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的青枯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何防治?
辣椒的青枯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何防治?
-
辣椒青枯病是种植辣椒时最令农户头疼的问题之一。青枯病高发的田块,辣椒会出现严重的死苗情况,对于产量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那么辣椒青枯病该如何科学预防呢?
如何识别辣椒青枯病?
辣椒青枯病发生以后,辣椒叶片会出现明显反应,往往是早上晚上叶片正常,而白天叶片会萎蔫,叶片不褪绿,持续几天以后,辣椒植株就会死亡。
青枯病菌往往从根系开始侵入,初期导致毛细根逐渐干枯衰亡,随着病害加重,主根开始变为褐色,并且伴有腐烂症状。拔出病株,切开茎基部茎杆,可以看到内部维管束变为褐色,用手轻压,会出现白色混浊污汁。
辣椒青枯病发生和哪些因素有关?
- 不合理的种植方式,比如常年种植辣椒或者同辣椒同科作物如茄子等,由于它们属于同一类作物,这导致病菌在土壤中积累越来越多,从而使得青枯病加重。
- 不合理的管理方式。有一部分种植户在辣椒种植结束以后,没有对田块进行清园消毒或者轮作,导致病原菌逐年积累加重;还有一些种植户在辣椒青枯病发生以后,没有能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导致该病害迅速蔓延。
- 和田间的温度湿度有很大关系,高湿高温辣椒青枯病发生严重。青枯病原菌在湿度大的土壤中可以生存2-3年,而干燥的土壤中仅可以生存几天;当田间温度达到20摄氏度以上时,青枯病可以发病,35摄氏度左右,发病更为严重。因此地势低洼容易积水的田块青枯病发生严重。
- 土壤中虫害发生严重的田块,青枯病也容易发生,尤其是往年有青枯病发生的田块。因为害虫危害根系,出现伤口,使得病原菌更容易侵入。
如何防治辣椒青枯病?
辣椒青枯病后期发病以后,治疗的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建议种植户提前预防。具体有以下几点建议:
- 科学轮作是解决青枯病的最有效手段。有青枯病的辣椒田,在来年种植时更换作物种类,不选择辣椒同科作物如茄子、马铃薯等茄科作物。建议同玉米、花生等进行2-3年轮作。
- 种植结束以后及时清园是预防青枯病的有效手段。清园包括清除田间的带病植株以及土壤消毒。带病植株集中销毁,然后通过使用高温闷棚、化学药剂威百亩消毒等手段杀灭土壤中的病原菌。
- 土壤调理很重要。针对青枯病高发的田块,建议种植户注重调理土壤,土壤板结以及土壤中有益生物群落减少是青枯病出现的原因之一。因此建议种植户在种植前撒施复合肥时搭配菌肥,可以选择100亿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1公斤每亩或者商品菌肥50公斤每亩,连用2-3年,可以明显降低青枯病的发生几率;除此以外,种植户也应该关注田块酸碱度,偏酸性土壤中青枯病发生严重,如果土壤显酸性,建议种植户使用石灰调理。
- 种植前,应选择健壮、无伤口的辣椒苗,抗病害能力强;辣椒苗移栽前建议使用20%噻菌铜1500倍液蘸根,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 种植过程中,尽量选择起垄种植,能预防雨涝灾害,降低湿度;灌溉时,应以小水漫灌或者滴管为主,尽量避免大水漫灌。
- 出现青枯病以后,我建议种植户立刻拔出发病植株,同时对发病植株所在位置进行消毒处理或者换土,可以选择77%氢氧化铜1500倍液喷施,这可以预防青枯病蔓延。同时全田冲施2%宁南霉素500ml/亩搭配氨基酸水溶肥,强根壮苗,预防病害;如果想治疗青枯病,可以选择77%氢氧化铜1000倍液、20%叶枯唑750倍液、4%中生.春雷500倍液、20%噻森铜1500倍液等淋根或者喷雾,连用两遍效果更好!
关注植保小贴士,获取更多农业信息!
