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读书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
多读书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
-
不说那些“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废话,我想从现实中的几个例子,证明我的观点:读书多好。
一,读书,让你更睿智
我有个表弟,很腼腆的一个男孩子,从小就不太爱说话,多数时间都在一个人默默的看书,当然,大部分都是文学类作品。他的阅读量非常大, 国内外名著如数家珍。
亲戚中有人说他“书呆子”,读书读傻了。但其实他一点都不傻,对自己的未来非常有规划,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能很自律,在思想上比同龄人成熟很多。
现在他大学毕业了,去了某知名培训机构做老师,学生们都特别喜欢他。
二,读书,让你体验另一种人生
读某个作家的书,就是在体会他的人生。大部分人生活都很平淡,没法体会多彩的生活,那么,读书就是一个途径。我们可以从书里了解我们向往的生活,丰富自己的内心。
比如你这辈子都不可能去新疆生活,那么李娟笔下的新疆世界就会让你在脑海中描绘出新疆的模样;你内心有一些怯懦,《追风筝的人》会让你从内剖析自己,了解自己的弱点,对友情、个人成长有新的认识;你不可能回到过去,但《平凡的世界》、《人生》《白鹿原》可以让你了解另一种物质、精神文化都不充裕的生活,了解那个时代的年轻人对未来的探索。
三,读书多,让你在人生中少走弯路
都说“读史可以明智”,其实读文学作品也是一样。因为文学作品都是源于生活的,即使是虚构作品,也是现实中有原型的,所以多读一本书,你对人性和社会的认识就更深刻一点,等你遇到类似的问题,处理起来就更得心应手。
综上,我觉得无论是单纯的为了打发无聊,还是想通过读书去学习一些东西,多读书都是好的,虽然文学作品没有实用性书籍那么有针对性,学了就能用,但文学作品是在丰富充盈你的大脑,让你更聪明、更有思想深度。
2019-09-16 18:16:26 -
总体上来讲,读书多是好的,如果说只是读好书,你怎么去分辨哪些书是好书,哪些书不是好书呢?这个是很难区别的,自己没有去尝试过,只是不断的在别人的意见中去挑选要读的书,可能就陷入了一种不良循环当中。
不能否认,别人介绍的书是不错的书籍,但有些时候,受到眼界、思维等多个方面的影响,他们所认为的好书,跟自身 所认为的好书会存在本质上的区别,要想看清这样的区别,需要自己去实践和探索,那如果读的书太少了,能做出这样的判断吗?
显然不太可能,因此,读书多才能由量变引起质变,慢慢的,再由质变来进行判断索要就读的书籍是否存在好坏之分,这样一来,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就会偏向于好书来读,而不是仅仅读哪些分不清的书籍,可以说是减少了许多的麻烦。
打个比方,读书就像是上学一样,刚开始你要先去幼儿园上学,然后再到中小学阶段,紧接着到大学阶段,大学毕业后有一个分岔路口,读研还是工作,你要怎么去选择呢?这个跟读书是同样的道理,不管选择读研还是工作,都可以。
因此,在读书前期更加建议多读书,只有把读书的量加大了,才能让自己明白哪些书是好的,哪些书是经典书籍,如果没有读过太多的书,你会知道经典书籍需要精读吗?
