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家长,你是自己带孩子还是让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带孩子?为什么?

新农商网 全部 1007

作为一名家长,你是自己带孩子还是让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带孩子?为什么?

回复

共2条回复 我来回复
  • 欢乐巴巴008
    欢乐巴巴008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作为一名家长,同时也是上班一族,我们是老人和家长一起带孩子。为什么呢?其中的缘由和利弊是什么呢。帮忙分析一下,希望能帮到你。

    当前,大多数工薪阶层平时上班工作忙,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就帮忙小两口搭把手,无论是从精力上和时间上,都为小两口节省了不少。

    但是由于两代人在思想观念、教育方法和生活习惯上都有差异,时间久了,难免产生矛盾。老人带娃有哪些利弊?如何解决两代人带孩子的矛盾?下面,从爸爸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希望能有所帮助,供参考:

    1. 利:长辈带孩子的优势

    为啥许多家庭都会由父母(长辈)带娃?欢乐爸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经济方面的考虑

    让妈妈辞职在家专职带娃吗?爸爸们顿感压力山大。孩子成长过程中不断增加的开销,对大部分家庭来说,仅靠一个人的收入是承担不了的。

    请月嫂带娃?或者请保姆带娃?一般来说,多数家庭是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请个月嫂或者育婴师带娃,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尤其是上了幼儿园之后,再花一笔请保姆的钱,对于工薪家庭来说,感觉没有必要。

    于是,双方的父母,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就会主动来帮忙带一下孩子,省下了保姆工资,有时连生活费都帮忙倒贴了。

    (2)安全方面的考虑

    毕竟血浓于水。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总比交给外人要放心。

    网络和电视上,经常曝光保姆被视频监控发现虐待孩子、喂孩子安眠药,甚至拐卖孩子,故意纵火的新闻屡见不鲜,尽管是极少数,但是谁能保证自己家就会遭遇那个“万分之一”。

    还是把孩子交给亲人比交给外人放心。就算是打了、骂了,亲人也会比外人有分寸。这也是把孩子交给长辈带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3)老人时间充裕,也有带娃的意愿

    到了爷爷奶奶辈,基本上已经过上了退休生活。时间上比较充裕,客观上有带娃精力和时间。

    在主观上,老一辈大多还是比较传统的,希望年老之后,能儿孙绕膝,其乐融融,再说带娃也可以打发一下退休时光,许多老人也乐得带娃。

    (4)长辈心细,带孩子有耐心。

    老人经历的事多,有些奶奶、外婆更是带完大宝、带二宝,带孩子、喂奶、换尿布湿、判断头疼脑热什么的经验丰富。

    另一方面,老人们一般比较心细,对孩子的照顾无微不至,同时又有耐心。

    2. 弊:长辈带孩子的弊端

    (1)老旧经验不科学

    老一辈带孩子,很多时候是按照老经验和老思想来带孩子,许多育儿的理念与现代科学格格不入,有时传统习惯和科学护理截然相反。

    比如遇到幼儿常见的感冒发热,孩子烧到了38度5以上或者39度以上,喊冷,奶奶、外婆们就给孩子裹得严严实实象粽子一样。

    还对爸爸妈妈要给孩子减衣物、掀开被子、温水擦洗等应对降温措施不理解。

    (2)过度溺爱和骄纵孩子

    所谓“隔代亲”。老人带娃的行为让爸爸、妈妈看不惯的,就是对孩子有时会毫无原则、毫无底线地溺爱。

    比如吃饭,当孩子不自己吃饭的时候,就追着喂饭;喂不下去的时候,就由着孩子去吃零食。

    在逛商场或者超市的时候,孩子要什么就买什么,家里的零食、玩具、绘本成堆,老人们还是把退休金省下来,一味地满足孩子的要求。

    (3)教育方式方法不当

    所谓“路径依赖”,老人们经常会把当年教育他们自己子女的方式方法,移植到教育孙辈身上。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教育理念也在不断进步和升级,但是老一辈的观念可能跟不上时代的变化,比如夸奖式教育、鼓励式教育方式,老人不以为然;放手让孩子去拆解玩具、涂鸦绘画,老人们会认为是搞破坏,这样就容易扼杀孩子的创造力。

    3. 育儿矛盾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一是新旧矛盾交织复杂。婆媳之间、甚至母女之间,总会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产生一些不满和积怨,总会有一些防备心理。

    在带娃的事情上,一旦意见不统一,或者哪句话就得不合适,就会新帐带起旧帐,翻起陈年旧事,不免会多心而产生矛盾。

    二是生活习惯不同。由于家庭背景不一样、成长环境不一样、经济条件不一样,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和价值理念都不一样。为了照顾宝宝,突然在生活在一个屋檐下,难免有不适应的地方,可能会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闹得不可开交

