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百夫长和千户是不是真的管一百人、一千户?

新农商网 全部 1017

古代的百夫长和千户是不是真的管一百人、一千户?

回复

共6条回复 我来回复
  • 多彩铅笔rR
    多彩铅笔rR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百夫长是元制。

    千户是元明及蒙古的制度。百夫长与千户都是军制。


    千户:是明代卫所级军事行政主官。明代千户是管战兵1200多人,下辖五个百户。更管整个千户卫所的军民人等。明承元制,元代的千户制度大体上和明代是没有多大区别。


    元代百夫长制:也是以辖区管理制。既管军又管民。元代百夫长制与明代百户制不尽相同。一百夫长管有120多人到200多人战兵之间。而且也都有辖地,也是军民一体管理

    百夫长与千户,都是蒙元式的官职,带有浓厚草原特色。蒙元帝国军户制的浓缩。

    2017-10-04 22:46:39 0条评论
  • 四方头plus
    四方头plus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很多人在阅读历史的时候,涉及到军事战争场面,常常会被里面的军职和军衔搞糊涂,比如汉代时候所设立的伍长、什长、百夫长以及千户等等军衔。

    从名称上,这些都是军队中中下层的军官,很多人在疑惑的同时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是不是可以望文生义,直接认定这些军官管理的是各自军衔命名下的士兵数量呢?如果不是,这些人又究竟管理多少士兵呢? 一般情况下,无论是伍长还是百夫长,都是以一定数量的士兵所组成的作战单位,在具体数目上,也和他们的职衔相对应,比如百夫长,手下就管理者一百名左右的士兵,但朝代不同,士兵的数目也不尽相同,有时五十到七十人之间也可以称之为百夫长。

    从其具体职位上看,相当于现代军队中的连级干部。 至于千户,是金朝时候所设立的一个职位,也称其为千夫之长。千户是军队的一种军职称谓,并非是管理一千户的意思。在元朝的时候,千户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比如具体可以分为上千户所,中千户所,下千户所,分别对应统兵七百、五百和三百等士兵数目,正五品的职位。到了明代,千户规模略微扩大,可统兵一千余人。

    2017-07-23 17:04:48 0条评论
  • 国学守望者
    国学守望者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百夫长、千户都是官职。

    2017-07-22 10:30:09 0条评论
  • 国学守望者
    国学守望者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百夫长、千户都是官职。

    2017-07-22 10:30:09 0条评论
  • 清爽天空w9
    清爽天空w9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百夫长和千户都来源于军队,应该来说设立之初确实用来确定管多少人的军职,也就是这两者都有。

    不过百夫长中国和古罗马都有,但千户应该是中国独有的,但却不一定是管理一千户人。元代千户所统领百户所:统兵七百以上称上千户所;从四品金牌,兵五百以上称中千户所;千户正五品金牌,兵三百以上称下千户所千户从五品金牌。明代卫所兵制亦设千户所,千户为一所之长官。驻重要府州,统兵1,120人,分为十个百户所。

    卫所:卫所的士兵都是世袭的叫军户,每家一个男人当兵(不止一个的叫余丁,算预备役),享有一定的免徭役的特权。卫所根据大小分为“千户所、百户所”不同的等级,长官就是千户、百户了 。


    我们熟悉的就是锦衣卫的千户了。锦衣卫有十四所千户十四人,正五品,还有副千户,从五品,由指挥使管辖,对皇帝直接负责。不过锦衣卫基本属于特务机关,又常参与朝廷争斗,一朝天子一朝臣,锦衣卫的编制经常发生变化,管的人员就不一而足了。

    2017-07-22 10:21:48 0条评论
  • 有个顾客吧
    有个顾客吧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千户,金朝始置,为世袭军职。初专授予汉人降臣,后也用以称女真军事组织猛安,统领谋克,隶属於万户。元代相沿,其军制千户设“千夫之长”,亦隶属於万户。

