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彪天天吃着牛肉罐头,为何身为团长的李云龙只能啃大饼?
张大彪天天吃着牛肉罐头,为何身为团长的李云龙只能啃大饼?
-
这一集《亮剑》我正好看过。首先张大彪说自己天天牛肉罐头伺候着,是在全团队伍集合的时候和战友吹牛的情况下,很难保证他说的话到底有没有水分。
我们再来具体分析一下,他说的话到底对不对,还有李云龙是不是真的天天吃大饼。张大彪天天吃罐头的可能性和李云龙吃大饼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
首先,张大彪带着队伍出去发展,会经常出去打鬼子,独立团战斗力又比较强,会经常缴获战利品;其次,独立团的队伍作风比较特立独行,离团部又远,缴获的战利品应该是自己内部“消化”了,而且张大彪的一营是精锐中的精锐,缴获的战利品应该会更多。天天吃点牛肉罐头自然是不在话下。
反之,李云龙是团长,其所在的团部一般情况下只带一个警卫连驻扎在百姓的村子里,平常基本没有作战任务,更不会贸然出去参加战斗。没有战斗,自然就没有战利品,何来的牛肉罐头。但是换句话说,在那个食不果腹的年代,天天能吃大饼,已经是非常好的待遇了。毕竟当初老李还要纵兵抢粮呢。
(喜欢文章的朋友可以关注“饭饭之交foodvideo”,每天都有精彩内容分享)
2018-11-11 15:49:44 -
张大彪天天吃罐头?纯属吹牛!李云龙只能啃大饼?绝无此事。
山本特战队夜袭赵家峪,抓走了秀芹,李云龙一怒调兵,命令所有部队归建,准备攻打平安县城。分别许久的老战友见面,邢副团长问张大彪过得怎么样?张大彪说:每天小酒喝着,日本的牛肉罐头侍候着!”
这就是张大彪天天吃罐头的由来,简直过得比李云龙滋润多了,难道果真如此吗?
一、张大彪纯属吹牛
张大彪说自己天天吃牛肉罐头,怎么可能呢?
首先,张大彪是李云龙手下综合能力最强的一个。他带领部队沿正太线打游击,边打边扩充部队、招兵买马、缴获粮草武器,是部队扩充得最大的一个。
普通人可能对部队的消耗没有什么概念。一支机动作战的部队,对物资的消耗是极其恐怖的,每天要驻防、机动、转移、作战,士兵体力消耗非常大,对营养的需求极高。
那么,哪里来的这么多罐头?就算缴获了一点,能经得起几顿吃?要知道,张大彪此时的队伍已经达到了两千多人了!
我军一切缴获要归公,缴获的罐头,肯定集中放在炊事班,炖大白菜、萝卜的时候放上那么一两罐,就算是改善伙食了。怎么可能天天吃?、
除非张大彪吃独食,把所有的罐头只供自己享用!大彪哥是这样的人吗?
二、鬼子哪有那么多罐头
曾经有人考证过二战时期鬼子的伙食,与缺衣少食、缺乏给养的八路军相比,确实称得上“豪华”,即使如此,鬼子也没有达到顿顿有肉的伙食标准。
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狭小的国土注定它不可能大量获得牛肉。日本的罐头很多是战前贸易采购来的,开战之后贸易基本断绝。
在战争后期,日本投入的兵力越来越多,战线越拉越长,给养水平下降得相当厉害,到了战争后期,士兵甚至只能吃豆类的罐头。
战争中的鬼子,往往是以战养战。
在剧中,鬼子扫荡前也要筹集粮草,没有粮草连扫荡都无法顺利完成,要不然段鹏也不会因为小米被鬼子抢了,愤而出手杀了鬼子,最后跟了李云龙。
所以说,就连鬼子自己都没有那么多牛肉罐头,张大彪怎么可能顿顿罐头呢?还是牛肉的!
三、张大彪为什么要吹牛
张大彪所谓天天小酒喝着,牛肉罐头吃着,表面上看是吹牛,实际上一种不服输的表现!
李云龙让各营连化整为零、以战养战、扩充实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想看看这些营连级指挥员的能力。
谁的缴获越多,就说明谁更能打,谁的队伍最大,就说明谁能力最强。顿顿吃牛肉罐头,不正好说明张大彪过得滋润、能力强吗?
哪怕就是天天啃地瓜干、吃炒面,也不能表现出来,不然会让战友看轻了自己。就像我们平时再节俭,出门也得穿身好一点的衣服吧?
道理都是一样的,绝不能服输!
此外,张大彪这么说,不也是体现了八路军的豪迈与洒脱吗?不也是体现了我军的革命乐观主义吗?
结语:张大彪确实有牛肉罐头吃,但绝不可能天天吃。
张大彪缴获的牛肉罐头,一部分自己的部队消化了,还有一部分,肯定派人送到了赵家峪,给李云龙发送生活去了。
李云龙在张大彪这些营连级干部眼里,既是领导,又是大哥,更是亲兄弟,他们能让李云龙过得那么惨吗?张大彪送罐头,二营长他们指不定送鸡送猪送牛肉呢!
