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究竟是靠努力还是靠智商?
高考究竟是靠努力还是靠智商?
-
这个问题我认为高考的成败与努力程度关系大,智商的影响不大。理由如下:
- 1.作为高考,大家目的都很明确,方向感易把握,因此努力不会白费,越努力效果越好。至于你问题中注解有提到有人说“高考并不是光靠努力就行的”这话在目标明确的背景下是不对的!因此我们不可不讲条件和背景的情况下盲从肯定这句话,它应有适用范围。
- 2.至于智商的讨论,我认为我们绝大数人智商引起的影响是很微不足道的,因此这个因素宏观上讲对高考的成败不是决定因素。但高考成事,智商是一个必要的基本因素,弱智肯定比较难有所突破!
- 3.作为高考,对每个学生来讲,是一个大项目,只有“有效功夫”做够做足才能成功,它包括努力的时间长短+单位时间的有效学习内容的效率,其中学习效率与学习方法关系密切,所以高考成败靠正确的努力。
总之,你注释中的疑问也可以解除了,那就是复读的学生可以靠正确的努力而获得高考的成功!这与智商关系不大!
2020-07-08 01:49:48 -
我觉得这个问题探讨的很有意义!
问题中提到说,有些人一年复读的时间就可以考上很好的大学,而有些人复读了一年却依旧考不上理想的学校,这不是智商的问题!而是这一年的决定,有没有让你重新定位自己对于学习这件事的思维看法!
1.一个人学习成绩的高低,不是光靠自己一头埋进书本,两耳不闻窗外事。学校里,通常在别人看来似乎没怎么用心学习的孩子,总能取得优异的成绩,这是大家眼里最羡慕的学霸,当然也有很多人说他们回家后认真学习,特别努力,这可能是一种原因。但,一个能长时间保持优异成绩的人,一定是一个有着清晰的学习思维体系的人,何为思维体系?首先他会有意识地思考每门课自己要如何对待它,例如语文,他会自发去问自己,为什么成绩总是不能有一个质的突破?是因为大家都能做到的事情――背诵,我没做到位吗?还是因为我只是眼光局限于做题,从来没有用心的去总结这些常见的问题?关于作文为什么总是找不到灵感?他们会经常性和自己进行思想上的聊天,问出问题后,会及时实践起来,去解决问题!
学习成绩优异的人,他们会自主问自己,而不是等待别人来督促自己。读到这里,细细想想自己现在拥有这些特点吗?
2.学习成绩优异,他一定是一个勤于思考的人。被书本支配的人,即使看他沉浸在书本中,这样的人长久学习,会很难释放自身的压力。学习成绩固然重要,学习能力更是关键。何为学习能力?不是只有在面对书本时才是学习的时间,在闲暇时间,完全可以积极调动自己的能力,去回想平时遇到的难题,换种心情说不定也能解答出来,可以尝试总结刚刚结束的课程的框架,把一节课,两节课,一上午的课,分别总结,用自己的思维回顾自己在每节课学习到的内容,当别人埋头苦于记笔记时,你已经将其吸收成自己的思想,何乐而不为?
所以,时间的长短不是决定一个人胜负的关键,真正的成功是学会在有限的时间,重新审视以往的自己和即将踏上新旅程的自己,如何看待同一个事物,找到新的突破口,才能更好的坚定步伐前进!前期花点时间总结自身比一股脑扎进书堆重要百倍!
祝好![赞]
2020-07-07 18:26:58 -
对于你这个问题的回答,我觉得是多选,甚至我还要给你加上两个选项:智慧,心态。
要想在高考当中立于不败之地,不但要靠努力,想考高肯定离不开智商。其实要想在大考当中超常发挥,还需要智慧和心态。
楼上有个美眉说得好,智商决定上限,努力决定下限。
如果不努力,一无所获,智商再高也考不了一流学校。如果智商有限,再努力可能也进不去顶尖学校。
还有,在大考中,答题技巧很重要,有人说,答题技巧老师早告诉我们了,那么谁能运用好,真的要靠智慧了。高考每一科都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如何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安排好答题时间,顺序,都需要自己取把握,调整。随机应变都能力也很重要。
有的学生平时成绩都可以,一到大考就掉链子,那就是心态有问题,这些都需要不断的磨练。不过大家都在磨练当中,还是先天心态好的战优势。
2020-07-07 22:19:39 -
有很多问题都不是绝对的,这个问题显然也是。光靠努力,光靠智商,显然都是不行的,或者说是会有高度的限制的。
如果要达到最顶尖学府,顶尖专业的高度,那么努力和智商是缺一不可的,其中努力更重要,但智商即便不是天才,也会高于常人。但其实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平均水平的智商,加上充足的努力和合适的方法,就足以达到一个很好的水平,比如说985/211大学。
我们身边肯定不乏这样鲜明的对比,有的学生终日沉浸在学习上,但就是无法取得成绩的突破,有的学生吊儿郎当不用功,考试成绩却从来不差。很多人会把这归咎于智商的差异,但深度了解或许你会发现,这当中的差异可能更多是在于学习方法。因此,在这个讨论智商还是努力的问题里,我觉得答案很显然,两者都需要,但我更想说的是,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与这两者同样重要。
2020-07-08 22:07:16 -
我的见解是高考考的是多年你培养的学习方式,而这些学习方式是你努力和智商的结合。
那为什么会有的人一年考不上,但通过复读考上了很好的学校?
