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王朝的更替和地主有关系吗?

新农商网 全部 1050

封建王朝的更替和地主有关系吗?

回复

共16条回复 我来回复
  • 童趣两无猜
    童趣两无猜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有个问题需要厘清,地主的土地是怎么来的。

    原始社会后期有了部落首领,打破了原有秩序,到封建社会,就有了等级。

    王宫士大夫,就有了封地,他们从税赋中得到俸禄,可他们必竟是少数,形不成地主阶级。

    至少在原始社会后期与封建社会前期,机会利益均等,所有农民都在同一起跑线上。虽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分化,土地的占有,有多有少。

    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两极分化,有穷有富。

    有些不务正业的人,懒惰并染上恶习,吃喝嫖赌,游手好闲入不敷出,只好卖祖产,卖田地,这部分人没有了自己的田地,为了生存只好为他人种田,或租人土地,也就成了穷人。

    而有的人,不辞辛苦勤俭持家,通过积累就成为了现在所说的‘地主’。(建国后才划分的成分)

    2019-11-10 12:48:03 0条评论
  • 历史纬度
    历史纬度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封建王朝的更替和地主阶级有密切关系,封建王朝的更替就是一批新的地主代替了另一批旧地主;可以说,封建王朝的更替就是地主阶级内部的权力斗争,是国家机器的自我调整。在一次次封建王朝的更替和调整中,地主阶级越来越成熟,国家机器也越来越完善。封建王朝前期的更替和调整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而封建王朝后期的更替和调整则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地主阶级既是攻坚王朝的建立者,也是封建王朝的改革者,更是封建王朝的埋葬者。

    地主阶级建立了封建王朝,地主阶级是封建王朝的统治阶级。

    从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以来,封建社会就逐渐取代了奴隶社会,地主阶级逐渐取代了奴隶主阶级成为了国家的统治者和社会发展的掌控者。自从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并建立秦朝一直到1912年宣统皇帝退位为标志的清政府的灭亡为止的2000多年中,地主阶级一直是中国历朝历代的统治阶级。

    在封建王朝主宰中国的2000多年中,地主阶级控制了政治、经济、文化及军事等社会的一切方面。地主阶级的利益就是封建王朝的利益,封建王朝必须服从于地主阶级的利益需求;一切不符合地主阶级利益的社会因素都被改造,一切不符合地主阶级利益的措施都被废止。按照地主阶级的意志,政治上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建立了自然经济的发展模式,思想上则是以儒家思想为治国思想,军事上则是逐渐形成了文官控制武将的局面。以皇帝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控制了封建王朝的一切,是强力的封建王朝的统治阶级。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不可调和的矛盾是封建王朝更替的主要原因。

    封建王朝是建立在土地上的王朝,土地是封建王朝存在的基础。中国发展的是小农经济,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存在的经济基础;而小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土地。从经济意义上说,封建王朝的存在必须依赖土地;从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上说,无论是农民还是地主都对土地充满了渴求。

    农民阶级对土地的要求是逐步发展的,地主阶级对土地的要求则是无限的。在封建王朝建立以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增长会推动人口会快速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口会导致越来越多的土地要求。尤其是在失去了开拓边疆地区的精神以后,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对土地的争夺会变得越来越激烈。当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阶级中的大多数失去了自己的土地以后,就意味着这个封建王朝的大多数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而生活水平的下降和饥饿一定会导致农民起义;出于农民起义不断打击下的封建王朝一定会灭亡。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会导致封建王朝的更替。

    地主阶级的改革只能暂时缓解社会矛盾,无法触及封建社会的本质。

    封建社会的末期,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会越来越尖锐;统治者出于巩固统治的目的会采取一些措施缓和阶级矛盾。因此每个封建王朝就出现了所谓的改革,例如北王安石变法和张居正改革;但这些改革无一例外都失败了——因为改革中的措施损害了地主阶级的利益。

    王安石为代表的封建社会的改革者从本质上说仍然是地主阶级的一员,所以其采取的措施虽然有可取之处,但仍不能超脱封建主义的范畴之外。如果不能从根本上否定封建主义,那么改革只能是表面的,这些表面的措施也只能临时性的解决一些细节问题;细节问题的解决只能延缓封建王朝的灭亡。不能认识到封建社会本质的改革是无法解决封建王朝更替的循环怪圈的。