连这点眼色都没有,怎么在独立团混?所以李云龙天天啃贴饼子是绝不可能的!
李云龙的麾下大将中,张大彪是我最欣赏的人,有头脑、有性格,敢打敢冲!只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废帽子!一冲锋就把帽子抓下来扔在地上!
基本上,只要张大彪一扔帽子,对面鬼子就杯具了!
2020-09-23 23:49:01 -
‘’近水楼台先得月‘’这句古语用在这里是最恰当不过了。在日寇大扫荡的疯狂岁月里,八路军以少抗多、以劣抗强,在武器装备处于极度劣势的情况下,为保存有生力量化大为小、化整为零,极积响应毛泽东主席在《论持久战》中提出的以游击战为主,使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军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为突破当时国民政府对八路军编制的限制,八路军发展了不在国民政府编制内的完全由共产党领导的独立团和独立大队,李云龙当团长的独立团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成立的。
反扫荡突围以后的独立团以营连为单位单独行动,自由裁决的权力比平时大的多,特别是与上级领导联络不畅的情况下,战斗所交获得物资自己处理,首先补充自己,剩余部分交地方或分给老百姓。张大彪是独立团的营长,手下也有几百人,后来发展为近千人(他自己说的),在与团部分开单独活动期间打几个小胜仗、端几个炮楼,通过争取伪军搞点物资,吃几次交获得日本牛肉罐头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说天天吃,有点调侃的意思,意思是说你团长的生活还不如你的营长,怎么样?还是到下面实惠些。这也刻画出在抗日战争极奇艰苦的环境下,我广大抗日军民始终保持着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2018-11-11 22:09:06 -
张大彪真要是那么做了,不就跟国民党一样了吗:前方吃紧,后方紧吃。
抗战时,新加坡的爱国侨领陈嘉庚曾先后到重庆和延安,慰问抗日军民。在重庆时,蒋介石下令:“不惜一切代价,做好接待工作。”所以,陈老在重庆的日子里,一直奔波于各种宴请之中,山珍海味吃腻了。真是“前方吃紧,后方紧吃。”
1940年6月,陈老到延安看看。毛主席亲自迎接并设宴款待陈嘉庚。可是,根据地实在是条件简陋,没法跟重庆比。用来吃饭的桌子还是坑坑洼洼的,只能垫上报纸“遮羞”。饭菜也只有豆角、西红柿、大青菜等家常菜肴,花费不超过1块5。唯一的肉菜,还是一碗鸡汤,鸡还是邻居大妈给做的。
毛主席很不好意思的对陈老说:”陈先生,实在对不住了,你远道而来,我没有钱买好的食材,这鸡汤还是邻居老大娘知道我有远客到来,送给我的。”
陈老很是感慨:\"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张大彪只是在和战友吹牛。他可是深的“吹牛大户”李云龙的亲传!
《亮剑》中,李云龙可是最爱吹牛的!
李云龙在找后勤部长张万和要手榴弹时曾说:“日本天皇的刀我弄不来,弄把佐官刀还是容易。再给我十箱手榴弹,我给你弄个日本娘们!”张万和直接笑着怼他:“去你娘的!”
李云龙和战友孔捷、丁伟聊天的时候吹牛:他年轻的时候可是十里八乡的俊后生,去他家提亲的都能排出二里地去。他不仅有对象,还和对象在草堆里亲过嘴!
孔捷直接笑着回怼:老丁,他把梦里的事当真的了。
张大彪可是李云龙嫡系亲信,深的李云龙真传。举个例子:李云龙在李家坡战斗前,刚说要缩短攻击距离。张大彪立马就能领悟到李云龙要“土攻”!
