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销量下滑的原因是什么?

新农商网 全部 1012

中国汽车销量下滑的原因是什么?

回复

共10条回复 我来回复
  • 出现吧大魔王
    出现吧大魔王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我是大魔王,我来回答

    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产销量双双出现下滑,然后就有人跳出来说“车企寒冬”“车市断崖”“中国实体经济不行了”这种无脑言论,唱衰中国经济的汽车市场,典型为了博眼球大放厥词而已。

    去年的汽车产销量下滑,是再正常不过的产业机构和市场消费升级的调整而已,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我先说下中国车市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就是从2003年开始的粗放式的快速爆发阶段,汽车的产销量连年都在快速的增长,只要生产出来的车几乎都有销路,这个快速增长阶段一直维持了七八年左右。这个阶段是车企最为幸福的时光,车不愁卖。

    第二阶段:2010~2011年开始,就是相对平稳的增长期,汽车销量的增长速度相对比第一阶段放缓,在这个阶段内行业从绝对量的增长变成了量和质量的齐头并进,汽车市场更加多元化,有更多的品牌更多的车型出现让我们消费者选择,这个阶段也持续了将近七到八年左右的时间。

    第三阶段:就是从2018年开始的现阶段,是以存量市场为竞争的一个新的格局,也就是说以增量为主要市场的日子结束了。以前第一第二阶段都是增量市场,就是以前中国车市的主要销量来源是首次购车的消费者,面对巨大的人口基数和经济增长带来的消费者规模购买力的首次形成,带来了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那么现在中国车市体量总体已经趋于饱和,首次购车的消费者数量正在急剧减少,这时候车市必然会从增量市场转变为存量市场,就是“从有到优”的过程,不仅要求产品质量、品质要更加出色,还要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购买和使用体验,满足那些有车消费者的置换升级需求。

    所以说,车市销量的小幅下滑的结构性调整非常正常,从另一个侧面看,这也正是我们车企从粗放式增长到追求质量的精细化增长的转型阶段,虽然我们现在市场上汽车保有量很大,但是离汽车强国还有一段距离,从量到质的转变当然需要一个过程。

    另外,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越来越严格,传统能源车转型新能源车也是一个过程,而且众多的造车新势力也在这个过程中正在调整,消费者其实也在对政策进行观望,到底是买传统能源车还是新能源车,并不是买车的人少了,只是大家不像以前买车那么随意了。

    所以,销量的下滑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是非常正常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人口基数又这么大,消费升级需求明显,就凭这三点车市不可能不好。

    我是大魔王,感谢阅读,感谢关注

    2019-05-31 09:57:28 0条评论
  • 这车好不好
    这车好不好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短期市场已经饱和,经济不好,车不是必需品,还有迷之提前又不断延后的国六排放,观望气氛很重

    这时候价格战已经很惨烈了

    不止自主,合资也很多销量下降,福特,通用系巨大优惠下也有崩盘气象(私货观点,纯属推三缸自己作的)

    整个车市就 bba 两田,长城汽车,比亚迪前4个月增长,其他的-10%起步价

    比亚迪的增长,主要是新能源大幅增长,燃油车扔在萎缩

    长城汽车是一直维持从去年开始的优惠,降利润保销量,让利不让市场,前四月维持了8%的同比增长,利润一季度下降60%,

    供应链方面,部分自主已经开始出现坏账,有的又出现4s退网风波,就不点名了

    这轮过后,不管合资还是自主,都会大洗牌,合资会步铃木后尘,一部分品牌退出中国,自主里面失去供应链支持,和丧失研发能力的,没有任何翻身机会

    最后,现在还不是最惨的。。

    5月前两周数据批发-40%起步价

    2019-05-30 05:26:22 0条评论
  • 大中华宝马车友会书记
    大中华宝马车友会书记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消费升级,我等待国10出来,

    2019-05-30 12:46:39 0条评论
  • 喜喜羊羊喜喜人
    喜喜羊羊喜喜人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是中国的大城市早期规划与高层为主建筑结构,开始严重阻碍汽车作为城市生活的必须品作用了,国内城市早期以香港城市建筑为模仿对象,殊不知只是自己文化不自信的表现而已,香港有香港特殊的历史地理原因,山城地貌,人多地少,孤岛地缘的性质,与生俱来就不会考虑是否应拥有全体市民的拥有小汽车社会,高层建筑与山城融为一体,再加是岭南广东珠江口最南端,高层建筑不会阻挡南海风南边吹向北边的流动,所以香港再多的高层建筑都无所谓,市民也不渴望家家拥有小汽车,但内地城市以平原为主,住入高层建筑内取车、停车,车位,道路全都成了永无解题的死结,也是很难完成向现代城市迈进的死结了,家庭无法拥有现代科技,现代科技也无法进入家庭,所谓中产阶级陷阱也可能就是缘于此状况也。

    2019-06-01 16:24:21 0条评论
  • 因陀罗观世界
    因陀罗观世界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看到一些人copy一堆东西过来专业复杂的回答,又不是考论文!

