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光十三绝都有谁?做过什么贡献?
同光十三绝都有谁?做过什么贡献?
-
在京剧形成200多年历史长河中,舞台上曾涌现出一大批成就卓著、声名显赫的艺术巨匠和表演大师。他们在继承前人艺术成就基础上,广征博采,勇于探索并不断改革创造,从而形成了风格各异的演唱特点,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艺术流派。
而“同光十三绝”,系京剧前后“三鼎甲”(亦称前后三杰)程长庚、张二奎、余三胜;孙菊仙、谭鑫培、汪桂芬以后;於清.同治、光绪年间,被梨园内外所公认的十三名博采众长,兼容并蓄,改革创新既吸收借鉴汉调、秦腔、弋阳腔、南北昆、京腔等融为一体的“皮黄戏”表演艺术家们。
即:郝兰田、张二奎、梅巧玲、刘赶三、余紫云、程长庚、徐小香、时小福、杨鸣玉、卢胜奎、朱连芬、谭鑫培、杨月楼等。
他们各流派的展现,曾使舞台呈现出争奇斗艳、群芳竞辉的繁荣景象,也将京剧表演艺术不断推向新的高峰。如老生行,演唱沉雄朴实,表演凝重的程长庚(派);行腔婉转缠绵,表演庄重而秀丽张二奎(派);以腔取胜、唱法中和的谭鑫培(派);而“谭派”则为须生之冠,舞台上曾出现“无声不学谭”的盛况。如小生行,演唱挺拔俏丽,表演上具有儒雅兼英雄之气,亨有“活周瑜”之称的徐小香(派),对后人影响极大。如旦行,擅演旗装戏的梅巧玲(派),造就了后来的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演作俱精,人称“第一青衣”的时小福(派);青衣花旦皆通,擅长“跷工”的余紫云(派)。如丑行,表演敏捷,善临场发挥,戏路宽广,尤以“彩婆子”最出色的刘赶三(派),为早期的杰出“文丑“名伶。
“同光十三绝”,虽绝代久远,但冠出当代。他们技艺超群,无与伦比。
关于其他表演艺术老前辈的“故事”,已在以前的“小文”中简略解答过,由于时间的关系,现故不在此赘述了。
2023-06-17 15:08:57 -
谢谢邀答!
实话实说,
同光十三绝都有谁?
一一都说出来不行,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其中有一本家姓氏。
同光十三绝的贡献,
是明朝时期的文人,
是京剧名家名段人,
是中国京剧艺术人。
回答不周尽请谅解...
2023-06-16 06:04:38 -
不知道
2023-06-16 07:04:04 -
谢邀答!
伟大的人物与日同辉,普通的人物与光同尘,有贡献有作为的人属于光耀人间的名人。各行各业都有名人,他们都属于行业间出类拔萃的同光之人,而同光十三绝说的是清晚期画家沈容圃据清代画作《京腔十三绝》,用工笔泼墨重描的十三位在戏曲界有一定影响力的京剧名家。既然是名家,一定唱功了得,各有特色,名振一方,演技精湛。
京剧有多个流派,遍布多个行当,名家举不枚举,有青衣布衣,花旦老旦,小生老生…我们所熟知的剧中人物,就有蓝脸的窦尔敦盗玉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这一叫不打紧,叫出了京剧界红橙黄绿青蓝紫,共持彩练当空舞,七彩斑斓舞得人们眼花缭乱,舞出了酸甜苦辣荤素相搭,渗入眼球的是各有所爱,更舞出了古代的现代的京剧相映生辉,誉满全球,习者满世界。
如今京剧到处是流光溢彩,剧目让人眼花缭乱,而铸造这梨园辉煌的首先当数这京腔十三绝,是他们有板有眼,一惊一乍,一颦一笑,一喜一悲,一脸一韵各具特色的表演,让世人从中国的传统戏曲中,领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了解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魅力无穷。戏曲,我们看到的是表演,欣赏的是唱功,思考的是中国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何尝不是百折不挠,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的求索与创造精神。
2023-06-18 07:58:06 -
同光十三绝,是指清代同治光绪年间的十三位著名戏曲演员,以及描绘他们的画作。这十三位演员分别是:
- 张胜奎:老生,擅长演绎《一捧雪》中的莫成等角色。
- 刘赶三:丑,擅长演绎《探亲家》中的乡下妈妈等角色。
- 程长庚:老生,擅长演绎《群英会》中的鲁肃等角色。
- 时小福:青衣,擅长演绎《桑园会》中的罗敷等角色。
- 卢胜奎:老生,擅长演绎《空城计》中的诸葛亮等角色。
- 谭鑫培:武生,擅长演绎《恶虎村》中的黄天霸等角色。
- 郝兰田:老旦,擅长演绎《行路训子》中的康氏等角色。
- 梅巧玲:旦,擅长演绎《雁门关》中的萧太后等角色。
- 余紫云:旦,擅长演绎《彩楼配》中的王宝钏等角色。
- 徐小香:小生,擅长演绎《群英会》中的周瑜等角色。
- 杨鸣玉:丑,昆曲演员,擅长演绎《思志诚》中的明天亮等角色。
- 朱莲芬:旦,擅长演绎《玉簪记》中的陈妙常等角色。
- 杨月楼:须生,擅长演绎《四郎探母》中的杨延辉等角色。
他们对京剧艺术做了很多贡献,例如:
- 张胜奎和卢胜奎是京剧老生行当的开山鼻祖,他们创立了京剧老生唱腔和表演风格,被称为“张卢派”。
- 刘赶三是京剧丑行当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表演上注重刻画人物性格和情感,而不仅仅追求滑稽效果,被称为“刘派”。
- 程长庚是京剧老生行当的领军人物之一,他在唱腔上吸收了昆曲、秦腔、豫剧等多种戏曲元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被称为“程派”。
- 时小福是京剧青衣行当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表演上注重刻画人物气质和神态,而不拘泥于传统规范,被称为“时派”。
- 谭鑫培是京剧武生行当的开山鼻祖,他在表演上注重刀马功夫和气势,而不仅仅追求花招,被称为“谭派”。
- 郝兰田是京剧老旦行当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表演上注重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而不仅仅追求外在形象,被称为“郝派”。
- 梅巧玲是京剧旦行当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表演上注重刻画人物的情感变化,而不仅仅追求唱功,被称为“梅派”。
