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网暴成为潮流,一些少年人将网暴当作玩笑和玩梗,应该如何引导?
当网暴成为潮流,一些少年人将网暴当作玩笑和玩梗,应该如何引导?
-
一、认识欺凌和网络暴力
现在,孩子在学校、课外活动和网络上都可能会遇到欺凌和暴力。
面对面的欺凌包括威胁、恐吓、辱骂、散布谣言或将某人排除在群体之外(需要注意的是:攻击性行为通常需要反复出现才能被定性为欺凌行为)。
网络暴力是在社交媒体和智能手机上实施的一种欺凌形式。虽然不是面对面,但同样非常有害,其中一些有害言论甚至包括建议他人自残或自杀。
而且,网络暴力的一大特点是非常公开,消息传播得非常快。一些图像和评论一经发布,它们几乎可以永远在线存在。
二、欺凌或网络暴力的迹象
作为家长,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判断了解孩子是否成为欺凌或网络暴力的受害者:
- 孩子的日常生活发生了明显变化,比如吃得过多或比平时少得多。
- 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或以生病身体不舒服为由逃避上学。
- 常常做噩梦或者无缘无故地出现其他睡眠问题,如失眠、惊厥。
- 孩子表现出抑郁的症状。
- 可能吸毒和酗酒。
如果发现孩子出现这些迹象,你需要与孩子进行交流。
一种提出这个话题的方法是去个人化,把这个问题当作一个普遍的问题来讨论。
例如,你可以提到"有些人"遭遇了欺凌或网络暴力,然后,将对话转换为更个人化的方式:
- 最近我听到很多人谈论欺凌和网络暴力,你对这样的事是怎么看的?
- 在网络上,你的朋友有没有被欺负过?你有没有觉得自己被欺负过?
- 如果有,你是怎么想的?你做了什么呢?
- 欺负人的人是谁?你觉得他们脑子里在想什么?
- 你们学校有什么资源可以帮助被欺负的人?
- 你们学校对欺凌行为采取了什么措施?
三、如何应对欺凌和网络暴力
如果你的孩子被欺负了,他需要立即得到帮助。你可以给孩子提供以下帮助:
- 给他一些关于如何处理欺凌事件的建议。例如,用幽默化解紧张的局面,或用直截了当的语言("够了!"),或者,如果可能的话,走开。
- 和你的孩子一起排练,在他觉得受到威胁的时候,可以去学校需求帮助,例如学校辅导员、可信赖的老师或管理人员。
- 如果你的孩子被欺负了,你可能会本能地产生愤怒,尤其是面对学校管理人员的时候。但是,一定要忍住冲动,因为大喊大叫或反应过激会让孩子感到尴尬,这会导致他不愿意再告诉你未来的事情。冷静、沉着的行动更有可能让孩子想要从你这里寻求帮助。
- 许多父母想教他们的孩子用身体暴力来回应欺负人的人。一些自卫训练是非常有帮助的,但不建议孩子以暴易暴。因为身体侵犯可能会升级到一个点,以至于孩子的安全,甚至生命可能会受到威胁。即使你的孩子不是打架的煽动者,对暴力行为采取零容忍政策的学校也可能会惩罚你的孩子。
四、如何预防欺凌和网络暴力
欺凌和网络暴力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是巨大的。它可能会摧毁人的自尊,导致抑郁和焦虑,而且这种影响可能会持续到成年。
神经生物学研究证实,社交疼痛等同于身体疼痛。一些青少年和青春期前的孩子可能会出现自残或自杀的情况。
所以,最重要的是,要及早预防欺凌和网络暴力的发生。
- 自我反省——防止欺凌和网络暴力的第一步是:家长要自我反省,自己的家庭环境有没有“制造”欺凌者和网络暴力者。建议家长问自己以下两个问题:我有对孩子过度纵容或极端苛刻吗?在我的家庭中有暴力(如语言暴力)现象吗?
