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为什么派关羽去守华容道?

新农商网 全部 1010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为什么派关羽去守华容道?

回复

共10条回复 我来回复
  • 禪心山水間
    禪心山水間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哈哈,诸葛亮深知天不灭曹,况曹操虽遭赤壁之败,然终未伤其元气,况身边尚有张辽,许褚,徐晃,曹仁等诸多大将,皆非等闲之辈,若派别人,恐曹操困兽犹斗,若为兵败,反怡笑大方!孔明深知云长义气,不如卖一人情,让关羽落一个知恩图报之名,自己在刘备、关张面前挣足了面子,此正是诸葛亮聪明兼有狡诈之处。诸葛亮本该布衣躬耕于南阳,奈何终为刘备三顾茅庐所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嗟夫!孔明

    2019-08-29 08:14:34 0条评论
  • 锦绣河山688
    锦绣河山688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我认为是孔明要放走曹操的,因为他算定关羽会在华容道拦住曹操并会放走他的,因为关羽乃忠义之人,有恩必报,但是孔明到底怎么想的呢?我觉得他是这样想的,因为当时曹操力量最强大,刘备当时还未取西川,势单力薄,若擒住曹操把他杀了,曹的手下定会把刘备赶尽杀绝,,死无葬身之地,而这样把曹放了,曹会念及不杀之恩,暂缓追杀刘备,找觉得孔明应是这样想的。

    2019-08-30 10:03:55 0条评论
  • 杨1010
    杨1010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这说明诸葛亮高超的指挥艺术,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了。关羽是个非常重情重义之人, 他欠曹操许多人情,常怀抱恩之心,诸葛亮又知道曹操不得死的,就把这个人情让关羽还了,也了却了关羽的心愿。所以就让关羽去守华容道。

    2019-08-29 05:54:46 0条评论
  • 没事闹着玩
    没事闹着玩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目的是为了放曹操。同时也是帮关羽解开心结,关公是有恩必报,而且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那种。

    所谓的放曹操,诸葛亮解释是天下还不能没有曹操,一旦曹操被抓,北方必定大乱!到了那时,北方又是群雄四起,攻伐不断。这样江东的孙权就会变成一股巨大的势力,自然也就看不上刘备,更别谈结盟了。

    最后,就是为了收服关羽。诸葛亮了解关羽,也知道二爷的性格。这个时候还没有完全的服自己,所以卖个人情给他,将来也好做事!

    2019-08-29 07:58:10 0条评论
  • 独善其身不兼天下
    独善其身不兼天下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我也看了一些评论!读三国也是很久以前的事,只能粗浅记得个大概!我分析问题习惯性的喜欢从整体从哲学的根源去抓住关键,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方式轻松去把握住大局,此是我自己的思维特点!当时的情况是诸葛亮对刘备说"我夜观天象,曹操命不该绝,关羽与曹操素有交情,就让关羽去守华容道,好让他还了曹操这个人情"致于观不观天象,是不是扯鬼不谈,但作为政治家,军事家的诸葛亮他一定不能是巫师,只是作者为了提高读者兴趣,增加诸葛亮其人的神秘感却是合理的,其实当时的情况是刘备集团的力量还很小,曹操孙权的力量远远强于刘备,赤壁之战虽然曹操败的很惨,但曹操的领导才能和残余的实力仍然不可小觑,三角鼎力的力量的平衡还不能现在打破,因为一旦打破倾底灭了曹操,势必将弱势的刘备直接放到了孙权的对立面,所以刘备集团仍然需要曹操的力量去牵制孙权、现在已经削弱了曹操的力量,但还需要削弱孙权的力量,和加强自身的力量的过程,因为与孙权力量悬殊太大还不能把自己直接放到孙权的对立面,一个杰出的领袖最大的才能是驭势和维持平衡其根本目的是更好的保存发展壮大自己,更好的削弱敌人,自身力量壮大到一定程度才可以谈战略决战的问题!这个情况有点类似于当今的中,美,俄,美国要干掉俄罗斯,我们还真不能让他干掉他,这就是在自己力量不占绝对优势时必须维持一种"平衡"的策略,所以诸葛亮说曹操命不该绝其实就是说时机还不成熟,还必须用他来牵制孙权,从而为自己发展壮大挣取时间!

    2019-08-30 01:58:02 0条评论
  • 大良70597545
    大良70597545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诸葛知道曹操对关羽有恩,也知道关羽大义,让关羽守华容道,本就是想放走曹操!

    一则,本来就是要放曹操,不如把这份天大的人情让关羽来送,还曹操人情,成全关羽得义!

    二则,当时局势,刘备军事实力还比较小,不足以抗衡孙权,就是杀了曹操,自己也会很快被吞并,放走曹操才,相互制衡,实现初级目标三足鼎立,站稳脚跟。

    2019-08-29 06:08:29 0条评论
  • 环球生活优选
    环球生活优选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三国演义》中刘备有一个能致曹操于死地的机会就是华容道,那为什么还会让诸葛亮派关羽去守华容道呢?

