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能悼念逝去的人的诗词?
有哪些能悼念逝去的人的诗词?
-
悼念诗?明月清风怀入梦,残山余水读悼词。…扶桑此日骑鲸去,…华表何年返瑶池。…宝婺云迷妆阁冷,…萱花霜萎绣帐寒。…慈母一去杳无影,怜儿千声呼回难。…恩似海深收未报,…泪如泉涌苦难言。…世上痛无救母药,…慈母别派恨终天。…父逝悲从心头起,……子存教诲纪永年。…守孝不知红日落,………恩父常望月儿圆。…倚门人去三更月,…该杖儿悲五夜寒。…古诗,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频烦天下针,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诗意,…这是杜甫,在蜀相诸葛亮的祠堂位于何外?就在成都城外,那柏树青葱的地方这里风景秀丽,碧草掩映着台阶,秀鹂在树间碗转对鸣。刘、三顾茅庐,是小丁筹谋国家大事。诸葛亮丞相满腔热血,辅佐两代国君开创基业可惜呀,幺宾还没有取得胜利,丞相就病死在军中。千百年来,他的事情深深感动着后人。
2019-05-23 15:56:53 -
问题:有哪些能悼念逝去的人的诗词?
首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郑重地强调一下:
这个问题的描述,在语句上读起来拗口别扭,有严重语病!请题主尽量注意自己的表达方式,尊重一下读者,可否?
回答问题:
古人云:普天之下,亡者为大。
对于逝去的人加以缅怀和追思,古今中外在观点上几乎是步调一致。而在中国这个礼仪之邦,在古代文学史上甚至形成了一个专有的文学符号和称谓“悼亡诗”。
悼亡是古诗词一大题材,相比于其他题材的诗词,悼亡诗词数量不多,但知名度都很大。中国古代诗史上,晋代潘岳的《悼亡诗》堪称“鼻祖”,可谓首开以“悼亡诗”的形式纪念亡妇的先河。
自此以后,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都有此类题材的千古佳作。诸如唐代元稹的《遣悲怀三首》、《离思五首》;苏东坡的《江城子》、贺铸的《半死桐》、近现代林觉民的《与妻书》,以及毛泽东主席的《蝶恋花•答李淑一》等等,都是悼亡诗词中的千古绝唱。
其余与此类题材相似相近的还有南唐后主李煜的《谢新恩》、南宋李清照的《孤雁儿》也都是真情实意,感人肺腑的不休之作。
这里我就不列举这些文学作品的内容,倘若有兴趣的话,文友们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自行查阅欣赏。在这些诗词歌赋中,最有名的有公认有五位大家为后人称道,为后人留下许多千古名句:
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晋•潘岳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宋•苏轼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唐•元稹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宋•贺铸
我失娇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现代•毛泽东
结论:
爱情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从《诗经》的“关关雎鸠”,多少美丽动人,感人至深的爱情篇章,展现在我们面前。
爱之深则思愈浓念愈切——当相伴身边,患难与共,生死相依的伴侣忽然间天人永隔,只留下一只单飞的孤雁零落天涯,那种肝肠寸断的悲伤,那种美满的幸福忽然间灰飞烟灭的痛楚,催生出无数凄凉哀婉饱蘸血泪的诗篇。
针对题主的问题,我以自己的一首“悼亡诗”作别此次回答:
【七言古诗/友人父离世诗以慰藉】
惊闻挚友痛殇尊,特寄兰巾拭泪痕。
自古元循怜寿短,从来造化泯长恩。
当知百世虚空尽,看淡千年所谓存。
欲养休嗔亲不待,一花一季一乾坤。
【七言古诗/悼乡愁·余光中先生】
序:惊闻诗老驾鹤仙游去,哀叹海峡两岸明月寂。千里寄相思,两岸独乡愁。班门弄斧飨我心,诗人门前歌一首:
天涯明月两地乡,桑榆情怀几度凉。
一帧邮戳鉴相思,两地新娘欲断肠。
梦景依稀吟吴语,诗意朦胧融秋光。
斯人已去乡愁在,绣口一开蕴诗香。
【八声甘州/题金庸先生】
记天龙八部赤子情,忘忧侠客行。
谁能一统江山?倚天屠龙。
书剑恩仇万里,白马啸西风。
射雕英雄传,大漠枯荣。
痛念神雕侠侣,越女碧血剑,鸳鸯刀横。
雪山飞白狐,鹿鼎记长缨。
逐中原,金戈铁马,连城诀,豪气正峥嵘。
儒侠殒,再华山论剑,谁与争锋?
备注:钦定词谱,中华新韵,步刘过格
再次感谢新农商网平台!
【温馨提示:兵法天下,诗词文化。用最美的文字点缀生活,讲述身边的人和事,原创不易,敬请文友关注分享,留言转发,评论雅正】
2019-05-23 00:36:04 -
问题:有哪些能悼念逝去的人的诗词?
首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郑重地强调一下:
这个问题的描述,在语句上读起来拗口别扭,有严重语病!请题主尽量注意自己的表达方式,尊重一下读者,可否?