    我来用逻辑说说,平民老百姓都懂得!

    其实就一句话,供不应求还是供过于求的问题。

    中国人是多,但也是有极限的,不是无限的,从无到有是增长最快的,当能买车的都买车了,车又不是衣服,一年买好多次,很多人几年甚至十年都不会换车,总有一天大部分能买车的都买了,车就卖不动了嘛。。。至少卖的没有原来从零开始那么快了嘛

    就像25年前pc电脑一样,那时候大部分人家里都没有电脑,随着网络的发展,电脑经销商都赚的盆满钵满!从无到有,大家都需要啊!但现在呢??一台pc至少五年不会换吧,该买的都买了,后面再有新增的自然就少了。

    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个新事物大家都没有的时候出现了,这个阶段就一定是快速销售阶段,等到不再新鲜,买的人多了,就进入平稳阶段,再等有新的代替品出现了,就进入淘汰阶段。。。比如缝纫机就是的,原来这都是每家一台的,缝纫机厂可是有钱的大企业啊!!但现在谁还缝纫啊,于是缝纫机厂就少了。。。

    大概就是这样了,汽车企业的暴利时期和快速增长时期已经过了。。。

    下一波就是新能源汽车了,等技术成熟了,这新东西出来,又会进入新的爆发期,那时候汽油汽车就慢慢淘汰了。

    我们的小孩,他们长大,估计都不知道啥是加油站,啥是汽油,为啥要有离合器?都不懂了。

    2019-06-01 23:32:00 0条评论
  • 奥途世博
    奥途世博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从2018年7月以来,中国汽车销量下滑,一直处于负增长态势,购买力下降。庞大集团的新闻,更是让人对汽车销售前景感到悲观。据统计,2018年,全国只有32.8%的经销商处于盈利状态,另外有26.7%经销商持平,40.5%的经销商明确表示处于亏损状态。分析其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宏观经济带来的影响。中国宏观基本面转弱促使购买力和消费信心下降。各大机构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判断基本上是:长期:经济增速换档期、结构调整关键期;短期: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在这样的影响下,作为大宗消费品,中国车主平均每年在汽车上的花费是16000元,如果经济形势不好,大家都捂紧腰包,汽车的购买意愿自然就是减弱的。

    二是政策对车市有一定影响。购置税优惠政策完全退出对需求产生一定影响,商用客车新能源补贴“前高后低”形成了大中客市场“前高后低”的态势。2019年十部委联合印发《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 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多措并举促进汽车消费,更好满足居民出行需要。包括:有序推进老旧汽车报废更新。按规定放开报废汽车“五大总成”再制造再利用。持续优化新能源汽车补贴结构。促进农村汽车更新换代。稳步推进放宽皮卡车进城限制范围。加快繁荣二手车市场。进一步优化地方政府机动车管理(取消、放宽限购)措施。这些政策是刺激汽车销售的,但作用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需要一定的时间。

    三是2018年汽车市场大幅度下滑,其中一部分属于市场结构性问题,如小型车、经济型车市场下滑高达40%, 对汽车市场下滑影响重大。经济较好的大中型城市(苏州、昆明、郑州、长沙等)汽车千人保有量已达300辆,需求空间有限。

    四是房市影响。三四级城市房价上涨,挤占了一部分购车需求。车企一直把三四线城市作为新兴市场,在2010-2017年,中国乘用车市场一线城市增长率为7.5%,二三线城市增长率超过了13%;到了2018年,形势突转,三线城市比2017年相比下降了12.2%。这里有房市的因素,三线城市房价普涨,中国购车主力25-35岁,正好是买房的刚需人群。三线城市消费人群如果买了房,就很难再掏出十几万养车了,挤占了购车指标,不像一线城市,与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房款相比,养车相对容易得多。

    总的来说,中国的汽车购买需求还有很大的空间,但不可能像前十年那样高速、粗放增长。相信2019年市场将呈现前抑后扬,系列重要政策规定将推动汽车产业、汽车市场回稳上升。

    2019-06-03 14:13:29 0条评论
  • zfs87122321
    zfs87122321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只要股市涨到4700点,立马改变。

    2019-05-31 18:08:13 0条评论
  • 记事中华
    记事中华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是什么?给钱我就告诉你,还保证能救车市。共七条每条收费一百万共计七百万元。如何?否则三年之内中国车企死亡。

