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古代还有哪个皇帝值得一提?

新农商网 全部 1011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古代还有哪个皇帝值得一提?

回复

共12条回复 我来回复
  • 诗涵解史
    诗涵解史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大家好,我是诗涵果果。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只识弯弓射大雕”!毛爷爷借古代的皇帝抒发了壮志情怀,也让我们牢牢记住了他们!在各自的年代里,他们是雄才伟略,各领风流的人物。南征北战,开疆扩土,对外讨伐蛮夷,对内使得国泰民安。那么,中华上下文明五千年,数不清的王朝数不清的帝王,除了这些娇子,还有哪些值得我们一观呢?


    隋文帝杨坚

    杨坚是弘农杨氏子弟,很多人不知道这这个姓氏的意义,那么我告诉你,早在东汉时期,弘农杨氏就非常有名望,太尉杨彪,包括我们熟知的被曹操杀死的鸡肋杨修,都出自这个家族,所以说,杨坚本身就是个名门之后。他原是北周重臣,属于关陇军事贵族体系,他的女儿是北周皇太子之妻,这个关系也让他更加位高权重。后来,他的女婿登基,却与杨坚渐渐疏远,甚至忌惮颇深,但是这个女婿是个短命的君王,死后杨坚独揽大权,一直到篡周建隋,成为大隋朝开国皇帝!杨坚在历史上褒贬不一,前期英明神武,后期却连出昏招,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不可思议!


    杨坚的成就

    为什么今天会提到杨坚呢?因为一个帝王,如果他被后人认为是一代明君,无外乎他执政期间对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后人认可!


    政治:杨坚登基以后,厉兵秣马,完成了自秦汉以来,中华南北不能一统的局面,结束了汉人被称为两脚羊的时代,甚至在周边各国,皆具有极大声望,使得各国臣服,成就了以中原王朝为权利中心的政治背景,在后期搅得中原王朝不得安宁的游牧民族,在这个时候也是大隋朝的附庸,杨坚被称为圣人可汗!


    文化:随着杨坚统一了南北方,周边国家纷纷来朝。中原王朝自古以来都是人才聚集之地,无数文化瑰宝都是古代先贤智慧的结晶,以前由于战乱,国家不统一,不管商业,还是文化交流一度被搁浅。而今,随着大一统局面的产生,杨坚的开放政策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把我们的知识和技术带到了他们国家,这也是到今天为止,为什么我们周边的国家要和我们争夺名著的著作权,名人的归属地。


    经济:杨坚在新的都城里开设两市,去农重商,极大的鼓励了商业的发展,并且规范了货币,规范了衡量单位,废除和降低了商品的税率,使得商人在出售和够买货物时,更加的方便,更加的放心,不再出现南北钱币不通,物价不同。带动了隋朝的经济发展,稳定了隋朝的经济繁荣!

    军事:隋朝初年,名将辈出,贺若弼,韩擒虎,杨素等一大批名将追随杨坚,平定了北周的叛乱,消灭了西梁和南陈,并且在与突厥的对抗中,强势出击,大败突厥,逼迫突厥称臣纳贡。在这个时期,不论少数民族还是其他政权国家,都无人敢于挑战大隋朝的国威!


    总结:杨坚作为隋朝的开国皇帝,无论和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还是一代天骄相比,都真正做到了政治清明,文化交流,经济繁荣,军事强大。虽然后期昏庸,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他曾经对于隋朝做出的巨大贡献,对于历史进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2019-04-27 22:09:02 0条评论
  • 睡前读书
    睡前读书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我想说一个人,他是春秋时期的。严格的说不能算皇帝,那时候周天子还在。

    那个就是郑庄公。他继位时,他亲生母亲发对,他母亲还怂恿郑庄公弟弟造反。郑庄公既要收拾掉他弟,还要防他母亲,又要防天下人口舌说他不仁义不孝敬父母,不爱兄弟。所以他一直等他弟闹腾。故意制造机会出去,好让他弟弟和母亲串通,然后他就有合适的理由收拾他弟了。天下人都会认为他是不得已这么做的。

    郑国只是一个中小型诸侯国,再郑庄公治理下一跃成为春秋小三霸之首。当年有五个国家联合攻打郑国,郑庄公利用智谋退五国。他仔细分析五个国家为什么要攻打他,他一一破解。

    再后来周天子带了两个国家收拾他(理由是郑国不尊重天子,还有郑庄公占了天子便宜,收割了周天子许多粮食)。郑庄公面对三路强敌,他又想出计谋。分兵三路,假装攻左,等敌人救左,他又假装攻右。等敌人攻右他又攻左。就这样把天子耍的团团转,最后把三国打的落花流水。

