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为什么要放炮?有什么意义吗?
过年为什么要放炮?有什么意义吗?
-
放炮是中国传统的喜庆表达方式,平时都默不作声地踏实过日子,到年节了,热闹一下,弄点动静。而制造动静最好的东西就是鞭炮。
2020-01-11 14:43:40 -
去旧迎新,年三十要放炮。夜里十二点刚过要迎新的一年,炮声要很隆重。意思是一炮打响办事红火,每个人都有这种心里,炮声把邪气追散,把正气迎进家门。在欢天喜地的节日里孩子们最快乐,特别是男孩子,总是最喜欢的鞭炮。但大家要注意安全,炮声中出事的很多很多。一夜不停的炮声还是很烦恼的,去年我在城里过春节,本来是很高兴的事,由于年三十十二点后不断的有人放鞭炮,这家不放哪家放。加上城里人口众多,这鞭炮声让我一夜没睡着,这是我的真心话。为什么很多人大年三十回老家农村过年,也许出了跟老人团圆,躲一躲这炮声还是有原因的。今年不去城里过了,叫孩子们回来老家过。农村虽然放,但人口少一些,所以要清净一些。可想去想来,一年喜庆的日子有几天呢?放吧!尽情的放吧!把牛鬼蛇神追到天边去,把光明带到家里来。
2020-01-06 10:54:40 -
过年为什么要放炮?有什么意义吗?
要回答你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了解什么是“过年”。
首先我们要了解“过”含有一个天文历法的概念,指地球相对于太阳,走过的周期时刻。走过一天,叫“过日子”;走过一月,叫“过月子”;走过一个节点、节气,叫“过节”。而太阳运行完一圈,我们就称之为过年。
对于过年这个事,我们需要给太阳的运行路线定一个起始点。根据不通的标准,有回归年,有恒星年。有阳历年,有阴历年。阳历年的特点是,只管太阳,不管月亮,跑着跑着,阴气的节律全乱了,每个月和月亮的朔望都对不上。阴历年的特点是,只管月亮,不管太阳,数十二个月算过年。这样会导致,四季紊乱,和太阳历对不上。
所以,我们睿智的先人,把太阳历和太阴历融合在了一起,做到统筹兼顾太阳历和太阴历,阳气和阴气都不会乱,这就是阴阳合历。我们现在用的传统历法,就是阴阳合历,我们现在过的年,也是阴阳合历年。在阴阳合历中,一年的起点设在日月合朔的那一天。那一天叫朔日,也就是大年初一,和正月初一。
大家觉得大年初一这个说法,人人都能耳熟能详,认为是常识。而这对于我们中国历史来说,历法是头等重要的事,大年初一又是历法里面,最重要的一件事。因为他关乎到一个王朝是不是正统的判准。我们讲一个王朝是正统,通常说他是正朔,说一个王朝不是正统,会说它不是正朔。
定正朔,也就是定大年初一是哪一天,对于一个王朝是第一重要的事。定完了这个事,后面的其他事,才能有定准,才能推动起来。
我们中国人管天叫做苍天,管人民叫做苍生。也就是说,人都是天生的。所以人们管造化出来人和万物的这个天,称他为老天爷。中国人对自己的生命经营的好和坏,都要给老天爷述职。一天,一月,一节,一年,一个朝代,过的怎么样,都要去述职。
祭祖,就是述职。天子要跟老天爷保证说,我没把你交给我的天下弄坏。普通人要跟祖宗说,我没把你交给我的种弄坏。
天子祭祖,要去太庙。百姓祭祖,要去拜祠堂,去祖坟上坟。过的好,就是对天和祖宗负责,过不好,就是有愧于天,老天爷给自己的命,没使用好。
这是我们过年必须要祭祖的文化根源,也是孝道的文化根源。一切人伦,都是从法于天伦。
天文历法开始了一个新周期,所有的生命,也都要开始一个新周期,告别过去的旧周期,迎接新的周期。并通过祭祀活动来敬天礼天,希望自己在新的一年中能够有更美好的幸福生活。
过年的习俗,来源于祭祀活动。从文化层面上来说,是两重意义。一方面是为了敬天事天,一方面是为了治人治事。新的气象来了,要有新的目标,新的事业,和新的成就。天委人以气,人以自强报天。
这里面,还有很多的民俗,比如放鞭炮,比如贴春联,很久以前,还要点红灯笼和红蜡烛,全是大红的颜色,红色为阳,这都是为了升振天地阳气用的。因为这时候,阳气刚萌发,还很弱,人为的提振一下,就可以起到扶阳扶正的效果。
至于过年是为了赶跑年兽一说,那个是民间杜撰的民俗小故事,并不是过年的真正含义,只是一种无稽之谈。
旧的一个周期结束了,如果过去的这个周期,生活不顺利,那么希望下一个周期,生活会变得更美好一些。如果上一个周期,生活的很顺利,那么希望下一个周期,生活可以变得更上一层楼。这才是中国人过年,最大的意义。它代表着希望和梦想。当然,更代表着家庭的和睦与圆满。