而有些书籍只需要阅读主干内容即可,没有必要把时间花费在作者所讲的故事里面,直接吸收作者所要表达的精华知识即可。
总之,读书前期最好要多读书,不管是什么书籍,后期再把书换成更好的书,然后看重精读。
2020-02-09 21:03:11 -
文学书读得多当然很好啊,不信你坚持个三五年试试~不好来找我哈哈哈。
其实我读的书也不多,也就一年十来本,但我有一种感觉,我在潜移默化的改变,尤其在生活中,表现说话行为动作那些,这种感觉只有自己能体会。
你现在有这个疑问原因在于量变还没有到质变。
good luck to you
2019-09-17 00:39:00 -
感谢邀请回答问题,这个问题问的真好!在六十年代的时候,多数人读不上书,读不起书,自然灾害,让那些想继续读书的人也望书却步,到了七十年代,想读书,尽力读书
,还是会发生砸锅卖铁的境遇,为了走出家门,努力读书,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经济上慢慢的好过了很多倍,依然有很多人而放弃了读书,不追究因为什么原因而放弃,可是,在身边要是有一本杂志或者书籍,一看题目,勾起了好奇心,还是会翻阅看看内容。
现在的人,不为读书而读书,而是为能陪孩子们一起成长而读书,不与时俱进,就会被孩子摔几十条街的距离,各种道理不用讲,毕竟原生家庭不差,孩子自然不会差,可是读书带来的双向收获,肯定很多家长都有同感。读书不用分类,只要喜欢,就可以翻阅,手机上可以下载,纸质书在各种网站上就可以买到正版的,陪孩子们读的氛围,这个永远是最美好的时光。
我觉得读书是最好的事情了,而且要是朗读起来,那会上瘾的,前些日子和孩子参加了妇联举行的《幸福家庭服务团》每晚给灵魂片刻自由的朗读会,就收获很多,还激发了孩子们的热情,家长们也跃跃欲试,这种氛围,你花钱也买不来的,读书,只能让自己和孩子的情商更高,对于孩子的语文成绩又是一个质的发展,我喜欢读书,也邀约大家一起读书,读好书。
2018-01-08 13:59:04 -
我觉得吧,你把书多读了,自己就有答案了。
问这个问题的人,我觉得大多数都是那些还没有感受到读书好处的人。感受到了读书的好处的人,肯定不会问读书好不好?多读书好不好?他们会把所有的时间都用于读书学习。
关于读书的作用,《超级阅读术》《实用性阅读指南》这两本书里都有讲述,具体的内容可以看书本。
对于读书的好处,我觉得最大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思维认知方式的改变。特别在《终身成长》这本书里学到: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而我们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一直都处于固定型思维中。我害怕去改变,害怕面对变化,也不愿意去接受别人的建议,总认为一切都是天注定。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收获是,接受改变,接受现实。人生有太多的可能性,而我们终将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关于读书的第二个好处,我从书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一直都是那种特焦虑的人,无论大小考试,考试前我都会上无数次厕所。遇到重大的事,要做重大的决定,我会睡不着,吃不好。
一直以来我都任由其发展,直到拉肚子影响了我的一个重要事情。我读了关于情绪管理方面的书,如《焦虑人格的自救手册》《情绪的断舍离》《复原力》等,从这些书中,我找到了一些情绪的解决方法。比如,从《复原力》这本书,我不仅了解了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更学到了化解不了情绪的方法:意识到不良情绪的产生并接纳它、切断不良情绪产生的契机、运用冥想、运动、听音乐等方式释放不良情绪。
虽然还不能稳定自己的情绪,但相对于那个无论有什么事都容易紧张焦虑的我来说,在一点点地进步,这也是读书给我的好处。
关于读书的好处,是赚到了一点零花钱。通过输入,让自己输出。把读过的书写成读书笔记,把读书笔记再经过自己的思考写成文章,去投稿,过稿了,就有了一点零花钱。虽然不多,但也够一个月的早餐了。
有很多人通过读书写作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也有很多人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道路。杨绛先生曾经讲过:你的烦恼多,是因为想得太多,读的书太少了。
愿在未来的路上,大家越变越好。
2019-09-16 22:29:35 -
理论上来说,这个问题都不该是问题,多读书有不好的吗?不应该啊!不可能不好!
事实是,用辩证法来看任何事物都具备两面性乃至多面性。“读书”也不例外。
就拿“读书”这个行为来说,就有几种情况,大致分为“学校教育”和“自由式阅读”。
学校教育到了后期,主要是专业能力上的学习,刨除少数例外,大多数,学历越高能掌握的专业技能就会越多。专业技能越好,客观上能拥有更好的就业选择。
自由式阅读就是课本外的阅读情况,社科,文学,哲学,艺术,生活,通俗读物等等等等,这类书一是扩宽知识面,二是构建精神世界。
这么看来,读书,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自由式阅读,都百利而无一害才是。但是!
但是!有人会把书读死的。
书说到底是一个承载的工具,如果不能灵活运用,不能提升自己的思想,那么那些内容等同于死物。
“读书把人读傻了的”情况确实存在,这种情况指的并不是那人不通人情,而是,尽信书而没有自己的思考,对任何一件事的判断片面而武断,根本不知道“具体情况具体看待”这回事。
另外,还有一种市面上认为的“读书多了不好”的看法。当然,我个人认为这种看法很可笑。
如果读书多了,但是赚不到钱,那读了有什么用?
