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九年义务教育免费了,私立学校却越来越多?
为什么九年义务教育免费了,私立学校却越来越多?
-
这跟国产企业为什么没有私企效益好是一样的道理。看似免费实际上费用更高,地区性问题:如今好好上课的老师绝对不是个好老师,你上课都教会了谁还补课?试问有几个家长没送过礼?当然这个问题不是全部,但它却大面积的存在!一个家长工资低了都不够孩子免费教育的花销!悲哀不?当然,要是审查部门找到家长头上有谁会敢承认送礼了,补课了?除非孩纸想要夸地区转学!这是更悲哀的事!
2018-03-02 13:54:13 -
是的,在我老家这种状况更加明显。鲁西南的一个小县城里,私立学校越来越多,包括我亲戚家的孩子大部分都在上私立学校。
是他们因为有钱而选择私立学校吗?肯定不是。原因有两点:
那里农村的年轻人,大部分都会选择到外地打工,老人和孩子留在家里。由于老人并不能对孩子的功课进行帮助和辅导,所以就尽量让孩子上私立的寄宿学校。
另外一点,就是农村的公立学校实在太差,无论是老师的教学质量还是学校设备,都没有太大的改善。有一个孩子和我的小侄子是好朋友,他就在农村的公立学校就读,他说考试的时候,老师还鼓励他们互相抄袭答案,以免成绩太难看。
相反,在城里居住的另外一个亲戚,是比较富裕的家庭,家里房子好几套,但是,孩子上的就是城里有名的公立学校。孩子上学还不用交钱,真正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资源,而没钱的农村人却要放弃国家的义务教育,去上私立学校。
这样的事情,其实是让人挺寒心的,我想也是违背国家的教育初衷的,可是谁又能帮助他们改变这一现象呢?
2018-03-08 16:15:24 -
公立学校有很多制度是过时的,比如职称,再优秀的教师,定上的就不爱干了,定不上的也是。而私立学校,人人必须努力,不加油,饭碗就没了,干劲十足,而且有弊病随时改,那谁不努力,那谁不把孩子送进这样的学校!
2018-03-04 09:00:58 -
私立学校教学质量高,是为了以后能考到当地好的高中。现在小学升初中都是升到居住地对口中学,如果那个中学教学质量一般,对孩子初升高会有很大影响,我对此深有感触。我女儿2014年小学毕业,应该到居住地附近的中学读初中,但那个中学教学质量很一般,我们根据女儿的学习能力决定送她去私立中学上学,学费、伙食费、校车费等一年大概三万元吧,私立中学聘请的都是好老师给孩子上课,2017年我女儿考入有着光荣历史的大连24中(前身是大连育才学校,周恩来曾为该校题词,杨开慧的堂妹杨开英曾是这个学校的教务长),和女儿同在小学读书学习成绩相当的一个同学就在那个公办的教学质量很一般的中学读书,后来没考没入理想的高中,事后那个孩子家长很后悔,因为那个孩子比我女儿还聪明。可见好学校对孩子有多重要,但前提是孩子愿学习,基础扎实再加上教学质量高的学校学习氛围,能让孩子如虎添翼。
2018-03-04 10:48:53 -
现在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了,中国传统教育大部分还是硬式教育,教学的内容和设施相对有限,而且有些外来孩子因为户口等问题也进不了所谓的好学校,而私立学校为了更好的吸引生源都会有它宣传的特色教育在内,教学内容更加的丰富多彩,而且有些是寄宿制免去了一些接送问题
2018-03-02 11:43:10 -
有很多原因。首先是大家生活条件好了,就会追求更高的品质。现在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私立学校不仅环境好,对于师资力量要求很高,大部分优质生源都被私立学校招收。家庭条件不错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进好学校享受好的教育环境,住宿和生活。
