一点点相应变成“新的学习区”。诸如此类,循环往复,学生的学习状态便会越来越好,自信度也会越来越高。“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于是,学习成绩的稳步提升,成绩提升的稳步向好,便自然而然、理所当然。

    第三,孩子学习方面的问题一定要长看远看

    第一层意义的长看和远看,是指高中三年的整体学习过程。如前文强调的,如果万不得已,成绩确实垫底,学生本人又确实不甘心上个二本三本或高职技校之类,那就选择在高三时候重读。

    第二层意义的长看和远看,是指于孩子长长一生而言。等孩子真正的长大了、成年了,走过了高中、走过了大学、进入了社会、参加了工作,再回望来路,高一时候有没有留级这事儿跟一滴浪花一样,于大海而言其实没什么意义。

    喵儿曰:“准备不足”最重要还是心理适应

    为什么会出现高一时候的各种适应不良呢?原因不过四个字:准备不足。这对开学季来临的许多高一新生和家长来说,是必须要高度重视的问题。所谓“准备不足”,最重要还是指心理适应方面。建议高一新生,多与学兄学长及亲戚朋友家的高三学子进行深度交流,汲取经验,强韧心性;建议家长,积极学习、多多关注高一新生的普遍心理态势,在家庭中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小环境和心理正能量场。高一新生与家长,心理准备和认知一定要同步,要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将有可能遇到的困难一条一条写出来,然后向像沙盘推演那样一条一条列出相应解决思路和应对的具体办法。正所谓“家有隔夜粮,心里不发慌。”准备工作做得扎实、做到足够好,就能够为三年高中生活打下万丈高楼平地起最深、最实、最稳的地基。

    这里是“平凉家长之家”在线课堂,欢迎互动留言,祁祁喵将用心为你答疑解惑。明天同一时间,我们不见不散!

    花开,人们爱它;花落,人们等它再来。枯荣自在,是做花的福气!而能够与广大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是我的福气!这里是“平凉家长之家”在线课堂,欢迎互动留言,祁祁喵将用心为你答疑解惑。明天同一时间,我们不见不散!

    祁云:擅散文,善评论。专注于家庭教育、写作辅导、华夏大语文教学研究。

    原创版权: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plqiyun)

    2018-09-11 12:45:18 0条评论
  • 缘水听
    缘水听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第三种可能性才需要继续阅读接下来提供的答案——即,如果家长和孩子都拿不定主意的话,怎么办呢?那就将我的95%倾向性答案,变为100%的确定性答案:不留级重读。为什么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亲爱的,大家好!这里是“平凉家长之家”频道,我是祁祁喵。今天是2018年9月10号,是我们的第198期。

    本期主题:孩子现在高一,学习成绩不好应该留级重读吗?

    家长求助:我家孩子今年高一,学习成绩很差。上学期期末考试,才考了400来分,满分960。全级1800人,他考了1670名,差不多也就垫底儿了。以后社会竞争压力那么大,他这样子考个二本也勉强得很啊,怎么办呢?应该让他在高一留级重读吗?

    95%的倾向性答案是,建议不留级重读。剩下的5%倾向性,以孩子的意见为准。高一也算是成年人了,家长可以与孩子进行一次“成年人”与成年人之间的对话,如果本人做好了、做足了心理准备,坚持要求留级重读,那么请尊重他的意见,把这5%的倾向性变成100%的确定性:留在高一,洗心革面收拾旧河山,扎扎实实重新开始,毕竟年轻嘛,自己一旦知道错了,有的是机会从头再来!

    如果,学生本人坚决不愿意留在高一重读,家长也请一定尊重他的意见:不留级重读。

    第三种可能性才需要继续阅读接下来提供的答案——即,如果家长和孩子都拿不定主意的话,怎么办呢?那就将我的95%倾向性答案,变为100%的确定性答案:不留级重读。为什么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1、从高一普遍学习规律来看,没有必要留级重读。

    高一年级的学习成绩没有理想中好,对大多数高中新生来说实属正常。当然,学霸或学神除外。

    高一的课程安排、教学节奏、学习强度、内容难度等与初中完全不同。有些同学适应能力强,有些同学适应能力一般。对适应能力强的同学而言,生活里许多不确定性的变数,他的适应能力也都相对较强,但这种同学相对不多。大多数同学对心理准备不足所要应对的、违反了原本常规认知和常规习惯的生活节奏、学习节奏,确实需要较长时间去适应。

    2、从高中三年教学进度和课程安排看,完全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在高一。

    把宝贵青春中的整整一年时间浪费在高一,从高中三年教学进度和课程安排来看,实在是特别不划算的一件事。为什么呢?