这事并不夸张,我弟弟正在读博士,这事很不被人理解,博士又怎么样,我初中毕业出去打工还不是几千块钱一个月,你还没我钱多呢!
一些知识渊博的人如果没钱没地位,都会被暗笑。知道那么多有个屁 用,还不是穷!
还有一种情况,我觉得很无奈,书读多了,人越清醒,也就越痛苦,这种痛苦也许在其他人看来是不好的吧。
浑浑噩噩什么都不想反倒能过的热热闹闹的,知道的多了反而处处是绝望。
不过就我个人来说,宁可清醒地绝望也不糊涂地活着。
说回问题上来。
读书多肯定是比读书少好,你能知道的东西越多,能掌控的就越多,能体会的也就越多,就像发现宇宙一样,一开始月亮,后来太阳系,再后来银河系,再再外边……
读书和行走是体验人生的两大工具,可以说吧,有了它们才有可能看到生命更深层的意义。(这话可能有点文绉绉,但文艺的说法差不多就这样)
2018-02-25 22:07:26 -
多读书肯定是好,但也得看你是读什么书。如果你是读的中国古圣先贤的书,并且用这些道理指导你的人生实践,你可以破迷开悟,益智开慧,你的人生将是幸福美满的,平安吉祥的。
如果你是学的现代的科学文化知识,对于你个人是掌握了生活技能,也可以为家庭、为社会、为国家、为他人做出你的贡献。
但我特别提醒你或广大青少年,坚决不看
淫秽下流、庸俗不堪的书,那些书无论对你本人、还是家庭、还是社会都百害而无一利,不光是书,包括电影、电视,黄色画报等都要远察离,如果遇到这些书刊画报最好是焚烧消毁,以免毒害人群、毒害家庭、毒害社会,这也是你积德行善的无量功德。
2018-01-08 11:03:54 -
古人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由古至今·读书·多读书·是古人及我们祖辈对后人的一种企昐·是一个人的成功与否的人生标准!特别是当代·从人类的吃·住·行到国家建设·国防·航天卫星·任何高科技都离不开知识·知识的获得只有靠读书·多读书!可以这样讲·我们国家在邓小平同志的倡导下·恢复高考制度·应试定乾坤·这是一个国家强盛的必经之路·更是从古至今选拔人材的经典之作!也是邓小平同志的伟大之处!试想:靠农民的锄头·斧头能上现代化的战场吗?靠小朋友玩的纸糊风筝能上九天揽月吗?靠那一块朽木坐着一群人可下海捉鱉吗?不行·绝对不行!知识但可决定这一切!获取知识只有靠读书!回顾历史·曾有一句很严肃的冷笑话: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据资料透露·我们国家搞两弹专家的奖金只发了2O元(不是美元·是人民币·考证是1965元第三版的10元大团结)想想都觉得汗颜·落泪…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没有知识·那是会败家·灭国的!知识决定一切·这是能量守恒定律的唯一翻版!另我们也应呼吁·请善待我们的知识人群·善待各行各业的科学家!重复一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2018-01-08 13:20:41 -
要看是什么样的人了:消化不良的人,吃的越多越有问题。总体来说:开卷有益,多多益善。以色列人年均读书六十四本,中国人少的可怜,不到其零头。日本人年均读书也到了40本,你说读书好还是不好?
2018-01-08 19:28:08 -
读书多究竟是好还是坏?
政治课本教了我们最好的就是辩证的眼观看问题。
反事都有两面性。
读书的好
读书可以让人明智,很多时候我们的世界观的确是受我们周围的人影响,很难有自己的判断。读书可以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读书的坏
古语有云尽信书不如无书,叔本华也说过类似的话,说一个人如果只读书而没了自己的思考那么。书就会成为毒药。读太多的书而不进行思考,那么不如无书。
读书究竟是好是坏
这个问题相信因人而异,同样的药,在杀人犯手里可能成为毒药。在医生手中被用来治病救人。读书是好是坏,这个希望你自己去判断,去分析。自己选择书籍,明辨书中的好与坏。
2019-09-17 13:03:52 -
谢邀致敬话读书,
精神食粮修才德。
读书首要读好书,
好书入心胜甘蜜。
启智开慧明道理,
远兽脱俗近贤德。
知乐成习好读书,
废寝忘食乐求知。
腹有诗书气自华,
品学兼优人人夸。
好读好书觉书好,
时时事事离不了。
书养身心人缘好,
家兴业旺福寿广。
精读好书方知趣,
趣以成习能读好。
好以成才方知好,
精博相成方悟道。
知行合一方成人,
言行一致方见诚。
诚正格致身心康,
修齐治平家国强。
多文研读劝读书,
欢迎关赞和热议!
