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题粗心被老师打,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孩子做题粗心被老师打,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
现在学校里面是拒绝体罚的,孩子被老师打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我曾经就是学校老师。我不知道你的孩子在哪个学校,在什么地区?但是我相信粗心这个理由绝对不可能构成被老师打的理由。如果是的话,请你去找教育局反映下这个事情。
2018-11-12 10:08:05 -
天之大无奇不有,孩子做题粗心,被老师责打,于情于理都是可以接受的,而家长表现的突兀情绪,真让人纠结于心。
我认为这是时代跨越脚步变幻之急促,常跟不上快节奏所表露的窘境,尤其在盛世名利权贵当下,这种望子成龙的心更切,更急功近利。孩子做为未来之星,总是寄予厚望,但切勿把孩子惯为上帝。
粗心,即粗心大意,这是行为做事大忌。大人做事欠思考,没有通盘考虑,武断专行,都是粗心的本质表现,最终导致办事不力,于事无补。
小孩粗心是没有毅力的表现,从小没有持续进取的恒心;没有功坚克难的雄心;没有攀登荣誉的决心,这对小孩综合培养十分不利,所以小孩粗心要不得,尤其小孩在德、智、体、学全面发展阶段,对来自家庭的熏陶,来自社会的感知,来自学校的言传身教,给予孩子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显而易见,小孩从小被溺爱、娇惯成性,客观上给粗心创造了有利条件,给孩子的未来增添更多的不确定性。
老师是孩子的导师,就是教导孩子学习文化知识,教导孩子行为举止的道德常识,培养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老师辛勤付出只是想孩子将来能有所作为。
说心里话老师也是爱才心切,才对孩子上心,直至不堪责打,只要不是出于违心的体罚与暴力,我想一般般的打打也是在情理之中,况且古人私塾,就有不打不成器的说法,这一打,打出成绩;打出寒门贵子;打出状元郎大有人在。
真没必要″为孩子做题粗心被老师打″而纠结、揪心。
2018-11-13 06:38:49 -
粗心几乎是每个孩子都有的毛病,主要的原因是审题不认真,要教育孩子把题一字一句的读清楚,要反复的读两遍,要注意关键字的含义,然后开始写答案,写完一定要认真检查,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首先要检查一些数据是否一致,其次要检查结果是否正确!这样就会好很多!语文也是,一定要学会检查
2018-11-12 10:01:22 -
没有,落后就要挨打,如果觉得挨打了可以回家自己教
2018-11-12 09:22:17 -
题主的问题可以分解如下:
(1)孩子做题粗心,很多时候就是一个习惯问题。
什么叫习惯?习惯就是同一种行为,重复的多了,就被固化下来。表面上看到的是行为习惯,实际上还有背后的思维习惯。孩子粗心成习惯,根本上的还是孩子没有意识到粗心大意带来的不良后果,在他的意识里,觉得无非就是错了一道题被扣了分而已,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被说一次还有些用,说多了就开始产生“抗体”,开始变得无所谓的态度。
想让孩子意识到这个问题,孩子小的话还可以通过思想的灌输,稍微大一点的话通过说教的方式就无能为力了,倒可以通过体验的方式让孩子感知到,就是设置一种场景,我们故意在无意中让孩子体验到“被粗心”带来的麻烦,他才会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思想的问题解决了,再就说行为。平时做作业可以让孩子慢一点,做好了做一下检查,确保没有犯低级错误,坚持下去,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种习惯。
(2)再说被老师打的问题。当下中国教育最大的悲哀,就是老师做的教书育人的事业,给的却是服务员的态度要求——这样如何能搞好教育呢?我不能说尽是这样,但这是普遍现象,现在还能坚持教育初心的老师不多了,面对孩子的问题不敢说,不敢打,怕被找麻烦,都被搞怕了,怕担责任——这是整个社会导致的结果。
敢批评、敢打学生的老师已经不多了,你家小孩能遇到算是庆幸,不必太过于介怀,你需要做的就是抬高老师的地位,树立老师的威严,配合老师,这样孩子的教育会更加地顺利。我一直觉得,老师的教鞭不应该丢,父母的爱不要吝啬,这样才能搞好教育。一定要注意,老师和家长是两种不同的角色,相互补充,不可替代。