作为过来人,我的见解是有的人第一次考不上,并不是智商不行,而是多年习惯了懒散的学习方式,老师催着学习一下就学习,老师不催就不学,没有自主学习的态度。布置的作业也是能抄同学就抄同学的。而经历了高考的失败,才会明白自己努力不够,其实智商不差,大部人智商都是在同一起跑线,个别人大脑开发好,的确智商高。学习能力快。但可以通过努力来追赶那些成绩好的,第二年就可以大幅提高。
和大家讲一个家喻户晓故事:伤仲永
金溪有个叫方仲永的百姓,家中世代以耕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认识书写工具。忽然有一天仲永哭着索要这些东西。
他的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就向邻居那里把那些东西借来给他。仲永立刻写下了四句,并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和团结同宗族的人为主旨,给全乡的秀才观赏。
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方仲永立刻就能完成,并且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们对此都感到非常惊奇,渐渐地都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有的人花钱求取仲永的诗。
方仲永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天带领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我叫他作诗,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
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去,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的才能消失了,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了。”王安石说:方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赋,比一般有才能的人要优秀得多;但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后天所受的教育还没有达到要求。
他得到的天资是那样的好,没有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尚且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本来就不天生聪明,本来就是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就越发默默无闻。
所以从故事中我们得出:智商高没有努力来辅助,你也很难突破自己,在高考中脱颖而出。
爱迪生说过天才曾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天赋加上之九十九努力。
所以既然不是人人都具有那百分之一天赋,何不多努力一点,把自己的天赋与努力结合,这样才能更能激发天赋,不然后天不继续努力学习就和仲永一样,成为普通人。
所以考进清华北大的不单单智商高,他们也付出了很多努力,正是努力与智商一起产生的化学结果,灵活的学习方式,才让他们进了中国最高的学府。复读一年的学生,第二年考得好的也是学会了培养好的学习方式,学会了改变了不仅仅努力,还得动用智商去思考,不然,光有努力,远远不够,也很难突破第一年成绩。你还有什么见解,欢迎留言。
2020-07-08 16:33:11 -
我的见解是高考考的是多年你培养的学习方式,而这些学习方式是你努力和智商的结合。
那为什么会有的人一年考不上,但通过复读考上了很好的学校?
作为过来人,我的见解是有的人第一次考不上,并不是智商不行,而是多年习惯了懒散的学习方式,老师催着学习一下就学习,老师不催就不学,没有自主学习的态度。布置的作业也是能抄同学就抄同学的。而经历了高考的失败,才会明白自己努力不够,其实智商不差,大部人智商都是在同一起跑线,个别人大脑开发好,的确智商高。学习能力快。但可以通过努力来追赶那些成绩好的,第二年就可以大幅提高。
和大家讲一个家喻户晓故事:伤仲永
金溪有个叫方仲永的百姓,家中世代以耕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认识书写工具。忽然有一天仲永哭着索要这些东西。
他的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就向邻居那里把那些东西借来给他。仲永立刻写下了四句,并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和团结同宗族的人为主旨,给全乡的秀才观赏。
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方仲永立刻就能完成,并且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们对此都感到非常惊奇,渐渐地都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有的人花钱求取仲永的诗。
方仲永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天带领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我叫他作诗,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
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去,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的才能消失了,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了。”王安石说:方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赋,比一般有才能的人要优秀得多;但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后天所受的教育还没有达到要求。
他得到的天资是那样的好,没有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尚且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本来就不天生聪明,本来就是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就越发默默无闻。
所以从故事中我们得出:智商高没有努力来辅助,你也很难突破自己,在高考中脱颖而出。
爱迪生说过天才曾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天赋加上之九十九努力。
所以既然不是人人都具有那百分之一天赋,何不多努力一点,把自己的天赋与努力结合,这样才能更能激发天赋,不然后天不继续努力学习就和仲永一样,成为普通人。
所以考进清华北大的不单单智商高,他们也付出了很多努力,正是努力与智商一起产生的化学结果,灵活的学习方式,才让他们进了中国最高的学府。复读一年的学生,第二年考得好的也是学会了培养好的学习方式,学会了改变了不仅仅努力,还得动用智商去思考,不然,光有努力,远远不够,也很难突破第一年成绩。你还有什么见解,欢迎留言。
2020-07-08 16:33:11 -
高考光靠努力是真的行不通,因为在高智商面前努力真的显得苍白无力。但是如果智商都差不多的一群人,那么更努力的肯定优势更大。
001
我高中同班一个考北大的哥们,没有一天晚上十二点之前睡觉的,但是人家不是在看书,而是看小说,耍手机,每次月假的时候,就数他声音最大:待会去哪个网吧,快点快点,马上网吧没有座位了。
高二的时候,这哥们生病了,在家休假了一个月来学校之后月考,毫无悬念的第一,高二自学完了数理化高中课程,竞赛拿奖一拿一个准。
就这种的高智商,一般人努力在人家面前真的没啥太大的作用,该比不过还是比不过,不得不承认差距太大,努力也没办法弥补。
002
另一个和我床挨着的哥们,特别努力,都睡觉了他还在被子里学,但是,数学成绩怎么学都上不去,天天躲在被窝里刷题,最后该考多少分还是考多少分。
后面才知道,人家上课就能够搞明白的数学题他要加班加点,而且还不一定全部搞得明白,最后这哥们考了内蒙古那边的一个二本。
一个高智商,轻轻松松上北大,一个加班加点学习最后上了一个二本,所以说,在高智商面前,努力会显的苍白无力。但是需要知道的是高考中毕竟大部分都是普通人,大家差距都不会太大,在大家差别不是太大的情况下,更努力的人更优秀。
至于复读生,实际上根据每年的数据,复读生大部分该是啥样还是啥样,甚至有些人还会开倒车,只有少部分有更大的提升,这并不是智力提升了,而是因为高考考点就只有那些。
-END-
2020-07-08 08:17:37 -
高考不仅靠智商,还需要自己多努力。
2020-07-07 23:3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