2018-03-02 13:01:47 -
记得我上学那会,读小学的时候一学期是一百元,初中的时候忘了,应该也不多。后来国家把学杂费费免了,但是书本费还是要的,后来书本费也免了,所以现在的中小学学生只要付个中餐费就可以了。
对于私立学校,其实也看地区的,主要在经济发达地区私立学校普遍较多。主要原因是很多公立学校由于政策原因,不允许层次分班,也不允许在课后进行补课,尤其是周末,而很多私立学校却可以的,这就满足了一部分家长的意愿,宁愿多掏一些钱去私立,而且一些地区对私立学校的政策相对宽松,有些地区鼓励私立,还允许他们提前招生,这样就使得私立学校多起来了。
不过私立学校也有好有坏,谨慎选择
2018-03-02 11:51:00 -
因为现在大人都出去打工挣钱去了,没有人在家照看孩子了。因此好多大人都把孩子送到了包吃包住的寄宿制私学啦。私学的教育质量,真的是不咋地,但是它解决了出去打工挣钱的大人的后顾之忧。尽管大多数私学都生活环境居住环境,学习环境,教师素质都很差,但它迎合了大人们的需要了。因为现代社会是高消费时代,不挣钱没法生存。人们的打工所得远远远远高于学生寄宿的交费成本,多好多好多倍吧。人们因为现在大人都出去打工挣钱去了,没有人在家照看孩子了。因此好多大人都把孩子送到了包吃包住的寄宿制私学啦。私学的教育质量,真的是不咋地,但是它解决了出去打工挣钱的大人的后顾之忧。尽管大多数私学都生活环境居住环境,学习环境,教师素质都很差,但它迎合了大人们的需要了。因为现代社会是高消费时代,不挣钱没法生存。人们的打工所得远远远远高于学生寄宿的交费成本,多是20多倍吧。人们都出去打工,所以私学也就越来越多。好多人都出去打工了,孩子都送到私学了,所以私学也就越来越多。
2018-03-03 08:03:42 -
看了几条评论,发现有人对中国国情了解基本空白,让人捉急!不知道这些评论人是哪国哪省哪市人?中国义务教育早就免费,从何说起?作为二孩家长最有发言权!咱家老大读至小五时,武汉市政府才公文禁收借读费(本市户口哦,随父母工作住地就读必缴借读费:约1000元/年左右),学费杂费每季约150左右仍然必缴;老二至去年下学期才破天荒免!学!费!、杂!费!但是相比老大上学时名堂更多:班费150元/学期、托管费80元月,好在孩子不用培优,全学科家辅,咱家老大一路名校、奖学金至大学,老二亦然,因此才省去不少开销!我们家小舅子因儿子在香港出生故在香港读书,与深圳一比那才叫免费教育!没听过?学、杂费,餐费、校服什么的全免,打听一下,少花多少钱?另外说到私立学校,简单介绍一下眼下的武汉私立小学:一般是高档小区寄生品,其学生大多来源于稍微余裕、渴望子女成龙成凤之家庭!而这些高价私立学校办学成果则往往泛善可陈!略举一栗:咱家老大一直名校,初中起就每学期凭成绩拿奖学金至大学,其初丶高中同学(火箭班)没一个来自周围几所私立学校!前不久去区教育局办事得知,咱小区收费牛轰轰的私立小学去年居然小升初剃了光头(零名校,武汉现阶段名初招生两种生源:拨尖:免费进快班,高额收费生¥36000进普班_所谓三限生:限分、限钱、限人数,高中亦然),两厢对比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2018-03-02 16:52:22 -
九年义务教育,只是从国家层面上的基本义务教育。但是出于不要让自己家的小孩,输在起跑线的理论,所以众多的家长对于各种各样的补习班趋之若鹜。这样的现象,在大中型城市里尤为严重。说白了,还是富裕起来的中国人,不想自己的孩子,在走自己老路的心理在作怪。补习一下肯定会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在中国的偏远地区的孩子们有这样的条件么?可是也有不少出身于偏远地区的孩子,也一样考取了名校。这个也是事实!
2018-03-07 20:50:56 -
家长们一面怒吼“读书无用论”,一面又将自己的孩子往好一点的教育里面送,当真是太纠结!