    还有一次,一个跟郑国有仇的国家(姑且称a国)攻打另一个国家(姑且称b国)。郑庄公说要报仇去帮b国打a国,等a国到b国是发现b国已经被郑国攻占。把a国气个半死。

    春秋左传记载了郑国的战争有十几次,郑庄公时期基本没败过。(郑国只是一个小国,齐鲁卫秦晋周都比郑大的多)可郑国依然称霸,无疑跟郑庄公有关。毛主席儿子评价“厉害”,毛主席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评价诗歌里有。可毛主席居然对郑庄公评“厉害”二字。郑庄公可以说是奸雄,和曹操不相上下,甚至某些方面强于曹操。所以郑庄公我是非常佩服的。

    2019-04-26 22:54:15 0条评论
  • 浮沉于史
    浮沉于史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太多了,中国古代的皇帝多达几百位,而这些皇帝们并非都是籍籍无名,不论是贤君、昏君,还是痴情之君,他们身上都有很多精彩的故事,他们都或多或少影响了当时亦或是后世的历史走向,这些人、这些事,至今都为人们津津乐道。


    先来提贤君。

    既然是皇帝,那么秦始皇之前的那些国君就不说了。秦二世没啥可讲的,秦王子婴失去了帝位,不是皇帝。

    汉代第一位皇帝刘邦就值得一提,他从亭长起步,由一个小混混翻身成为皇帝,这在当是社会可算是一个创举。

    刘邦一身痞气,文不能提笔、武不能安邦,但是他会用人,而且能屈能伸。

    刘邦击败项羽,结束了当时的分裂局面,重新实现一统,为民族和百姓都算是做出了贡献。


    汉代二十四帝,论功业、论品性,除了刘邦、刘彻之外,也就汉光武帝刘秀可以一提了。

    位面之子强势干败穿越者,已经成为大家用来调侃的一个常用话题。

    曹操也颇有可言之处,不过他是追尊的,就算了。

    汉唐之交,是一个长期动荡的局面,先有三国,后有魏晋,然后是五胡十六国。

    这些人中,有一个人也可以拿来说一说,他就是北周武帝宇文邕。

    宇文邕并没能建立与秦始皇和刘邦那样庞大的功业,但他的能力是完全不输二人的。

    很多人都认为,如果再给他三年时间,那就没有隋唐什么事儿了。


    宇文邕继位初期同样是个傀儡,政权长期被宇文护掌控,少年天子颇知隐忍,且能谋善断,最终推翻权相,亲执朝政。

    北周在宇文邕治下,国力速振,且兵强马壮,宇文邕在位十余年,亲政时间也只有区区六年而已,在这样一个状况下,北周尚能诛灭北齐,一统北方。

    宇文邕一直都在创业这条路上,而且他很年轻,有能力、有壮志,可惜大军伐突厥之际,宇文邕病重,不得不暂停了这场军事行动。

    然而这一停,就再也没有了重竖战旗的机会。

    北周江山,遂沦杨坚之手,大隋算是窃取了北周的劳动成果,杨坚素称明君,但他跟宇文邕是完全不能相比的。


    周隋之后,贤能之君者,除了唐太宗,大概也就是这几位: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宋太祖、宋高宗、明太祖、明成祖、皇太极。

    这是贤君,再来说说昏君。

    昏君历来为人不齿,不过他们并非全无可取之处,也不是所有的昏君都只知道荒淫享乐。

    隋炀帝杨广,这是公认的昏君,他弑父杀兄、欺母淫嫂、任用奸佞、好大喜功……隋之江山被他一手葬送。

    然而隋炀帝创设了科举制度,给广大寒门学子提供了鱼跃龙门的机会;隋炀帝凿大运河,疏通水道,遗惠后世……


    明武宗朱厚照亦称昏君,蓄豹房、淫民女、亲八虎、好虚名。

    他把自己的名字给改了——朱寿,给自己封官——镇国公、威武大将军。

    朱厚照抓住一切机会带兵、用兵,被人们视作嬉闹无德之举,然而他这么做是有原因的。

    明英宗朱祁镇征蒙古,葬送掉了明代的武将勋贵集团,朝局平衡被打破,自此武将地位直降,文官势力骤然抬头,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明朝灭亡。

    明武宗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重建一支可以与文官抗衡的力量,从而达到互相制衡,平衡朝局的局面,然而他失败了。

    他的应州大捷,被描述成“十万大军激战一日,仅亡数十人”。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朱厚照的种种乖张举动也曾被解读成一种抗争,他想摆脱这种“幽居深宫、不闻天下事”的束缚。