    第一,高一这两个学期过去之后,学生的适应能力会突飞猛进。一旦适应了,高二的学习成绩就会随之进阶。一方面,高一是9门课,而高二分科之后课程会从9门会减到6门,课程减少,学习的吃力程度当然会减;另一方面,分科之后,不论学生本人选择的是文科或理科,都是选得自己最擅长的。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相对而言,学习难度是降低趋势,而学生学习信心的提振则是升高趋势。

    第二,如果确实不甘心,想考一个更好的大学,还不如在高三重读。因为高三时有2到3轮的大复习。第一轮复习本身就是从高一的各学科基础知识开始的。我的一个学生,高一高二时候各课成绩普遍不理想,但他的态度很端正,心态也很坚韧。高三时候,倾尽全力,踏踏实实跟着老师的复习进度,通过拼命做题,把高一到高三的所有基础知识、考试重点、学习难点都过了三四遍。最终,从原本的全校第900名,一跃而成为本校高考的黑马,被武汉大学录取。

    3、高一留级有哪些坏处?

    高一留级的坏处是比较多的,概括起来包括学习心态和学生心理两个层面。

    第一,学习心态层面。从这个学生本人成绩状态反向观察、反向推论的结果来看,在高一学段花费了整整两个学期,都没能较好地适应高中阶段的新生活、新节奏和新挑战,由此基本可以判断出,该同学学习心态并不怎么稳定、自我认知也并不怎么明确。

    如此懵懵懂懂状态下,该同学如果留级的话,最有可能的学习状态是:“哦,这些东西我都学过!”于是,学习心态便会相对较浮躁,学习也踏实不起来。更坏的是,这浮躁和不踏实,会促生许多比以前更糟糕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从而导致成绩忽上忽下,心理状态也会跟着忽上忽下。一次成绩考得好,洋洋得意,更加认为自个反正是学第二年,随便学学就能比别人强;成绩得不好时,会更加觉得没脸见人,明明原本都是同班同学,现今都成了学兄学姐,而他自己呢?留在高一本身就已经够丢人的了,学第二遍居然成绩还考得那么糟糕!与如今是高二学生的、曾经的同班同学没法比,与原本的初三学生、现今的同班同学居然也没法比……因而,会产生严重的自卑。

    第二,学生心理状态方面。留级生常规会产生两种心理状态,一是情绪不稳定,心境极度抑郁。比如和同班同学格格不入,不合群,老是自己一个人独来独往。人当然是社会的人,尤其是时时活蹦乱跳、时时脑洞大开的青春期少年,不能较好融入同龄圈子时日久了,会产生较为严重的抑郁。

    二是心态不稳定,容易催生自卑恶果。留级生看着以往班级的老同学个个精神焕发、昂扬向上,自己会心生后悔,认为都怪自己以前没好好努力才导致了如今的尴尬局面;与同班同学比较时候,又会觉得自己都学第二遍了,年龄又比他们长一岁,所以拿下第一名给大家瞧瞧是理所当然的事。而事实却是,第一名有那么好拿的吗?夺取高分数、高名次不能如愿,心态于是又跌入严重低谷。而这种矛盾和极端的情绪,会催生严重自卑的恶果。

    自卑心理一旦生根,不止会影响整体学习状态,甚至会泛化进而影响到整个生活状态。如果因为留级而导致自卑这颗恶的种子,在学生心里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将他长长一生的工作和生活都遮蔽的暗无天日,太得不偿失了罢。

    4、高一成绩不好如何应对?