2019-11-19 05:09:13 -
辣椒青枯病是土壤传播的一类细菌性病害,病原为青枯假单胞杆菌属细菌,主要危害蕃茹,辣椒等作物。各地普遍发生且危害严重,在高温高湿条件下蔓延快,危害时间长,损失惨重,己成为辣椒生产中的主要障碍。
1:症状
病株主要表现办迅速萎蔫,枯死,茎叶仍保持绿色。病株多在辣椒开花后显症,初期仅顶都叶片萎蔫下垂,下部叶片出现凋萎,最后中部叶片也调萎。病菌通过作物根部的伤口侵染,侵入作物后进入维管束,使水分不能进入茎叶而引起青枯。病茎褐变能从病部分泌出白色混浊污汁,病菌一经进入维管束,就很难清除因此生产上防治青枯病,预防是关键。
2: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随病残体在土中长期生存形成侵染源,土壤水分对其在土壤中的生存影响极大。在湿度大的冲积土中,可以生存长达2~3年,而在干燥的土壤中只能生存几天,病菌借助雨水,灌溉水传播,从植株伤口或由根部瘤线虫,蓝光丽金龟幼虫等根部害虫造成的伤口侵染植株,经过较长时间的潜伏繁殖,至成株期遇高温高湿条件,向上扩展在维管束的导管繁殖,以致堵塞异管或细胞中毒,叶片萎蔫。青枯病病菌在10~41.C下生存,在35~37.c生育最办旺盛。一般从气温达到2O.c时开始发病,地温超过20.c,土壤含水量达25%以上时发病严重的,因此久雨或大雨后转停,气温升高,湿度大,蒸腾量大时病菌活跃:病情发展迅速。
2019-11-18 19:38:37 -
#头条公开课繁星计划#导读:辣椒是不可或缺的蔬菜,很多农民朋友都在栽培辣椒,但是在辣椒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经常受到病虫害的侵染,给辣椒带来损失,青枯病便是其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病害,受害的辣椒经常会出现叶片枯萎脱落、植株死亡的情况。
这种病害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有怎样的发生规律和传播途径,我们该如何防治呢,本篇文章从青枯病的症状识别、发病原因、传播途径、发生条件以及防治办法五个方面进行一一的介绍。
一、什么是青枯病、如何识别
青枯病是由青枯病菌引起的细菌性病害,由于该病从叶片的枯萎到植株死亡的时间很短,死亡植株仍然能见绿色,因此得名青枯病。
前期症状:发病才初期,整株辣椒只有少数的叶片发生枯萎的现象,有时顶部的叶片虽然枯萎,但是到了夜间能够恢复正常的情况,所以在发病的前期经常被忽略。
中期症状:病情发展的速度是很快的,到了中期顶部、中部、底部的叶片均会出现枯萎的情况,部分叶片能够在夜间恢复到正常的情况,部分叶片此时不能恢复正常。
后期症状:到了后期病情较为时,全部的叶片均不能恢复到正常的情况,很快的时间整株辣椒会出现死亡,此时辣椒植株的颜色仍然呈绿色。
茎内部特征:已经死亡的植株,这个时候用刀片拉开茎秆,可以发现茎秆内部的维束管已经变味褐色,用手挤压茎秆会流出白色粘稠状液体。
二、青枯病的发生原因以及传播条件
青枯病菌属于细菌,主要生活在土壤中,病菌不耐低温,但是可以忍耐41摄氏度的高温,在10-41摄氏度的温度环境中都能很好的存活,温度越高生命力越强,侵染的能力就越强。一般当温度达到20摄氏度的时候,就可以侵染植株。
病菌来源:青枯病菌可以在土壤、病株残体中隐藏,耐心的等待温度的上升,所以土壤和病株残体是病菌的主要来源地。
侵染途径:当温度适宜时,隐藏在土壤中的病菌,可以借助雨水、灌溉水、昆虫进行传播,借助昆虫传播时,可以直接通过植株上被昆虫啃食的伤口侵入辣椒体内。