- 余紫云是京剧旦行当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表演上注重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而不仅仅追求美貌,被称为“余派”。
- 徐小香是京剧小生行当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表演上注重刻画人物的风度和气质,而不仅仅追求娟秀,被称为“徐派”。
- 杨鸣玉是昆曲丑行当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表演上注重刻画人物的喜怒哀乐,而不仅仅追求逗趣,被称为“杨派”。
- 朱莲芬是京剧旦行当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表演上注重刻画人物的情感细腻,而不仅仅追求华丽,被称为“朱派”。
- 杨月楼是京剧须生行当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表演上注重刻画人物的气概和风格,而不仅仅追求威严,被称为“杨派”。
2023-06-19 11:05:28 -
同光十三绝,是指清代同治光绪年间的十三位著名戏曲演员,以及描绘他们的画作。这十三位演员分别是:
- 张胜奎:老生,擅长演绎《一捧雪》中的莫成等角色。
- 刘赶三:丑,擅长演绎《探亲家》中的乡下妈妈等角色。
- 程长庚:老生,擅长演绎《群英会》中的鲁肃等角色。
- 时小福:青衣,擅长演绎《桑园会》中的罗敷等角色。
- 卢胜奎:老生,擅长演绎《空城计》中的诸葛亮等角色。
- 谭鑫培:武生,擅长演绎《恶虎村》中的黄天霸等角色。
- 郝兰田:老旦,擅长演绎《行路训子》中的康氏等角色。
- 梅巧玲:旦,擅长演绎《雁门关》中的萧太后等角色。
- 余紫云:旦,擅长演绎《彩楼配》中的王宝钏等角色。
- 徐小香:小生,擅长演绎《群英会》中的周瑜等角色。
- 杨鸣玉:丑,昆曲演员,擅长演绎《思志诚》中的明天亮等角色。
- 朱莲芬:旦,擅长演绎《玉簪记》中的陈妙常等角色。
- 杨月楼:须生,擅长演绎《四郎探母》中的杨延辉等角色。
他们对京剧艺术做了很多贡献,例如:
- 张胜奎和卢胜奎是京剧老生行当的开山鼻祖,他们创立了京剧老生唱腔和表演风格,被称为“张卢派”。
- 刘赶三是京剧丑行当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表演上注重刻画人物性格和情感,而不仅仅追求滑稽效果,被称为“刘派”。
- 程长庚是京剧老生行当的领军人物之一,他在唱腔上吸收了昆曲、秦腔、豫剧等多种戏曲元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被称为“程派”。
- 时小福是京剧青衣行当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表演上注重刻画人物气质和神态,而不拘泥于传统规范,被称为“时派”。
- 谭鑫培是京剧武生行当的开山鼻祖,他在表演上注重刀马功夫和气势,而不仅仅追求花招,被称为“谭派”。
- 郝兰田是京剧老旦行当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表演上注重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而不仅仅追求外在形象,被称为“郝派”。
- 梅巧玲是京剧旦行当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表演上注重刻画人物的情感变化,而不仅仅追求唱功,被称为“梅派”。
- 余紫云是京剧旦行当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表演上注重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而不仅仅追求美貌,被称为“余派”。
- 徐小香是京剧小生行当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表演上注重刻画人物的风度和气质,而不仅仅追求娟秀,被称为“徐派”。
- 杨鸣玉是昆曲丑行当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表演上注重刻画人物的喜怒哀乐,而不仅仅追求逗趣,被称为“杨派”。
- 朱莲芬是京剧旦行当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表演上注重刻画人物的情感细腻,而不仅仅追求华丽,被称为“朱派”。
- 杨月楼是京剧须生行当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表演上注重刻画人物的气概和风格,而不仅仅追求威严,被称为“杨派”。
2023-06-19 11:05:28 -
我是食饭,我来回答。
同光十三杰一般是指早期京剧的重要代表人物。
所谓的“同光十三绝”,其实来自于一幅工笔肖像画。
画者应该是民间的画师,署名为沈容圃,他似乎是资深戏迷,创作了很多戏曲工笔画,影响最大的就是这幅由十三位京剧演员组成的长卷--《同光名伶十三绝》。
下面对这十三位京剧艺人和饰演的角色,由左至右依次介绍一下:
郝兰田,《行路训子》中的康氏。
张胜奎,《一捧雪》中的莫成。
梅巧玲,《雁门关》中的萧太后。
刘赶三, 这个真是不熟悉,抱歉。
余紫云,《彩楼配》中的王宝钏。
程长庚,《群英会》中的鲁肃。
徐小香,《群英会》中的周瑜。
时小福,《采桑》中的罗敷。
杨鸣玉, 又一个不知道。
卢胜奎,《战北原》中的诸葛亮。
朱莲芬,《琴挑》中的陈妙常。
谭鑫培,《恶虎村》中的黄天霸。
杨月楼,《探母》中的杨延辉。
这其中对后世影响比较大的有:青衣梅巧玲,他的长子梅雨田是著名琴师,有“胡琴圣手”的称号。次子梅竹芬,其子就是“四大名旦”之首,梅兰芳。
程长庚:早期徽班进京的代表人物,对京剧表演的定型和发展打下了基础,同行尊称他为“大老板”。
谭鑫培:京剧届有“梨园汤武”之说,“汤”指的就是谭鑫培(“武”是另一位京剧大师“通天教主”王瑶卿),谭鑫培对老生的声腔进行了改良,使之更富韵味和表现力,他也是京剧音韵的奠基人之一。
杨月楼:以“猴戏”闻名,外号“杨猴子”。其子杨小楼是我国最著名的武生演员,与梅兰芳、余叔岩合称“京剧三大贤”,并被尊称为“武生泰斗”、“国剧宗师”。
这里要特别说明一点,所谓的《同光名伶十三绝》中的十三杰并没有重要的净行代表。
事实上,这幅长轴最早出现于日伪时期,在1943年由北京琉璃厂的一位周姓老板无意中获得,在此之前,从未有关于这画的任何记载和传闻,有点凌空出世的味道。
它的真伪性一直存在着争论。