    元代千户所统领百户所:统兵七百以上称上千户所;从四品金牌,兵五百以上称中千户所;千户正五品金牌,兵三百以上称下千户所千户从五品金牌,各设“达鲁花赤”一员,千户一员、品级相同。

    明代卫所兵制亦设千户所,千户为一所之长官。驻重要府州,统兵1,120人,分为十个百户所。

    千户还是韩国的常用地名,谚文写作천호。

    千户简介

    千户,官名,金朝始置,为世袭军职。初专授予汉人降臣,后也用以称女真军事组织猛安。蒙古成吉思汗建国后封功臣,也用此名,又称千夫长,共九十五人。元朝于各路设千户所,置千户为长官,隶属于万户,下领百户。以统兵数量分为上、中、下三等。七百人以上为上千户所,五百人以上为中千户所,三百人以上为下千户所。明朝沿置为千户所长官,正五品。隶属于卫,下设百户。千户所一人掌印,一人佥书,称管军,并有“试”与“实授”之别。清朝于西北、西南等少数民族土官中置千户一职,正五品,管理所辖部族及士兵。

    千户等级

    卫所的士兵都是世袭的叫军户,每家一个男人当兵(不止一个的叫余丁,算预备役),享有一定的免徭役的特权。卫所根据大小分为“千户所、百户所”不同的等级,长官就是千户、百户了 。

    千户制

    蒙古汗国和元朝国家体制。成吉思汗即位后,建立千户制[1],将全国的人民和土地划分为95个千户,由大汗分别授予与共同建国的贵戚、功臣,任命他们为千户的那颜(首领),使之世袭管领。千户下分为若干百户,百户下为十户。这种分法史称“领户分封制”或“千户分封制”。

    百夫长

    百夫长,古代军职,古代中国和古罗马都有,最初是统领百人左右队伍的军官称呼。古代军制五人为一伍,长官为伍长,十人为什长,百人为百夫长,五百人为小都统,一千人为大都统.,三千人为正、偏将,五千人为正、偏牙将,一万人设正、副将军。

    中国古代军职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出自《从军行》杨炯(初唐四杰)

    明代武士

    古代军制五人为一伍,长官为伍长,十人为什长,百人为百夫长,五百人为小都统,一千人为大都统.,三千人为正、偏将,五千人为正、偏牙将,一万人设正、副将军。

    百夫长是一百个人的头领。相当与现代的一个连长,属于下级军官。在古代百夫长所带的兵员并不是真正的100人,一般情况只有50至70个人组成。类似的还有千夫长和万夫长。[3]

    古罗马军制

    角色和职责

    百夫长(英语:Centurion,拉丁语:Centurio,希腊语:κεντυρίων)是罗马军团中的职业军官,平时负责训练,战时负责指挥。大部分百夫长都各自领导一个百人队(英语:Century,拉丁语:Centuria),但是也有较高等级的百夫长会领导一个步兵大队(拉丁语:Cohors,通常由6个百人队组成),或者在军团中担任高级参谋的角色。

    百夫长这个名称来自于他们所领导百人队。百人队在罗马军队一直是一个很重要的编制,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前6世纪的罗马王政时代。如同其名称一样,百人队最初大约由100人组成。后来百人队又变为了由60人组成,两个百人队组成一个小队(拉丁语:Manipulus),其中一个有较高的权威。在马略改革后,标准的百人队编制又变为80人。

    百夫长的职位提升大致是这样的:百夫长们首先开始领导一个100人(后来变为60人以及最后变为80人)的百人队。随着资历的提升,他们开始领导所在步兵大队中更重要的百人队,然后是领导这个大队。最优秀的百夫长们会被提升为所在军团最英勇善战的士兵所组成的第一步兵大队的十个百人队(其他大队只有六个百人队)的百夫长(拉丁语:Primi Ordines,意为第一级),并且担当参谋的角色。每个军团最高级的百夫长就是第一步兵队的第一百人队的队长——首席百夫长(拉丁语:Primus Pilus,意为第一排)。