    三是新旧育儿理念发生碰撞。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教育方法,老年人有老年人的方法。年轻一代接触面广、信息获得渠道多,讲究科学教育。老年人因为已经将至少一个孩子养大成人,在养孩子方面自然比新手爸妈要有底气。

    新旧两种育儿理念方法的碰撞,自然会对对方的做法相互看不习惯,矛盾自然产生。

    归根结底,这些家庭矛盾的产生根源,都是因为家庭成员感觉自己没有得到尊重而产生的。老人觉得自己的付出,不仅没有得到回报和感恩,反而让人厌烦而愤懑。年轻人觉得老人方法老旧,思想顽固,自己科学的方法得不到尊重。

    4.化解育儿矛盾,爸爸的角色很重要,四招当好“双面胶”。

    首先,爸爸当好带娃第一责任人。

    在教养孩子方面,爸爸要始终牢记自己是第一责任人,父母起到主要作用,老人只是辅助性的作用。不能把孩子托付给老人之后,就不管不问了,下班后依然手机不离手,人在心不在,只有爸爸高质量的陪伴,才能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也能减轻老人们的负担。

    其次,爸爸当好调停人。

    一旦因孩子的教育问题此发矛盾,爸爸第一时间当好调停人。同时要把养娃的责任分工进行明确,比如,老人只管“生活”,做饭买菜,接送看护等;爸爸妈妈负责“教育”,如教英语、普通话读绘本、生活习惯养成等。只有把责任明确了,两代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自然会少很多。

    爸爸要做好“受气筒”。

    当然,当分工没那么明确的时候,爸爸就要扮演好“受气筒”的角色,把过错往自己身上揽。让奶奶消消气,让媳妇消消气。扮演好“救火队员”和“灭火队员“的角色。

    想想老人为孩子的付出那么多,想想节省了那么多,还是情感付出那么多;再想想媳妇十月怀胎受的苦,这个委屈和“受气筒”当得值。

    爸爸要做好“打气筒”。

    把孩子培养好,这是一家人共同的愿望和目标。有这个共同的基础,没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和矛盾。作为爸爸,要带头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表达充分的尊重,表达感谢和感恩。多鼓励、多宽容,多打气。

    所谓养不教,父之过。化解两代人育儿的家庭矛盾,爸爸是关键。

    供参考。




    2019-09-19 06:56:39 0条评论
  • 欢乐巴巴008
    欢乐巴巴008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作为一名家长,同时也是上班一族,我们是老人和家长一起带孩子。为什么呢?其中的缘由和利弊是什么呢。帮忙分析一下,希望能帮到你。

    当前,大多数工薪阶层平时上班工作忙,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就帮忙小两口搭把手,无论是从精力上和时间上,都为小两口节省了不少。

    但是由于两代人在思想观念、教育方法和生活习惯上都有差异,时间久了,难免产生矛盾。老人带娃有哪些利弊?如何解决两代人带孩子的矛盾?下面,从爸爸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希望能有所帮助,供参考:

    1. 利:长辈带孩子的优势

    为啥许多家庭都会由父母(长辈)带娃?欢乐爸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经济方面的考虑

    让妈妈辞职在家专职带娃吗?爸爸们顿感压力山大。孩子成长过程中不断增加的开销,对大部分家庭来说,仅靠一个人的收入是承担不了的。

    请月嫂带娃?或者请保姆带娃?一般来说,多数家庭是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请个月嫂或者育婴师带娃,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尤其是上了幼儿园之后,再花一笔请保姆的钱,对于工薪家庭来说,感觉没有必要。

    于是,双方的父母,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就会主动来帮忙带一下孩子,省下了保姆工资,有时连生活费都帮忙倒贴了。

    (2)安全方面的考虑

    毕竟血浓于水。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总比交给外人要放心。

    网络和电视上,经常曝光保姆被视频监控发现虐待孩子、喂孩子安眠药,甚至拐卖孩子,故意纵火的新闻屡见不鲜,尽管是极少数,但是谁能保证自己家就会遭遇那个“万分之一”。

    还是把孩子交给亲人比交给外人放心。就算是打了、骂了,亲人也会比外人有分寸。这也是把孩子交给长辈带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3)老人时间充裕,也有带娃的意愿