2023-06-17 19:23:42 -
同光十三绝是指清朝同治、光绪年间中国的十三位杰出人物,他们分别是:
1. 吴稚晖:大炮制造专家
2. 薛福成:浙江总督,主张国家改革
3. 李鸿章:军事家和政治家,中国近代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主导了洋务运动和海军现代化
4. 曾国藩:著名的文治武功实践家,主要贡献在地方政治治理上
5. 左宗棠:著名将领和政治家,镇压了多次民变和回乱
6. 宋教仁:位列晚清八大军事家之一,曾在甲午战争中主张抵抗而遭到拒绝
7. 蒋兆和:中国近代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曾设计新式巡洋舰
8. 翁同和:清朝著名的中西医结合医生
9. 张之洞:湖南巡抚,打击辫子军的军事和政治家
10. 纪晓岚:文学家和思想家,主张通过文化和教育改革推进现代化
11. 魏源:新式派思想家,主张进行洋务运动和政治改革
12. 郑观应:工程师和发明家,主要贡献在铁路和电信方面
13. 洪秀全:太平天国领袖之一
这些人物在当时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李鸿章、左宗棠、吴稚晖等人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2023-06-16 09:32:11 -
同光十三绝是明代时期著名的十三位文人、书画家、诗人和文学家,他们的名字分别是:
1. 王守仁(后号太守):文学家、哲学家,著有“程朱理学”“人间关系论”等
2. 李时中:诗人,著名作品有《滦州一夜雪》
3. 刘基:书法家、文学家,曾任礼部尚书
4. 袁宏道:文学家,曾任翰林院编修
5. 陈子龙:诗人,著名作品有《梅花》
6. 杨慎:文学家,著名作品有《世说新语》、《春雨集》等
7. 陈继儒:历史学家、文学家,著有《维扬志》
8. 文征明:画家、文学家,著作有《偶寄》等
9. 冯梦龙:文学家、戏曲作家,著有《警世通言》等
10. 李时中:诗人,著名作品有《滦州一夜雪》
11. 龚自珍:文学家、诗人,著名著作有《浄瑠璃》
12. 刘克庄:诗人、画家,著名作品有《灯远吟》
13. 林升:画家、篆刻家,著名作品有《林世卿赞》
2023-06-16 18:27:25 -
同光十三绝是指明朝大文学家杨慎所作的十三篇文集,这些文集被誉为“同光十三绝”。以下是这些文集的名称:
《临江仙·赤壁怀古》
《虞美人·听雨》
《卜算子·咏梅》
《青玉案·元夕》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临安春雨初至·都城南陌》
《破阵子·春景》
《钗头凤·世情薄》
《浪淘沙·北戴河》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满江红·送饯东洲》
《念奴娇·赤壁怀古》
以上十三篇都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其中最著名的是《临江仙·赤壁怀古》、《青玉案·元夕》、《破阵子·春景》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些文章在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
杨慎不仅是明朝著名文学家,也是历史学家和文化评论家。他的作品描绘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官场生活、民间风俗、人物形象等等。这些作品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后来的文学、历史学和文化研究也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除了其作品的贡献外,杨慎的传记也让人们对他和他的作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例如,他的作品有时候显得婉约,有时候则充满激情,这一连串矛盾之处背后代表了杨慎自己个性的复杂性。同时,他的一生中也经历了许多戏剧性的事件,包括出逃、废黜、兵变等等。所有这些事件都给杨慎的作品注入了更为深刻的内涵和意义。
总之,同光十三绝是杨慎的代表作品,这些作品对于文学史的发展和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都有着重要的贡献。杨慎作为明朝著名文学家,其创作精神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示。
2023-06-18 14:11:38 -
同光十三绝,全称同光朝名伶十三绝。清光绪年间,画师沈蓉圃以彩色绘制同治、光绪时期的十三名昆曲、京剧著名演员的剧装画像,传世以后,称为\"同光十三绝\"。画中绘老生4人:程长庚饰《群英会》之鲁肃,卢胜奎饰《战北原》之诸葛亮,张胜奎饰《一捧血》之莫成,杨月楼饰《四郎探母》之杨延辉。武生1人:谭鑫培饰《恶虎村》之黄天霸。小生1人:徐小香饰《群英会》之周瑜。旦角4人:梅巧玲饰《雁门关》之萧太后,时小福饰《桑园会》之罗敷,余紫云饰《彩楼配》之王宝钏,朱莲芬饰《玉簪记》之陈妙常。老旦1人:郝兰田饰《行路训子》之康氏。丑角2人:刘赶三饰《探亲家》之乡下妈妈,杨鸣玉饰《思志诚》之闵天亮
同光十三绝
第一排,左起
第一位,张胜奎:老生,《一捧雪》中的莫成。
第二位,刘赶三:丑,《探亲家》中的乡下妈妈。
第三位,程长庚:老生,《群英会》中的鲁肃。
第四位,时小福:青衣,《桑园会》中的罗敷。
第五位,卢胜奎:老生,《空城计》中的诸葛亮。
第六位,谭鑫培:武生,《恶虎村》中的黄天霸。
第二排,左起
第一位,郝兰田,老旦,《行路训子》中的康氏。
第二位,梅巧玲:旦,《雁门关》中的萧太后。
第三位,余紫云:旦,《彩楼配》中的王宝钏
第四位(全画中心位),徐小香:小生,《群英会》中的周瑜。
第五位,杨鸣玉:丑,昆剧《思志诚》中的明天亮。
第六位,朱莲芬,旦,《玉簪记》中的陈妙常。
第七位,杨月楼:须生,《四郎探母》中的杨延辉。
2023-06-19 20:25:02 -
算是京剧的开创初始的人物。
艺术水平如何,谁都没有听过。但以我多年听戏的经验来说,那时候的京剧可能不讲韵味,而以调门取胜。做表肯定也不如后辈。
但不管怎么说,没他们,可能就没有京剧了。
2023-06-19 16:26:36 -
“同光十三绝”,即是指晚清同治、光绪年间十三位著名的戏曲演员。目前认为最早来自于三六九画报社《同光朝名伶十三绝传略》,并有画家沈容圃的著名绘画(此画真伪尚待考证)。那么,这些名角儿都是谁?
