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好型人格如何为自己负责?
讨好型人格如何为自己负责?
-
在我们工作和生活中,身边多多少少有些朋友或者同事有者轻微的或者严重讨好型人格。有句话说得好:生而为人,对不起自己。
那么什么是讨好型人格,讨好型人格也叫迎合型人格,心理学家指出,讨好型人格就是一直活在别人对他们的期待中,不停地追逐着别人对他们的认可,为别人可以去做任何事情,他们总是将他人的需求摆在自己之前,即使对方的要求不合理,也会硬着头皮去满足。
日本有部电影叫《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主人公松子明显就是一个讨好型人格,而大多数讨好型人格都是在幼年就形成的。家中父亲更加爱松子的妹妹,所有的关心和温暖都给了妹妹,而松子一直做的像引起夫的挂住,故意扮丑做鬼脸,逗父亲开心。性格定型后,在今后工作还是生活中,还是一直都在努力讨好迎合他人。一生努力的讨好,一生被嫌弃。
蒋方舟也曾经在《奇葩大会》列举过自身经历的一些例子。“恋爱过程中,男朋友给她打电话,一直责骂她,然后她一直道歉2个小时,挂了电话后对方还一直打一直打。”她不敢对对方说“你不要打我电话,这样我会生气”的话。 过了一段时间,她再回想这段经历,她觉得很恐怖,因为她在如此亲密的关系中,都不会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害怕起冲突,害怕别人不高兴。在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后,幡然醒悟,才开始改变自己。重新做回了自己 。
日本还有一个短片《态度的娃娃》,主人公全力活成别人期望的样子,讨好了所有人,唯独讨好不了她自己。每个人都会说你的笑容像娃娃一样,真讨喜。最后人们纷纷开始模仿她的笑容,最让她恐惧的是,她昔日的好友,也换上了她形象的面具。
当所有人和我相同,那么我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最后艾利她杀死了真正的自己。从一次次假面微笑、假意附和开始。
所以,一个人拥有好的心态和性格,才能在成长的路上一直快乐走下去,如何重新捡回真实自我,我到底是谁?只要你有勇气毁掉一切。开始改变自己。
2019-10-24 15:59:31 -
更多的讨好也算一种敷衍。对自己和对他人的不负责!如何对自己负责,讨好别人的前提你有足够的资本!领导说什么都是好的,最后来了一次,是你当初同意的,你当初为什么不阻止!
另一种理解,做什么事情都讨好别人,自己的事情没人讨好你。也不会因为你的讨好一定给你办好。还是自己有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是关键。除非你任何时候都不需要别人帮助。只要一帮助你就必须去讨好!慢慢就习惯了!更不是长久之计。
2019-10-24 18:23:18 -
讨好型人格做事总会犹豫,害怕影响任何人,从健康的角度来说,讨好型人格是心理问题,健康状态属于亚健康。讨好型人格通常不敢发朋友圈,不轻易借钱,借钱给别人也不会轻易讨要,出门不轻易问路。这样的人通常人品都很好,但对社会及工作的适应能力较弱,对社会负责了却没有对自己负责。
讨好型人格需要从心理上给自己引导,淡化别人的目光。做一些平时自己不敢做的事情,比如把自己的生活随时分享到朋友圈,去广场跳一支舞,出去玩的时候或者日常生活中多和陌生人搭讪聊天,经常去爬山对山下呐喊等等,慢慢的去掉自己对周围一切的戒备。当然,好的一面要保留下来。其实讨好型人格再自己塑造一下是一个不错的人格,因为你有得天独厚的品行,相信自己,加油。
2019-10-24 16:32:58 -
讨好型人格的人,凡事都去迎合别人,不会拒绝别人,认为拒绝别人就会得罪人,所以不管自己能不能做到,都去答应别人,久而久之别人就觉得这个人好说话,对他态度就会变的不尊重,给人感觉好欺负,这种类型得人不适合做领导人员,对下属管理会放纵,放纵就会加大出问题的可能,对不好的建议或做法也不会去及时反对,只会随波逐流,这样的性格如果不去改变就会失去领导的赏识,难有升迁的机会,个人认为这种性格人,应该学会适当的拒绝别人,对不合理的建议或做法说不,适当的展现自己强势的一面,同时心理上也该建立起自信心,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形成自己的个性行为和习惯,不管做什么让人尊重是最基本得要求。只有改变自己,才能让自己有信心,变的有话语权,才能为自己负责,对自己以后工作,生活才有很大帮助,变的通,不变则亡
2019-10-27 12:01:08 -
讨好型人格,只能换来一句你性格真好。
当自己失衡状态下,更多来说对自己是一种消耗。
对自己负责,就是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会说不,学会保护自己的界限。
2019-10-24 21:38:07 -
这里很高兴题主能提出这个问题,也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来讨论这个话题,现在我就带大家一起来思考下,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些见解。
在我们工作和生活中,身边多多少少有些朋友或者同事有者轻微的或者严重讨好型人格。有句话说得好:生而为人,对不起自己。
那么什么是讨好型人格,讨好型人格也叫迎合型人格,心理学家指出,讨好型人格就是一直活在别人对他们的期待中,不停地追逐着别人对他们的认可,为别人可以去做任何事情,他们总是将他人的需求摆在自己之前,即使对方的要求不合理,也会硬着头皮去满足。
日本有部电影叫《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主人公松子明显就是一个讨好型人格,而大多数讨好型人格都是在幼年就形成的。家中父亲更加爱松子的妹妹,所有的关心和温暖都给了妹妹,而松子一直做的像引起夫的挂住,故意扮丑做鬼脸,逗父亲开心。性格定型后,在今后工作还是生活中,还是一直都在努力讨好迎合他人。一生努力的讨好,一生被嫌弃。
蒋方舟也曾经在《奇葩大会》列举过自身经历的一些例子。“恋爱过程中,男朋友给她打电话,一直责骂她,然后她一直道歉2个小时,挂了电话后对方还一直打一直打。”她不敢对对方说“你不要打我电话,这样我会生气”的话。 过了一段时间,她再回想这段经历,她觉得很恐怖,因为她在如此亲密的关系中,都不会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害怕起冲突,害怕别人不高兴。在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后,幡然醒悟,才开始改变自己。重新做回了自己 。
日本还有一个短片《态度的娃娃》,主人公全力活成别人期望的样子,讨好了所有人,唯独讨好不了她自己。每个人都会说你的笑容像娃娃一样,真讨喜。最后人们纷纷开始模仿她的笑容,最让她恐惧的是,她昔日的好友,也换上了她形象的面具。
当所有人和我相同,那么我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最后艾利她杀死了真正的自己。从一次次假面微笑、假意附和开始。
所以,一个人拥有好的心态和性格,才能在成长的路上一直快乐走下去,如何重新捡回真实自我,我到底是谁?只要你有勇气毁掉一切。开始改变自己。
以上仅属于我个人观点,如果你们有什么不同的见解也可以说出来,我们一起来讨论。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对我的观点如果还有什么建议也可以私聊我,我有时间第一时间回复大家。
最后祝大家在看头条的时候能够开开心心,每天过的快快乐乐,做事顺顺利利,身体健健康康!
2019-10-26 08:5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