    地主阶级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封建社会最终被资本主义社会所取代。

    经历了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繁荣以后,明清时期的封建社会走向了衰落。衰落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一点的是地主阶级的拒绝学习。已经完成了对整个社会的控制的地主阶级实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拒绝与世界上其他文明进行交流和学习;这就是中国逐渐的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任何一种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势力,最终会被历史所淘汰;落后于世界的清政府被淘汰了,拒绝对外开放与学习的地主阶级也被淘汰了。

    资产阶级是比地主阶级更先进的一个阶级,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远远超过地主阶级。在资产阶级的推动下的以资本主义经济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迅速发展,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文化及军事等各方面都超过了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制度比封建制度先进,资本主义经济比小农经济先进,人文主义思想比儒家思想先进,比冷兵器军队先进;总而言之,资本主义全面领先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社会必将取代封建社会。

    地主阶级只是封建王朝崛起的表面现象,生产力才是封建王朝更替的根本原因。

    从表面上看,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的确是地主阶级的贪婪和腐败导致的。地主阶级的贪婪不仅破坏了小农经济,还导致了政府的政治腐败和黑暗,这种腐败和黑暗必然导致社会的动荡和农民起义的发生,农民起义又会推翻封建王朝。因此,的确可以认为地主阶级导致了封建王朝的更替。

    从实质上说,推行封建主义的封建王朝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导致封建王朝更替并最终灭亡的根本原因。任何社会的存在必须遵循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的规律——如果统治者能够不断的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那么这个社会就会一直生存下去;反之,则会灭亡。也就是说,封建王朝之所以灭亡的最本质的原因是其建立的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求,违背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的规律。

    总之,地主阶级的确是封建王朝不断更替的表面原因,地主阶级对王朝的更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生产力的发展才是决定封建王朝循环的根本因素。透过现象看本质!

    2019-11-11 18:05:20 0条评论
  • 智宁卫浴
    智宁卫浴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古代王朝的更替可以说跟地主有着密切的关系,自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中国进入大一统王朝社会,虽然大一统王朝都以皇权至上观念和加强中央集权来巩固皇室的权利,可是无不以外大一统王朝最后都被迫更替。

    夏商周到春秋和战国,再到秦汉大一统,三国魏蜀吴,西晋和东晋,南北朝并立,隋唐和五代,宋元和明清。如此多的王朝,长的有两三百年,短的也有区区几年就被迫更替,通过我们了解后不难发现一个问题,每个王朝更替之前都离不开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封建王朝时期都是以农业为主,农民自然成为了当时的主流,农民以土地为基本财富,耕地对于民众来说不单单是财富,更加是生存的根本。

    了解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古代生产能力低下,民众不但要面临上天的考验,大灾之年也是时常发生,还要交纳税赋,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本无可厚非。可是有一个阶级出现打破了这个常规,那就是拥有众多的土地的地主,他们用武力也好,用心计也罢,最终不少民众的土地流入到他们手中。

    毕竟古代王朝不能随意开垦荒地,在加上当时开荒的各种条件限制,权衡得失之下,让很多民众不得不去租种地主手中的土地。此时的民众要面临上天的考验、交纳税赋、地主的高额的租金,风调雨顺的情况下还可以勉强度日,维持人生存的基本,可是这时地主大部分以丰收之名加重租金,遇到大灾之年,民众甚至颗粒无收,这时根本无粮交纳税赋,一般封建王朝的帝王都会免去税赋并且出粮赈灾,可是地主的租金却一文不少,这样就让民众的生存遇到了威胁。

    面临生存遇到威胁的时候,其实大多数民众不会起反抗之心,会想其他办法来维持生计,但是随着地主阶级压迫更加过分的时候,民众的土地失去的更多之时,阶级矛盾爆发是不可避免出现的。