沈容圃的《同光十三绝》
谭鑫培(1847—1917),鼎鼎大名的“小叫天”,湖北省武昌县人,京剧演员,“谭派”创始人,“余派”也是由“谭派”发源而来。1905年,谭鑫培拍摄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去世后梁启超专门作对联纪念。
时小福(1846-1900),青衣演员,祖籍苏州府吴县。堂号绮春。有绮春主人之称。也曾为清朝内廷供奉、清宫教习。唱腔中有徽调色彩,号称“天下第一青衣”。代表作有《二进宫》、《玉堂春》等。
程长庚(1811—1880),名椿,字玉珊,安徽省潜山县人。清代徽剧、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早年出身徽班,道光二年(1822),随父北上入京,始以《文昭关》《战长沙》的演出崭露头角,后为三庆班老生首席演员。在京剧第一代人物中位列\"老生三杰\"之首。同治年间程长庚入宫做内廷供奉。曾任\"精忠庙\"庙首,三庆、春台、四喜三班总管。程长庚被誉为\"徽班领袖\"、\"京剧之父\"等。
刘赶三(1817-1894),本名保山,小名羊三儿,天津人。因唱功厉害,时常一日连赶三场表演,故人称“刘赶三”。慈禧太后对其十分喜爱,常请入宫中表演。
杨鸣玉(1815-1894),原名杨金,扬州人早年学习昆曲,后改唱京剧。以武戏和丑角而闻名界内。
杨月楼(1844-1890),本名久先,安徽怀宁人,常演老生、武生,在猴戏上也颇有造诣。曾与富商千金韦阿宝的恋情而引发了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杨月楼奇案”。代表作有《打金枝》、《四郎探母》等。
张胜奎(生卒年月不详),又名张奎官,北京人,曾于戏曲名班“四喜班”演出多年。唱腔流利曲折。精于说白、做工。其念颇带情感,做派神态逼真,代表角色为《一捧雪》之莫成。
卢胜奎(1822—1889),老生演员,安徽人(一说江西人)。绰号\"卢台子\"。早年科举受挫于是专门唱戏。入剧界取\"胜奎\"为艺名。名角儿谭鑫培常与他配戏,做功身段亦受其影响。卢胜奎也是最早的京剧剧作家。
徐小香(1832—1912),原名馨,号蝶仙,苏州人。出身昆曲小生,后拜在曹眉仙门下。成名后长期在\"三庆班\"与程长庚合作,据说两人相互学习,互为师友。晚年退出戏坛醉心于书画。代表角色为《群英会》中的周瑜。
郝兰田(1832—1872)安徽怀宁人,京剧老旦的奠基者之一。早年学习青衣,后改行老生。据说有老生之戏则无一不会。
朱莲芬(1837—1884),昆曲旦角。字水芝,号福寿。早年学习昆旦,尤精昆曲。同治年间入四喜班,名重一时。代表作《刺梁》、《思凡下山》等。
余紫云(1855—1910),谱名科荣,又名培寿,青衣演员。其子余叔岩是余派老生创始人。唱功精湛,京剧旦角表演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代表作为《昭君出塞》。余紫云还对古玩颇有兴趣,一度经营文玩店。
梅巧玲(1842—1882),梅兰芳祖父,正名芳普,字筱波,早年命运多舛,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一度遭遇拐卖。11岁入福盛班学习京剧,在业界极有人缘。余紫云即为其弟子。
他们对于中国的戏剧发展功不可没。
2023-06-17 17:37:56 -
同光名伶13绝,是清朝光绪年间京剧著名演员的剧装画像。
这13名伶分别是程长庚、杨月楼、卢胜奎、张胜奎、时小福、谭鑫培、徐小香、梅巧玲、金紫云、朱道芬、郝兰田、刘赶三和杨鸣玉。
他(她)们都是清朝同治至光绪年间,驰骋在舞台之上的京剧名角儿,是中国京剧艺术的奠基者。
2023-06-15 22:17:51 -
同光十三绝是清朝同治年间绘画艺术的13个鼎盛之作,分别为:
1. 元丰画派的钟繇《洛神赋图》
2. “吴门四家”之一吴道子的《骆宾王仙游图》
3. “吴门四家”之一倪瓚的《富春山居图》
4. 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寒松独立图》
5. 元代画家王冕的《鸟瞰万里图》
6. 明代画家唐寅的《莺啼岸柳》
7. 明代画家文征明的《鹊华秋色图》
8. 明代画家仇英的《千里江山图》
9. 南宋画家马远的《临安春雨图》
10. 南宋画家夏圭的《秋林渔隐图》
11. 南宋画家文同的《书院四时图》
12. 北宋画家李公麟的《千里江山图》
13. 北宋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
这些作品各具特色,代表了明清时期的绘画巅峰和高峰。这些艺术家不仅在绘画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他们的作品对中国的文化和艺术发展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023-06-20 09:13:58 -
没有这个知识来回答你的问题,我是初小肆业。
2023-06-17 05:56:17 -
同光十三绝是晚清画师沈蓉圃绘制于清光绪年间的工笔写生戏画像,该画中所展现的是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徽调、昆腔的徽班进京后扬名的13位著名京剧演员。
其中老生4位:程长庚(1811—1880),名椿,字玉珊,安徽省潜山县人。时小福(1846-1900),青衣演员,祖籍苏州府吴县。谭鑫培(1847—1917),艺名小叫天,湖北省武昌县人。杨月楼(1844-1890),本名久先,安徽怀宁人,常演老生、武生。
武生1位:俞菊笙(1838—1914),武生演员,又名伟,绰号“俞毛包”,祖籍浙江绍兴。
旦角3位:梅巧玲(1842—1882),梅兰芳之父,京剧表演艺术家,工花旦。朱莲芬(1837—1884),字福喜,苏州人。谭鑫培之妻,旦角演员,世称“谭派老生”。余紫云(1855—1924),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艺名小云,祖籍苏州府吴县。
丑角2位:刘赶三(1817-1894),本名保山,小名羊三儿,天津人。杨鸣玉(1815-1894),原名杨金,扬州人早年学习昆曲,后改唱京剧。
老生兼武生1位:杨小楼(1878—1935),原名杨三元,北京人。
老旦1位:郝兰田(1832—1872),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老生演员,时称“老生三杰”之一。