    高一成绩不好如何应对?当从三个方面入手解决。

    第一,从家庭成员做起,帮助孩子提振信心。根据提这个问题的家长状态来看,这个家庭氛围整个缺乏信心,家庭教育模式也缺乏创新性思维,家庭成员更是习惯了被动的单线思维——高一学习成绩不好,第一考虑的就是留级问题!这其实是最要不得的非黑即白思维。黑和白之间,是有很多很多的颜色过渡的。换句话说,留级和不留级之间,还有很多很多更好的、更优势的解决方法。

    第二,将舒适区模型推荐给孩子,一家人好好研究研究。舒适区是与学习区、恐慌区成组的相对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诺尔·迪奇提出的行为改变理论,它对人们的学习等级进行了划分。最低层是舒适区,是对学生而言没有学习难度的知识或习以为常的事物,学生身在其中会感觉很惬意、很舒服的心理状态。中间层叫学习区,属于最优焦虑区,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挑战性,因而会感到轻微的不适应,但是这种不适应又不至于让本人感觉到太难受,属于稍微使些力,脚尖往起踮一踮就能够得着的区域。而最高层的恐慌区,则是超出自我能力范围太多的知识,在这个区间内学生会有严重的不适感,更严重的是可能会导致心态全面崩溃,以至严重厌学,进而完全放弃学习。

    谁都愿意在舒适区里头呆着。在舒适区里头,感觉当然会很舒适、很放松、很稳定、很能够掌控、很有安全感。但是,如果长期呆在舒适区的话,人便会慢慢越来越不思进取、固步自封,会越来越懒惰、松懈、倦怠和保守。而一个人真正的成长,是勇敢的突破舒适区,主动寻求改变、谋求发展。所以,作为以“学习”为全职职业和全部生活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学子而言,最理想的状态是处于“学习区”。并且通过自己一点点的努力,通过完成能够得着的、适当的挑战性学习,进而一步一步让越来越多的“学习区”慢慢变为“舒适区”。舒适区越来越多,学习区越来越多,于是显而易见的,原本的一部分“恐慌区”也会一点点相应变成“新的学习区”。诸如此类,循环往复,学生的学习状态便会越来越好,自信度也会越来越高。“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于是,学习成绩的稳步提升,成绩提升的稳步向好,便自然而然、理所当然。

    第三,孩子学习方面的问题一定要长看远看。

    第一层意义的长看和远看,是指高中三年的整体学习过程。如前文强调的,如果万不得已,成绩确实垫底,学生本人又确实不甘心上个二本三本或高职技校之类,那就选择在高三时候重读。

    第二层意义的长看和远看,是指于孩子长长一生而言。等孩子真正的长大了、成年了,走过了高中、走过了大学、进入了社会、参加了工作,再回望来路,高一时候有没有留级这事儿跟一滴浪花一样,于大海而言其实没什么意义。

    喵儿曰:“准备不足”最重要还是心理适应

    为什么会出现高一时候的各种适应不良呢?原因不过四个字:准备不足。这对开学季来临的许多高一新生和家长来说,是必须要高度重视的问题。所谓“准备不足”,最重要还是指心理适应方面。建议高一新生,多与学兄学长及亲戚朋友家的高三学子进行深度交流,汲取经验,强韧心性;建议家长,积极学习、多多关注高一新生的普遍心理态势,在家庭中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小环境和心理正能量场。高一新生与家长,心理准备和认知一定要同步,要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将有可能遇到的困难一条一条写出来,然后向像沙盘推演那样一条一条列出相应解决思路和应对的具体办法。正所谓“家有隔夜粮,心里不发慌。”准备工作做得扎实、做到足够好,就能够为三年高中生活打下万丈高楼平地起最深、最实、最稳的地基。

    这里是“平凉家长之家”在线课堂,欢迎互动留言,祁祁喵将用心为你答疑解惑。明天同一时间,我们不见不散!

    花开,人们爱它;花落,人们等它再来。枯荣自在,是做花的福气!而能够与广大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是我的福气!这里是“平凉家长之家”在线课堂,欢迎互动留言,祁祁喵将用心为你答疑解惑。明天同一时间,我们不见不散!

    祁云:擅散文,善评论。专注于家庭教育、写作辅导、华夏大语文教学研究。

    原创版权: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plqiyun)

    2018-09-11 12:45:18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