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震预警我们理论上还能再提前多久?

spider 全部 1035

关于地震预警我们理论上还能再提前多久?

回复

共11条回复 我来回复
  • 爱你的4971
    爱你的4971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一个星期,观察四川旁边的云南,今年雨季空前希少,气温明显升高,说明地球内部的熔液在不断升高,把地表烧烈了,遇到河流多的地方,可想而知,如同热油锅里加凉水。。。。

    2019-06-20 09:10:50 0条评论
  • 韩国伟老师
    韩国伟老师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只能一分钟,预警时间,这是由地震波和电的传导速度决定的。

    2019-06-19 21:12:38 0条评论
  • 怪罗科普
    怪罗科普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地震预警是利用电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能够在地震发生时,破坏性地震波到达前,向用户提供几秒到几十秒的预警。而离震中越远就就能提前越多时间。

    这次地震有地震预警的视频在各大网站刷屏,我们这边基本没有发生地震,对地震预警也相对陌生。

    在长宁6级地震发生后地震波到达前,大陆地震预警网为距震中51千米的宜宾市,预警时间10秒;距震中80千米的泸州市,预警时间18秒;距震中111千米的自贡市,预警时间27秒。

    别小看这么点时间,已有理论研究表明,预警时间为3秒,可使人员伤亡比减少14%;如果为10秒,人员伤亡比减少39% 如果预警时间为20秒,可使人员伤亡比减少63%。

    2019-06-20 17:43:49 0条评论
  • 能量平衡德行天下
    能量平衡德行天下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地震是由于我们生存的陆地在海水里移动的原因造成的。地块的挤压现象是造成地震的唯一原因。由于我们并不能够发现地块相互挤压会把那一块地质压碎所以地震预测工作现在还不能够被确定。我们生活的陆地是一块又一块巨大岩石组成的,漂移是它的特点,就如同一块木板在水中移动一样,当有另外一块飘过来撞击就会产生震动,地震就如同这种模式。掌握这种撞击非常不易。而且即使是发生碰撞也未必就能把这块岩石(地块)挤碎。而且由于地块的软硬不均,被撞击挤压时的传导效应也不一样,这也为地震的预测带来非常多的不确定性。地震预测只能根据地裂时产生的波动而断定,而这种波动发生传到非常快,当你发现波动来临时地震也就到了所以预测基本上不能被提前。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的技术不能够提前预测地震一样。谢谢阅读

    2019-06-20 10:17:55 0条评论
  • 狂奔的蜗牛89044426
    狂奔的蜗牛89044426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不能提前了,目前的地震警报的原理是先发生地震然后被检测到。被检测到的同时系统会立即向周边发送警报。而人类的网络信息交换是以电磁波的形式,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为光速,所以电磁波会比地震快一点到达。比如这次地震预警当地是10秒预警,而成都是60秒预警。

    这期间检测地震已经是检测瞬间发生了发生模式也是人类目前能理解的最快速度,接收信息的当地政府也是有自动化的紧急预案,之间小幅度的提升是可能有的,但是实质性的提升基本上就是不可能了。

    2019-06-20 09:26:16 0条评论
  • 粑粑带着娃
    粑粑带着娃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几年前,看到过一部电影,叫掩埋,讲述了当年唐山大地震的始末。关于地震的预警,要提前还需要更加先进的手段技术。但与预警相比,电影里无法透露出的是地震的预防与重视。可能预警是1分钟,30秒之前传达过来的信息。而预防与重视,则是某一段时间内的异常带来的警示。或者说如果没有预防和重视,哪怕预警信息来了,可能也无法利用好这宝贵的逃生机会。

    2020-04-14 15:37:06 0条评论
  • 怪罗科普
    怪罗科普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地震预警是利用电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能够在地震发生时,破坏性地震波到达前,向用户提供几秒到几十秒的预警。而离震中越远就就能提前越多时间。

    这次地震有地震预警的视频在各大网站刷屏,我们这边基本没有发生地震,对地震预警也相对陌生。

    在长宁6级地震发生后地震波到达前,大陆地震预警网为距震中51千米的宜宾市,预警时间10秒;距震中80千米的泸州市,预警时间18秒;距震中111千米的自贡市,预警时间27秒。