    昏庸之真假,形成了一种争议,朱厚照其人,恐怕不是我们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能被谥为“武”的皇帝,历史上也就那么一小部分。

    关于争议,还有一种皇帝——艺术天子。

    艺术皇帝当然值得一提,他们的文化成就斐然于世,却没能成为好皇帝,甚至他们大多都贴上了昏庸的标签,这无疑是可怜的。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擅长艺术,不擅长治国,这种对立在一个人身上,往往能达到一种极致的悲剧效果。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南唐后主李煜可谓是少有的大才子,大词人,他不仅善于作词,还精通书法、音律和绘画。

    如果他参加艺术高考,高分是妥妥的。


    宋徽宗作为北宋的亡国之君、靖康之耻的缔造者,千年来一直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没办法,他治理的下的江山乌烟瘴气,他任用的臣子也都太坏了。

    宋代由盛转衰,百姓哀鸿遍野,他要负首要责任。

    他是昏君、无能之君、无耻之君,但是,他的艺术成就是极高的。

    宋徽宗自创瘦金体书法,堪称一绝,他的花鸟画放在当今,也算是价值连城。


    这俩之悲剧说明了一点:选对职业很重要。

    “皇帝”已经是过去式,不论贤明还是昏庸,都是个人性格使然,国家托于一人,实在是弊莫大焉。

    斯人已逝,尘归尘,土归土,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2019-04-26 15:50:38 0条评论
  • 浮沉于史
    浮沉于史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太多了,中国古代的皇帝多达几百位,而这些皇帝们并非都是籍籍无名,不论是贤君、昏君,还是痴情之君,他们身上都有很多精彩的故事,他们都或多或少影响了当时亦或是后世的历史走向,这些人、这些事,至今都为人们津津乐道。

    先来提贤君。

    既然是皇帝,那么秦始皇之前的那些国君就不说了。秦二世没啥可讲的,秦王子婴失去了帝位,不是皇帝。

    汉代第一位皇帝刘邦就值得一提,他从亭长起步,由一个小混混翻身成为皇帝,这在当是社会可算是一个创举。

    刘邦一身痞气,文不能提笔、武不能安邦,但是他会用人,而且能屈能伸。

    刘邦击败项羽,结束了当时的分裂局面,重新实现一统,为民族和百姓都算是做出了贡献。

    汉代二十四帝,论功业、论品性,除了刘邦、刘彻之外,也就汉光武帝刘秀可以一提了。

    位面之子强势干败穿越者,已经成为大家用来调侃的一个常用话题。

    曹操也颇有可言之处,不过他是追尊的,就算了。

    汉唐之交,是一个长期动荡的局面,先有三国,后有魏晋,然后是五胡十六国。

    这些人中,有一个人也可以拿来说一说,他就是北周武帝宇文邕。

    宇文邕并没能建立与秦始皇和刘邦那样庞大的功业,但他的能力是完全不输二人的。

    很多人都认为,如果再给他三年时间,那就没有隋唐什么事儿了。

    宇文邕继位初期同样是个傀儡,政权长期被宇文护掌控,少年天子颇知隐忍,且能谋善断,最终推翻权相,亲执朝政。

    北周在宇文邕治下,国力速振,且兵强马壮,宇文邕在位十余年,亲政时间也只有区区六年而已,在这样一个状况下,北周尚能诛灭北齐,一统北方。

    宇文邕一直都在创业这条路上,而且他很年轻,有能力、有壮志,可惜大军伐突厥之际,宇文邕病重,不得不暂停了这场军事行动。

    然而这一停,就再也没有了重竖战旗的机会。

    北周江山,遂沦杨坚之手,大隋算是窃取了北周的劳动成果,杨坚素称明君,但他跟宇文邕是完全不能相比的。

    周隋之后,贤能之君者,除了唐太宗,大概也就是这几位: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宋太祖、宋高宗、明太祖、明成祖、皇太极。

    这是贤君,再来说说昏君。

    昏君历来为人不齿,不过他们并非全无可取之处,也不是所有的昏君都只知道荒淫享乐。

    隋炀帝杨广,这是公认的昏君,他弑父杀兄、欺母淫嫂、任用奸佞、好大喜功……隋之江山被他一手葬送。

    然而隋炀帝创设了科举制度,给广大寒门学子提供了鱼跃龙门的机会;隋炀帝凿大运河,疏通水道,遗惠后世……

    明武宗朱厚照亦称昏君,蓄豹房、淫民女、亲八虎、好虚名。

    他把自己的名字给改了——朱寿,给自己封官——镇国公、威武大将军。

    朱厚照抓住一切机会带兵、用兵,被人们视作嬉闹无德之举,然而他这么做是有原因的。

    明英宗朱祁镇征蒙古,葬送掉了明代的武将勋贵集团,朝局平衡被打破,自此武将地位直降,文官势力骤然抬头,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明朝灭亡。