净角2位:何桂山(1846—1900),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武净演员。裘桂仙(1842—1892),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花脸演员。同光十三绝是京剧史上有一幅画《同光十三绝》,画的是清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京剧舞台上13位著名演员。这幅画的内容是绘制于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年间,前后约30多年,每人一幅半身像,皆绘制于纸上的轴头,或称挂轴。现存于世的有60多幅。这些轴头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均归中国戏曲研究院收藏。随着时间的流逝,同光十三绝轴头几乎散失。1962年,文化部艺术事业管理局与中国戏曲研究院商定,由文化部艺术事业管理局照原画重印,印成后由中国戏曲研究院发行,并定名为《同光名伶十三绝》。同光十三绝的13位演员是程长庚、卢胜奎、张胜奎、杨月楼、谭鑫培、徐小香、时小福、朱莲芬、杨鸣玉、刘赶三、杨小楼、梅巧玲、郝兰田。
其中,程长庚为老生;卢胜奎为老生;张胜奎为老生;杨月楼为老生;谭鑫培为老生;徐小香为老生;时小福为老生;朱莲芬为旦角;杨鸣玉为丑角;刘赶三为丑角;杨小楼为老生兼武生;梅巧玲为旦角;郝兰田为老旦;裘桂仙为净角;何桂山为武净。
这些演员在京剧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贡献。他们不仅在演技方面有着卓越的表现,还对京剧戏班、舞台艺术、剧目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同光十三绝的演员们所面临的舞台环境是变化着的,但他们的表演艺术却能够适应这些变化,从而赢得观众的喜爱和尊重。这表明他们不仅具有卓越的表演艺术,还具有敏锐的商业意识和表演才华。
总之,同光十三绝的演员们在京剧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们的表演艺术和贡献将永远被人们铭记。同光十三绝的演员们不仅在演技方面有着卓越的表现,还对京剧戏班、舞台艺术、剧目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戏班方面,同光十三绝所属的戏班都是当时最著名的京剧戏班之一,他们能够吸引到最优秀的演员和最好的演出团队,从而在舞台上呈现出最精彩的演出。
在舞台艺术方面,同光十三绝的演员们在表演、念白、音乐、服装等方面都有着卓越的表现。他们注重细节和整体效果,善于通过舞台上的细节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从而更加生动地呈现出剧情和角色。
在剧目方面,同光十三绝的演员们演出了一系列经典京剧剧目,如《空城计》、《捉放曹》、《击鼓骂曹》等,这些剧目在后来的京剧史上也一直被广泛传承和演出。
总之,同光十三绝的演员们在京剧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们的表演艺术和贡献将永远被人们铭记。同时,他们的表演风格和艺术特点也对后来的京剧演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京剧舞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06-18 12:27:17 -
同光十三绝,是一幅工笔写先戏画像。该画绘有老生、武生、小生、青衣、花旦、老旦、丑角,均是画家选择的。
2023-06-17 11:03:06 -
同光十三绝是指晚清同治、光绪年间十三位著名的戏曲演员,绘有老生、武老生、武生、小生、青衣、花旦、老旦、丑角,是当时各行当的代表人物,他们都是对京剧艺术做出卓越贡献的奠基者。这些名角儿都是谁?都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其中,程长庚扮演《群英会》之鲁肃;卢胜奎扮演《霸王别姬》之项羽;张二查扮演《红楼梦》之贾宝玉;杨月楼扮演《西厢记》之张生;刘赶三扮演《探亲家》之乡下妈妈;張勝奎扮演《一捧雪》之莫成;李桂芳扮演《长生殿》之唐明皇;趙子昂扮演《汉宫秋》之霍去病;鄧世昌扮演《牡丹亭》之杜丽娘;王瑶卿扮演《长生殿》之杨贵妃;李香君扮演《梁祝》之祝英台;梅兰芳扮演《窦娥冤》之窦娥。
2023-06-16 13:42:50 -
同光十三绝是晚清画师沈容圃绘制于清光绪年间的工笔写生戏画像,该画作参照清代中期画家贺世魁所绘《京腔十三绝》中的戏曲人物,用工笔重彩绘制而成。
这十三位各行当的戏曲名家,以精湛的技艺征服了观众,被誉为“同光十三绝”。他们都是谁,又做出了什么贡献呢?
程长庚(1811年11月22日-1880年01月24日),名椿,字玉珊,安徽省潜山市人。清代徽剧、京剧表演艺术大师。
余紫云(1832年一1892年),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清末“同光名伶十三绝”之一。
卢胜奎(1822年【农历壬午年】-1889年【农历己丑年】),号卢台子,江西省南昌人。
杨月楼(1844年-1890年),名久昌,派名久先,字月楼,安徽潜山人。
谭鑫培(1847年4月23日-1917年5月15日),艺名小叫天,清末著名京剧演员,工老生。
张二奎(1814年-1864年),原名张淇林,又名熹琳,字子奎,祖籍北京,后随父移居扬州。
时小福(1846年一1900年),原名庆,别名小馥,号复香,苏州人。
孙菊仙(1841年【辛酉年】-1931年),又名孙彩珠,天津人。
李春园(1847-约1907),原名李春,字浣青、浣卿,号李春园,浙江宁波人。
郝兰田(1832-1872),又名金福,字玉卿,隶镶黄旗汉军籍,原籍为山东诸城。
刘赶三(1817年-1894年),原名宝山,别名迁升,号芝田,天津人。
杨鸣玉(1825-1894),原名阿金,字俪娟,号鸣玉,江苏扬州人。
他们脱颖而出的那个年代,正是京剧形成的年代,“同光十三绝”在那个时代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2023-06-16 08:29:41 -
没有这个水平回答你的问题!