    所有的百夫长,无论级别多高,都不属于骑士阶层,但是首席百夫长被准许在退休后进入骑士阶层,同时所有的百夫长都拥有直接从属于自己的百人队。百夫长们还能够在行军时骑马,并且假如被允许结婚的话,他还能接家小来军团驻地同住。

    罗马百夫长

    在一个完整的罗马军团中,只有8名军官的级别高于首席百夫长:指挥军团的军团长(拉丁语:Lēgātus Legiōnis),由执政官、皇帝或者元老院指定任命的高级军事保民官(拉丁语:Tribunus Taticlavus),负责管理器械和营造工作的宿营长(拉丁语:Praefectus Castrorum),以及5名来自骑士阶层的主要负责军团行政事务和战术指挥任务的低级保民官(拉丁语:Tribūnī Angusticlāviī)。

    在现代军队体系中,“百夫长”这一称呼其实涵盖了很多不同级别的军衔。普通的百人队指挥官相当于今日的中尉或上尉,领导步兵大队的较高级百夫长的军衔则相当于中校,而具有高级参谋角色的首席百夫长则相当于今日的上校。

    在战斗中,百夫长的作战位置一般在百人队方阵的右前方,领导、鼓舞所在部队,并与其并肩作战且身先士卒,向战友及敌人展示与其所获得的军衔相匹配的勇气与技能,再加上其与众不同的服饰,因此百夫长们的伤亡往往与军团整体伤亡数字相比不成比例。例如格奈乌斯·庞培和恺撒之间著名的法萨卢斯战役中,恺撒的部队中有30名百夫长阵亡,占百夫长总数的8%,而阵亡士兵却只占士兵总数的1%。

    在百夫长之下的则是军事特别助理(拉丁语:Optio,意为被选择),此人是百夫长从所属百人队挑选出来的百人队二号重要角色,但不属于军官。

    百夫长负责他所领导的百人队或步兵大队,同时他还要负责军团士兵的训练工作。在执行这项工作时,他们经常表现出冷酷的一面,并且会对犯错的士兵作出毫不留情的惩罚。作为指挥官,百夫长有权对自己的部下予以奖惩。惩罚的措施可能会非常严厉,有时还包括死刑。当罗马军队面对艰苦局面时,百夫长们残苛的训练以及严厉的惩罚措施使得部队军纪严明,并能够在面对多于自己的敌人时取得战斗的胜利。

    但是,百夫长们自己也可能因诸如执勤时睡觉、擅离驻地或者未能给予士兵足够的训练这样的过错而被上司惩罚。如果某个百夫长因此类行为被判有罪的话,他也可能像他手下的普通士兵一样被处以死刑。对于别的过错的惩罚措施还包括各种耻辱的刑罚,例如命令其或不带佩剑着便服、或手持量地造营房用的杆棒甚或堆土筑垒用的泥巴在统帅帐前站一整天(丈量、修筑营垒都是普通士兵而不是百夫长的职责)。

    百人队长

    百人队长(百夫长,英文Centurion)在罗马军队编制中一直是一个很重要的军衔。百人队这个编制的历史一直可以回到瑟维尔斯时期(前6世纪)的伊特鲁斯坎人(Etruscans),罗马人(Romans)的军队。最初的百人队长由该队的士兵中推选出来。后来的百人队长由罗马护民官任命,然后通过军团指挥官的认可。在早期帝政时期百人队长是由罗马省份的执政官任命的。但这种任命是基于军团指挥官和护民官的推荐下产生的。如果候选人在高处有影响力的朋友,甚至罗马皇帝也可以干预百人队长的任命。

    百人队长经常让人想起是由于有战功从普通士兵中提升到这个位置上的。但这只是挑选百人队长的一种方法。罗马禁卫军士兵在服役满规定的16年后也可以被任命为普通军团的百人队长。甚至于象equites这样的平民骑兵也可以直接申请百人队长一职。要成为百夫长不仅仅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士兵,还要是有很多知识的人。因为百夫长不仅要读写命令,有时还要负责一些政治和外交上的职责。

