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缺位对儿子和女儿哪个影响更大?

spider 全部 1015

父亲的缺位对儿子和女儿哪个影响更大?

回复

共3条回复 我来回复
  • 逍遥叹9527
    逍遥叹9527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感觉对女儿影响更大,毕竟在当下这种比较开放的风气,我这种没有过重男轻女思想的人都害怕有个女儿,女孩如果没有父亲的呵护在这种大环境下想想都很可怕,所以结婚需谨慎,为了孩子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别把婚姻当儿戏

    2017-01-01 14:25:34 0条评论
  • 好莱虎
    好莱虎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不可否认的是,父亲的榜样作用在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父亲给孩子树立了一个非常良好的形像,给孩子规则的内容,自己都坚持做好,同时带动孩子妈妈一起来做好,那无疑会给孩子在自觉遵守习惯内容方面增强了信心,同时也会让孩子在行动力上得到强化。但反观父亲习惯不好的家庭里,只要父亲懒散,颓废,爱找借口推脱责任,消极逃避,就很难看到孩子积极的一面,这就是父亲的负面榜样作用影响。

    父亲教育缺失,会导致孩子责任感缺乏。经常会看到一些孩子对家里的事不参与,哪怕是一些细小的家务劳动,甚至是整理自己的卧室,动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一个孩子责任感的建立,最初是从自我服务,做一些简单的小事开始的。如果父亲在这方面,缺乏关注,自己不去做,不带领孩子去做,时间长了,孩子便会认为做家务只是妈妈的事,和自己没有多大关系。比如有些孩子父亲回到家里,不帮助孩子妈妈做饭,不打扫家里卫生,相反却指挥着孩子妈妈做这做那,很容易让孩子效仿,让孩子妈妈成了保姆。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责任感贯穿到方方面面,涉及到家庭责任,学习责任、社会责任、集体荣誉、个人荣誉等诸多方面。如果孩子不能从家庭责任方面从父亲身上得到积极的影响,那么必然就会在学习方面的责任也受到影响。比如孩子学习时有时会认为是给老师学习,给爸爸和妈妈学习,全然不清楚学习是为了自己。比如,在家庭责任分工方面,如果父亲不关注这方面的内容,孩子就不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直接的后果便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比如,孝顺老人方面,如果父亲不给孩子做出一个良好的形像示范,孩子不可能去关心老人,照顾老人,甚至为父母分忧。

    父亲教育缺失,会让孩子自信心培养受到影响。做为男性,从对事物的判断,目光的广度,思考的深度,执行力方面无疑会有优于女性的一面。这些优势会为孩子在做事,思考问题,动手解决问题等方面提供良好的自信支持。但如果父亲不能把优势转化为家庭教育的实践活动,不踏踏实实地在教育孩子的每一个细节中去落实,那么孩子在父亲身上将会得不到这些有益的品质。同时父亲教育缺失,也会让孩子妈妈在自信心方面得不到最强有力的支持。如果教育孩子过程中夫妻双方形成合力,共同去相互理解、支持、鼓励和配合,便会形成一种强大的向心力,当孩子感受到爸爸和妈妈给予肯定、鼓励和支持后,很容易去面对困难,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可以说,自信心是孩子能力不断提高的源动力。

    比如,孩子在学习方面,如果父亲不及时关注和发现孩子的问题,就问题去做合理的解决,给孩子指出可行性的操作方法,同时肯定孩子的努力,鼓励孩子继续努力,力争下一次做的更好,那么孩子不可能自己去解决问题,或者在自信心上得到加强。比如,孩子在劳动教育方面,有时孩子妈妈分担家庭事务比较多,很容易把好习惯被家庭琐事打破,那么这时就需要父亲及时来分担一下家务,引导孩子也参与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全家人都处于动态的平衡之中,这就避免了有人忙碌不堪,有人闲的无事可做,在这种情况下,孩子自然也乐得个轻松,也不愿意做事而只光顾着玩耍了。在父亲的带动和影响下,孩子参与劳动的信心便会逐步增强,孩子愿意参与家务,这对孩子在学习方面的付出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既而最后形成自觉自愿的行为。

    2016-12-31 22:23:17 0条评论
  • 我是人云亦云
    我是人云亦云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父亲的缺位对于任何一个家庭当中任何儿女影响都是很大。

    首先,父亲在当今社会中所肩负的责任造成父亲的角色在家庭当中居主导地位,这里我们排除家庭当强势的妻子,因为强势的妻子,即使在父亲不缺位的情况下,同样子女受到很大的影响。这个情况从自古以来多在于男女处事方式,以及身体结构先天形成的思维方式。

    首先,父亲的缺位有两种,其一是离婚,其二是男人家里事情大小不闻不问。所以,从离婚规则来看,对于妻子的影响,妻子会产生不平衡的心理,由此对于儿女产生几种不同心理压力,而男孩儿会根据母亲不同的反应做出不同的心理预期以应对,而女儿同样会用长于年龄的思维方式也会根据母亲不同的反应做出心理预期或者是更多的是效仿。

    父亲应该从一个家庭来讲,既是刚毅伟岸温柔慈祥的代表,所以对于男孩儿是绝对的表率,但是由于父亲的缺失,男孩儿会受到母亲更多的影响,母亲如果强势,男孩儿会变得懦弱压抑,甚至抑郁自闭,这里有很多原因。母亲如果温柔,就容易形成溺爱,因为亲情之间,孩子和母亲本来就是一体而更容易接受母亲,而母亲过于温柔是由于缺失的丈夫的角色而把爱强加到孩子身上,也就爱的更没有原则。这样,男孩儿更是容易变得骄纵跋扈,也更容易在进入社会之前产生偏执心理状态。

    父亲的缺失对于女儿来说,本来女儿就是父亲小小的情人,而女孩儿从小因为父亲的爱和对待女儿的方式更容易让女儿对于未来男人在她心中是怎样的一个形象,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逐渐把父亲的处事方式,对待女人的方式,一言一行,言谈举止都会想象到未来丈夫的形象。而父亲的缺失会受到母亲更多的影响,而更加在成长中效仿母亲做事儿说话,处理问题的方式。而且由于男女生理结构造就了男人能够承受更多更大的压力,女孩则不然,女孩儿本来就因为社会以及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及社会的既定法则而心理承受较低,但是受到父亲缺失的影响,心理上的伤害其实远远大于男孩儿。

    所以,父亲在教育中用不同的方式对待男孩儿女孩,是因为扮演的角色不同,男儿,从成长中应该更多的赋予他压力,父亲在于对男孩儿行为准则的把握,对于女孩儿,父亲要在女儿成长中要贯穿爸爸,情人,丈夫,还有妈妈的角色,这样女儿的成长会让她始终骄傲。而一个骄傲的女孩儿,会让她在今后的生活中形成完美的性格气质以及良好的心态和处事方式。所以父亲的缺失,对于女儿来说更多的是伤害。

    2017-01-02 12:05:55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