不仅如此,张大彪和李云龙一样,都怕自己的直属领导。别看李云龙叫嚣着要赵刚和旅长打一架,可是,旅长一来电话他就“跪了”。张大彪也一样,李云龙降职的时候,他对李云龙比平时还恭敬。
张大彪和战友说,自己天天小酒喝着,日本牛肉罐头喂着,都快走不动道了。这句话明显就是在和战友吹牛。八路军是一支很有纪律性的部队,张大彪这样的干部不会贪图享乐的。
而且,在物资紧缺的抗战时期,像罐头这样的紧俏食品肯定有更重要的用途。
第一,可以给上级领导,用来招待外宾和友军领导。
第二,可以送给军部医院,给伤员补充营养。
第三,可以拿出去卖钱或者直接换取其他物资。一个罐头不够一个人吃饱,但是,如果换成小米或者玉米面就可以让更多的人吃饱。这笔账,八路军算的很清。
八路军平时有了白面也不舍的吃,都会找地换成小米,这样更耐吃。张大彪这样不会过日子,肯定会被战友批评的。毕竟,李云龙结婚的时候,才舍得打开几瓶罐头给战友尝鲜。以张大彪的为人,绝对不可能每天这么吃。
(文|勇战王聊历史)
2019-03-18 23:04:26 -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张大彪吹嘘自己天天小酒喝着牛肉罐头吃着。这句话其实是有水分的。这句话就可以理解成小伙伴们同学聚会。经常不见面,见面后一顿吹嘘类似。
张大彪属于独立团中较为强悍一个营。在独立团分散各自以营为单位各自作战之后。张大彪的营部处于正太线上。再加上当时张大彪的作战风格。天天截取敌军的物资,有些吃的物资肯定属于正常。但是牛肉罐头说实话谈不上,只不过是淀粉加牛肉汤的罐头,指定不是牛肉。
因为当时日军在太平洋现场上缕缕战败,物资也跟不上,当时日军的伙食也并非有多好。这些所谓的牛肉罐头这只是行军应急口粮。否则当时小鬼子不会进村到处抢鸡鸭鹅,改善伙食。只是肯定比我军当时的口粮要好一些。牛肉罐头也就是张大彪吹牛皮的一句话而已小伙伴没必要这么认真。
至于独立团李云龙只能吃饼子的事么我觉得啊作为独立团的团部,没有部队也没有作战任务,再加上主要的是团部只有一个警卫排的人手,出去作战缴获物质可能性不大,而在村子里和老百姓在一起只能是老百姓吃啥部队吃啥了。
张大彪很随李云龙深得李云龙的喜爱,除了骁勇善战还有一点重要的就是和李云龙都爱吹牛,那句话怎么说的脾气秉性一样的人能尿到一个壶里。哈哈不知道小伙伴们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欢迎评论区讨论哈!(亮剑迷有问必答)
2020-09-29 08:28:41 -
当时,日本鬼子对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实行〝囚笼〞政策,其目的是为了消灭和打击八路军抗日武装力量,从而达到长期侵占中国目的。
李云龙作为团长,为了保存实力,不暴露目标,把精干部队化整为零,分成数十个小分队,秘密隐藏起来,开展敌后游击战争。自己的团部则处在封锁区达到吸引鬼子的目的,从而给了小分队充足的发展空间。连手底下最能打仗的张大彪营长都不在身边。
鬼子对抗日根据地全面封锁后,物质供给溃乏,平时李云龙都是依靠小规模的军事活动从日本鬼子或伪军那里缴获些枪支弹药和食物供给,现在身边能打仗的都不在,又不能暴露目标。所以只能吃饼。而分散开的小分队都是精兵强将,又处在鬼子封锁的薄弱地区,经常打打游击战。从而能获取充足的物质补济。吃个日本牛肉罐头还是可以的。
2018-11-21 21:21:38 -
分享专业知识,奉献原创精品,我是兵说,欢迎关注!
独立团分散后,李云龙率领团部七八十号人进驻赵家峪村。在此期间,李云龙和秀芹同志相爱了。战争期间,结婚并不像现在一样要到民政局办手续,经过组织批准,再有个证婚人就算是夫妻了。李云龙在团部办了婚礼,炊事员用脸盆装了一盆白菜萝卜和罐头红烧肉炖一起,让人直流口水。这可见独立团分兵后,李云龙还是有一些“存货”的,并不是顿顿吃大饼。
后来李云龙集结部队打平安县,张大彪一回来就说自己分兵时多么潇洒,天天小酒喝着,还有日本牛肉罐头伺候着,其实这明显是吹牛。独立团分兵后,张大彪确实混得不错,通过伏击日军获得了一些武器装备或物资,但日本的牛肉罐头可是稀缺品,守据点、清乡的这些日军警备部队,其实很少配发罐头。抗战后期,日军资源急缺,罐头里只能有一些鱼虾甚至糯米饭,就算是张大彪缴获了罐头,也不大可能是牛肉罐头。
八路军一向物资装备奇缺,缴获的东西还要上交,由上级统一分配。李云龙团部的那些“存货”,也应该是张大彪他们上交的吧。不管怎么说,李云龙和张大彪在分兵后过的日子都差不多,不是顿顿吃罐头,也不至于顿顿啃大饼。
其实在抗战时期,八路军在敌后过得比《亮剑》中艰苦得多。晋西北地区土地本来就贫瘠,加之日伪军的掠夺,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八路军的生活也好不到哪去,能填饱肚子已经算不错了,还管什么牛肉罐头和大饼?
2020-01-22 09:16:19 -
简单说,这是张大彪在吹牛,复杂说,这个问题要分合理和不合理两方面来看。
合理的部分—这是独立团分兵各自为战的结果
剧中有表,独立团在大扫荡中损失惨重,为解决部队的生存问题并且扩大兵员,同时还要给敌人以沉重打击,按照上级指示,独立团化整为零,将部队以连排为单位撒出去展开广泛的游击战,自给自足,自我发展,用李云龙的话讲,那就是都出去当“山大王”去。
为此,他甚至还给部队指了几条路:伏击、摸营、挖陷阱、打闷棍、绑票,只要能打击敌人壮大自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请注意,李云龙的话里伏击和摸营之类好理解,为什么居然还有绑票,绑谁的票?
