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五年前,生活的质量不断提高,而每年的年味是否变淡了?

新农商网 全部 1013

相比五年前,生活的质量不断提高,而每年的年味是否变淡了?

回复

共5条回复 我来回复
  • 冰橙子娱乐
    冰橙子娱乐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谢谢邀请!向诸位同仁拜个早年!祝各位来年,事事顺、时时发。

    年关临近,年味变淡的话题又热络起来。每每谈起过年纷纷感叹!年味越来越淡。

    记得小时候,过年可是一年之中最为开心的一天。三时八节年最大,大人们都十分重视的节日,年关前早早准备各种年货。杀猪宰羊的,制作各种糕点食品。各地都有节日习俗,这些都得早早准备,不经事的小孩高兴的盼着春节早早到来,穿新衣过大年。

    随着时代变迁,物质条件变了,思想也变啦。吃的穿的玩的,我们不再参与,统统用钱解决。以至于春节失去了特殊性,以前比较穷,一年之中的春节特殊在于吃的不同,穿的不同。想想如今,过大年过大年,除了放假可以休息一段时间,就没啥可惦记的。

    年味变淡,还有重要的因素,就是社会的结构变化。以前各家各户相差不大,攀比心、功利性交际不突出。如今,人与人之间差距越来越大,人也越来越现实,春节与亲朋好友的相聚与团圆,失去了热情。甚至于虚伪的完成任务似的拜个年串串门,春节假期一过,天南地北各回各处。亲情少了,功利心重了,再也感觉不到过年的重要性。

    唯独那些孤老的父母,期昐着远游的儿女归家相聚。那些远离父母温暖怀抱的孩子,日盼夜盼父母早点回家过年,拥有双亲那温暖的怀抱,不再孤寂与苦思。对于他们来说,过年真的很重、很重要。




    2019-01-30 20:29:42 0条评论
  • 雨默天边
    雨默天边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过年,在现代人看来,这不过就是应付差事,花完年终奖,该上班还上班。为啥会造成这样的结果呢?是年味变淡了吗?

    第一,物质丰富,降低了人们对过年的欲求。物质比较匮乏的年代,家家几乎没有余粮。一年到头,除了窝头咸菜也见不到几次荤腥。买什么都要票,想买件新衣服更要节衣缩食,更别提三转一响。那时候,在外贸行业的员工就成了香饽饽。现在不同了,物质生活有了很大提高,人们对一件新衣服所能带来的愉悦感降低了。吃顿大餐,没必要等到过年过节,现在不是发愁是否有吃的,而是不知道吃什么好。

    第二,人际关系疏远,导致年味变淡。当今社会有很多人漂泊在外打拼,人际交往圈子从老家向打工地转移。一年到头也回不了几次老家,俗话说得好,三年不来往,是亲也不亲。过年回家,除了一些客套话拜年话,似乎就没的说了。由于平常不相往来共同话题就变得很少,聚到一起也只是东拉西扯。要不然就是炫富,平日只闻鸡犬声的小村里挤满了豪车。

    有句话说得好,谁还没有几门穷亲戚。这句话的意思是,谁家都会有几门至亲,而不是贫富。人穷才更需要亲戚之间互相帮助,彼此来往更会让这种亲情更加浓厚。亲戚也有贫富分,富了不向穷家奔。这既是事实,也是一种无奈。贫富的变化会重新划分亲戚圈,而少于来往,多亲的亲情也会淡化。

    亲戚在于平时多走动,一年聚一次,只会让亲人相忘于世故。

    2019-01-29 19:22:11 0条评论
  • 小兴辰
    小兴辰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年味确实是变了。

    究其原因,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我们已经长大了。

    从过年的节日气氛感受者到传播者的转变。

    小时候过年觉得很喜庆,有新衣服穿,吃的丰盛,庆典多,这是你在感受过年而已,但是从没想过直到有一天,你有了孩子,你遵照习俗,传播给他。完成一个几千年习俗的传递。

    我们现在做的事就是完成一个传承的过程,而不再是感受过年的过程。

    2019-01-29 17:24:00 0条评论
  • 摊煎饼出宇宙
    摊煎饼出宇宙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马云说,以后没有商场,只有买卖双方。时代在变,在意的东西在变,引起紧张的因素在变。

    2019-01-30 17:11:53 0条评论
  • 散步的鲸鱼
    散步的鲸鱼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年味变淡了,确实是

    节奏快了,大家平时交流多了,聚会也多了,过年团聚的隆重感弱了

    生活好了,大家平时吃的丰富了,年夜饭也没有太大吸引力了

    仪式感弱了,家族的观念少了,很多传统失传了

    人口少了,不热闹了

    还有就是知识多了而文化少了

    不太深究生命生活的意义了

    2019-01-29 13:10:24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