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圣人先贤是如何认识宇宙世界的?

新农商网 全部 1010

中国古代的圣人先贤是如何认识宇宙世界的?

回复

共2条回复 我来回复
  • 蚂蚁神威
    蚂蚁神威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文/蚂蚁神威


    我国古代对宇宙的认识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盖天说,宣夜说和浑天说。想要说透彻,篇幅太大,就简单介绍一下吧。


    盖天说应该是出现最早的一种宇宙观,大约可以追溯到商周之际,现存最早记录见于《大戴礼》,详细论述则见于《周髀算经》。盖天说认为天像个盖子一样笼罩着大地,北朝民歌“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就是对它最形象的描述。不过,关于这个盖子形状的说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经历了从“天圆地方”到“天道圆,地道方”再到“天象盖笠,地法覆盘”的发展过程。这个学说认为天体都附着在天盖上,天盖旋转不息,带着诸天体东升西落。是一种在早期比较有影响力的学说。


    宣夜说认为没有一个固体的天盖,“天”只不过是无边无涯的虚空,日月星辰在虚空中飘浮移动依赖的是“气”。宣夜说现存最早记录见于《庄子》,《列子》中也有相关的记录,但没有保存下来这方面的专书,相对来说比较详细的记录见于《晋书·天文志》。宣夜说能很好的解释为什么附着在同一个天盖上的天体其运动却有快有慢各不相同,也解决了天体会不会掉下来的问题,是与现在的宇宙学最接近的学说。

    浑天说是出现最晚的一种学说,现存最早记录见于《扬子·法言》。浑天说最主要的特点是不认为天是一个像斗笠那样半球形的盖子,而认为它是一个完整的球,把大地围在中间,就像蛋壳包裹着蛋黄那样。浑天说虽然出现的最晚,但自东汉张衡的《灵宪》详细论述以后,经郑玄、蔡邕、王蕃、葛洪等的宣传,成为流传时间最久,影响范围最大的一种学说。

    此外,在民间以及道教中还“九重天”的说法,屈原《天问》“圜则九重,孰营度之?”应该是现存最早的记录,《淮南子·天文训》中也有相关的记载,但都是只言片语,还没形成一种系统的学说。

    2018-03-26 13:43:04 0条评论
  • 醉卧红尘笑
    醉卧红尘笑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他们认知的宇宙,与现在人认知的宇宙,我觉得没有太多关系。

    古代,基本是以地心说为基础,地球即宇宙,地球即宇宙的中心。

    这就是他们认知宇宙世界,还要如何?

    我不知道还要如何。

    即便如老子,佛陀那样的,但他们根本也套离不开地心说的本质约束,要不他们那么牛B就反地心说了,他们没有发对,那么他们的基础还是地心说。

    那么以地心说去看他们的言论,我只想说,现在人少去编造古人的观点,其实很多你放入他们的时代,在现代人看起来都是贻笑大方的。

    刚刚藐视了一群解释老子的,中国文明有一部分是儒家带来的,祖宗崇拜,统一中国,人们包容性特别强。

    老子都提倡啥?国家要小国寡民,人与人最好老死不相往来。

    这帮人用着儒家,骂着儒家,推崇着老子,中国人现在都这么无耻吗?

    老子都不如兵家,谋略家,孙子兵法三韬五略三十六计,你不用识字,只要听过评书都会坑人。

    中国就是正面为儒家,背面为以兵家谋略家为主,两面创建中国辉煌的文明,与老子有毛关系?

    2017-10-21 17:31:37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