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文化的“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文化”,两者有怎样的关系?
真没文化的“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文化”,两者有怎样的关系?
-
一个人的文化不在学历,而在言语谈吐,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说一大学生高学历高智商,却不懂尊重别人,不孝敬父母,处处以自己利益为中心,你说他是否有文化呢?而有些人没上过什么学,知道尊己先尊人,处处为别人想,遇事不慌不乱不逃避总能处理好,你说他没文化吗?
言归正传再说说艺术文化,艺术太广泛了,包括戏曲、文学和书画等等。艺术文化是有根有传承的,比如书法,二王的字帖,王羲之的兰亭序,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到现在,有多少学者研究他的作品,那么他的艺术文化流传至今是笔多宝贵的财富。还有老的艺术家就不细细说了。
最后总结:这两个文化差别大了,人的文化水准第一就是人品,而咱们的艺术文化那是传承,国粹,是让咱中国人值得骄傲自豪的,也是我们的财富,精神财富。
2020-07-09 13:59:50 -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真没文化里的文化与传统文化里的文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文化一词本身反映的就是人们发现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经验总结。用这些前人的流传的经验引导人们继续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简单说这就是文化。
如今社会发展,信息日新月异,很多时候,一句真没文化,变成为了很多人的口头禅,有些时候没有恶意,也与文化没有任何本质的联系,或者说得就是对一些早已出现的事物了解。
真没文化,有时说得是一些常识的时候,这个时候就与传统文化有些密切的联系,如传统美德,故事典故等。
我们应该在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积累和运用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利用新时代出现的新事物,新视野来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给传统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让他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辉。
2020-07-09 19:38:10 -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真没文化里的文化与传统文化里的文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文化一词本身反映的就是人们发现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经验总结。用这些前人的流传的经验引导人们继续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简单说这就是文化。
如今社会发展,信息日新月异,很多时候,一句真没文化,变成为了很多人的口头禅,有些时候没有恶意,也与文化没有任何本质的联系,或者说得就是对一些早已出现的事物了解。
真没文化,有时说得是一些常识的时候,这个时候就与传统文化有些密切的联系,如传统美德,故事典故等。
我们应该在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积累和运用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利用新时代出现的新事物,新视野来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给传统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让他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辉。
2020-07-09 19:38:10 -
传统文化的全称大概是传统的文化,落脚在文化,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而谓。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例如说民族服饰、生活习俗、古典诗文、忠孝观念之类;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产生于过去,带有过去时代的烙印;传统文化创成于本民族祖先,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在传统文化身上表现得最为鲜明。
各传统文化在其各自发生的当时,本系应运而生的,因而在历史上都起过积极作用。及至事过境迁,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抱残守阙,固化为明日的黄花和垢土。也有的播迁他邦,重振雄风,礼失而之野;也有的生不逢辰,昙花一现,未老而先夭。但是,不管怎样,不管它们内容的深浅,作用的大小,时间的久暂,空间的广狭,只要它们存在过,它们便都是传统文化。
凡是存在过的,都曾经是合理的;分别在于理之正逆。凡是存在过的,都有其影响;问题在于影响的大小。因此,对后人来说,就有一个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批判的任务,以明辨其时代风貌,以确认其历史地位,以受拒其余风遗响。在我国,所谓的发掘抢救、整理清厘、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等等那一套办法和方针,都是针对传统文化而言的;所有的吃人的礼教、东方的智慧等等一大摞贬褒不一的议论,也多是围绕着传统文化而发。对此大家耳熟能详,无待赘述。现在需要仔细讨论的是文化传统。