绑地主和汉奸的票,把那些亲近日军的汉奸地主抓来,让他们家属拿物资来赎,一方面可以打击敌人震慑汉奸,另一方面还可以解决部队的给养问题。
由此可见,独立团给了下属部队相当大的自由度,这也就让他们有了比较“广阔的财路”,再加上机动灵活的游击战,缴获自然丰富,有酒有牛肉罐头自然不在话下,你看人家徐志耕,望远镜的倍数被李云龙的都大,还挎两个王八盒子。
与此同时,李云龙的独立团团部驻扎在赵家峪,团部和直属队是不可能像下属部队那样自由行动的,所以他们出击的机会较少,自然缴获也较少,有时候甚至还需要下属部队上缴一些战利品补充给养,就像旅长从李云龙手里要走骑兵营一样。
所以,老李和秀芹结婚时,独立团团部炊事班也能拿出几罐牛肉罐头来,只是数量不多,只能在有特殊情况时改善改善生活。
因此,从理论上讲,张大彪将在外有仗打可以缴获,天天有肉吃是可能的。李云龙在相对靠后的位置,仗打得少缴获就少,经常吃不到肉也是正常的。
不合理的部分—我军的纪律和传统
我军从井冈山时期就有著名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其中三大纪律的第三条就是“一切缴获要归公”,归公之后再进行重新分配,不管张大彪的部队缴获到了什么好东西,肯定还是要交公的,有些东西可以自己部队处置,有些特殊的东西还需要上交给独立团团部甚至旅部和师部,像二营长缴获的那两门意大利炮,在正常情况下也是要上交到上级的,毕竟那玩意可不是营级火力。
另外,我军还有一个传统,那就是官兵平等,干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部队上有政委、指导员,下有士兵委员会对干部进行监督,这种情况下,个别干部天天大吃二喝的行为是不可能在部队里出现的。
因此,李云龙在团部和官兵一起吃大饼是正常的,张大彪说天天喝着小酒吃着牛肉罐头的话,说白了,就是老同事之间吹个牛,也很正常。
类似的牛,咱老李吹得还少了?许老李吹,也得让人家张大彪吹一吹不是,他肯定是吃过喝过那么一两顿,但要说天天这么整,日军中队长也吃不起。
2021-07-11 20:00:54 -
原因在于人数不同
《亮剑》中日军对八路军根据地进行扫荡,为避免部队受到较大的损失,李云龙采取化整为零的策略,将部队以营、连、排、班为作战单位分散突围,各自为战,各自为战,必要时再兵和一处。
兵力分散以后,各个营长、连长都肥的流油,什么九二式重机枪、什么歪把子轻机枪、什么山炮之类的应有尽有,而且部队更是扩充了一倍之多。
相比其他营长,张大彪更是肥的流油,每天小酒喝着日本牛肉罐头伺候着,简直是美上了天。
而相反的是李云龙过得却不如自己手底下的几个营长,李云龙结婚的时候,就有点非常的寒酸,牛肉仅有那么几盒,而且是李云龙结婚才特意拿出来的,要不然平时基本上都吃不上,而主食却是贴饼子,贴饼子是由玉米面和小米面制作而成,相当于杂粮饼(类似于窝头),与白面差的不是一个档次。
为何李云龙手下过得那么好,李云龙却过得如此寒酸?
其实主要原因就在于兵力,李云龙手下兵力比李云龙要多数倍,而有了兵源的支撑,就有打仗的资本,拿下各个地方的据点,伏击日军都不在话,而仗大多了缴获的东西也就越多,而附近青壮年听说八路军的威名便投靠参军,所以李云龙的手下越过越滋润,自然就是小酒喝着,牛肉罐头吃着。
而相反李云龙身边仅有不到一个连的兵力,想要发展非常困难,而且又没有攻坚的重武器,所以过得日子相比手下的营长。就有点寒酸了。
我是汤里放药,专注于影视剧解析,欢迎关注。
2019-03-05 09:26:58 -
在亮剑这部电视剧中确实有这样一幕,让部下凭本事去喝酒吃肉本来就是李云龙的目的,而张大彪这个人本身就是一个有本事的人,按亮剑中来看算是一员猛将,
而为什么分散出去后张大彪的生活条件比李云龙更好,我认为首先一点是电视剧里李云龙给出了八个字的方针,自给自足独立发展
但其实按照李云龙的思路就是出去抢他丫的,做那个山大王,除了不能欺负老百姓之外,只许占便宜不许吃亏。
有了这个前提那么就很简单了,本身化整为零就是八路军应对大扫荡的策略,李云龙的这一手等于放权给部下了,以连排为单位分散出去,几乎个个都是一把手,本身独立团大部分物资都靠战场缴获,但是以前张大彪可是说了不算的,缴获了什么东西都要先给李云龙,而这次化整为零则不同,张大彪实实在在的成了主官,战场上所有的物资都他说了算,这是实实在在的,就凭一年后攻打平安县,他们给李云龙带去了一个师的规模,你就能想到张大彪那句天天小酒喝着,日本牛肉罐头伺候着。不是吹牛了