侵染过程:病菌侵入后,主要是危害维束管部位,所以青枯病从侵入到叶片表现出症状,有一定的潜伏期,前期我们很难判断出辣椒是否感染病菌。
三。青枯病发病严重的原因
1、温度适宜
通过上文我们知道温度越高青枯病的病菌生命力越强,所以温度较高是青枯病发生严重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在夏天出现温度突然升高的情况时,青枯病爆发性很强,难以控制。
2、连茬种植区域
常年种植辣椒的区域,病菌在田间积攒的数量较多,这就为发病严重提供了基础,遇到适宜发生环境时,会出现发病较多,较为严重的情况。
3、施肥不合理
很多农民朋友在施肥的过程中,不注重磷钾肥的使用,尤其是钾肥,导致植株的抗病能力很差,弱苗发生青枯病时发病较为严重
4、酸性土壤、低洼土壤
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在低洼地区栽培辣椒或者是酸性土壤中栽培时,青枯病容易发生,发病时较为严重。
四、如何防治青枯病
首先要选择抗病品种进行栽培,栽培后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苗,利用植株的本身的抗病能力来减少病害的发生,抵抗病害。
其次要改变栽培方式,尤其在已经发病的土壤,要进行轮作改善土壤中病菌环境。对于酸性的土壤可以使用生石灰等调节土壤的酸碱度,改变土壤的条件,降低病害的发生,调制成稍微碱性的土壤对病菌会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再次在达到病菌发病的温度时,加强田间巡逻,及时的发现病情后进行化学药剂的防控,需要注意的是发病后期再喷化学药剂的效果并不好,所以越早发现病情越容易控制病情。推荐可以使用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等化学药剂在发病初期喷施。一般需要喷施3-4次,两次间隔8天左右。
还需要做好清园工作,已经发病的植株要及时拔除清离田间,避免病菌二次侵染,采收以后田间要把残枝败叶都清理干净,减少病菌的来源。
青枯病是辣椒栽培过程中比较常见的病害,建议农民朋友在栽培辣椒的过程中,在做好前期的农业防治工作基础之上,再依靠化学药剂进行防控,这样才能有效的防治青枯病,培育出健康、产量高的辣椒。
2019-11-18 22:01:23 -
谢谢邀请,辣椒在我们生活当中是常见的调味品,有许多喜欢辣椒的朋友,每顿饭都离不开辣椒,达到无辣椒不欢的程度,辣椒的营养丰富。其中所含有的维生素c,具有检测表明,维生素c的含量,每100克辣椒当中含有105毫克。在众多蔬菜中名列前茅。此外,还含有维生素b,胡萝卜素,蛋白质,磷,钙,铁等营养成分。辣椒的价格近几年,比较稳定,2019年受多种因素影响,辣椒价格稳中有升。在过去的2019年,种植辣椒的过程当中,有的朋友种植的辣椒出现了,辣椒未熟,就有好好的辣椒棵出现叶片失水萎蔫的现象,而且会随着雨水加大向外蔓延,喷洒的农药好像无济于事,不知是为什么,其实这种现象就是辣椒的青枯病。
辣椒青枯病
辣椒青枯病,是一种土传病害,常出现在大雨过后,刚浇完辣椒之后,摘辣椒的茎杆和叶片上还没有出现病斑的情况下,辣椒的叶片逐渐出现萎蔫,失水状况越来越严重,最后出现死棵现象,拔出辣椒棵,劈开茎秆基部,就会发现辣椒棵中髓部已经变为浅棕褐色,丧失了传导能力所致。