互勉互励互交流,
乐读好书修魂灵!
2018-01-08 12:19:48 -
当别人站在顶端,你站在脚下仰望,你觉得好不好呢?还是想要自己是站在顶端的那个。现在这个社会处处需要知识,处处充满套路。知识就像是一片海洋,需要的时候随时都能帮助到你,聪明的人永远闲自己学的不够,永远在要求自己一天比一天上进,要想自己将来一片光明。就必须多读书,知识能够改变命运。
2018-01-08 11:08:52 -
假若你每天有A小时的业余时间,建议你安排三分之一的A小时来读与你业务相关的书,其余时间用来打麻将、跳舞、听音乐、看电视、浇花、搞卫生、联系朋友,不吃外卖的话留足釆购生活必须品的时间,八小时睡觉不能少!你算一算,你可以读多少书,虽然说书本是你进步的阶梯!是你摆脱愚昧走向聪明的选择!你绝对不可能读书多!
2018-02-19 21:09:11 -
问这种问题的人无疑是愚昧无知的,物质生活固然好,精神生活更能让人获得快乐与幸福感。生活中充满烦恼和抱怨的人必定是一个精神空虚的人。人丑就要多读书,读书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气质。
2018-01-11 10:55:37 -
首先,最明确的告诉你,读书多肯定是有好处的。
说实话,现在读书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因为大家的碎片化时间都用来看手机和视频,能够还坚持系统读书的人少之又少。倘若在今天的这个大环境下,你还有很多时间可以供自己选择书籍,并坚持阅读的话,相信你,必有过人之处。
社会进步很快,科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打破了我们原有的认知,正因为是这样,我们才需要更多的去读书。
记得前几年我去北京旅游,是过年的时间,回来后给我感触最深的并不是大都市,而是,就教育资源而言,我们的孩子能和大城市比的,只有读书,也许在这一点上,孩子是在同一起跑线的。
相信很多人会说读书,只是了解某一方面或者某几方面的知识,但是我想说的是,读书不一定是钻研知识,我们需要的是跟上时代的步伐,需要的是从书籍当中给予启发,从书籍当中得到更广泛的(泛泛的)知识更为重要。当然如果你是某一领域的专家,那么肯定是在此领域当中,需要钻研的,这个另当别论。
与其说读书有哪些好处,还不如说不读书会产生什么影响?虽然我们碎片化的了解信息,但是从来没有一个系统的结构框架,也许我们只知道怎么用,但是根本不知道如何更好的去用,我并不是说需要了解微信的源代码是什么?而是说我们怎么样才能更好的利用微信利用这种方便的技术。我们很多时候都是看别人怎么做,然后自己怎么做,这里我们少了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思考,而读书恰恰可以给我们留住足够的时间来静下心来思考。
因为我是做育儿专栏的,所以在这里多谈一下孩子读书。虽然我们国家的教育制度在改革,但如果说绝对公平的话,那么就只有书籍。我们既希望孩子能够考上高分,也希望孩子有高情商,,更希望孩子是个多面手。但这一切不是我们能给予孩子的,我们能做的只有让孩子在书籍中慢慢体会,让孩子自己去读书,去读他们喜欢的书,家长的作用仅仅是陪伴,而不是辅导。我们要给予孩子的是帮助,而不是教导。
2018-01-09 12:01:10 -
书中自有黄金屋颜如玉,大读怡人小读怡心。大读力行小读解惑。大读致用小读致明。学以致用就是小读之后潜心力行钻研实践的大读。所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指初学启蒙之后的多年社会阅历,如今指大学之后的实际经历。大千世界社会经验才是人真正意义上的大学。以往的学校和读书只是未成年小学答疑解惑。读书切忌读死书认死理读成刻板教条的呆子。所谓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所学非所用非所愿也能提供思考问题的方法。半路出家力行实践有可出真知出真理出真金。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袁隆平毛泽东邓小平都是一生读书致用的人。其价值金钱都无法衡量。比尔盖茨扎克博格乔布斯马云也都有学历不高辍学肄业茅塞顿开力行实践苦难辉煌的经历。凡是说读书无用书生百无一用都是指书呆子。