反过来说李云龙在赵家裕休养生息,根本没留下多少兵力,也没有战争可以打,没有战争就没有缴获,所以张大彪可以天天吃罐头,而李云龙只能啃大饼。
2019-03-05 11:01:14 -
别人熟读二十四史,我是对亮剑倒背如流。
事情的前提是这样:张大彪身为独立团一营营长,在鬼子的反扫荡突围中,与独立团主力部队分散突围,围剿刚结束,李云龙的独立团却遭到山本特种部队的夜间偷袭,后在团长李云龙的召集下,独立团才正式集结完毕。
出现题主所说的情况,主要跟李云龙当时的作战方针有很大的关系,当时李云龙被分配到新一团,部队装备特别差,但是在李云龙的带领下,其武器得到了大量的改良升级,有什么办法?其实没有,就是抢。
所以跟随李云龙最久的张大彪,在新一团的时候就是营长,独立团认命李云龙以后,还是把张大彪调回身边,所以张大彪过的这么滋润,也是领会到李云龙的精髓所在。
当接到通知时,张大彪的部队还在打劫。所以还是那句话,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2018-11-23 08:58:33 -
因为老实人,从古至今,老实人最吃亏
2018-11-21 23:24:01 -
相信很多人都是看过《亮剑》这部电视剧的,里边李云龙有句经典语录就是: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如今这句话放在这个社会上依然适用,而亮剑中最让人伤心就是和尚跟秀琴的死了吧。当时李云龙让他和尚去送信,没想到半路上遇到了土匪,经过一番搏斗被土匪残忍杀害。当时看到这里的时候,真的是泪流不止,虽然李云龙后来为和尚报了仇,但是他再也回不来了,当时真的是特别恨编剧。
在和尚在没死的时候,李云龙曾经命令各团分散到赵家峪的各个村庄中,这样不仅可以化整为零,而且还减少了赵家峪压力。为了让部队得到发展,于是独立团各营都开始分散开来,自己发展去了。再次期间李云龙也跟秀琴结婚,但是婚礼上还在赵家峪的部队吃的只是白菜跟大饼,来庆祝团长大婚。也就是在这天,日本特工队突袭了赵家峪,劫走了秀琴,让李云龙一怒之下集合全团,要去攻打平安县城。
当时张大彪回来的时候,俨然成了一个土财主模样,当时众人就十分好奇了。经过一番询问之下才知道,张大彪自从带着部队去乡村之后,每天都是日本牛肉罐头吃着!当时离开了团部之后,张大彪就没闲着,他带领一伙人去打起了游记战,而且队伍还一直扩大到了2000人。他将部队埋伏在了日本的交通线上,遇到日本的运输队,他们就抢夺物资。日本对于自己的后勤物资是十分看重的,所以日军非常喜欢不易变质的牛肉罐头,没想到却成了张大彪的补给。
而张大彪做出如此胆大的事情就是因为,李云龙经常说“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所以李云龙才把各个营发配出去,让他们得到锻炼,最终能够独当一面。带兵打仗是十分考验指挥官的指挥能力的,而张大彪则是非常完美的做好了这一点。虽说当时李云龙手底下不少能兵干将,但是张大彪则是他最为看重的那个人,而且张大彪也一直跟随者李云龙。李云龙升官他跟着升官,无论李云龙后来到了哪里,都会一直带着张大彪。
如果张大彪没有能力的话,肯定李云龙早就让他坐冷板凳了,所以张大彪确实是一位难得的人才,一位得力悍将。
2018-11-21 21:16:22 -
在电视剧《亮剑》中独立团到赵嘉裕休整一年之后元气才算是逐渐的恢复起来,为了扩大战果壮大队伍。同时,也是为了解决战士吃饭的问题,若是一千人全住在赵嘉裕靠三百老百姓也养不了呀!李云龙不得不以化整为零的方式将自己的队伍分散出去,让各单位自行解决这些问题。在队伍分散的时候李云龙也说了,只有不打老百姓的主意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这就好比散养的群狼呀!
队伍分散后,各以营连为单位,一个营三四百人,做什么不行呢,就比如说:端个小鬼子的炮楼就能搞几挺机关枪,打个小股鬼子的伏击,劫持鬼子的运输队什么的,还不是要啥有啥呀!李云龙要打平安县城集合兵力的时候张大彪不正是在打扫战场,要粮有粮,要枪有枪,要人有人呀!
