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17岁,关于家里的大小事都想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好不好?
孩子17岁,关于家里的大小事都想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好不好?
-
恭喜楼主了,那只能说明,你的孩子长大了,家,对于他而言,不单单只是吃饭睡觉的地方,家里有辛苦付出的爸妈,他已经开始为爸妈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小小力量了!
十七岁,正值青葱年华,褪去了幼儿的稚气,知识层面,人生阅历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他已经开始明辨是非,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当有一天,他不再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是对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指手画脚,那不是他变得不听话了,而是他向你们证明,他已经长大了,是个小大人了。也许他的意见有时候并帮不上什么忙,或者对于你们而言是天方夜谭不切实际滑稽可笑,但是那应该也只是偶尔的事,要相信,孩子给出的意见都是经过他自己理性的分析,不是任意而为随口掂来的。当他们给出意见时,不正是他爱家爱爸妈的另一种表现么?总比那些无时无刻抱着手机打着网游充耳不闻任凭天塌下来还有父母撑着的问题少年强吧。
孩子成熟的标志,永远都不会以年龄来评判,所以,请不要以为你的孩子十七岁,只是一个高中生,除了学习什么都不懂。当他发表他的意见和看法时,不论对错,不要急着打断他,耐心听他说完,如果有可行性,及时采纳,提出表扬,激发他的积极性,即使不行,不要嘲笑,不要训斥,告知原因,相信孩子会明白自己错在哪里。父母不会永远为孩子独当一面,当孩子步入社会,很多事情都是要自己去独立思考做出选择,所以趁现在十七岁,何不给他一个锻炼的机会呢?一家人,父母的作用与地位不可撼动,但是也永远不要小瞧孩子的能力,不论大事还是小事,一起商量出谋划策,或许孩子年轻的头脑会带来不一样的惊喜呢。三个臭皮匠,还顶个诸葛亮呢,更何况,你家的还不是臭皮匠,而是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华气自华的高中生呢
2018-03-14 12:01:35 -
这是一个好现象,说明孩子已经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主见和想法。觉得这个年纪应该要证明一下自己,渴望得到大家的认可。
主动的参与家庭生活中来,也是要体现他的价值,证明自己的能力,也是对他的一个锻炼。
在某些事情上要更多的了解孩子的想法给他多提一些建议,正确的引导对他将来走向社会会有一定帮助的。
2018-03-14 14:12:54 -
现在的孩子心智成熟都早,十七岁除了阅历少些,基本就是个大人了。家里大小事都发表自己的意见,证明孩子关心家庭,热爱生活是好事啊,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见,不一的情况下可以沟通,还能促进感情家庭团结呢。现在很多孩子沉迷网络,特别自我,对人对事都很冷漠,见过两口子吵架都动手了,孩子就在边上玩电脑,头都不抬一下。不用说爹妈,外人都心寒。
2018-03-14 10:43:43 -
17岁的孩子了,为何不可以发表意见?就是要多让他参与各种事的决策,培养他的多种能力,学习外国家长吧,十八岁就成人独立,家长什么都不管,中国家长们早就应该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了,千万别越俎代庖.
2018-03-14 21:29:50 -
孩子17岁,基本上是个成年人了。也逐渐在形成他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也可以适当的参与家庭的事情。 但是也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一、家长要逐渐改变孩子永远是孩子的观念。
把孩子永远当成孩子,那孩子永远是温室的花草。
不经历风雨,将来如何去适应社会这个大染缸?家庭、班级也可以算是个迷你版的社会,很适合锻炼孩子。
二、孩子发表的意见和建议家长要有正确的态度。
不能因为是孩子的话语,就认为没有社会阅历、幼稚、空想等类似想法。
每个人都是从零开始的。孩子也是家庭成员的一份子,某些问题上,孩子的话语权和家长是平等的。家长需要认真的思考孩子的建议和意见或者是一些观点。针对好的方面要给予一定的表扬,提高孩子的积极性。针对不足或者错误要有耐心的解释,不能一棍子打死。
三、家庭之中的小事和一些不太重要的事情可以逐步的让孩子参与。
孩子毕竟是孩子,有些问题是需要家长回避孩子的。不太重要的事情可以让孩子参与,比如家庭旅游、聚餐、购物等等。
四、把孩子自身的一些事情作为重点。
孩子基本上是个成年人了,正在逐渐步入社会。自身会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这个时间段也是孩子叛逆期、迷茫期。如果总是否定孩子参与家庭事情,很容易造成孩子与家长的隔阂,形成更深的带沟。
逐渐引导孩子拿自身遇到的问题来讨论,发表意见。家长给出适当的建议和意见。既解决了孩子的问题,还能锻炼孩子,家庭也会更和睦。
五、积极引导、教育、锻炼孩子,完善孩子自己发现问题、看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家庭的锻炼,使孩子逐渐成长。不至于以后孩子步入社会,感到很多事情措手不及或者失去自己的判断力。
2018-03-14 12:42:04 -
孩子17岁,基本上是个成年人了。也逐渐在形成他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也可以适当的参与家庭的事情。 但是也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一、家长要逐渐改变孩子永远是孩子的观念。
把孩子永远当成孩子,那孩子永远是温室的花草。
不经历风雨,将来如何去适应社会这个大染缸?家庭、班级也可以算是个迷你版的社会,很适合锻炼孩子。
二、孩子发表的意见和建议家长要有正确的态度。
不能因为是孩子的话语,就认为没有社会阅历、幼稚、空想等类似想法。
每个人都是从零开始的。孩子也是家庭成员的一份子,某些问题上,孩子的话语权和家长是平等的。家长需要认真的思考孩子的建议和意见或者是一些观点。针对好的方面要给予一定的表扬,提高孩子的积极性。针对不足或者错误要有耐心的解释,不能一棍子打死。
三、家庭之中的小事和一些不太重要的事情可以逐步的让孩子参与。
孩子毕竟是孩子,有些问题是需要家长回避孩子的。不太重要的事情可以让孩子参与,比如家庭旅游、聚餐、购物等等。
四、把孩子自身的一些事情作为重点。
孩子基本上是个成年人了,正在逐渐步入社会。自身会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这个时间段也是孩子叛逆期、迷茫期。如果总是否定孩子参与家庭事情,很容易造成孩子与家长的隔阂,形成更深的带沟。
逐渐引导孩子拿自身遇到的问题来讨论,发表意见。家长给出适当的建议和意见。既解决了孩子的问题,还能锻炼孩子,家庭也会更和睦。
五、积极引导、教育、锻炼孩子,完善孩子自己发现问题、看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家庭的锻炼,使孩子逐渐成长。不至于以后孩子步入社会,感到很多事情措手不及或者失去自己的判断力。
2018-03-14 12:4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