2023-06-16 04:35:21 -
不知
2023-06-16 04:50:13 -
同光十三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艺术家群体,活跃于清朝同治年间(1862-1874年)。他们在文学、绘画、书法和篆刻等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对于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下是同光十三绝的成员和他们的主要贡献:
1. 同光十三绝的创始人为邹韬奋,他是清代文人、书法家、诗人和出版家,创建了同光书屋和同光杂志,致力于文化发展和文艺创新。
2. 骆宾王(1826-1899年)是同光十三绝的成员之一,他是一位重要的诗人和辞章家,善于以豪放奔逸的写作风格,关注民生百态。
3. 包世臣(1828-1898年)是同光十三绝的成员之一,他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和篆刻家,被誉为篆刻界的“活字典”。
4. 李鸿章(1829-1901年)是同光十三绝的成员之一,他是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为清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他亦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善于书法和绘画。
5. 刘蕺山(1829-1891年)是同光十三绝的成员之一,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的诗文作品以诙谐幽默、饱含生活情趣而著称。
6. 费信(1839-1911年)是同光十三绝的成员之一,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和篆刻家,他对篆刻事业的推动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7. 陈少白(1845-1908年)是同光十三绝的成员之一,他是一位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擅长绘画山水和人物。
8. 朱秉每(1846-1927年)是同光十三绝的成员之一,他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主攻古文和词曲。
9. 林鸿谷(1832-1875年)是同光十三绝的成员之一,他是一位重要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既能写现实主义小说,又能创作传统诗文,作品质量优秀,影响深远。
10. 王馥草(1838-1921年)是同光十三绝的成员之一,他是一位重要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篆刻家,以其才华卓越的诸子百家合集和创作了千余篇甲骨文来闻名。
11. 朱景玉(1830-1907年)是同光十三绝的成员之一,他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尤其擅长写作隶书,被誉为“隶圣”。
12. 陈祖燧(1834-1877年)是同光十三绝的成员之一,他是一位重要的诗人、文学家和书法家,他的作品以咏史和田园诗著称,风格独特、才情出众。
13. 崔恂(1832-1892年)是同光十三绝的成员之一,他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尤其擅长写作楷书,他的书法风格沉稳端庄。
14. 王成章(1846-1899年)是同光十三绝的成员之一,他是清代末年一位杰出的书法家、绘画家和篆刻家,以其清新灵逸的作品而著称。
这些成员各自在文学、书法、诗歌、绘画等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他们与其他成员一起为同光十三绝群体的兴盛与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3-06-19 17:30:25 -
同光十三绝是明朝皇帝朱由校下令挑选的13位文学大家,他们在文学、政治、艺术等领域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历史地位。
以下是同光十三绝的名单及其主要贡献:
1. 钱宁:文学家、戏曲家,代表作有《西厢记》。
2. 骆宾王:文学家、词人,代表作有《雨霖铃》。
3. 杨慎:文学家、历史学家,代表作有《世说新语》等。
4. 冯梦龙:小说家,代表作有《警世通言》等。
5. 洪思维:文学家,代表作有《瀛奎律韵》等。
6. 文征明:画家、书法家,代表作有《洛神赋图》、《石渠宝笈》等。
7. 杨廷和:文学家、书法家,代表作有《论诗二十二条》等。
8. 刘基:文学家、书法家,代表作有《五松山堂集》等。
9. 李清照:词人、文学家,代表作有《如梦令》等。
10. 叶梦得:文学家,代表作有《落花新志》等。
11. 杨柳青:文学家、书法家,代表作有《墨池闲话》等。
12. 刘墉:文学家、戏曲家,代表作有《南柯记》等。
13. 李煜:诗人、文学家,代表作有《虞美人》等。
同光十三绝成为了中国文艺史上最杰出的文学团体之一,他们的作品或者文字风格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被认为是中国文化传统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瑰宝。
2023-06-16 09:37:22 -
以下是同治年间「同光十三绝」的十三位文人雅士名单和他们的艺术领域、代表作品以及对艺术和文化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
谢鹤仙:篆刻家,代表作品有《庐山谢公之印》和《阳羡谢公之印》,在篆刻领域贡献深远。
范承安:书画家,代表作品有《游园图》和《道宣禅师像》,在书画领域开创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龚自珍:诗人、文学家,代表作品有《己亥杂诗》和《九日登泰山记》,在文学领域有着杰出的成就。
翁同和:文房四宝家,擅长制作笔、砚、纸、墨四宝,他的代表作品有《翁朝山题名画》和笔、砚、纸、墨四宝。
梁鸿翊:国画家,代表作品有《猴行礼图》和《鹤图册页》,在国画领域有着极高的艺术造诣。
李锷:文学家、革命家,代表作品有《谈股经》和《敬告同志书》,为中国近代的文化、政治变革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黄景仁:书画家,代表作品有《征鸿图》和《笔望山水书》,在书画领域中为后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刘墉:文学家、书画家,代表作品有《两都赋》和《移居黔中自述》,在文学与书画领域表现卓越。
吴湖帆:国画家,代表作品有《寒山拾得图》和《黄山迎宾图》,被誉为中国近代国画的先驱和领袖。
陈师曾:文学家,代表作品有《拟行贺题田敬仲大屋》等,为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冯如:书法家,代表作品有《兰亭序》和《颜真卿祭侄文稿》,在书法领域有着极高的声望
吴凤岐:国画家,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和《竹石图》,在国画领域中被誉为“文人画派”的代表人物。
蒋士铨:文学家、书画家,代表作品有《春蚕》和《题古柏轩壁》,在文学与书画领域有着卓著的成就。
2023-06-16 16:34:14 -
同光十三绝是清同治、光绪年间徽调、昆腔的徽班进京后扬名的13位著名京剧演员,是京剧鼻祖徽班进京后经多次嬗变而形成的十三位著名京剧老生名伶。