2018-01-08 07:36:50 -
一个人认识世界事物的识海毕竟是有限的,要拓展识海就需要去读更多的书,从他人的知识中去汲取营养。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否定之否定是人认识世界的必由之路。这里的学习包括向书本学习。
2018-01-08 06:57:04 -
谢谢邀请。
村上春树曾对东京地铁毒气事件的幸存者进行过采访,据此写成了《地下》。在他的另一本书里,他提到了自己的一个发现,那就是犯罪者中,大部分的人从来没有阅读的习惯。
人生在世,诸多苦难。几乎没有人能够幸免。那些深埋在心底的怨愤、仇恨一旦爆发,就会伤害任何无辜的人。
而书是另一个世界,是个纯粹的乌托邦,我们可以随时进去,在里面探寻美好,惩恶扬善,过另一重人生,需要时也可以随时出来,继续接受现实生活的磨难。
我想,这是读书最大的好处。
在进入社会摸爬滚打一段时间后,我们大多数人就会发现,人生的道路竟越走越窄,可能性也越来于少。被房子车子孩子束缚住,升职加薪难,生活十年如一日。鲤鱼没能跳过龙门,只能在漩涡中随波逐流。于是大多数人,渐渐接受了自己只是个平庸的普通人的现实。
于我而言,读书是我摆脱日常琐碎生活、摆脱平庸的最好的途径。
文学是个奇幻世界,有刀光剑影、爱恨情仇,有先哲的思索,有小王子和玫瑰、有一生不肯下树的少年、有死亡世界的白鹦鹉……每个故事和人物如星光般璀璨,是我精神世界保持丰富有趣的源泉。
还有历史的王侯将相、那些或烈火烹油或繁花似锦的年代变迁。
物理学关于世界起源的探索、大到宇宙的诞生,小到夸克的运动诡计的研究,难道不是有个维度的精彩故事?
人类学中原始部落的割礼、那些不需要法律却仍然和谐生存的聚居群体,多少能给我们自诩文明的人一些启发。
还有法学、经济学、生物学、数学……
我想我现在最大的烦恼大概是无法抵抗的知识焦虑。头脑能够带我走到知识宇宙的哪个边界,我就一定要竭尽所能走到那里。
2018-01-10 13:49:16 -
关于多读书到底是好还是不好?我是这样看的:许多伟人曾经这样说过: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人生最贫穷的是胸无点墨,最富有的是胸藏万卷。全世界获得诺贝尔发明创造奖金最多的民族是尤太族,为什么?是因为尤太族最聪明吗?经过科学家验证是华人和朝鲜人。那么为什么尤太人获得发明创造奖金的人最多呢?原来是尤太人最热爱读书,每个家庭都有许多藏书量,且年人均读书量达到60多本,就连美国人均读书量达到50多本,大家再看看我们国家年人均读书量是多少么?仅仅为0.5本,真是少的可怜。我们读书可以陶冶情操,开阔视野。我们古代称颂**人知识渊博,却说:学府五车。就是指这个人读的书,多到用五辆车所拉的那么多书。而我们现在为什么有许多人要考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等呢?不也是为了读很多的书,掌握更多的知识吗?综上所述,只有多读书,才能增长才干,运用至如。以上就是我对于多读书的看法和主张,仅供大家阅读和参考。
2018-01-08 08:50:25 -
读书的好处:
1、增加知识和信息储备;
2、改变思维模式,增加思想深度,让你更深刻更真实的认识社会、感悟人生;
3、能更精准更形象的表达;
4、增加个人修养;
5、增加质疑能力,让你对这纷繁复杂的世界有更清醒的认知;
6、坚定信念和意志;
7、陶冶性情、德润人心;
8、已进入世界文明的今天,一切社会结构都是朝着知识化、科技化、文明化的方向形成,多读书能让你更深入的融入社会,增强你的生存能力。
9、而少读书会让你变得越来越低智、愚蠢,让你在社会上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生存能力越来越弱。
2018-03-07 21:13:34 -
问这种问题的人无疑是愚昧无知的,物质生活固然好,精神生活更能让人获得快乐与幸福感。生活中充满烦恼和抱怨的人必定是一个精神空虚的人。人丑就要多读书,读书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气质。
2018-01-11 10: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