    别小看这么点时间,已有理论研究表明,预警时间为3秒,可使人员伤亡比减少14%;如果为10秒,人员伤亡比减少39% 如果预警时间为20秒,可使人员伤亡比减少63%。

    2019-06-20 17:43:49 0条评论
  • 竹林堡芝
    竹林堡芝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地震分真假两种:第一种是矿坑空洞,地铁遂道施工,地表下的暗河与溶洞岩层,受到外部载重量负荷或雨水旺季,地表下的泥土受大量的雨水浸泡松软流淌,产生泥石流填充坑洞暗河,所产生轰轰隆隆咚咚共鸣的声响,同时薄弱部分地表偶有坍塌迹象,很少造成损失伤害,这类属于假地震。

    第二种是纯天然的地震带,受到地球板块轮动释放强大能量的压力影响,产生外部与内部异常断裂层,地表断层塌陷差异有大小区别,轻度深陷几米,严重的深陷几十米甚至于几百米,如湖底海底冒出岛屿,部分陆地变成了湖泊的情况,或陆地撕裂成各异几块,这就是真正的地震。

    为减少灾难性损失,大约提前预测在1~2周左右,会有异常奇迹发生,蛇虫出洞鸡鸣狗吠作息异常,湖水快速升高或漏尽无水,高血压的人会近期反复耳鸣升降压,冠心病者会近乎强忍住休克发作感,夜深人静时会感到地表下,轻微频繁隆隆咚咚异常的鸣声,往往是伴随着惊异吓人的雷电火闪,狂风爆雨的挠乱人们视线,这时得提高警惕性,如在半夜别睡熟了,这仅仅是直觉观察接近地震蕴酿成熟期的过程,相信仪器观察波段更加科学和准确性。

    2019-06-20 14:15:10 0条评论
  • 狂奔的蜗牛89044426
    狂奔的蜗牛89044426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不能提前了,目前的地震警报的原理是先发生地震然后被检测到。被检测到的同时系统会立即向周边发送警报。而人类的网络信息交换是以电磁波的形式,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为光速,所以电磁波会比地震快一点到达。比如这次地震预警当地是10秒预警,而成都是60秒预警。

    这期间检测地震已经是检测瞬间发生了发生模式也是人类目前能理解的最快速度,接收信息的当地政府也是有自动化的紧急预案,之间小幅度的提升是可能有的,但是实质性的提升基本上就是不可能了。

    2019-06-20 09:26:16 0条评论
  • 姿势调查局
    姿势调查局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理论上基本无法再提前了。

    因为地震预警是地震发生之后,在震波抵达之前发出警报。

    例如这次宜宾地震,成都提前63秒收到预警,是由于震波传递到成都需要63秒,而震波的传递时间是人力更改不的。

    现在唯一能再提前的方式是进一步优化预警系统的信息传输速递,让它更快速地将地震信息传达出去。不过现在几乎已经是地震发生后马上就自动将信息传送出去,并自动发出警报的了,所以基本上没什么提速的空间了。

    实际上,相较于预警系统的速度,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地震预警系统的进一步完善。

    因为地震预警系统的有效运作需要很多地震监测站来协调支持,因此目前区域限制还很大。

    尽管成都建立的已经是全世界最大的地震预警系统了,整整覆盖8个省会,但对于全国而言,仍然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不过地震预警系统是地震灾害防治的重点发展项目,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更加全面,更加完善的。

    2019-06-20 18:07:45 0条评论
  • 魔怕78479829
    魔怕78479829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这个关于地震预警,目前是个世界难题,因为大部分地震都事发突然,无法预警,即便变能预警也只不过在几秒以内,根本来不及通告与防范。

    除了少部分比较缓慢一点地震可以预警,但是依然定不准确切时间,会导致部分人疏忽大意,最后又失去预警的意义。

    因此现在的地震,除了平时在建筑上,突发事故逃身训练上,做好防患于未然的工作,剩余的只能听天由命了。

    期待将来能有更好的高科技能解决此难题。

    2019-06-20 21:53:24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