    到了爷爷奶奶辈,基本上已经过上了退休生活。时间上比较充裕,客观上有带娃精力和时间。

    在主观上,老一辈大多还是比较传统的,希望年老之后,能儿孙绕膝,其乐融融,再说带娃也可以打发一下退休时光,许多老人也乐得带娃。

    (4)长辈心细,带孩子有耐心。

    老人经历的事多,有些奶奶、外婆更是带完大宝、带二宝,带孩子、喂奶、换尿布湿、判断头疼脑热什么的经验丰富。

    另一方面,老人们一般比较心细,对孩子的照顾无微不至,同时又有耐心。

    2. 弊:长辈带孩子的弊端

    (1)老旧经验不科学

    老一辈带孩子,很多时候是按照老经验和老思想来带孩子,许多育儿的理念与现代科学格格不入,有时传统习惯和科学护理截然相反。

    比如遇到幼儿常见的感冒发热,孩子烧到了38度5以上或者39度以上,喊冷,奶奶、外婆们就给孩子裹得严严实实象粽子一样。

    还对爸爸妈妈要给孩子减衣物、掀开被子、温水擦洗等应对降温措施不理解。

    (2)过度溺爱和骄纵孩子

    所谓“隔代亲”。老人带娃的行为让爸爸、妈妈看不惯的,就是对孩子有时会毫无原则、毫无底线地溺爱。

    比如吃饭,当孩子不自己吃饭的时候,就追着喂饭;喂不下去的时候,就由着孩子去吃零食。

    在逛商场或者超市的时候,孩子要什么就买什么,家里的零食、玩具、绘本成堆,老人们还是把退休金省下来,一味地满足孩子的要求。

    (3)教育方式方法不当

    所谓“路径依赖”,老人们经常会把当年教育他们自己子女的方式方法,移植到教育孙辈身上。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教育理念也在不断进步和升级,但是老一辈的观念可能跟不上时代的变化,比如夸奖式教育、鼓励式教育方式,老人不以为然;放手让孩子去拆解玩具、涂鸦绘画,老人们会认为是搞破坏,这样就容易扼杀孩子的创造力。

    3. 育儿矛盾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一是新旧矛盾交织复杂。婆媳之间、甚至母女之间,总会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产生一些不满和积怨,总会有一些防备心理。

    在带娃的事情上,一旦意见不统一,或者哪句话就得不合适,就会新帐带起旧帐,翻起陈年旧事,不免会多心而产生矛盾。

    二是生活习惯不同。由于家庭背景不一样、成长环境不一样、经济条件不一样,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和价值理念都不一样。为了照顾宝宝,突然在生活在一个屋檐下,难免有不适应的地方,可能会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闹得不可开交

    三是新旧育儿理念发生碰撞。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教育方法,老年人有老年人的方法。年轻一代接触面广、信息获得渠道多,讲究科学教育。老年人因为已经将至少一个孩子养大成人,在养孩子方面自然比新手爸妈要有底气。

    新旧两种育儿理念方法的碰撞,自然会对对方的做法相互看不习惯,矛盾自然产生。

    归根结底,这些家庭矛盾的产生根源,都是因为家庭成员感觉自己没有得到尊重而产生的。老人觉得自己的付出,不仅没有得到回报和感恩,反而让人厌烦而愤懑。年轻人觉得老人方法老旧,思想顽固,自己科学的方法得不到尊重。

    4.化解育儿矛盾,爸爸的角色很重要,四招当好“双面胶”。

    首先,爸爸当好带娃第一责任人。

    在教养孩子方面,爸爸要始终牢记自己是第一责任人,父母起到主要作用,老人只是辅助性的作用。不能把孩子托付给老人之后,就不管不问了,下班后依然手机不离手,人在心不在,只有爸爸高质量的陪伴,才能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也能减轻老人们的负担。

    其次,爸爸当好调停人。

    一旦因孩子的教育问题此发矛盾,爸爸第一时间当好调停人。同时要把养娃的责任分工进行明确,比如,老人只管“生活”,做饭买菜,接送看护等;爸爸妈妈负责“教育”,如教英语、普通话读绘本、生活习惯养成等。只有把责任明确了,两代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自然会少很多。

    爸爸要做好“受气筒”。

    当然,当分工没那么明确的时候,爸爸就要扮演好“受气筒”的角色,把过错往自己身上揽。让奶奶消消气,让媳妇消消气。扮演好“救火队员”和“灭火队员“的角色。

    想想老人为孩子的付出那么多,想想节省了那么多,还是情感付出那么多;再想想媳妇十月怀胎受的苦,这个委屈和“受气筒”当得值。

    爸爸要做好“打气筒”。

    把孩子培养好,这是一家人共同的愿望和目标。有这个共同的基础,没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和矛盾。作为爸爸,要带头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表达充分的尊重,表达感谢和感恩。多鼓励、多宽容,多打气。

    所谓养不教,父之过。化解两代人育儿的家庭矛盾,爸爸是关键。

    供参考。

    2019-09-19 06:56:39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