在说说以连为单位的队伍,一个连少说也要一百人吧,一百人的八路军对付伪军不难吧。毕竟伪军都是贪生怕死之人,枪一响就是散兵游勇,个个都抱头投降了。另外就是绑票,这么做可能其他队伍做不出来,可这些毕竟都是李云龙带出来的,领导敢说还有啥不敢做的,地主老财也是贪生怕死,投靠日本鬼子,手里也有几条枪,但是遇到八路也只有上交的份了,缺粮也找地主老财要,在李云龙大平安县城集合队伍时得知,一个连也能打下鬼子的据点。由此可见李云龙这么分配是很有道理的。
当李云龙集结兵力时,由张大彪一营分散前顶多也就四百人,但是收回来的却有两千多,带回来了将近两个团的兵力,三营六连分散前顶多一百多人,收回来的兵力整整一个营,少说也有三四百人吧。当然其他个单位当然也有扩充,不然李云龙也不会快要当师长了,直接指挥上万人战斗。由此可见,各营连兵力分散后取得了不少战略果实,缴获了不少的战略物资。张大彪每天日本牛肉罐头伺候着,小酒喝着绝对不是吹的。
反观李云龙,从赵嘉裕遇袭可以看出李云龙身边没留多少人,顶多一个连而已,而且李云龙又作为团领导主要负责人,赵嘉裕三百多百姓也在这,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敌人能不来骚扰他就不错了。因此,李云龙不能轻易偷袭敌人。要知道,八路军大部分物资都是靠缴获的,这没仗打,自然也就有什么吃什么了。老百姓大饼他吃肉合适吗?再说了,就算了有肉李云龙也不会独享,肯定会分给百姓和战士的。
所以说:部队分散后,张大彪可以天天吃罐头,是因为人家有仗打,有仗打自然就能缴获物资。而李云龙却只能吃大饼,是因为他的担子重,身边兵力没多少,无法大开拳脚杀鬼子缴获物资,仅能自卫,所以只能吃大饼。
2020-08-04 18:29:54 -
跟着李云龙,张大彪算是学到了精髓,讲义气忠心耿耿,也多吃多拿嘴巴更甜,是个好料,从团参谋升至师部
段鹏也有两下子,学到好色泡妞不服输,勇猛无比
只有和尚,身手第一嫉恶如仇宁死不屈,但也学会偷酒喝,死的太冤
2021-08-04 22:11:38 -
电视剧《亮剑》里营长张大彪的确跟团长李云龙说过“天天日本的牛肉罐头伺候着,我都快走不动道了”的话。张大彪何出此言呢?
李云龙团在化整为零后,灵活地各自为战,张大彪率领的一营,不仅战果颇丰,更是扩大、壮大了队伍。至于说“天天日本的牛肉罐头伺候着”,这多少有些夸张了,毕竟连日军自己都不可能每天有牛肉罐头伺候。
那张大彪为什么吹牛呢?别忘了张大彪是谁的兵,他可是李云龙一手带出来的彪悍营长,说话办事自然与李云龙是一路。张大彪之所以说“牛肉罐头”一事,除了证明自己及自己的队伍,对日军作战的战果不错,再有就是队伍庞大,希望有仗可以打。只有闲得慌,才会说出那么狂的话,这就是李云龙团的特色。
事实上,在抗战的最后三、四年,不只是我军物资短缺,日军比起刚发动侵略战争时,物资不仅短缺,质量也大幅下降。所以,即便张大彪真的“天天吃着日本牛肉罐头”,他在描述时,也是笑不出来的,因为彼时的“日本牛肉罐头”与牛肉的关系已经不大,那是相当难吃了。
如此看,反倒是李云龙“天天吃大饼”,比起张大彪的“牛肉罐头”,要好上不止一倍。毕竟李云龙吃的是正经粮食,而张大彪吹的则是“合成食品”,过期没过期还不知道……这件事唯一能反映的就是张大彪的人马多了,日子好了,在团长面前腰杆硬了!
2019-11-04 09:36:35 -
感谢邀请,献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喜勿喷!
先说团长李云龙,李云龙在赵家峪只留驻了团部和百多人少量警卫部队,理由很简单,战时村民本来生存就艰难,养活李云龙的团部都负担重了,根本养不了一个团几千号人,所以李云龙让底下部队放养出去,自己自力更生发展缴获,这也是陈庚旅长对手下非正式编制的部队,采取的一贯做法,李云龙就是陈旅长放养的…… 回到李云龙这里,由于所待赵家峪非交战或者交通线区域,没有战事也就没有额外福利可以获取,只有吃老百姓的白食——大饼!
再说张大彪,这个人有个坏习惯就是爱甩帽子,不过个人能力无论作战勇猛度,还是作战指挥能力,都是相当出众,深受李云龙赏识(就像陈旅长对李云龙一样),从李云龙由新一团调到独立团,不忘挖走张大彪看得出来……
既然张大彪如此有能力,又深受李云龙的座右铭\"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的影响,自然能打得不少成功的伏击战,吃到牛肉罐头也就不足为奇了! 最后,李云龙的部下都还懂得孝敬团部,除了日本娘们儿不缴获外,其他的估计都会上交部分给李云龙吧!
喜欢的点赞,不喜欢的勿喷,欢迎评论!
2018-11-22 12:00:57 -
不是吃大饼就是评军衔,纯属吃饱了撑的,蛋的难受!你为什么不问问薛岳长沙会战能消灭十万日本鬼子呢?天天谈论虚构的一个李云龙呢?