    2019-05-30 16:35:15 0条评论
  • 奥途世博
    奥途世博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从2018年7月以来,中国汽车销量下滑,一直处于负增长态势,购买力下降。庞大集团的新闻,更是让人对汽车销售前景感到悲观。据统计,2018年,全国只有32.8%的经销商处于盈利状态,另外有26.7%经销商持平,40.5%的经销商明确表示处于亏损状态。分析其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宏观经济带来的影响。中国宏观基本面转弱促使购买力和消费信心下降。各大机构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判断基本上是:长期:经济增速换档期、结构调整关键期;短期: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在这样的影响下,作为大宗消费品,中国车主平均每年在汽车上的花费是16000元,如果经济形势不好,大家都捂紧腰包,汽车的购买意愿自然就是减弱的。

    二是政策对车市有一定影响。购置税优惠政策完全退出对需求产生一定影响,商用客车新能源补贴“前高后低”形成了大中客市场“前高后低”的态势。2019年十部委联合印发《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 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多措并举促进汽车消费,更好满足居民出行需要。包括:有序推进老旧汽车报废更新。按规定放开报废汽车“五大总成”再制造再利用。持续优化新能源汽车补贴结构。促进农村汽车更新换代。稳步推进放宽皮卡车进城限制范围。加快繁荣二手车市场。进一步优化地方政府机动车管理(取消、放宽限购)措施。这些政策是刺激汽车销售的,但作用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需要一定的时间。

    三是2018年汽车市场大幅度下滑,其中一部分属于市场结构性问题,如小型车、经济型车市场下滑高达40%, 对汽车市场下滑影响重大。经济较好的大中型城市(苏州、昆明、郑州、长沙等)汽车千人保有量已达300辆,需求空间有限。

    四是房市影响。三四级城市房价上涨,挤占了一部分购车需求。车企一直把三四线城市作为新兴市场,在2010-2017年,中国乘用车市场一线城市增长率为7.5%,二三线城市增长率超过了13%;到了2018年,形势突转,三线城市比2017年相比下降了12.2%。这里有房市的因素,三线城市房价普涨,中国购车主力25-35岁,正好是买房的刚需人群。三线城市消费人群如果买了房,就很难再掏出十几万养车了,挤占了购车指标,不像一线城市,与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房款相比,养车相对容易得多。

    总的来说,中国的汽车购买需求还有很大的空间,但不可能像前十年那样高速、粗放增长。相信2019年市场将呈现前抑后扬,系列重要政策规定将推动汽车产业、汽车市场回稳上升。

    2019-06-03 14:13:29 0条评论
  • 车辆研究僧
    车辆研究僧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对经济前景的不看好,严重的交通堵塞,出行方式的便利化,城市用车趋于饱和,二手车限迁政策的放开,这些因素都对汽车的销量产生一定的影响。想要把汽车销量下滑归咎于某一单一原因都是片面的。换句话说,汽车销量下滑不是车不好,是老百姓不想买车了,至于老百姓为什么不买车,原因当然也是多方面的。

    每个时代中国的百姓对生活都有着不同的追求,例如在70年代讲究的是三转一响(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80年代就要黑白电视机、洗衣机和电冰箱,90年代三大件是彩电、空调、影碟机。及至今天,人们的目标就是有房有车有票子。正是因为汽车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才有了近年来汽车销量的持续上扬。

    汽车市场细分的多元化让大部分都家庭都有了自己的代步车辆,下至几千几万的二手车,上至几十万上百万的豪车,只要自己有购车的意愿,总有一款适合你,买车对于中国百姓来说已经不在是空中楼阁,触不可及。

    但是客观的说,现在的家庭用车还是集中在城市汽车市场,对于农村的百姓来说,汽车虽然也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但市场占用率还是少,而中国最大的市场恰恰是农村。正因为这样,我国才会在时隔多年后再次重启汽车下乡政策,开拓农村的汽车市场。在城市汽车市场几近饱和,而农村市场没有得到有效开发之际,汽车市场乏力也是正常不过了。

    同时,对经济逾期的不乐观也影响着消费者购车,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虽然保持继续增长的态势,但是和过去相比是放缓的,在这个时候老百姓的开销首先要保生活,然后才是提高生活。简单的说就是老百姓手里没钱,或者说有钱也不敢花,医疗、教育、养老、房贷……,这些支出哪个不是刚性的?

    交通出行的便利化以及城市交通的拥堵也让许多人不想买车,现在人们想要出门,高铁、火车、长途客运、城市公交、出租车、顺风车、专车……应有尽有,让出行不再成为难题。与此对立的就是交通的拥堵,一到高峰期,长时间滞留在城市的长长车龙之中动弹不得,想要停车却要跑出多有远,一不小心还会贴几张罚单,原本为生活提供便利的汽车反而成了负担,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有些人开始选择低碳出行的生活方式了。

    2020-03-06 10:37:03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