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应该是不存在的吧?历史上为什么没有记录?
花木兰应该是不存在的吧?历史上为什么没有记录?
-
[摸头]真实滴!没看过电影啊!凭什么历史一定要真实!时间不是拧者历史的耳朵!听到没?花木兰。
2023-07-20 02:51:23 -
《木兰辞》只是民间流传的民歌(诗歌),故事情节是编出来的,如果是确切的,那么当时的官方应该有纪录。即使官方纪录毁坏或丢失,那么也有其他的文献资料记录下来。可能真有个女将从过军,但是决不会12年没人看出是女的。
在历史上,木兰本不姓“花”。最早记载木兰的历史文字,就是《木兰辞》,是一首叙事诗。在《木兰辞》中,木兰是没有姓的,只有一个名字“木兰”。木兰的时代过去差不多一千年之后,到了明朝,出了一个文学家,名叫徐渭。
徐渭将这首叙事诗《木兰辞》,改写成一个杂剧的剧本,名叫《替父从军》。
雌木兰
在徐渭的这个杂剧里面,女主角木兰有这样的台词:
“……妾身姓花名木兰,祖上在西汉时,以六郡良家子,世住河北魏郡。吾父名弧字桑之,平生好武能文,旧时也做一个有名的千夫长……”
可见,在这个杂剧里,木兰声称,她姓“花”。
在明代,徐渭依据《木兰辞》改编的这个杂剧《雌木兰替父从军》,非常流行,当时风行大江南北,而杂剧里面的女主角“花木兰”形象,也深入人心。
所以,久而久之,中华大地的广大老百姓,也就认可了:木兰姓“花”。
历史上可能确有部分女将,但是很少,许多女将故事是传说,再由戏曲和小说及诗歌加以无限扩大。
2023-07-19 12:20:43 -
您的问题提到了一个有趣的点 - 花木兰作为历史人物的存在争议。
关于这个问题,我观点是:
1. 花木兰最早出现在历史典籍《史记》中的《木兰辞》,是一位女子取代老父从军的故事。
2. 后世文学作品中出现大量有关花木兰的描写,成为脍炙人口的女性形象。
3. 但是在其他史书文献中,并未找到其他记载花木兰的线索。
4. 所以花木兰作为历史实在人物的存在尚无确凿证据,更可能是一则美化孝道的故事。
5. 不能排除花木兰原型真有其人,但史料未能确认。也可能后人创作时借用了古代某人事迹。
6. 总体来说,把花木兰仅看作传说中的人物较为合理,她代表了一种道德典范,而非历史个体。
7. 这也说明历史记载和文学创作应该有所区分。
只能说明战争的残酷,和古代推崇的孝道,别的暂时看不出来,在军营里女孩会被第一时间看出来,古代人没那么傻
2023-07-19 12:21:42 -
名子可以杜撰,人物定有原型,事迹也肯定有迹可考。只是情节必定夸大或宣染。
漫长壮阔的中国历史,不可能没有巾帼英雄,古代的文学更接近社会现实。包括神话世界都有蛛絲马迹,何况是保国安疆的军旅。
女皇武则天的出现,使一切有关女性的奇迹都可能出现。花木兰的形象英武又可爱!
我们的文学前辈给我们留下诸作画卷,花木兰无疑是璀璨的一幅。
只所以正史上不曾出现,一个是没与历史名人扯上关系,还有就是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缘故。
历史故事只所以杜撰出扬门女将和穆桂英,皆因为北宋真有个戍边的扬文广,由此而扯得圆满热闹。倒显得花木兰,樊梨花等优秀人物无处查证。
2023-07-19 13:50:55 -
本片全为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呲牙][呲牙][呲牙][呲牙][呲牙][呲牙]
2023-07-19 23:20:41 -
尽管花木兰的历史存在性无法被确证,但有可能存在类似的情形和人物。以下是一些可能作为佐证的材料:
《木兰辞》:《木兰辞》是花木兰故事最早的文学作品,约成书于北宋时期(公元960年至1127年)。虽然它是一首诗歌,但被认为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成。
《后汉书》:《后汉书》是东汉末年(公元25年至220年)历史学家范晔所著的一部历史著作。其中有一段记载了一位名叫花木兰的女子替父从军的故事。尽管这段记载与《木兰辞》中的故事有所不同,但有些学者认为它可能与花木兰的真实经历有关。
民间传说和口头传承:在中国的一些地方,特别是与花木兰故事有关的地区,人们传颂着关于花木兰的传说和故事。虽然这些传说并不能直接证明花木兰的历史存在,但它们反映了花木兰故事在民间的广泛传播和影响力
由于花木兰本身是平民百姓,被历史所记下的可能性非常小,所以即使有,也很难被史书记下来。
2023-07-19 15: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