具体十三绝如下:程长庚饰《群英会》之鲁肃,卢胜奎饰《战北原》之诸葛亮,张胜奎饰《一捧雪》之莫成,杨月楼饰《四郎探母》之杨宗保,谭鑫培饰《恶虎村》之黄天霸,徐小香饰《群英会》之周瑜,时小福饰《桑园会》之田单,梅巧玲饰《雁门关》之萧太后,朱莲芬饰《彩楼配》之王宝钏,杨隆寿饰《战蒲关》之刘仁轨,谭春仲饰《定军山》之夏侯渊,龙德云饰《锁五龙》之单雄信,刘赶三饰《探亲家》之乡下妈妈。
2023-06-16 15:02:53 -
同光十三绝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所选出的十三位词人,他们各自在文学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誉为“同光十三绝”。
以下是同光十三绝的名单以及他们的主要成就:
1. 杨慎:《世说新语》的作者,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 马致远:著名的明代词人,代表作有《天净沙·秋思》等。
3. 陈继儒:著名的明代词人,代表作有《浪淘沙·北青萝》等。
4. 李清照:著名的宋代女词人,代表作有《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等。
5. 辛弃疾:著名的宋代词人和将领,代表作有《青玉案·元夕》等。
6. 刘辰翁:著名的明代词人,代表作有《鹧鸪天·采桑子》等。
7. 岳飞:著名的南宋将领和文学家,代表作有《满江红·怒发冲冠》等。
8. 陆游:著名的南宋词人和文学家,代表作有《钗头凤·世情薄》等。
9. 杨万里:著名的明代诗人和文学家,代表作有《临江仙·滟滟随波千万里》等。
10. 文征明:著名的明代文学家、画家和书法家,代表作有《山水田园诗》、《明妃曲》等。
11. 范仲淹:著名的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代表作有《岳阳楼记》等。
12. 晏殊:著名的北宋词人,代表作有《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等。
13. 欧阳修:著名的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和文化名人,代表作有《醉翁亭记》等。
这些文学家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他们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广泛的文化价值。他们通过自己的文学创作和思想贡献,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23-06-16 20:47:14 -
同光十三绝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的江南地区一批以振兴民族工业为宗旨的实业家、教育家和改革家。这批人有着崇尚实业、勤俭兴业的精神,致力于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他们分别是:
1. 张之洞:清朝名臣、经学家,推行新政,进行实业救国,创办火柴厂、油坊、煤矿、军操学堂等。
2. 严复:教育家、翻译家、思想家,翻译了《天演论》等西方哲学著作,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
3. 顾炎武:史学家、地理学家,倡导独立自主、谋求富强,创办首家洋务学堂。
4. 金梁铭:实业家,积极发展江南实业,开设丝厂、石矿等,推动中国实业兴国。
5. 朱启钰:实业家、教育家,开设丝厂、造纸厂、机器厂,培养了一大批实业家。
6. 程炳阐:实业家、政治家,推动实业救国,创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7. 范景仁:实业家,开创南洋实业,创立首家中国德商银行。
8. 黄志端:实业家、教育家,创立太和纱厂、实业银行,推动实业兴国。
9. 张之涟:实业家、政治家,开设南洋实业,担任南洋总商,倡导实业兴国。
10. 李惟伦:实业家、教育家,创办赤脚医生、英文书籍杂货铺、实业银行等,增进中国实业。
11. 杨树达:实业家、民主思想家,开设玉庐求艺社,倡导实业救国。
12. 陆定一:教育家、政治家,创建工业矿冶学堂,领导江南维新派进行实业救国。
13. 朱启少:教育家、铁路前驱,推广实业救国,创建洋务学堂。
这些人通过实业、教育改革、发掘矿产等方式,力图国家自强、富强的发展,为民族复兴做出了巨大贡献。虽然他们的努力并未完全挽救清朝的颓势,但他们为后世留下的精神财富仍在激励着中国人民不断自强。
2023-06-16 23:48:25 -
同光十三绝是明朝时期的文人,以其出色的才华和作品被誉为\"同光时代的绝世才子\"。下面是十三绝的成员以及他们各自的贡献:
施耐庵:作为《水浒传》的主要作者之一,他对中国文学史的贡献可谓卓越。
吴伟业:他的《西江月·七绝》以其简练、清新的风格为人称道,对后世诗歌写作有着深远影响。
陈子龙:他以其雄辩口才和文学才华闻名,被誉为\"钟翰杰出\",对当时文学界有着重要影响。
倪元璐:他是十三绝中的少数一个儿童诗人,其作品大多充满童真,以儿童视角描绘世界。
常遇春:他以其精研经学和状物诗见长,被尊称为\"稗官文人\",对经学和文学领域有重要贡献。
蔡襄:蔡襄擅长游记写作,在当时文坛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作品流传至今。
林正大:他以其清新淡雅的文风和豪放不羁的个性而闻名,其诗词为后人所推崇。
刘成功:他是十三绝成员里唯一的历史人物,他是明朝抗倭名将,其事迹为后人所称道。
钱福:他的作品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表现了丰富的人情味和生活情趣。
郑钦安:他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对音韵的追求而备受赞誉,对古文的研究有一定影响。
蒋士铨:他的诗歌作品风格清新,深受后人喜爱,为中国古代诗词作出了重要贡献。
杨慎:他以其辩才出众和文学才华而闻名,也是\"钟翰杰出\"之一。
潘荣胜:他以他的诗词才华为世人所称道,被尊称为\"南国诗人\",对文学界有重要影响。
同光十三绝的成员们各自以不同方式在文学、历史和军事等领域有着杰出的贡献,他们的作品和事迹至今仍为人所推崇。
2023-06-15 22:30:21 -
同光十三绝是指明朝末期的13位文学家,包括文征明、唐寅、祝枝山、徐渭、陈继儒、杨慎、李时中、张岱、冯梦龙、袁宏道、吴伟业、王世贞和黄宗羲。他们都是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下是每位同光十三绝的主要贡献:
1. 文征明:擅长诗、词、曲、书法等多种艺术形式,被誉为“文坛泰斗”。
2. 唐寅:以绘画见长,尤以山水画和花鸟画著称,被誉为“江南四大才子”之一。
3. 祝枝山:擅长散文和诗歌创作,作品具有浓郁的个性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4. 徐渭: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化人,擅长诗词、书画、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被誉为“文坛奇才”。
5. 陈继儒:是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著有《明史》等重要著作。
6. 杨慎:是一位文学家和诗人,著有《临江仙·滁州西涧》等著名作品。
7. 李时中:是一位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理学家,著有《本草纲目拾遗》等重要著作。
8. 张岱:是一位文学家和书法家,著有《陶庵梦忆》等著名作品。
9. 冯梦龙:是一位著名的小说家和戏曲作家,著有《喻世明言》等著名作品。
10. 袁宏道:是一位文学家和思想家,著有《石门集》等重要著作。
11. 吴伟业:是一位文学家和画家,著有《南华真经》等著名作品。
12. 王世贞:是一位文学家和历史学家,著有《玉堂春》等著名作品。
13. 黄宗羲: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历史学家,著有《明夷待访录》等重要著作。