    这肯定是诸葛亮故意这么安排的,事后诸葛亮也对刘备说过,他夜观星象曹操命不该绝,其实三国里面的星象什么的我感觉都是古代人迷信的结果,放走曹操的主要原因是要制衡三方势力,如果当时诸葛亮要致曹操于死地很容易只需要派个别人去曹操就必死无疑了,但如果曹操死了之后呢?

    曹操死后,大概率是曹操的儿子曹丕继承曹操家业,这非但对曹操的没有任何削弱还会让曹丕把自己立为世敌,那可是杀父之仇,当时刘备的势力远不及曹操也赶不上孙权,如果曹操死了孙刘的联盟可能也就维持不了很久了,曹丕很轻易的就会把刘备灭掉,估计到时候也就没有所谓的三国了。

    随意诸葛亮就做了个顺手人情让关羽去守华容道,这样以后关羽落在了曹操的手中说不定还会救关羽一命,但最终关羽还是落在了孙权的手中被孙权斩了,所以说诸葛亮派关羽去守华容道不是没有道理的。

    2019-08-30 16:31:29 0条评论
  • 文化民间
    文化民间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华容道不是赤壁之战的主要战场,是诸葛亮安排伏兵的一个预设阵地,根据战前预想,华容道是曹操败走之后退回北方的必经之地。

    按照《三国演义》里的讲法,诸葛亮在战前给各个将领都安排了任务,却迟迟不理会关羽,关羽那个心里急。当然最后诸葛亮还是给关羽安排了一项任务,派他驻守华容道,堵住曹操的最后退路。

    诸葛亮为什么不派其他人来驻守此地呢?按说曹操败退之后,逃至此地必然人困马乏,也不必关羽这样的大将,只需一支部队堵死归途就好,为什么把关于这样的重要将领放在重要的主要战场之外,只做一支没什么战斗任务的伏兵呢?

    首先,曹操不能杀,至少现阶段不能杀,诸葛亮派关羽守华容道可以说就是为了放走曹操。

    赤壁之战发生的时候,三足鼎立之势还没有形成,刘备方面实力弱小,好不容易从刘表那里搞到荆州,转眼就被曹操占了,只好继续流亡,幸而孙权愿意与其联手,才能抵挡住曹操大军。

    曹操这时候已经是中国北方的实际控制者,如果在赤壁一战中曹操覆灭,即使有汉献帝的存在,中国北方估计还是会掀起一场争权夺利的大乱,再次陷入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中国北方刚刚建立的秩序就会彻底崩溃。

    而如果真的打乱刚刚建立起来的秩序,实力弱小的刘备集团很难在乱局中分上一杯羹,反而是便宜了其他野心勃勃的诸侯。更何况诸葛亮在和刘备的隆中对中已经制定了三分天下、而后徐徐图之的计划,这时候诛曹,不合适。

    另外,安排关羽守华容道,估计是诸葛亮的一次立威之举,关羽放掉曹操之后,诸葛亮对其施以惩罚,彻底稳固自己在刘备军中的地位。

    赤壁之战打响的时候,诸葛亮刚刚加入刘备阵营。虽然在短时间内诸葛亮就获得了刘备的信任,但是对于刘备集团的其他高层来说,这个年轻人却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

    显然,如果这时候诸葛亮全面接管刘备集团的军事战略设计,即使有好的计谋,下面的主要实施人,那些高级将领们,具体实施究竟会怎么样还很难说。所以诸葛亮需要尽快树立起自己在刘备集团高层中的政治军事威望。

    关羽,世人皆知,是一位仁义之师士,绝对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关羽在刘备败逃后曾短暂委身于曹操阵营,而且曹操待其不薄。诸葛亮派关羽去守华容道,关羽到最后肯定完不成任务,这些都是在诸葛亮的预设之中的。

    诸葛亮之所以选中了关羽,让关羽驻守华容道,完全可以理解为是诸葛亮在向刘备集团的高层将领施压,树立起自己的权威。

    而且,又顺水推舟,让关羽还了曹操之前的情谊,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死心塌地跟随刘备对抗曹操。

    2019-08-31 18:05:20 0条评论
  • 还没想到
    还没想到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简单给你分析下:

    曹操有实力,孙权和刘备谁杀了他,后面都逃不了报复。

    诸葛亮知道关羽受恩与曹操,而且有恩必报,所以料定关羽不会杀了曹操。

    其次让关羽立军令状,像孙权表明他必杀曹操的决心。

    后来关羽没有杀掉曹操,诸葛亮却放了关羽,使得关羽感恩戴德。

    可谓一石好几鸟。

    2019-08-30 10:42:47 0条评论
  • 龙图阁小学士
    龙图阁小学士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主要原因我觉得是,这是对关羽最大的考验,如果放了,也是成全关羽心中对曹操的恩义亏欠。如果没放,更是进一步增强关羽在乱世群雄中的威望,让关羽打东吴关键一仗,起码在士气上更胜一筹

    2019-08-30 23:59:13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