- 开诚布公——经常和孩子在一起,家长每周至少要有一次单独和孩子的“约会”,这样你就能更好地发现欺凌和网络暴力的迹象。一些导致欺凌和网络暴力的问题可能会涉及令人尴尬或涉及不法的行为。坦诚地跟孩子表达你的担忧,开诚布公地和孩子讨论你看到的迹象。
- 培养自信——发现和鼓励孩子的优点,多元智能之父霍华德·加德纳曾说,每个孩子都是潜在的天才,只是他们以不同的方式表现而已。多参加孩子喜欢或擅长的活动(尽管你可能会觉得这些活动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没用”),这会帮助孩子培养自信,这不仅可以避开欺凌者的注意,而且会降低欺凌的负面影响。
- 提升社会交往能力——预防欺凌和网络暴力,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社交能力,以及情绪自我调节掌控能力。
- 设置边界——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有爱心的父母,你需要了解孩子在网络上的活动。要让孩子知道,你希望看到他被善待,也希望他善待他人。很多家庭的实践证明,在家庭会议讨论之后,起草一份“网络使用条约”之类的家庭约定是很有帮助的,条约主要内容可以包含:①允许孩子访问的站点:包括网站、聊天工具等;②一天中他们可以上网的时间;③他们被允许在线的时间长度;④违反规则的相应后果(如失去使用手机的权利);⑤遵守规则的特权(如延长与朋友在一起的时间或增加其他自由)。
2020-04-16 10:35:15 -
国家应该立法坚决杜绝网络暴力游戏产品,坚决杜绝含有色情诱导游戏产品,坚决杜内容低俗游戏产品。严格限制游戏产品开发,不能为了经济发展而放宽相应领域,不知虚拟网络世界到底有何教育意义。
打游戏如同做梦,梦做的太久,梦太清晰,必然会干扰人的正常生活。如果是阳光美梦,那便还好。如果是噩梦该怎么办?梦中打打杀杀,恩怨是非,勾心斗角。梦中没有和平,长期生活在一个负面的梦境中,会严重干扰人对世界的认知,特别是孩子,他们的价值观还在形成阶段,这样的游戏产品就会严重误导孩子的思想。现在大多数游戏产品都含有打斗情节,太阴暗。为啥不能是一个大同社会让人向往呢?给孩子编制一个美梦。
既然是梦就要做的美些才好,比如梦中云淡风轻,鸟语花香,世外桃源,落英缤纷~~~,那我们这一天的心情都是愉快的,现实生活中已经有太多烦恼,如果能做些美梦,那也倒能愉悦身心,多开发些这样的游戏产品不好吗?让人对未来有更多的向往,对美好的生活有更多的向往,这也利于社会和谐,社会稳定啊。
既然游戏是梦,就要做的美些,是美梦。梦中鸟语花香,莺歌燕舞,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未来可期,人间美好,社会安定团结,人民安居乐业,希望国家严格控制游戏产品的开发。
2020-04-14 23:59:22 -
互联网带给我们极大便利和信息的同时,也带给我们很多负面的能量。人们可以肆意的在网络上发布各种言论,发泄情绪,甚至是伤害到其他人。我的以下观点和大家分享,欢迎大家点评。
孩子们,尤其是青少年阶段,他们开始接触网络,由于对社会的认知不足,自控能力较差,学习压力繁重等,都有可能参与到网络暴力里面或者成为网络暴力的受害者。据国家去年的一项较为权威的报告显示,30%的青少年遭遇过网络暴力的辱骂,这个数字还是比较高的。当然这在美国是更加严重的。我有一位朋友在几年前全家移民美国,他们家的老大是一个男生,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去美国后各种不适应,遭受到歧视,还被网络暴力折磨的有了轻度抑郁。网暴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有的孩子承受不了网络暴力的压力会轻生。
对于网络暴力,我们对孩子需要加以引导。
首先,告诉孩子网络的利与弊,分享那些网络暴力导致的不良事件,希望孩子们明白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道理。今天我们当个玩乐给别人施加暴力,明天我们也可能成为受害者。所以,不要让自己成为施暴者。
第二,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社交软件,大部分的网络暴力场景是来自于社交软件,不要在网络上发布伤害辱骂别人的信息,如果严重了可能会触犯法律。
第三,引导孩子关注积极正面的信息,远离垃圾和负面的新闻,和暴力相关的电影、游戏、网站什么的尽量少的接触。
第四,不要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如果遇到网络暴力要积极和学校家长沟通。
最后,希望孩子们可以在阳光下健康快乐的成长!
2020-04-15 08:2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