2019-03-07 21:12:37 -
张大彪天天吃罐头,是有他的套路的。李云龙天天啃大饼,也是有他的道理的。抗战时期,谁家有罐头呢?当然是日本人啰。所以,张大彪天天有罐头吃,肯定是在搞\"劫道窃室\"的勾当。\"劫道\"就是伏击鬼子的后勤辎重,自然就少不了缴获罐头这些军需品了。\"窃室\"就是攻打鬼子的一些据点,一仗下来少不了有日本罐头米西米西的干活。而李云龙天天啃大饼,是因为他的团部不能像张大彪的作战部队那样,经常与日本人交火,没有机会捞些鬼子的军用物资,包括罐头什么的。作为团一级的作战指挥机关,李云龙的职责主要是\"运筹帷幄\",指挥和掌控下属各营的军事行动,生活上也只有随当地的生活条件罢了。他能天天啃大饼,说明他驻扎地方的生活水平还不错。如果驻扎到条件差的地方,能有稀粥下咸菜疙瘩就不错了。在过去的战争年代里,各部队成建制地独立活动时,不可能有固定标准的生活保障,是走到那里就吃到那里,所以,各部队的生活条件千差万别。例如,李云龙就自己爆料说,他在长征路上,天天吃着牛肉,喝着小酒,根本不像许多兄弟部队那样,没有后勤补给,要靠草根树皮度日。其原因就是,他的部队搞到了足够的粮食补给,这就在长征路上形成了生活上的差别。由于李云龙有过这样亲身经历,所以听张大彪炫耀天天吃罐头,心里也没有一丝的\"不快\",反倒为部下的有所作为而感到欣慰。
2019-03-06 09:32:54 -
很简单,分兵后各自行动,张大彪把应该上缴的那部分自己吃了呗!
比如彭德怀当时在八路军总部就过的很苦,陈赓他们在一线打仗,就会有缴获,然后得经常给总部送点。有时候还得给延安送。
张大彪也应该把部分缴获给团部。但因为兵分的散,不好送吧。
2021-07-08 10:53:55 -
李云龙带出来的部队,除了打战厉害,还有一个特长,就是吹牛!嗷嗷叫的队伍,没有敌人时,只能对着自己人叫,狼在月圆时不叫不行,不叫难受,那就吹呗。在晋西北天天喝小酒吃牛肉罐头,吹吧,苏南的新四军做生意赚了钱都不可能这样。
2021-08-04 14:16:35 -
那是因为剧情需要,还原真实的打仗情景。那时候八路军后勤保障比较差,团长想办法保障士兵的肚子。让营到排自己想办法去解决,物品也不用上交。团长只能吃后勤保障粮了!
2018-11-11 12:30:09 -
说起经典的抗日题材电视剧的话,由李幼斌、何政军和张光北等人领衔主演的电视剧《亮剑》绝对榜上有名,从2005年播出后,这部电视剧就一直深受观众喜欢,剧中不少角色更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细心的观众可能会发现,在剧中有一段情节十分耐人寻味,在一次日军大扫荡期间,李云龙的独立团受到了重创,为了能让队伍再次发展起来,李云龙决定让队伍各自发展成长,然而等到李云龙集结队伍准备攻打县城时,却发现他手下的一营长张大彪变得更加富态了。
当时,张大彪曾说过在各自发展期间,他可是过着”每天小酒喝着,日本的牛肉罐头伺候着,我都快走不动道了”的生活,可是在此期间,李云龙还过着啃着大饼的艰苦生活。
对于这件事,拾忆想说的是,作为跟随李云龙最久的老部下,张大彪可以说深的李云龙的真传,即没有装备没有物资,那就主动去抢,毕竟“狼走千里吃肉,狗走千里吃屎”,有实力你就硬气,在这种情况下,独自发展的张大彪带着他的一营做了不少战斗,这也让张大彪的一营富裕了起来,他也因此长得胖胖的。
然而,在张大彪带着他的一营发展期间,作为团长的李云龙却没什么大动作,这也导致他们没有了额外的物资来源,因此,生活相对比较艰苦,再加上李云龙在剧中展现得再死皮赖脸,爱兵如子的他也不会从部下那里抢物资,因此,宁可自己苦一点,平时啃大饼的李云龙也不会从张大彪那里要一罐日本罐头。
或许,正因为李云龙能这么真心对待手下士兵,在抗日战争期间,士兵们才会全力以赴,令李云龙的部队无往不利的吧!
2019-03-10 23:57:20 -
因为导演只让李云龙啃大饼啊
2018-11-11 19:26:58 -
那是因为剧情需要,还原真实的打仗情景。那时候八路军后勤保障比较差,团长想办法保障士兵的肚子。让营到排自己想办法去解决,物品也不用上交。团长只能吃后勤保障粮了!
2018-11-11 12:30:09 -
因为李云龙那段时间把肉类供应证给丢了,正在补办。
因为李云龙那段时间肠胃不好,需要吃素。
因为罐头里面有防腐剂,李云龙比较懂得养生。
因为作者和张大彪是亲戚,有罐头先尽着他。
……
2018-11-26 23:28:11 -
李云龙的团部在比较安全的地方,缴获比较少!