辣椒青枯病,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呢?1,连续重茬种植,这里所说的连续重茬,指的是茄果类蔬菜,比如在同一片土地上连续种植辣椒,茄子,西红柿等农作物。茄果类蔬菜,是喜欢钾肥的蔬菜,常年种植而补充钾肥不足,植物体因缺少钾肥而出现抗病能力低下。
2,与土壤的酸碱度有关,经试纸测试,辣椒青枯病病菌,在土壤含水量超过25%以上,呈现酸性土壤的,发病相对较重,但凡种植过辣椒的农民朋友都深有体会,此病容易发生在夏季多雨的季节,以及灌溉之后,本来天气干旱,还没有出现症状,一场大雨之后,辣椒往往表现出症状来,仔细查看,辣椒的根部在发病后往往表现出,辣椒棵基部的横断面有乳白色的菌脓流出。
3,地下害虫猖獗,辣椒青枯病最容易由辣椒的基部伤口入侵,防治地下害虫,能起到减少青枯病发生。
辣椒青枯病
辣椒青枯病的防治方法,1,及时清除病株并进行消毒,在田间有零星发生时,要马上拔除病株,并且用石灰水向辣椒病穴中浇灌消毒。
2,防治地下害虫,地下害虫一般有金针虫,蛴螬,蝼蛄,地下线虫等。当上茬作物大蒜收获之后,给辣椒浇第1遍定苗水,顺水冲施0.3%苦参碱水剂每亩500~700毫升防治地下害虫。
3,轮换种植,最好有三年左右的时间与禾本科作物进行轮作。育苗床要采用新土,并且用多菌灵消毒,每平方米10克左右多菌灵,与育苗土混匀。不要将辣椒种植在低洼地,容易聚集过多的水,出现涝害。低洼地最好起垄栽培,可减轻危害。
4,减少氮肥,平衡施肥,偏施氮肥的辣椒,受害明显加重,因此在种植上一定要平衡钾肥磷肥的投入,每7~10天,喷洒一次氨基酸多种微量元素肥料。对于酸性土壤,可增加施用少量的石灰,进行综合。
5,药剂防治,辣椒青枯病属于细菌性病害,主要应以预防为主。可进行灌根处理,一般可选用甲霜恶霉灵600倍液进行灌根,或者是铜制剂500倍液,进行灌根,同时进行叶面喷洒,一般连续2~3次,两次的间隔时间一般在7~10天左右。
2019-11-19 22:51:45 -
辣椒青枯病
土壤传播的一类细菌性病害,病原为青枯假单胞杆菌属细菌,主要危害蕃茄、茄子、辣椒等茄科作物。各地普遍发生且危害严重,在高温高湿条件下蔓延快、危害时间长,损失惨重,已成为辣椒生产中的主要障碍。1症状病株主要表现为迅速萎蔫、枯死,茎叶仍保持绿色。病株多在辣椒开花后显症,初期仅顶部叶片萎蔫下垂,下部叶片出现凋萎,最后中部叶片也凋萎。病菌通过作物根部的伤口侵染,侵入作物后进入维管束,并通过增殖堵塞输导系统;
辣椒青枯病
琥珀酸铜 和 乙磷铝 隔7~10天喷1次,连续施2~3次。零星发病后拔除病株,病穴福尔马林液或者石灰水液浇灌消毒。连片发病时,用农用链霉素或氢氧化铜灌根,隔7~10天灌1次,连续2~3次。
2019-11-19 08:43:34 -
青枯病多发于连作田和地下水位高、湿度大的冲积土田。应及时消毒和更换床土,并且有计划地进行轮作,同时,采用嫁接栽培方式加以防范。一旦发现病株,应立即剔除并烧毁。
防治方法
防治办法
1、有计划地轮作,能有效降低土壤含菌量,减轻病害发生。
2、青枯病病菌喜偏酸性土壤,结合整地施 基肥,每亩施熟石灰粉100公斤,使土壤呈中性或微酸性,能有效抑制该病的发生。
3、采用高垄或半高垄栽培方式,配套田间沟系,降低田间湿度,同时增施磷、钙、钾肥料,促进作物生长健壮,抗病能力提高,能减轻青枯病发生。
4、培育壮苗。采用营养钵、肥团、温床 育苗,培育矮壮苗,以增强作物抗病、耐病能力。
5、喷施微肥。喷施微肥可促进植株维管束生长发育,提高植株抗耐病能力。
2019-11-18 21:5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