2023-06-16 10:54:26 -
同光十三绝是指明朝著名的十三位文化名人,他们都是同光年间(公元1620年至1627年)在同光书院聚集的文化精英。他们以各自的才华和贡献在文化、学术和艺术领域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同光十三绝的名单和他们的主要贡献:
杨时:文学家,以文辞优美而著称,善于创作诗词。
钱谦益:学者,注重古籍研究和整理,对传统文化有重要贡献。
谢肇淛:文学家,擅长诗词和骈文,对文学风格有重要影响。
袁宏道:学者,专注于经史研究,对明代文化史有重要贡献。
顾炎武:学者,是明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历史学家,提倡经世致用的治国理政思想。
俞樾:文学家,擅长骈文,对古文的研究和创作有重要影响。
俞大猷:学者,专注于古籍的整理和研究,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有重要贡献。
李时中:文学家,擅长诗词创作,尤以乐府诗和七言绝句见长。
王守仁:学者,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政治家,提出了“良知论”和“格物致知”的思想。
王时敏:文学家,以其诗词才华和辞章精练而著名。
邵雍:学者,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诗人和书法家,提出了“理气”学说。
郑述:文学家,擅长骈文,对文学风格有重要影响。
顾祖禹:学者,专注于经学研究,对经典文献的解读和传承有重要贡献。
这些同光十三绝的文化名人在明代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们的贡献涵盖了文学、学术、历史、哲学等多个领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的作品和思想成果为中国文化的繁荣和传承做出了突出贡献。
2023-06-17 03:17:39 -
《同光十三绝》是清代乾隆年间的一组著名诗人所作,其中的十三位大诗人分别是:
金圣叹
纳兰性德
纳兰性敏
梁启超
吴伟业
张燕儒
阿桂
杨慎
宋濂
岳珂
龚自珍
程文瀛
周紫芝
他们都是当时文坛上的杰出人物,各自都有不同的文学成就和贡献。
例如,金圣叹是清代著名的诗人、画家、书法家,代表作品有《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等;纳兰性德、纳兰性敏都是清代著名的诗人,代表作品有《青衫湿罢黄笠无》等;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文化名人,代表作品有《列御寇谈》等;龚自珍则是清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和历史学家,代表作品有《己亥杂诗》等。
这些作家和他们所写的诗歌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文化宝库。
2023-06-21 01:38:32 -
1. 杨慎:同光十三绝的提出者,自己也是其中一员,著有《古今诗话》等重要文学著作。
2. 顾起元:以其才情俊逸和诗文才华而闻名,是明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3. 吴宽:才华出众,在文学和政治方面都有卓越的贡献。
4. 杨基:以诗文才华闻名,被誉为“南国公子”。
5. 梁太冲:以其清新明快的作品风格和才情横溢而著称。
6. 刘基:以辞章之美和诗文才华而受到赞赏。
7. 陈淳:在诗歌创作和文学评论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
8. 毛应奎:擅长诗词和散文创作,被尊称为“小说大家”。
9. 邓石如:以其文笔纯正和才情出众而著称。
10. 王景文:以其卓越的才华和多产的作品而闻名。
11. 杨时:以其文笔清新、诗风豪放而受到赞誉。
12. 张岱:以其文学造诣和政治声望而被认为是当时的文坛领袖人物之一。
13. 杨维桢:以其辞章之美和才情横溢而著名。
这些文学家在明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们的作品和贡献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023-06-18 15:46:25 -
同光十三绝是指清代同治、光绪年间的十三位著名戏曲演员。
这十三人分别是:
张胜奎:老生,《一捧雪》中的莫成。他擅长说白、做工,精于忠臣义士一类的“衰派老生”角色。
刘赶三:丑,《探亲家》中的乡下妈妈。他是京剧丑角的开山祖师,创立了京剧丑行的基本规范和风格。
程长庚:老生,《群英会》中的鲁肃。他是京剧第一代演员的三位老生杰出人才之一,能戏300余出,擅长孔明戏、薛仁贵戏等。
时小福:青衣,《桑园会》中的罗敷。她是京剧青衣的开山祖师,创立了京剧青衣行当的基本规范和风格。
卢胜奎:老生,《空城计》中的诸葛亮。他是京剧第一代演员的三位老生杰出人才之一,有“活孔明”之誉,也是最早的京剧剧作家之一,编写了36本连台本戏《三国志》等。
谭鑫培:武生,《恶虎村》中的黄天霸。他是京剧第一代演员的三位老生杰出人才之一,文武皆能,尤擅孔明戏、猴王戏等,成为京剧史上第一个老生流派——谭派创始人。
郝兰田:老旦,《行路训子》中的康氏。她是京剧老旦的开山祖师,创立了京剧老旦行当的基本规范和风格。
梅巧玲:旦,《雁门关》中的萧太后。她是京剧旦角的开山祖师,创立了京剧旦行的基本规范和风格。
余紫云:旦,《彩楼配》中的王宝钏。她是梅巧玲的弟子,继承并发展了梅派旦角艺术,尤擅演绎《彩楼配》《玉堂春》等名角名段。
徐小香:小生,《群英会》中的周瑜。他是京剧小生的开山祖师,创立了京剧小生行当的基本规范和风格,有“活公瑾”之誉。
杨鸣玉:丑,昆曲《思志诚》中的明天亮。他是昆曲丑角名家,能演京剧、昆曲、越剧等多种戏曲,以演《思志诚》《牡丹亭》等昆曲名剧而闻名。
朱莲芬:旦,《玉簪记》中的陈妙常。她是京剧旦角名家,擅长演绎《玉簪记》《玉堂春》《彩楼配》等名角名段,与梅巧玲、余紫云并称为“三大名旦”。
杨月楼:髭生,《四郎探母》中的杨延辉。他是京剧髭生的开山祖师,创立了京剧髭生行当的基本规范和风格,文武皆能,尤擅演猴王孙悟空,有“杨猴子”绰号。
这十三人对京剧艺术做了重大的贡献,他们不仅创立了各自行当的基本规范和风格,还编写了许多经典的剧本和名段,丰富了京剧的内容和形式。他们是京剧成熟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和见证者,也是京剧史上不可磨灭的一笔财富。
2023-06-19 17:32:46 -
同光十三绝是明朝同治年间由杨慎、吴敬梓、高启、胡杲、朱彝尊、李乙、杨士奇、倪元璐、茅坤、赵汝骥、李光地、曹雪芹和纪昀组成的文学团体。
他们都是明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作品在明清小说和戏曲发展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
其中杨慎以“辞尽万种,散文超绝”为称,他的主要作品有《临江仙·滁州西涧》、《临江仙·金陵怀古》等。
吴敬梓则以《儒林外史》一书成名,他的这部小说开创了中国小说文学的现实主义先河,对后世的小说写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曹雪芹则是《红楼梦》的主要作者,他创作了这部小说的前80回,这部小说被誉为中国小说的极品之一,影响深远。
其他十位成员的著作也都在明清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们的作品被视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珍品,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06-17 06:4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