私立学校就是在家长们的这种纠结里挣着钱把学校一个个办起来的。
说到底主要还是中国人对各行业偏见比较大,一些企业对工人剥削太过严重。这就造成了家长都想让孩子读好书,将来找个体面的工作。
2018-03-07 23:26:57 -
对于这种现象主要还是国家政策有关,落实不到位,出现地域不同政策不同。以河南郸城县为例,全县仅有一所像样的公办学校(实验小学)但不花钱进不去(门槛费3000到5000元)花钱找关系才能进去,公办乡村中小学缺乏优秀老师导致公办教育成了名存实亡上的口头教学。
农村的孩子不需要多好的环境读书,可是老师不能聘用上了年纪学识浅薄的人误导孩子啊,很多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输人前不得不勒紧裤腰带把孩子送进私立学校!我们村的公办学校如果不是幼儿园支撑早就人去楼空了,除了一年级有大概40个学生左右外到了二,三,四,五,六这五个年纪一共才十几个学生,这难道是因为我们村的人有吗?答案当然不是,试想有哪位家长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在没有文凭老师的跟前就读,有一个情况让人苦笑不得,一个孩子考试考了0分却是班里第一名,因为班里就一个学生。郸城县号称中国四大高考工厂之一,其实际情况是搜刮整个河南省的优等生,一个班级往往有一半来自外县,在其良好的口碑下酿造了人才辈出的现象!
多么希望伟大的祖国能把基础教育制度落实到位,做到全国统一,再穷不能穷教育。不重视基础教育真正会出现(贫寒家庭再难出才子)!河南拥有一亿多人口百万考生却没有一所985高校,这就是严重的教育制度不均衡!
2020-04-11 05:58:35 -
中国人好相互比较,炫富。看到别人补课了,自己的孩子也得补课,看到别人的孩子去私立学校了,自己的孩子也要去。当自己负担不起的时候开始怨天尤人,攻击谩骂教师,取得心里上的平衡,这是中国人的通病。其实学习是要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当习惯养成了不补课照样能学好。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再怎么补课也补不上来。难道补课的学生学习都补好了吗?私立学校都是学习好的学生吗?就连洋思中学提出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也照样有差生。我身边就有从那个学校退学回来的学生,在一般的学校里还是学习最差的。
2018-03-07 17:15:27 -
钱,这个社会,没有钱,事情办起来还真不一样。现在公办和私立学校,义保经费国家给的是一样的。公办学校的教师的工资国家发,私立学校教师有一部分来自公办学校,还有一部分自聘,但工资都是收学生的。其中,在私立学校的来自公办学校的教师,他们的工资应该是双份,那在私立学校教学时就努力些,回到公办学校就等于休息。公办学校不能收费,教师基本上没有其他收入(城里教师除外),私立学校就有钱搞奖励,能极大的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同时,家长掏了巨额学费,对孩子督促就严些,因此,公办学校想干过私立学校,确实不容易。
2018-04-22 21:48:01 -
对于这种现象主要还是国家政策有关,落实不到位,出现地域不同政策不同。以河南郸城县为例,全县仅有一所像样的公办学校(实验小学)但不花钱进不去(门槛费3000到5000元)花钱找关系才能进去,公办乡村中小学缺乏优秀老师导致公办教育成了名存实亡上的口头教学。
农村的孩子不需要多好的环境读书,可是老师不能聘用上了年纪学识浅薄的人误导孩子啊,很多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输人前不得不勒紧裤腰带把孩子送进私立学校!我们村的公办学校如果不是幼儿园支撑早就人去楼空了,除了一年级有大概40个学生左右外到了二,三,四,五,六这五个年纪一共才十几个学生,这难道是因为我们村的人有吗?答案当然不是,试想有哪位家长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在没有文凭老师的跟前就读,有一个情况让人苦笑不得,一个孩子考试考了0分却是班里第一名,因为班里就一个学生。郸城县号称中国四大高考工厂之一,其实际情况是搜刮整个河南省的优等生,一个班级往往有一半来自外县,在其良好的口碑下酿造了人才辈出的现象!
多么希望伟大的祖国能把基础教育制度落实到位,做到全国统一,再穷不能穷教育。不重视基础教育真正会出现(贫寒家庭再难出才子)!河南拥有一亿多人口百万考生却没有一所985高校,这就是严重的教育制度不均衡!
2020-04-11 05:5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