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上为什么那么多印章?
《兰亭集序》上为什么那么多印章?
-
《兰亭集序》是晋代书圣王羲之在绍兴兰渚山下以文会友,写出的天下第一行书,上面的印章是因为后来收藏的人都会在上面盖一个或者多个自己印章,以表达鉴赏和收藏的意思。我们熟知的乾隆皇帝就喜好在名家书画作品上盖章题字写观后感和心得体会,哈哈哈,还有一位更狠,明代的项元汴,如果把盖章比做现在的发弹幕,那么项先生绝对是一个弹幕狂人。就拿唐代褚遂良临摹的《兰亭序》来说,曾有人统计过上面的钤印,大概一共有鉴藏印215方。其中项元汴印章占98枚,而盖章狂人乾隆只盖了十几方。说的都是题外话了,言归正传哈,我们来说说它的逆天之处,它上面那么多鉴赏印章,足见其在书法界的地位。单说其笔法,就达14处之多,这在历史上是唯一的,至今无出其右。再者其章法上下贯通,左右呼应,随意挥洒,意趣天成,毫无做作痕迹。而且王羲之开创了汉字简化先河,字体神韵道法自然。《兰亭集序》就是一部逆天的作品,所以后世鉴赏者,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情不自禁的加盖鉴赏印章。
2020-07-04 12:12:19 -
因为不同时期的收藏此书法作品者,收藏之后会盖上他自己的印章。
2020-07-04 06:24:55 -
一般也都是这样理解的,由于书在传世的过程中经历了风风雨雨,甚至命运多舛,书到了一个藏家的手中,就会被盖上一个或几个印章,表明鉴赏或收藏之意,以至于后来印章越来越多。
2020-07-04 08:25:19 -
都为历代收藏或鉴赏章,以示物权、证真、赏鉴。乾隆的章最多,常拿出来欣赏一番就盖个章,反正他们家印章多!
何人盖过章何章
乾隆:"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乾隆御览之宝”、“乾隆鉴赏”、“石渠宝笈”“古稀天子”、“八征耆念之宝” “太上皇帝” “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
赵孟印:赵氏子昂、吴兴、神品 。
项子京、鲜于枢、柯九思、黄石翁等二十多人章。
何为兰亭序
《兰亭集序》,又题为《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序》等。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三月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会聚兰亭,赋诗饮酒。王羲之将诸人名爵及所赋诗作编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这篇序文就是《兰亭集序》。
常见版本
大家常见的是冯承素临摹的王羲之兰亭序,也是大家比较熟知的神龙本。
真本去向
《兰亭序》原稿一直为王羲之视为传家之宝,为王氏后代收藏。传至王羲之第七代时被唐太宗李世民“骗”入朝廷,唐太宗得《兰亭序》后,曾诏名手赵模、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等人钩摹数个乱真副本,分赐亲贵近臣,之后民间也广为临摹,但无一胜过王的原作,所以《兰亭序》真迹被唐太宗视为稀世珍品而最终殉葬。
2020-07-04 21:26:57 -
都是历代皇帝,名人,收藏家们御览观赏时留下的印痕。也说明兰亭序,的确受到了各个朝代,各个阶层,各方面人士的喜爱与欣赏。是序言也是书法的名篇!!
2020-07-04 10:34:54 -
都是历代皇帝,名人,收藏家们御览观赏时留下的印痕。也说明兰亭序,的确受到了各个朝代,各个阶层,各方面人士的喜爱与欣赏。是序言也是书法的名篇!!
2020-07-04 10:3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