    阶级矛盾到不可调和的时候,反抗地主阶级的压迫,起义也就接踵而至,但作为封建王朝的帝王此时做法与民众所想差之千里,封建王朝帝王面对民众得反抗大多以武力镇压的方式去解决,或者以安抚的方式解决问题,这种做法显然无法解决阶级矛盾的根本原因。

    解决不了矛盾自然封建王朝就要面临被迫更替,更替之后人们有了土地,阶级矛盾便会得到暂时的缓解,民众也会继续繁衍生息。可历史结果却告诉我们。阶级矛盾缓解只是暂时,随着时代的变迁,封建王朝只是继续进入了下一个轮回。

    当然一个王朝的更替有多种原因,比如帝王贪图享乐、百官贪腐、外族入侵等等原因,但是王朝更替主要原因我认为还是因为阶级矛盾激化引起的,归根结底还是统治阶级与民众阶级所产生的矛盾,造成统治阶级与民众阶级矛盾的人就是地主,所以说王朝更替与地主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个封建王朝土地是财富,当大量财富落入少数人手中,超越我们所熟知的二八定侓范畴,矛盾爆发也是必然。

    2019-11-10 10:49:27 0条评论
  • 匹夫之责
    匹夫之责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比较统一的、历史沿革较久远的朝代,自然百分之百的有关系了。

    其中我国的宋代至清代的朝代更替,自然不尽与地主阶级有关系了。


    2019-11-09 09:37:26 0条评论
  • 晚亭与落霞同晖
    晚亭与落霞同晖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当然有关系。但并没有一一相对应的必然联系。

    现在人一提起谁是企业主、XX主,顿感身价百倍、无比荣光,有钱人。

    但在阶级斗争的年代,做为黑五类之首的地主,却是臭不可闻。至少会连累三代人,即便三代以外的远亲,也远避之唯恐不及。

    所谓地富反坏右黑五类,地主排在首位呢?因为中国是一个农耕社会,每次改期换代,新朝都要分给农户上百亩土地,且几年内不收赋税,为的是休养生息。但慢慢发展,各种原因使一些农户被迫出买土地,甚至变成无土地的佃农。而大量的土地集中到了少数拥有千倾万倾的地主手里。他们不劳而获,亨受豪华的生活,刘文彩的庄园就是最典型的一例。

    贫富差距过大,一边饿殍通地,一边锦衣玉食,"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于是激起民反,改朝换代的事也就发生了。

    但历史在重复,以明朝为例,朱元璋可是苦出身的农民。初登帝位,也采取与民休养生息国策。但及至后代,仍走上兴而衰的老路。皇权贵族、地主阶级利益相关,是相互依存关系。只是地主名份稍低,雅称"士绅、财主"。

    这种现象就是王朝兴衰"周期率"。如何突破这个魔咒,当年开国领袖和黄炎培有过彻夜长谈的"窑洞之论"。并找出了根本解决的办法,那就是让人民当家做主,政权置于人民的监督之下。

    2019-11-10 16:27:58 0条评论
  • 晚亭与落霞同晖
    晚亭与落霞同晖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当然有关系。但并没有一一相对应的必然联系。

    现在人一提起谁是企业主、XX主,顿感身价百倍、无比荣光,有钱人。

    但在阶级斗争的年代,做为黑五类之首的地主,却是臭不可闻。至少会连累三代人,即便三代以外的远亲,也远避之唯恐不及。

    所谓地富反坏右黑五类,地主排在首位呢?因为中国是一个农耕社会,每次改期换代,新朝都要分给农户上百亩土地,且几年内不收赋税,为的是休养生息。但慢慢发展,各种原因使一些农户被迫出买土地,甚至变成无土地的佃农。而大量的土地集中到了少数拥有千倾万倾的地主手里。他们不劳而获,亨受豪华的生活,刘文彩的庄园就是最典型的一例。

    贫富差距过大,一边饿殍通地,一边锦衣玉食,"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于是激起民反,改朝换代的事也就发生了。

    但历史在重复,以明朝为例,朱元璋可是苦出身的农民。初登帝位,也采取与民休养生息国策。但及至后代,仍走上兴而衰的老路。皇权贵族、地主阶级利益相关,是相互依存关系。只是地主名份稍低,雅称"士绅、财主"。

