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有些软件所占内存越来越大,功能却没什么增加?
为什么现在有些软件所占内存越来越大,功能却没什么增加?
-
数据交换比较多,数据大占内存
2019-02-24 16:54:35 -
接口:
越来越多的系统、平台、第三方接入 。
说白了就是产品本身越来越不单纯了。
对上下游数据分发越来越多。
本身功能:
在这个以数据为基础的互联网时代,越来越重视大数据。为了实现数据的采集,产品本身也不得不增加更多的功能。
当然5G的实现可能对现有的一切将会颠覆。因为传输速率大幅度提升?
2019-02-24 12:37:22 -
有些是跨平台的app。
那种只要开发一次,可以同时打包到ios和android的,基本上包会比较大。
这类应用普遍是打包运行时,运行时分别是ios和android的基础应用容器。这个容器包含了大而全的功能,用来承载下游开发者开发的应用,下游开发者利用这个容器去做衍生的开发,你看到的app的展现其实是下游开发者开发的应用。
那这个应用就包含了
1:应用容器
2:app应用功能包
app应用功能需要在容器内有效运行.
这个容器需要在ios平台或者android平台运行。
如果下游开发者开发出来的功能很小,那最终的应用,这个容器的体积肯定会占大部分,举例:应用功能包1M,容器50M,所以你看到一个功能简单但一但是有51M的app。
如果最终开发出来的功能很复杂。那本身最终发布的应用程序就会很大,自然容器的体积就占用比很小。举例:应用功能包200M,容器50M,结合他的功能,你也不会觉得者app特别大。
也可以拿小程序举例:小程序的大容器是微信app,小程序本身的大小最多1-2m,按原生应用的开发发布,同类功能的app大小最多5m。如果微信app把所有其他功能去掉,就留这个小程序的入口,我们可以把当前微信当作是这个app,那这个app的大小就是500多M。
很多跨平台的应用都是借助类似的容器才能有效的实现一次开发,多平台发布,你看到的很大的内存占用,80%甚至90%是这个容器的大小。
普遍这类应用存在很多不必要的内存开销。因为有个大而全的容器在外运行着。
2019-02-24 12:1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