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的童年的清早是背着小书包上学,还是放牛砍柴呢?
你们的童年的清早是背着小书包上学,还是放牛砍柴呢?
-
本博是上世纪1963年上小学一年级,到了两年后开始上三年级的时候有了早自习。早晨五点半起床跑到学校学习一个小时,然后放学回家吃早饭。
由于当时农村家庭都没有钟表,全凭家长的感觉和听鸡叫来掌握时间,所以造成早一次晚一次闹了不少笑话。记得有一次几个小伙伴半夜就跑到学校,值班老师看了一下闹钟才凌晨两点左右,只好将另一老师的寝办合一的门打开让我们躺一会。当时都是小孩又不大懂事,闹到天亮也耽误了那位值班老师的休息。
后来由于文革开始,白天也不怎么上课了,早自习自然也就不再上了。参加生产队的劳动也就自然少不了的,割草、拾粪,春种帮助大人丢红薯苗,夏收捡拾掉在地里的麦穗,秋收就有好多适合小朋友干的活,摘绿豆角、割红薯秧,摆晒红薯干等等,凡是力所能及的农活确实没少干。
农村人做饭炒菜的主要燃料就是所有农作物的秸秆。由于生产队分配下来的数量根本不够烧,拾柴就是当时小孩们的主要任务。地里、地头和路边的所有杂草用铲子铲掉,用镰刀割下扛回家晒干用作烧饭的燃料。还有就是庄稼收获以后所留下来根,尤其是芝麻根、黑黄豆根、玉米和高粱根都是抢手货,去晚了可就被别人挖完了。
到了冬天,只有去到荒岗上用竹篾所编织的搂笆去搂那些被冻干的野草叶子。奔波一天也仅够烧一顿饭,现在回想起来,简至不可思议,但家家都是如此啊。
现在为了减排和环保,农村也在改用天燃气和液化气用作燃料,时代的进步令人惊叹不已。早几年回农村老家看到地头路边的野草长得齐腰深也没人去割感到不可思议,经过了解得知,家家户户个人所收获的庄稼秸秆都烧不完,谁还去割草烧锅。现在秸秆也没人烧了,成了一个难以处理的难题。
时代不同了,现在的孩子们忙于学习,无论是学校还在家里写不完的作业,背不完的书。让家长也忙得不亦乐乎,尤其是城市里的小学校,每天到了接送学生的时间,家长们常常把学校大门周边挤得水泄不通,堵塞交通也是常有的事,甚至惊动政府派交警来维持秩序。
每一代人的童年有每一代人的故事,大环境如此,个人只是其中的一份子,差别就在于每个人的感受不同。(原创于:2020/12/13)
2020-12-13 14:26:16 -
我是一九四六年生人;
上学背着一个小书包;
每天手拿捡粪筐拾便;
去校堆起回家放肥坑。
有时集体外出拾牛粪;
还到山上检些烧火柴;
校建筑到远砖厂搬砖;
经常帮助老乡干农活。
2020-12-13 20:13:33 -
我们小时候都是跳皮筋,丢沙包
2020-12-14 12:14:47 -
我的书包是用尿素口袋自己缝的,不牢,一不小心就破了。放牛那是要放的,我会拿镰刀割草丢到牛的嘴边。砍柴也是必修课,经常天黑了还在山坡上。
2020-12-14 14:2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