    这种现象就是王朝兴衰"周期率"。如何突破这个魔咒,当年开国领袖和黄炎培有过彻夜长谈的"窑洞之论"。并找出了根本解决的办法,那就是让人民当家做主,政权置于人民的监督之下。

    2019-11-10 16:27:58 0条评论
  • 浪迹滇中
    浪迹滇中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封建王朝的更替和地主有直接关系,地主在封建时代其实就是最大利益的获得者,表面上看皇权至上,但当皇权严重侵害地主整体利益时,就会以改朝换代的方式来进行自我修复原有的利益关系,历朝历代开国时大多盛世,经过一段时间后制度被破坏,又开始新一轮循环,改革只能减少矛盾,而不能杜绝矛盾。所以,从辩证法角度看,矛盾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因素。

    2019-11-09 10:44:43 0条评论
  • 古道西风病马
    古道西风病马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以前提出一个论点,历代封建王朝灭亡的关键是既得利益集团过分强大,财富都集中在他们手里,造成国库空虚,极大削弱了王朝的统治力。

    既得利益集团就是庞大的王公贵族,是最大的地主阶层,再加地方上的土豪劣绅,构成了庞大的地主阶级。红楼梦里就有年关时农民交租的描述,四川大邑县的地主庄园都反映了地主是如何剥削农民的。

    历代封建王朝的覆灭都伴随着大规模农民起义,各种历史书籍都说农民起义是王朝灭亡的掘墓人。

    我看是地主阶级这个庞大的既得利益集团,自掘坟墓,导致王朝覆灭。穷奢极欲,横征暴敛,弄得民不聊生,一遇荒年,灾民不反,难道坐以待毙吗!

    如果也来个包产到户,陈胜吴广李自成未必有那么大的号召力!

    2019-11-10 10:48:08 0条评论
  • 无忧的河流RTn
    无忧的河流RT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是有巨大关系的,封建王朝时期大多为农业国。而农业跟地主是密不可分的。举例中国封建王朝中,数次社会动荡,跟土地兼并有巨大关系,才会出现大规模社会起义。而农业社会吏治出现问题,当官的贪腐,除了金银自留以外,便是大规模兼并土地,每个时期大的官员便是大的地主,。

    2019-11-09 09:56:32 0条评论
  • 鲁卡尔
    鲁卡尔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有关,还很根本重要基本重要和重要。地主阶级不顾农民的死活和黄世人一样地逼地租,再有劳役官吏打压,农民急了聚众造反了;于是乎封建王朝的大厦就要倒塌了。

    2019-11-09 12:46:44 0条评论
  • 艺海一粟
    艺海一粟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太有关系了。封建皇帝和各级官僚就是大大小小的地主。中国的历朝历代的主要问题都是土地问题。也可以说中国历史就是土地革命历史。你说有关系吗?

    2019-11-09 10:22:01 0条评论
  • lin06688
    lin06688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大小地主占据了太多的土地 贫富悬殊太大的话 只要一点外因 一个王朝自然就更替了

    但是在重农我抑商的社会,土地又是最安全的投资品,无解的问题。

    2019-11-09 11:48:43 0条评论
  • 清溪方志
    清溪方志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封建王朝的更替原因多种,而从地主角度来说,也是有些直接或者间接的原因,大多王朝末年,当权者昏庸,傜赋加重,地主地方剥削,导致民不聊生!所以说绝对的关系不敢说,但是也是有关系的,

    2019-11-09 10:30:12 0条评论
  • 亿恒冬虫夏草
    亿恒冬虫夏草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当然有关系啦,地主是代替中央统治着基层的老百姓,在地层吃喝拉撒好像都得靠地主,封建王朝的县衙好像只起到治案的作用。

    2019-11-09 10:06:21 0条评论
  • 逐境忘返
    逐境忘返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主要是人口增长与土地面积的矛盾。

    2019-11-09 13:33:51 0条评论
  • 山高水长空气透
    山高水长空气透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地就那么多,王朝更替也就是地主更替。

    2019-11-09 10:24:11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