P.S.现实生活中也不乏没有师德的老师,注意了解清楚情况,避免过度保护,也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就把孩子一顿乱批。如果老师是以教育为目的的,应该理解和支持;如果老师背离这个初衷,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灵造成伤害,有侵害、虐待、侮辱等行为的,我们一定要用合适的方式去制止,保护好孩子。
2018-11-12 08:47:28 -
说到孩子做题粗心上,不少家长肯定有很多苦水要倒,我也不例外,我们家孩子就是很粗心的一类,比如说一道应用题中给的数字是37.68,他在列式的时候就能抄成37.86,这样算下来的结果自然是错的,有时候我都忍不住拍他两下子,后来我就发现有一些事情,家长管可能孩子记不住,但是如果说老师来管,相对来说效果会更好一些,于是和老师沟通了一下,如果再出现类似的情况,就由老师来狠狠地说他一顿,甚至拍他一下,这样得到的效果,反而比家长口干舌燥说半天的效果要好很多。
当然,这里面需要说明的是我也并不赞成老师体罚孩子,你这里面说到的打到底是一种什么情况的打,这个需要搞清楚,如果说只是因为孩子太粗心,老师打一下手拍一下肩,或者是拿书敲两下,孩子又是比较调皮的孩子说两句打两下都没事,如果是这样我认为这个无所谓,但是如果说老师的这个打属于侮辱性的,或者是打伤了,那作为家长自然要和老师和学校去进行交涉。
2018-11-12 08:44:54 -
有的老师为了帮助学生克服粗心的毛病,有时候采取打手板。象征性的善意惩戒,我感觉家长能理解。主要老师出发点是好的。家长需要做的,是帮助自己的孩子,找出是不是真的粗心,还是学习态度有问题。学生好的学习习惯培养,需要家长的努力
2018-11-12 11:20:48 -
自己家的孩子被老师说或打,不管轻与重,做父母的都是最心疼的,可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仅仅是孩子会犯错,我们大人有时侯也会有做错事情的时候,好比我们在公司上班,迟到早退了要被罚款一样,其实公司只是有公司的制度,只是让我们记住,迟到或早退是要受到惩罚的,我们下次也许就会记住,不再迟到。毕竟损失的是我们的钱,也影响了公司的纪律。小孩粗心是很多小孩都有的现象,老师惩罚也是为了小孩好,希望他下次能记住,有的时侯,我们作为父母管不孩子的时侯,老师能负责的管教,比我们更有效果,多陪伴孩子,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爱,享受细心的生活,他的粗心大意也会得到改善,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2018-11-12 10:29:40 -
粗心就是对知识掌握不扎实,你想在茫茫人海中孩子会一眼认出你,是因为太熟悉了。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孩子认真听课,把知识嚼烂变成自己的,再做题不管怎么变换题形都会准确答出。
2018-11-12 07:40:47 -
如果是随意拍打,没有给孩子造成过分的疼痛和心理阴影,孩子可能长了记性,以后这类错误就犯的少了~可是如果是为了打而打,一方面教育孩子,一方面要和老师沟通,因为老师的行为会让孩子认为解决问题的方式是打,日久天长孩子有样学样,遇到别人有类似的问题时,他也要打人了…这可就麻烦了…
2018-11-12 07:18:28 -
对孩子的教育,自古以来一直存在分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每种方式基本都有成功的例子,也有负面的教材,所以很难纯粹的从某一个方面来阐述那种方法有优势,个人认为这都要依据家庭环境,孩子成长环境,生活环境,周边环境,个人性格,父母及长辈等性格,家长及老师等对孩子的关注度、态度,适度表扬、惩戒等力度,孩子的心态,孩子的年龄段,孩子的承受力,孩子同学朋友圈的氛围,情绪,沟通等都有关系。
总之,教育是一个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领域。
同理,孩子学习粗心,该不该打,都要根据孩子性格,学习习惯,承受力,家长的态度,老师的态度,沟通交流情况等来调整。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多些关心和鼓励,多些正能量,以身作则,让孩子能够在耳濡目染的正能量熏陶下成长,我相信,孩子都能够成材!
2018-11-12 07:43:51 -
有的老师为了帮助学生克服粗心的毛病,有时候采取打手板。象征性的善意惩戒,我感觉家长能理解。主要老师出发点是好的。家长需要做的,是帮助自己的孩子,找出是不是真的粗心,还是学习态度有问题。学生好的学习习惯培养,需要家长的努力
2018-11-12 11:2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