    明武宗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重建一支可以与文官抗衡的力量,从而达到互相制衡,平衡朝局的局面,然而他失败了。

    他的应州大捷,被描述成“十万大军激战一日,仅亡数十人”。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朱厚照的种种乖张举动也曾被解读成一种抗争,他想摆脱这种“幽居深宫、不闻天下事”的束缚。

    昏庸之真假,形成了一种争议,朱厚照其人,恐怕不是我们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能被谥为“武”的皇帝,历史上也就那么一小部分。

    关于争议,还有一种皇帝——艺术天子。

    艺术皇帝当然值得一提,他们的文化成就斐然于世,却没能成为好皇帝,甚至他们大多都贴上了昏庸的标签,这无疑是可怜的。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擅长艺术,不擅长治国,这种对立在一个人身上,往往能达到一种极致的悲剧效果。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南唐后主李煜可谓是少有的大才子,大词人,他不仅善于作词,还精通书法、音律和绘画。

    如果他参加艺术高考,高分是妥妥的。

    宋徽宗作为北宋的亡国之君、靖康之耻的缔造者,千年来一直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没办法,他治理的下的江山乌烟瘴气,他任用的臣子也都太坏了。

    宋代由盛转衰,百姓哀鸿遍野,他要负首要责任。

    他是昏君、无能之君、无耻之君,但是,他的艺术成就是极高的。

    宋徽宗自创瘦金体书法,堪称一绝,他的花鸟画放在当今,也算是价值连城。

    这俩之悲剧说明了一点:选对职业很重要。

    “皇帝”已经是过去式,不论贤明还是昏庸,都是个人性格使然,国家托于一人,实在是弊莫大焉。

    斯人已逝,尘归尘,土归土,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2019-04-26 15:50:38 0条评论
  • 奥德修斯蛇夫座圣斗士
    奥德修斯蛇夫座圣斗士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朱元璋和朱棣

    2019-04-26 10:52:13 0条评论
  • 杰哥000
    杰哥000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娇成吉思汗

    2019-04-25 16:38:49 0条评论
  • 博学多才的鲸鱼Z3j
    博学多才的鲸鱼Z3j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明成祖朱棣。

    康熙皇帝评价明朝洪武,永乐两代君王,分别用了治隆唐宋和远迈汉唐两个词夸颂其功绩,而远迈汉唐这个评价显然更高!永乐皇帝的功绩也是可以拿出来称道的,而且他的地位我想并不逊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甚至后来的康熙,乾隆皇帝。他和这几位皇帝之间也有很多的相似点,商传先生曾经对此有过很高的评价!

    先和秦始皇比一比:秦始皇干过比较有名的一件事情是焚书坑儒,这件事情很残暴!而明成祖朱棣在这方面也有做过和秦始皇相似的事。明成祖在靖难之役之后,对建文朝的大臣是大开杀戒,比较有名的有景清的“瓜蔓抄”,对方孝孺的“诛十族”,杀人之多不亚于秦始皇,明成祖在残暴方面并不输于秦始皇!

    在和汉武帝比一比:汉武帝主比较有名的有两件事:一件是抗击匈奴,第二一件是派张骞出使西域!而明成祖朱棣在这两方面也干过类似的事。第一,他在位期间,为了维护明朝边疆的稳定,曾经出征蒙古,三离虏亭,五征漠北,为明朝的稳定发展做出过杰出的贡献,而在对外交流方面,他干过最有名的事情莫过于派郑和下西洋,这也是对明朝,甚至是中国对外交流史上的重大事件!他在维护塞北稳定,对外交流方面做出过与汉武帝类似的事,这又是他与中国的另一个名皇帝可以相提并论的功绩!

    接着在和唐太宗比一比,唐太宗继承皇位靠的是宫廷政变,永乐皇帝的帝位同样也是来路不正,但他以唐太宗最大的不同是,唐太宗是通过宫廷政变谋取帝位的,损失较小。而永乐皇帝的天下却是靠自己一刀一枪打下来的,更不容易!

    再者,我们可以和宋太祖比一比。宋朝在军事上面实行的是强干弱枝的政策,宋太祖在这方面干过最大的事是杯酒释兵权,削弱武将权力,收其精兵,制其钱谷,把兵权集中到中央。而明成祖也干过类似的事,他在京城设立了“三大营”,这也是明朝对外出征的重要力量!在节制兵权方面,明成祖和宋太祖做事相似!