2018-11-22 11:13:40 -
八路军日子过的最苦,新四军的伙食绝对比八路军好[捂脸]
2021-11-04 21:32:38 -
以张大彪和李云龙的交情,张大彪天天吃牛肉罐头喝日本烧酒,让李云龙啃大饼吃咸菜可能吗?还有李云龙不光和张大彪有交情,而且和晋军的楚云飞也交情不浅,以楚云飞的能力让李云龙吃点肉也不是难事吧。所以李云龙大概率是不会天天咸菜加烧饼。
2022-03-13 19:59:20 -
提这样的问题毫无意义,所有情节皆是虚构的,还要问为什么。如果实在是吃饱了没事干非要问个究竟,建议你设法联系作者,问问李云龙为什么啃大饼!
2021-11-20 08:27:01 -
大彪这个兔崽子[发怒],个把月了连个日本牛肉罐头也不送来。[发怒]
这次要不给我弄两门鬼子小钢炮几挺歪把子来[发怒],别想再混我的地瓜烧喝[耶]!
老子馋死这个兔崽子[得意][得意][得意]!
2021-07-27 20:36:56 -
因为李云龙吃素,张大彪吃荤
2018-11-23 22:38:29 -
因为张大彪袭击的是日本的补给线 没事打打游击 再打一下伪军的炮楼,主要跟小部分日军交战
2019-08-18 22:43:27 -
^_^
2021-07-07 17:00:59 -
事实来看,张大彪根本不可能去顿顿吃着罐头。更不可能去无缘无故的碰缴获的罐头。应该只是战友之间的吹牛而已。
从李云龙的婚礼上来看。也只有向团长结婚,这样的全团一起庆祝的喜事才能动罐头。主食还是大饼。八路军当时的生活普遍很苦。像罐头这类食品是根本不可能经常吃的。不管官有多大。而指战员与普通士兵应该是吃的一样的。
2020-08-09 23:03:39 -
李云龙说缴获飞机坦克才和他汇报,能当真吗?
2021-07-07 00:39:52 -
2021-07-06 22:01:20
-
这只是开个玩笑,原著中只是说李云龙守着交通线,利用鬼子送补给的机会捕捉战机缴获了不少武器弹药和给养。
电视剧只是一句话,但是在真实历史上确是血与泪交下、铁与火交织,用无数先烈生命书写的篇章!
百团大战后,日本帝国主义很快认识到了敌后战场对其战争的威胁。尤其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为了在中国占领区掠夺更多资源补充全面战争的消耗,日本军国主义者大规模的扩军进而对敌后战场进行了残酷的扫荡。
直到1942年,日本侵略者对敌后根据地的破坏以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包括晋察冀等根据地平原地区几乎全被公路、铁路、碉堡条块分割,个别根据地小到甚至用步枪开火能打穿的程度。
针对这些根据地,日寇采取大兵团、大包围、反复扫荡附加三光政策。故意残忍的制造大范围的无人区使我抗日武装无粮可用,无兵可用的境地。
针对和根据地接壤的占领区,采取联保连坐,多个小村合并成大村集中管理,用沟渠、篱笆、高墙限制人口流动,利用伪军、汉奸、地痞流氓强化治安伺机渗透破坏军民关系。
这给敌后军民造成了巨大损失,再加上当时北方不时出现的旱灾,用当时的话讲:人人有饥色,村村无炊烟,户户系白绫。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针对敌人的疯狂扫荡,敌后根据地很快实行了精兵简政和生产自救的策略。
组织部队军垦,机关单位人员组织放养家禽,牲畜,纺织布匹,减轻抗日军民生活压力,补充部队给养。
保留一定数量的精锐部队,将因连续作战不满员的部队以连、排、班的规模充实到地方县大队、区小队、民兵,强化地方(尤其根据地边缘的对敌激战区)生产劳动力和战斗力。
组织游击队、武工队对敌占区日伪军有生力量进行打击,对破坏极大的汉奸、流氓进行坚决果断的锄奸行动,震慑敌伪。对一些被迫与敌合作没有大恶的伪军、地主、乡绅做好统战工作,尽量争取做到“白皮红心”,为我敌后情报工作贡献力量。
针对敌人的据点、公路铁路、通讯线路进行连续不断的破袭战、麻雀战,对相对力量薄弱的据点集中兵力攻坚,辅助积极的运动战使敌陷入人民的汪洋大海之中。
《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绝大部分故事原型就是这时候的故事,甚至本山大叔春晚小品的抬车老民兵所说的挖坑陷了鬼子炮车也可能是这里来的!
日本侵略者很快坚持不住了。
太平洋战场的连续失败,盲目扩军造成的巨大消耗,抗日军民的持续打击,日本军队不得不撤离了大部分的碉堡和小据点,而大陆交通线作战失败后,日本再也无力大规模进攻中国各大战区了。
反观我军各部在战斗中经受了严酷的淬炼,分散的部队召回后不但都有扩充,战斗力也有提升,为大反攻阶段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基础!
所以张大彪说天天有日本罐头吃,我认为绝对有吹牛的成分,那时候日本人可能自己也吃不起肉了,不过估计也是1944年或1945年的故事了。
2022-03-25 19:22:25 -
你怎么知道李云龙啃大饼?你见啦?
2018-11-22 16:16:31 -
编剧和导演要求的
2018-11-22 06: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