    百人队长中最高级别是primus pilus,“第一矛”,也就是第一大队(就是罗马全战里面的first legionary cohort)中第一百人队(双编制的百人队)的队长。这个军衔一般对于每个“第一矛”百人队长来说只保留一年。一年过后,该百人队长将退休或者被任命为军营长官,主要负责装备和运输。这类“第一矛”百人队长一直可以升官进级,比如作为舰队指挥官,罗马禁卫军指挥官,甚至成为省长(只有辅助兵种守卫的省份)。

    在早期帝政时期一个军团一般有59名百人队长(9个大队,每个大队有6个百人队)。第一大队中5个双编制的百人队各有一个。剩下的54个分配给54个标准编制的百人队。每个百人队长有一些非委任的参谋官来协助他的日常工作:信号兵(signifer),同时也充当财务,副队长(optio),百人队长光荣后的替补同时也充当“训练官”。私人护卫(tessarius),队长的保镖。

    百夫长在军团里很容易就看出来,他的盔甲是银色的,小腿有两块护胫甲,而且头盔上由羽毛头饰。百夫长的着装具的方法也很特别,剑在左,匕首在右,也要持盾牌。百夫长的职责是训练士兵,而保持训练的办法就是用一根的专门藤条鞭打士兵,这种措施在当时很流行。[6]

    制服

    罗马军团的百夫长们可以通过其服饰予以区分:他们的铠甲是银色的,短剑置于身体左侧而不是右侧,而身体右侧则可能会放置匕首,腿上有护胫。由于在作战行进时也要位于百人队中,他们也要执盾。百夫长最为显著的标志是他们头顶上的马毛或羽毛装饰,与其他普通士兵不同的是,他们的饰板是横排的而不是纵列。即使新式的多层罗马片甲Lōrīca Segmentāta在1世纪投入使用后,百夫长们仍然穿着旧时的锁子甲,通常他们还会在胸前或者其他显著位置佩戴奖章获或者其他装饰物以向其战友以及敌人彰显其英勇。百夫长们还会拿着一根通常是藤制的短权杖(拉丁语:vītis)作为其权力象征,并在训练时用以鞭打士兵。

    百夫长的条件

    要想成为百夫长的人必须满足很多限制条件,首先他必须先获得数位重要人物的推荐信。因此,结交、巴结或者依附于某些重要的元老,有时甚至是执政官或者皇帝本人可能对于想要谋求百夫长职位的人而言大有益处。

    年龄限制

    成为百夫长的人必须年满30岁,换言之,假如他16岁进入军队,那么此人大半生的时间都在军队中摸爬滚打,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经验来领导其属下。

    社会地位

    由于前述候选人需要重要人物推荐信的原因,拥有较好社会关系是候选人的必备条件,而来自较高阶层的候选人更可能具备此类条件,因而也更容易成为百夫长。

    受教育程度

    百夫长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将其上级指挥官的书面命令传达给手下的兵士,因此他必须具有最起码的读写能力。此外,由于某些时候高级百夫长还兼具参谋职责,因此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成为百夫长的可能性也就越大。[5]

    以上的军官

    百夫长以上的军官分别是:primi,ordines,hastatus,princes posterior,hastatus,princes,primus pilus。Primus pilus是一个军团的最高指挥官,按规定它至少有50岁,并且至少在这个位置上呆够一年,之后他就可以退休。它能拿到400,000~600,000第纳尔的退休金,还能被授予骑士爵(在屋大维时代一般军团成员退役后,只能拿到3,000。如果这个人不想退休,那他要么被派到另外的重要职位,要么成为舰队司令或省总督,或者甚至成为禁卫军指挥。

    军团里还有一些非职业的高级军官,这些人一般都是缺乏作战经验的,他们能来任职大多是因为皇帝的特别任命,当然,他们也不会赋予重要的职责。这些人一般是负责指挥辅助军,或者干脆呆在军团司令部担任文职,总之他们对军团战斗力影响不大。

    2017-07-22 13:40:58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