    最后我们再讲讲康熙,乾隆皇帝。明清是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鼎盛的时代,清朝把这个制度推向巅峰。康熙在这方面制定的制度是设立南书房行走,以此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而明成祖朱棣也做过类似的事,他做过最大的事就是设立内阁,这也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表现,明成祖在这点上与康熙皇帝类似!明成祖不止武功厉害,而且在文化方面也搞过自己的成就,即编撰了《永乐大典》,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件大事,而清朝的乾隆皇帝也做过类似的事,就是编撰的《四库全书》,我们发现明成祖在这件事情上,和乾隆皇帝做的事也是惊人的相似!

    经过以上的举例分析,我认为在中国皇帝史上,明成祖也是一个值得称道的皇帝!

    2019-04-26 00:16:02 0条评论
  • 奥德修斯蛇夫座圣斗士
    奥德修斯蛇夫座圣斗士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朱元璋和朱棣

    2019-04-26 10:52:13 0条评论
  • 读史使人进步
    读史使人进步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秦始皇一统六国,第一次建立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

    汉武帝打灭匈奴的嚣张气焰,抗击外虏,对外征战。

    唐太宗可以说是真正的结束隋末乱世的人。

    这三位从古至今,这功勋在所有的帝王中也是独一份,惊才艳艳,千古留名。

    不过,秦始皇一统六国尚建立在无数先辈的不懈努力之下,汉武帝能够打败匈奴依靠的汉文帝和汉景帝“文景之治”时积累的财富,唐太宗能够建立万邦朝拜的大唐盛世,不能否认李渊的老谋深算。

    任何一个能够建立一个国家的人都称的上“人中之龙”,与这三大帝王相比也不弱分毫。汉朝开创者刘邦,一流氓尔,建立诺大的大汉,中国现在的“汉族”人也是由此而来。东汉光武帝刘秀空有汉室宗亲的名头,却无皇室的力量,建立东汉,面对断壁残垣、江山破碎的现状,开创“光武中兴”的盛世。

    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结束了200多年军阀割据的局面,一统中国,

    北宋赵匡胤,一朝黄袍加身,结束五代十国的纷乱,只是可惜死的过早,未能一统全境况。

    更遑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陵,那可是几乎打出穿欧洲的猛人。

    洪武大帝朱元璋,以南方北伐成功第一人,和尚到帝王,巨大的反差。

    人中之龙,不外如是。

    2019-04-26 23:28:17 0条评论
  • 读史使人进步
    读史使人进步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秦始皇一统六国,第一次建立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

    汉武帝打灭匈奴的嚣张气焰,抗击外虏,对外征战。

    唐太宗可以说是真正的结束隋末乱世的人。

    这三位从古至今,这功勋在所有的帝王中也是独一份,惊才艳艳,千古留名。

    不过,秦始皇一统六国尚建立在无数先辈的不懈努力之下,汉武帝能够打败匈奴依靠的汉文帝和汉景帝“文景之治”时积累的财富,唐太宗能够建立万邦朝拜的大唐盛世,不能否认李渊的老谋深算。

    任何一个能够建立一个国家的人都称的上“人中之龙”,与这三大帝王相比也不弱分毫。汉朝开创者刘邦,一流氓尔,建立诺大的大汉,中国现在的“汉族”人也是由此而来。东汉光武帝刘秀空有汉室宗亲的名头,却无皇室的力量,建立东汉,面对断壁残垣、江山破碎的现状,开创“光武中兴”的盛世。

    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结束了200多年军阀割据的局面,一统中国,

    北宋赵匡胤,一朝黄袍加身,结束五代十国的纷乱,只是可惜死的过早,未能一统全境况。

    更遑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陵,那可是几乎打出穿欧洲的猛人。

    洪武大帝朱元璋,以南方北伐成功第一人,和尚到帝王,巨大的反差。

    人中之龙,不外如是。

    2019-04-26 23:28:17 0条评论
  • 谁来与我干杯66
    谁来与我干杯66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口气大得很嘛!!还值得一提,对你来说,无论哪个都值得一提。

    2019-04-25 20:54:08 0条评论
  • 华夏一老卒
    华夏一老卒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秦二世而亡不值一提,唐太宗妇人之仁收留突厥,埋下了安史之乱的祸根,华北的胡化也直接导致北宋一直无法解决燕云十六州问题。真正的叫遗祸千年!

    2019-04-26 10:00:12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