回答问题:
古人云:普天之下,亡者为大。
对于逝去的人加以缅怀和追思,古今中外在观点上几乎是步调一致。而在中国这个礼仪之邦,在古代文学史上甚至形成了一个专有的文学符号和称谓“悼亡诗”。
悼亡是古诗词一大题材,相比于其他题材的诗词,悼亡诗词数量不多,但知名度都很大。中国古代诗史上,晋代潘岳的《悼亡诗》堪称“鼻祖”,可谓首开以“悼亡诗”的形式纪念亡妇的先河。
自此以后,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都有此类题材的千古佳作。诸如唐代元稹的《遣悲怀三首》、《离思五首》;苏东坡的《江城子》、贺铸的《半死桐》、近现代林觉民的《与妻书》,以及毛泽东主席的《蝶恋花•答李淑一》等等,都是悼亡诗词中的千古绝唱。
其余与此类题材相似相近的还有南唐后主李煜的《谢新恩》、南宋李清照的《孤雁儿》也都是真情实意,感人肺腑的不休之作。
这里我就不列举这些文学作品的内容,倘若有兴趣的话,文友们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自行查阅欣赏。在这些诗词歌赋中,最有名的有公认有五位大家为后人称道,为后人留下许多千古名句:
- 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晋•潘岳
-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宋•苏轼
-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唐•元稹
-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宋•贺铸
- 我失娇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现代•毛泽东
结论:
爱情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从《诗经》的“关关雎鸠”,多少美丽动人,感人至深的爱情篇章,展现在我们面前。
爱之深则思愈浓念愈切——当相伴身边,患难与共,生死相依的伴侣忽然间天人永隔,只留下一只单飞的孤雁零落天涯,那种肝肠寸断的悲伤,那种美满的幸福忽然间灰飞烟灭的痛楚,催生出无数凄凉哀婉饱蘸血泪的诗篇。
针对题主的问题,我以自己的一首“悼亡诗”作别此次回答:
【七言古诗/友人父离世诗以慰藉】
惊闻挚友痛殇尊,特寄兰巾拭泪痕。
自古元循怜寿短,从来造化泯长恩。
当知百世虚空尽,看淡千年所谓存。
欲养休嗔亲不待,一花一季一乾坤。
【七言古诗/悼乡愁·余光中先生】
序:惊闻诗老驾鹤仙游去,哀叹海峡两岸明月寂。千里寄相思,两岸独乡愁。班门弄斧飨我心,诗人门前歌一首:
天涯明月两地乡,桑榆情怀几度凉。
一帧邮戳鉴相思,两地新娘欲断肠。
梦景依稀吟吴语,诗意朦胧融秋光。
斯人已去乡愁在,绣口一开蕴诗香。
【八声甘州/题金庸先生】
记天龙八部赤子情,忘忧侠客行。
谁能一统江山?倚天屠龙。
书剑恩仇万里,白马啸西风。
射雕英雄传,大漠枯荣。
痛念神雕侠侣,越女碧血剑,鸳鸯刀横。
雪山飞白狐,鹿鼎记长缨。
逐中原,金戈铁马,连城诀,豪气正峥嵘。
儒侠殒,再华山论剑,谁与争锋?
备注:钦定词谱,中华新韵,步刘过格
再次感谢新农商网平台!
【温馨提示:兵法天下,诗词文化。用最美的文字点缀生活,讲述身边的人和事,原创不易,敬请文友关注分享,留言转发,评论雅正】
2019-05-23 00:36:04 -
悼念诗词有很多: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元稹的《离思五首.其四》即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等等
2019-02-13 00:21:23 -
“悼”老伴疫魔送命,
“念”妻名喊叫无音。
“逝”者天堂可安好,
“人”去楼空水结冰。
2023-01-21 11:16:19 -
悼师兄仲林:
雾锁太行灰蒙蒙,
百草挂霜悼亡灵。
师兄仙灵感动天,
悲痛欲绝送师兄。
天堂路上您走好,
兄之音容记心中。
如果真有下世缘,
你我再见校园中。
2019-05-23 10:59:36 -
悼师兄仲林:
雾锁太行灰蒙蒙,
百草挂霜悼亡灵。
师兄仙灵感动天,
悲痛欲绝送师兄。
天堂路上您走好,
兄之音容记心中。
如果真有下世缘,
你我再见校园中。
2019-05-23 10:59:36 -
说一首比较古老的诗吧:《诗经·唐风·葛生》: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葛生蒙棘,蔹蔓于域。予美亡此。谁与?独息!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於其居!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於其室!
《诗经》的诗句写的实在是美,这首诗被认为是最早的悼亡诗,充分表达了创作者对亡人的无限哀悼和思念之情。亲密的人离开人世,留给生者许多苦痛,所以人类希望有天堂,可以给逝者一个很好的归宿,也希望有轮回,有来生,与逝者再度重相逢。夏之夜,冬之长,度日如年,万般煎熬,惟愿能够有一天,化作一缕清风,常伴君左右。
整首诗在用了比兴手法,野外的葛藤缠绕着荆树丛,犹如两个人相依相偎的模样。其中三个问句,连番发问,掷地有声,更觉抒情主人公内心的苍凉和悲痛。同时,抒情主人公表达了自己愿与恋人"归于其室"的同生同死想法,让人见证了一场伟大的爱情。
2019-05-23 22:02:41 -
说一首比较古老的诗吧:《诗经·唐风·葛生》: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葛生蒙棘,蔹蔓于域。予美亡此。谁与?独息!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於其居!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於其室!
《诗经》的诗句写的实在是美,这首诗被认为是最早的悼亡诗,充分表达了创作者对亡人的无限哀悼和思念之情。亲密的人离开人世,留给生者许多苦痛,所以人类希望有天堂,可以给逝者一个很好的归宿,也希望有轮回,有来生,与逝者再度重相逢。夏之夜,冬之长,度日如年,万般煎熬,惟愿能够有一天,化作一缕清风,常伴君左右。
整首诗在用了比兴手法,野外的葛藤缠绕着荆树丛,犹如两个人相依相偎的模样。其中三个问句,连番发问,掷地有声,更觉抒情主人公内心的苍凉和悲痛。同时,抒情主人公表达了自己愿与恋人\"归于其室\"的同生同死想法,让人见证了一场伟大的爱情。
2019-05-23 22:02:41