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不同,它不具有形的实体,不可抚摸,仿佛无所在;但它却无所不在,既在一切传统文化之中,也在一切现实文化之中,而且还在你我的灵魂之中。如愿套用一下古老的说法,可以说,文化传统是形而上的道,传统文化是形而下的器;道在器中,器不离道。
文化传统是不死的民族魂。它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重复实践,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简单说来,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共同生活、共同语言,从而也就有它们共同的意识和无意识,或者叫共同心理状态。民族的每个成员,正是在这种共同生活中诞生、成长,通过这种语言来认识世界、体验生活、形成意识、表达愿望的。因而,生活对于他们就是一片园地,语言对于他们便是一种工具,大凡在这种生活里不存在的现象和愿望,由这种生活导不出的方式和方法,为这种语言未曾表达过的意念,用这种语言无法道出来的思想,自不会形成为这一民族的共同心理;纵或民族的某个或某些成员有时会酿出某些独特的心理,也往往由于禁忌、孤立等社会力量的威慑,不是迅速销声匿迹,便是陷于孤芳自赏,而很难挤进民族的共同圈子里去;除非有了变化着的共同生活作后盾。唯有那些为这一民族生活所孕育、所熟悉、所崇尚的心理,始能时刻得到鼓励和提倡,包括社会的推崇和个人的向往,而互相激荡,其道大行,成为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力量。这样,日积月累,暑往寒来,文化传统于是乎形成。
所以,一般说来,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它范围着人们的思维方法,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习俗,控制着人们的情感抒发,左右着人们的审美趣味,规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悬置着人们的终极关怀(灵魂归宿)。个人的意志自由,在这里没有多少绝对意义,正象肉体超不出皮肤一样,个人意志超不出文化传统之外。但也正因如此,文化传统便成了一种无声的指令,凝聚的力量,集团的象征。没有文化传统,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民族能够如何得存在,一个社会能够如何不涣散,一个国家能够如何不崩解。
2020-07-09 23:25:41 -
真没文化是指个人的文化知识储备和表达能力的欠缺。
传统文化是指在一定族群范围内特有的,经历史传续发展至今的文化统称,也是相对区别于现代和外来的文化而言的。
2020-07-11 22:54:33 -
真没文化的“文化”是指与时俱进的新文化,而传统文化非常泛泛,说起来就是无边无沿。
但无论是什么文化,都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生改变,新文化可能变成传统文化,而有的传统文化可能会被人们抛弃。
比如过去女人裹脚,流行千年虽然早在清朝就多次三令五申禁止女人缠足,可就是禁而不止。直是到了民国三十年代,才基本上算是除掉了这个传统恶习。所以有不少学者戏称,民国就解放了男人的一条辫子,妇女的一双脚。
所以我们既要接受创新文化,也不能抱残守缺传统文化,要有扬弃的继承,更要有新鲜的血液补充。只有这样文化才能传承发展下去。
2020-07-12 11:34:18 -
真没文化的“文化”是指与时俱进的新文化,而传统文化非常泛泛,说起来就是无边无沿。
但无论是什么文化,都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生改变,新文化可能变成传统文化,而有的传统文化可能会被人们抛弃。
比如过去女人裹脚,流行千年虽然早在清朝就多次三令五申禁止女人缠足,可就是禁而不止。直是到了民国三十年代,才基本上算是除掉了这个传统恶习。所以有不少学者戏称,民国就解放了男人的一条辫子,妇女的一双脚。
所以我们既要接受创新文化,也不能抱残守缺传统文化,要有扬弃的继承,更要有新鲜的血液补充。只有这样文化才能传承发展下去。
2020-07-12 11:34:18 -
你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我认为,真没“文化”中的“文化”二字,包含的是所有的文化,比如饮食文化、书法文化、礼仪文化……包含所有在内。
传统“文化”中的“文化”是其中之一,就像宇宙与地球的关系,宇宙包含地球,但是地球只是宇宙星球之一。
感谢阅读!
2020-07-10 10:15:00 -
刚在考题上答题写的是“不随便吐痰”,一出考场,随口就吐!
挂着请不要吸烟的牌子,就是给你吸烟!
瞎吃药,依照说明书,不听医生!
识字的文盲!
传统是不识字的文化人!
2020-07-11 13:39:51 -
真没文化的文化,就是没有文化,不但不认英文俄语,连中文的句子也不会念。但不见得没知识,他的知识是从社会经历中得知的,经历过什么,从使过什么劳动,会牢记着经验和吃过的苦,及走过的路。也就偏重了感性认识,多数忽略整体系统观念。有了传统文化,看问题或做事是从整体出发,但做起来经验少,须理性看问题,认真克服困难,不然会纸上谈兵的。历史上有个叫赵括的,犯了这方面的错误。
2020-07-10 05:21:59 -
文化,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最简单的文化就是识字,语言也是文化中最重的组成部分,语言文化,可以看出人的本质也就是素质的高低。文字文化是经过大脑网络过滤而形成的文章和作品。
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就难以成立,无论现在和将来传统文化都是我们的基石。
2020-07-12 10:36:46 -
我个人认为,文化就是王阳明说的格物,格的太少,自然不成。传统文化包罗万象,没文化是指对传统文化认识不足。传统不是固态的,是每年都在不断迭代的,要不断的学习和了解。
2020-07-13 16: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