2020-01-12 08:15:05 -
放鞭炮有着辞旧迎新之说,寓意对新的一年的美好向往。
相传在远古时代,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叫“年”,一年四季都在深海里,但逢新旧岁之交,便出来糟踏壮稼,伤害人畜,百姓叫苦连天。有一次它又跑到村庄里为非作歹,被一家门口晾的大红衣服吓跑了。到了另一处,又被灯光吓得抱头鼠窜。
于是人们掌握了“年”怕声音、怕红色、怕火光的弱点。每至年末岁首,人们就在家门口贴红联、放鞭炮、挂红灯,院子里烧柴禾、拢旺火,用菜刀剁菜肉,发出声音。所以过年大家都要放鞭炮。
2020-03-24 19:33:11 -
在此,小编给出一个新的解释。
过年要放炮一个是传统所讲的驱赶年兽。
小编想说的新思维是,过年放炮是一种翻篇的仪式。
为什么最近几年大家感觉过年超级无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过的很快且没有印象。
这涉及到大脑的连续机制,如果需要改变,就要更换情景。
比如,重新摆放家里的床和家具、痛下决心转变一种行为、用一种仪式开始一件事情。
过年放炮也是相同的道理,一个是冻,一个是响。
这种情景告诉你的大脑一年过去了。
以前的思路也许需要变化,以前行为习惯也许需要改进。
大脑通过一冻一响,知道了一年已经翻篇了。
所以,有了新年新气象。
那么在此,小编预祝大家新春快乐,鼠年大吉。
2020-01-07 16:46:53 -
过年放炮,是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传统。也是一种气氛。就像做饭要放盐一样。有副对联叫做爆竹声声辞旧岁。不让放炮了,还像过年吗,再说了,过一个春节放的鞭炮。能对大气造成多大的污染?到处死气沉沉的,再过几年是不是对联不让贴了?我们这里现在是基督教徒不让张关于贴基督教的对联。
2020-01-07 10:07:21 -
记得小学就听老师说个,今天来用老师说过的故事来回答这个问题・_・
这个是个古老的神话故事,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年”的怪兽,头生尖角,嘴生獠牙,异常凶猛,怪兽长居深海,每到农历三十,爬出巢穴危害人间,闹的村子里的人畜不安。
又到一年除夕,村子里的人们都忙着进山躲避,这时候村里来了一位白发老人,白发老人对着大家说,让大家准备好竹竿抵挡“年”兽,众人不信,老人便独自留在村里。当“年”兽同往年一样进村肆虐的时候老人便点燃竹竿,竹竿被大火点燃发出爆炸声音,年兽大惊失色不敢向前,仓促而逃。
第二天,当人们从山上回来,发现村里安然无恙,恍然大悟,原来白发老人是来帮助人民消灭年兽的神仙……至此每年为了纪念神仙老人便将除夕定为过年。风俗越传越广,渐渐成为了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在此借这个小学老师说的这个故事,城市化需要宁静祥和,需要环保空气,需要无妨火灾,支持国家禁放,但是农村禁放有失年味,小心“年”兽出海,又将大闹人间。
2020-01-06 22:04:00 -
放鞭炮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欢庆形势,有很多民间传说,都与过年放鞭炮有关,但随着环保的严历,过年放鞭炮这一中华传统,有可能终结,但过年不放炮,又不像过年,本来这几年过年,年味就不浓,今年又不叫放了,过年就更冷清了,
2020-01-06 21:01:49 -
老早说是为了赶走“年”这样一种恐怖的野兽,所以叫过年,那只是传说,发展到现代,在乡下还是遵循着这样的传统,霹雳啪啦,毕竟喜庆热闹,也是人多团圆的象征,更是一种财富的直接表现,过去的一年没有白瞎整,还是有成绩,直接表现就是鞭炮响的久,象我们家,过年30和大年初一都会放一个,盘起来直径就达到一米。大年初一还要去庙里放一个,点几根蜡烛,我们家都是买的手臂粗长的普通蜡烛,但是有实力的豪富之家,光是蜡烛就要上千块一支,比大腿还粗,这就是差距。放鞭炮也是这样,都很讲究。
城市为了安全考虑,已经不太热衷这些,烟花反正是不准放,鞭炮具体不清楚。响炮越响越久,只会说明越有实力。
2020-01-06 08: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